在中藥方劑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烏、草烏等,為什麼不發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於對這些藥物進行瞭炮制,如生半夏口服會引起嘔吐。唇舌發麻。聲音嘶啞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薑汁、明礬、鹽等炮制後,其毒性大為降低。另一方面,還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水銀用做主藥治療皮膚癌、宮頸癌時,隻能限於外用,嚴禁內服,不然會發生汞中毒。那麼吃中藥的禁忌有哪些,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吃中藥的禁忌

禁忌影響藥物發揮的食物。比如生冷食物、濃茶、辛辣油膩食物、蘿卜、腥膻類食物。這些類型的食物,有的會化解藥力減少療效,有的會降低吸收,更有的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藥時,一定要遵循醫囑,做好相關忌口工作。

不宜為追求快速療效而過量或長期服用中藥。比如決明子有降血脂功效,但長期服用決明子可能引起腹瀉。益脾補氣且清熱解毒的幹草長期服用會引起血壓升高。民間諺語“是藥三分毒”,就是這個道理。

特殊體質人群應謹慎服用中藥。比如脾胃虛寒者服用含有野菊花的中藥後,有可能出現胃部不適以及腸鳴等癥狀。最好先從中醫師那裡或者自我測試,瞭解自己的體質情況。如果屬於比較典型的某種體質,則應當在吃中藥前瞭解對應的禁忌情況。

孕婦服用中藥應當謹慎。由於西藥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等原因,很多孕婦對中成藥更加青睞。但部分中成藥一定存在毒性,需要謹記的是,孕婦對清熱類、祛風除濕類、消化導食類、瀉下類、理氣類、開竅類、驅蟲類、祛濕類等多種類型的重要應當謹慎對待。

煎制中藥過程的註意事項。現代傢庭中大多使用鐵鍋、不銹鋼鍋或者不粘鍋,最好不要使用它們來煎制重要,而應該選擇陶土的煎藥罐或者砂鍋。由於煎藥是個時間較長的過程,使用金屬制品很容易使某些藥物成分和器具發生反應,產生或者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等。

中藥湯劑忌過夜服用。我們一般吃重要的形式都是煎水,形成中藥湯內服。中藥湯劑成分復雜,包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以及其他如揮發油、氨基酸等成分。過夜後,不僅藥效降低,更可能導致細菌繁殖,造成藥液發餿變質。因此,吃中藥應註意當日煎,當日服,切不可服用過夜中藥湯劑。

喝中藥的註意事項

1.喝中藥請在飯後30-60分鐘服用為宜.可以避免中藥成分對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藥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以免中藥成分與茶的鞣質,咖啡因及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可以喝水.

意思是說,病能不能治好, 首先開出的藥必須對癥,但僅僅是藥物對癥,服用的方法不當.則不但效果不好,反而產生諸多毒副作用。所以,瞭解一些中藥的正確服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情況下是一日一劑,將頭煎、 二煎混合,分兩次或三次於飯前一小時溫服,有利於藥物盡快吸收,但對胃腸有刺激的藥宜飯後服,以防產生副作用。

滋補藥宜空腹服;安神藥宜 在睡前服;治癥藥宜在發作前兩小時服;急癥重病可不拘時間服:慢性病定時服。病在上焦者宜飯後服,病在下焦者宜飯前服。服發汗解表藥,宜趁熱服,服後蓋被避風,以遍身微微汗出為佳。熱證用寒藥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證用熱藥可熱服以助其溫。

吃中藥的最佳時間 揭秘吃中藥最佳的5個階段

吃中藥的最佳時間一:睡前

什麼時候吃中藥好?一般來說在睡前服用安神藥和治遺尿癥藥物是最佳的時間,中醫認為:睡前服藥能使藥效及時發揮作用。

吃中藥的最佳時間二:飯前

中醫認為飯前服藥易使藥力得到發揮,從部位上看,它比較適宜於治療人體下部的疾病。東晉時期著名醫藥學傢葛洪說:“未食內虛,令毒勢易行”。多用於實證疾病,特別是積滯、瘀血、水濕等病證。

吃中藥的最佳時間三:頓服

頓服一般適宜於病情比較急的患者,也就是煎好後立即服下,稱為頓服,取急病急治之意。目前,一般的高熱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小兒急癥等亦采用頓服法。

吃中藥的最佳時間四:晝夜服

中藥什麼時候吃最好?一些急、慢性病可晝夜服藥,才能讓藥效持續發揮治療作用。對於慢性疾病患者來說,大多會認為這種服藥方法比較麻煩,不易做到,但是急、重證就必須這樣做。正如丹波元堅在《藥治通義》中所說:“世人服藥,多隻日間服之,往往夜間不服,致藥力不相接續,藥不勝病,而冬日夜永,尤非所宜。”

吃中藥的最佳時間五:飯後

適用於人體上部的疾病。中醫傳統認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後服藥方法,能使藥性留連於上。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即說:“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後服藥”。偏於滋補一類的藥物,也宜飯後服。如葛洪說:“服治病之藥以食前服之,服養身之藥以食後服之。”

吃中藥能吃魚嗎

吃中藥能吃魚嗎?相信這是很多患者心中的疑問,因為魚是典型的“發物”,中醫上講究,吃瞭發物會導致疾病加重或影響療效。其實,患者能不能吃魚要看患者得的是什麼病。

1、如果是哮喘患者、尊麻疹患者以及膿瘡患者,則不能吃魚,因為吃魚會加重病情,也會影響藥效的吸收。

2、有些病癥是可以吃魚的,比如身體虛弱,魚頭豆腐湯既美味還補身。不過,中藥要和魚之間間隔半小時以上。

3、能否吃魚最好問過醫生再決定,畢竟魚屬於一種腥的物質,容易導致脾虛而生濕。

吃中藥的煎煮方法

清洗

中草藥大都是生藥,在出售之前一般都進行瞭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沒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確覺得草藥有些臟,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沖洗,以防易溶於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丟失,從而影響中藥療效。

器具

煎藥器具以砂鍋、瓦罐為好,忌用銅、鐵器皿。

浸泡

一般來說,凡人們在生活上可作飲用的水都可用來煎煮中藥。中藥飲片煎煮前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60分鐘。水的用量一般為:第一遍煎煮時將中醫飲片適當加壓後,以液面淹沒過飲片約2厘米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頭遍煎結束後,將藥汁濾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藥平面0.5~1厘米即可。

煎煮

煎煮中藥應註意火候與煎煮時間。火候指火力大小與火勢急慢(大火、急火稱武火,小火、慢火為文火)。中藥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應煎2次。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後用文火。一般頭煎的煮沸後再用小火煎20~30分鐘,二煎煮沸後再用小火煎10~20分鐘。用於治療感冒的解表中藥或清熱藥煎煮時間可縮短5~10分鐘,而用於治療體虛的滋補中藥煎煮時間宜增加10~20分鐘。在煎煮過程中,盡量少開鍋蓋,以免藥味揮發。

劑量

中藥煎煮後每次所取得的藥液量成人一般為150毫升,學齡期兒童為100毫升,嬰幼兒為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