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醫的博大精深瞭,但是真的都明白吃中藥的禁忌嗎?是不是在吃中藥一段時間之後卻發現沒有太好的作用呢,你是不是反省過自己在吃中藥的時候是不是做錯事情瞭呢,其實想要用中藥治病知道吃中藥的禁忌是非常重要的。

喝中藥常見的飲食禁忌

1、服中藥時一般應少食豆類、肉類、生冷及其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腸胃負擔,從而影響病人的康復速度:脾胃虛的患者,更應少食該類食物熱性疾病,應禁用或少食酒類、辣味、魚類、肉類等食物,因為此類食物有膩滯生熱、生痰的作用,食後會助長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藥時,應少食具有收斂作用的生冷及酸味食物服溫補藥時,應少飲茶。

2、服清熱涼血及滋陰類藥物時,不宜吃辣物:因為辣的食物性熱,而中醫辨證為熱證的病人(有便秘、尿少、口幹、唇燥、咽喉紅痛、舌幹紅、苔光剝等癥狀),服辣的食物會抵消清熱涼血藥(石膏、銀花、連翹、山梔、生地、丹皮等)及滋陰藥(石斛、沙參、麥冬、知母、玄參等)的作用。

3、藥物與食物配合不當,則會降低藥效,甚至會產生毒副作用:因此,口苦咽幹、煩熱不安、大便秘結、血壓升高、神衰不寧、心動過速、甲狀腺功能亢進者,一般要忌多糖、高脂、辛辣等食物;脾胃虛寒、手足冰涼、大便溏薄、血壓偏低、心動過緩的患者,要忌西瓜、冬瓜、蘿卜、綠豆、生梨、甘蔗、蜂蜜、鱉等生冷寒涼、滋膩、粘滑的食物;畏寒發熱、頭痛心煩、便秘尿黃、口舌潰爛、癤瘡腫瘤者,忌食竹筍、豆芽、絲瓜、韭菜、茄子及海鮮類食品。

4、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的食物:在治療“寒證”服用中藥時,應禁食生冷食物。服用這些藥物時,如吃瞭禁忌食物,療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5、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裡含有鞣酸,濃茶裡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會影響人體對中藥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其他飲料如咖啡、可樂、雪碧都不宜喝;應以喝白開水為主。

6、忌食種類因藥而異:服用甘草、蒼耳、烏梅、桔梗、黃連、吳茱萸忌食豬肉;服地黃、首烏忌食蔥、蒜、蘿卜;服丹參、茯苓忌食醋;服蒼術、白術忌食桃、李;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飲茶;服荊芥忌食蝦、蟹等海鮮;服厚樸忌食煎炒豆類;服人參、黨參忌食蘿卜,因蘿卜有消食、化痰、通氣的作用,而人參、黨參是滋補性藥物,這樣一補一消,作用就抵消瞭。

具有抗癌效果的五種中草藥

無花果

桑科植物無花果Ficus carica L 。的花托。

別名:映日果,文仙果、品仙果、奶槳果、優曇缽。

形態:落葉灌木,具乳汁。多分枝,小枝表皮褐色,被稀短毛。葉互生,葉片分裂,掌狀葉脈明顯。隱頭花序。花托單生於葉腋間,梨形,肉質厚。成熟期秋季。

采集:生於溫暖濕潤的向陽地,多栽培。秋季采成熟花托(無花果)。

性能:性味甘、平。能健胃清腸,消腫解毒,抗癌。無花果含乳汁有抗癌成份,對多種癌細胞如肉瘤、乳腺癌、骨髓白血病、性腺癌、淋巴肉瘤等都有抑滅作用。

仙鶴草

薔薇科植物花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var .japonica(Miq.)Nakai的全草。

別名:龍芽草、黃花仔、金頂龍芽、毛將軍。

形態: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長柔毛。主根棕黑色。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間雜有小裂片,葉片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背多數腺點。黃色花5瓣,總狀花序頂生。果小,果托密長鉤狀刺毛,花果期8~10月。

采集:生於溝旁、山坡路旁,夏秋采。

性能:性味苦、澀、平。止血,能健胃,抗癌。全草含仙鶴草素、仙鶴草內酯、鞣質、甾醇,莖葉含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等,有增強免疫力,殺滅癌細胞的作用。

三尖杉

粗榧科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Hook.f.的根皮和果實、枝皮和葉。

別名:山竹、野榧子、粗榧。

形態:常綠小喬木,樹皮紅褐色。葉條狀披針形,葉背有兩條白色氣孔帶。雌雄異株,雄花序球形腋生;雌花序由數苞片組成。種子卵圓形,成熟時紅紫色。4月開花。

采集:生於向陽山坡、溪谷旁雜木林內。果秋采,枝、根、葉全年可采。

性能:性味苦、澀、寒、有毒。能抗癌消積,清熱殺蟲。三尖杉含三尖杉酯堿、去氧三尖杉酯堿、異三尖杉酯堿,四種酯堿都能抑制癌細胞分裂,增進癌細胞凋亡。

天蕎麥

蓼科植物天蕎麥Fagopyrum cymosum Meisn 。

別名:野蕎子、苦蕎頭、金蕎麥、金鎖銀開。

形態: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肥大呈節狀,紅褐色。莖多分枝,淡綠略帶紅色。單葉互生,葉子三角形。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長具白柔毛,花期9~10月。

藥用部位:根及根莖。

采集:生於山區草坡、林邊陰濕處,或有栽培。秋挖根。

性能:性味酸苦、寒。能清熱解毒,抗癌。根含香豆酸、甙赤地利甙、槲皮甙和阿魏酸等成份。

草珊瑚

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 Thunb 。 ) Nakai 。 的全草。

別名:腫節風、九節茶、山雞茶。

形態:常綠亞灌木狀草本。須根味香辣。莖節膨大。單葉對生,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邊緣鋸齒。花淡黃色,穗狀花序頂生。果球形,成熟時紅色。花果期6—9月。

采集:生於陰濕山坡、溝谷。秋後采全株。

性能:性味辛、苦,微寒。能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抗癌。全草含揮發油、黃酮甙、琥珀酸和乙酸芳樟酯等對癌細胞有直接殺滅作用,抗癌譜廣。

中藥黃精的作用

滋腎潤肺,補脾益氣,強筋骨。

治虛損寒熱,肺癆咳血,病後體虛食少,筋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癩癬疾;治脾虛面黃,肺虛咳嗽,筋骨酸痹無力,及產後氣血衰弱。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黃精的副作用:

宜忌:黃精味甘,性平,作用緩慢,可作久服滋補之品.但其性質滋膩,易助濕邪,因此脾虛有濕、咳嗽痰多及中寒泄瀉者均不宜服。

毒副作用:臨床曾有少數病人服用黃精糖漿後輕度腹脹,飯後服則可避免的報告.黃精粗制劑局部搽劑時,未見有不良反應。

中藥鹽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鎮靜、鎮痛作用杜仲葉煎劑20g/kg給小鼠灌胃後1小時,2小時,3小時,小鼠的自發活動次數明顯減少並以2小時最明顯。熱板法實驗證實小鼠腹腔註射杜仲葉水煎醇沉液12g/kg能提高小鼠致痛閾,有明顯鎮痛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對心臟的作用 杜仲葉水煎醇沉液0.2g對豚鼠離體心臟具有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傢兔靜註20g/kg,對靜註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ST段抬高和T波改變沒有對抗作用。

2.降壓作用 麻醉犬和貓靜註杜仲葉水煎劑0.4g/kg後血壓迅速下降,維持5分鐘後即逐漸回升;靜註1g/kg以上劑量時,血壓顯著下降,可維持較長時間。醇提取液也有降壓作用,但降壓幅度及維持時間都比水煎劑差。麻醉犬和貓的降壓試驗均證明,杜仲葉水煎劑和醇提取液在短期內重復靜註給藥可產生快速耐受現象,連續給藥3-4次甚至不能出現降壓效應。杜仲葉的水煎劑和65%乙醇提取液6g/kg靜註均可引起傢兔血壓明顯下降。杜仲葉的水溶液、醇溶液、醚溶液及經過提純的各個成分如糖類、生物堿、桃葉珊瑚甙、綠原酸給傢兔靜註,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壓作用。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小鼠灌服杜仲葉水煎醇沉液10g(生藥)/kg,連用10天,能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遲發型超敏反應,並能對抗大劑量氫化可的松所致的T細胞百分比降低,可使荷瘤小鼠外周血中T細胞百分比增高,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細胞功能增強,對細胞免疫顯示雙相的調節作用。小鼠每日灌服杜仲葉水煎劑6g/kg,共6天,具有提高小鼠吞噬碳墨粒的作用,其對小鼠血中炭粒廓清率與灌服3g/kg黃芪、黨參組作用大致相當。杜仲葉水煎劑12g/kg灌服,對氫化可的松作用下小鼠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功能有明顯影響,使吞噬活力增加,表明杜仲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4.抗炎作用 大鼠灌服杜仲葉醇提取液10g/kg,對蛋清性足腫有抑制作用,但作用比水楊酸鈉弱。大鼠灌服杜仲葉水煎劑6g/kg,對蛋清性足腫有明顯抑制作用,能使外周血中嗜酸粒細胞減少,但對摘除腎上腺大鼠的外周血中的嗜酸粒細胞未見減少,說明杜仲葉的作用有賴於腎上腺的存在。杜仲葉水煎劑10g/kg,給藥5天,可使小鼠血中淋巴細胞百分率顯著降低,幼年小鼠胸腺萎縮;杜仲葉煎劑10g/kg,連續8天,可使血漿皮質醇含量顯著增加,並可使大鼠腎上腺中維生素C含量降低。

5.對糖代謝的影響 杜仲葉煎劑10g/kg,每日灌胃2次,連用8天,可使小鼠肝糖原含量顯著增高,使血糖含量亦顯著升高。

6.對於宮的作用 杜仲葉水煎劑和醇提取液對離體大鼠子宮均有抑制作用,並能對抗乙酰膽堿對於宮的興奮作用。

7.其他作用 10%杜仲葉水煎劑由小鼠自由飲服30天,有明顯抗凍作用,能明顯延長小鼠在-3℃溫度下的存活時間。枝葉水浸膏具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測定法觀察到杜仲葉水煎劑10g/kg灌胃能顯著提高小鼠血漿中的cAMP和cGMP水平。8.毒性 杜仲葉水煎劑小鼠腹腔註射的半數致死量為8.64 ±0.59g/kg。每日給小鼠灌服杜仲葉水煎醇沉液40g/kg,連服3d,未見有異常現象。杜仲水煎醇沉液12g/kg給大鼠灌胃,連續21天,也未發現有組織學的改變。

中醫教你煎中藥的正確方法

一、煎藥器具的選用

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的關系。現在仍是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其傳熱均勻緩和,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銹鋼鍋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主要是因為鐵鍋或銅鍋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在煎煮藥時能與中藥所含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如與鞣質類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鐵,使藥液的顏色加深。與黃酮類成分可生成難容性聚合物。與有機酸類成分可生成鹽類。這些都會影響湯劑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中藥湯劑的臨床療效。

二、煎藥的加水量

煎藥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湯劑的質量。加水少瞭,會造成藥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瞭,煎煮出的藥液多,病人服藥時很不方便。 中藥材因其質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別也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藥物,質地疏松其體積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質地堅實其體積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葉,全草類藥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礦物類,貝殼類藥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傳統的加水方法,是將藥物放入鍋內,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過藥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過藥物表面3厘米為準。這種加水方法,簡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藥中註意的問題

1、煎藥前的浸泡: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藥多是幹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藥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2、煎煮次數: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實踐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藥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藥的溫度:煎藥溫度的高低,中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所謂文火,就是弱火,溫度上升緩慢,水份蒸發較慢。所謂武火,就是強火,溫度上升快,水份蒸發的也快。如煎藥時火候過強,水份蒸發快,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鍋。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藥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狀態,可減慢水份的蒸發,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主要根據藥物和疾病的性質,以及藥物的情況而定。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鐘,第二煎30-40分鐘。治療感冒類藥物,第一煎10-15分鐘,第二煎15-20分鐘。滋補類藥物,第一煎30-40分鐘,第二煎40-50分鐘。

5、留取藥液量:一般指一劑藥經兩次煎煮合並後的藥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用。兒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6、服藥的方法:一般一劑藥煎煮兩次後合並藥液,分兩次服用。兒童可分2-3次服用。治療感冒,發熱,腸炎,腹瀉的藥,也可采用頻服的方法,即每4小時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為每日服2-3次,小兒以少量多次為好。

7、特殊藥的煎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藥物的性質,在處方中開出帶註腳的藥物。

(1)先煎藥:一般是一些礦物,貝殼,角甲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鐘,再與其它藥物混合後煎煮。常見的有生石膏,生龍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藥物先煎,久煎可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如烏頭類藥物久煎可使烏頭堿分解為烏頭原堿,其毒性隻有原來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加強心作用。

(2)後下藥:一般是氣味芳香含揮發油或不易長時間煎煮的藥物,要在藥物煎好前10-15分鐘投入鍋內。常見的有霍香,鉤藤,大黃等。如鉤藤所含的藤堿,煎煮時間超過20分鐘其降壓成分易被破壞。大黃,具有瀉下清熱作用的成分,是大黃甙,但其對熱不穩定,長時間加熱會分解。而大黃甙瀉下作用又比甙元強,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後下方法。

(3)包煎藥:一般是種子和各別的花粉藥物,用紗佈袋裝好放入群藥內共煎煮。常見的有車前子,旋復花等。如車前子易粘鍋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復花包煎可避免絨毛脫落混入湯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熱藥液將藥物溶化後服用。常見的藥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膠類藥物,用熱藥液烊化後服用。如果混煎會使藥液粘性大,影響其它成分的浸出,膠類藥物也有一定的損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見的有生阿膠,鹿角膠,龜板膠。

(6)另煎兌入,一些貴重藥要單獨煎煮後,再將藥液兌入到一起服用。常見的有人參,西洋參,鹿茸等。

(7)沖服,一些貴重的藥物細粉不能與群藥一起煎煮,多采用沖服的方法服用,即將藥粉溶於藥液中服。這樣既有利於發揮藥物的作用還又可節省藥材。常見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黃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