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保證中藥的療效,使其更好的發揮其治療作用,我們在喝中藥期間需要註意不能吃什麼?喝中藥的最佳黃金時間是什麼?相信大傢對喝中藥期間的禁忌很有疑惑,以下通過幾個常見的喝中藥問題,讓大傢更清楚地知道喝中藥過程中的一些註意事項。

喝中藥不能吃什麼

1、油膩類:此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膩有損脾胃健運,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泄瀉者當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質硬、燥熱,不易消化,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2、 魚腥類:此類食物多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異性蛋白,易引起過敏反應,多食易傷脾胃並誘發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食之。此類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而鯉魚、沙丁魚、鮎魚、黃魚、螃蟹、黃泥螺最易引起過敏。魚腥類食物亦屬發物。

3、酸澀類:酸過多則對腸胃有刺激,故胃酸過多、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澀者,大多含鞣質。如茶葉含有鞣質,而濃茶含量更高,與中草藥同服時,可與中草藥中某些蛋白質、生物堿、重金屬鹽結合產生沉淀,這就會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時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有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草藥時,一般不宜與濃茶同服。

4、生冷類: 此類食物性多寒涼,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渴,故適合熱證疾病。但卻易影響胃腸功能,因此虛寒體質者及胃腸病患者,當禁忌。如白蘿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氣之功效,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豈不寒上加寒,

胃腸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時服用人參和其它滋補藥時,由於藥性相惡,可降低或消除補藥之效力,故蘿卜與人參不宜同服。

喝中藥能喝茶嗎

中醫認為,吃中藥期間最好不要喝茶。因為茶葉中的化學成分不但會降低或影響藥物療效,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故吃藥不能用茶水。另外,通常情況下喝中藥是不用茶水送服的,因為喝茶會“解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很容易與生物堿發生不溶性沉淀。而很多中藥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堿,如麻黃中含有麻黃堿和偽麻黃堿,黃連、黃柏中含有小檗堿,百部中含有百部堿。其他像元胡、大薊、小薊、川牛膝、曼陀羅等有效成分也主要是生物堿。當這些藥的水煎液與茶水同服,就會發生沉淀而影響藥效的發揮。同時,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黨參、黃芪、山藥等補益藥時,飲用茶水,特別是飲用濃茶,也會降低藥效。

便秘吃什麼中藥

、中藥:麻仁丸

組成 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權實、厚樸、白芍。

功用 潤腸通便。用於治療腸胃燥熱、脾虛便秘之證,如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痔瘡出血、痔瘡便秘等。

劑量 蜜丸劑:60g/瓶,內服,6—9g/次,1—2次/日。

註意 年老、體弱者不宜久服。孕婦忌服。

二、中藥:四磨湯口服液

[成份]木香、枳殼、檳榔、烏藥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色的澄清液體;氣芳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於嬰幼兒乳食內滯證,癥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癥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術後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規格] 每支裝10毫升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0毫升,一日3次,療程一周;新生兒一次3~5毫升,一日3次,療程2天;幼兒一次10毫升,一日3次,療程3~5天。

[禁忌]孕婦、腸梗阻、腸道腫瘤、消化道術後禁用。[註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冬天服用時,可將藥瓶放置溫水中加溫5~8分鐘後服用。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嬰兒及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患兒如腹脹腹痛或哭鬧不安較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6.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喝中藥的最佳黃金時間

一般來講,上午9時和下午3時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最佳。

但是不同藥性的中藥,講究不同的服藥時機。一般而言,治療虛癥和腸胃病,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用;而治療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則通常在飯後30分鐘服用為佳,以避免藥物對腸胃產生刺激,減少副作用的產生;助消化或對腸胃有刺激的中藥,也應飯後服用;而補益藥和瀉下通便的藥物則宜飯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藥物如大黃、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間服用;驅蟲藥也應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藥則應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熱喝”是大部分人喝湯藥的習慣。其實,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中醫理論認為,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放至30℃~37℃時再喝,而丸、散一類中成藥也應該用溫開水送服;屬於解表、發散風寒的中藥,才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藥後吃點稀飯、熱水,以助藥力;而止吐、解毒、清熱的藥,則應該“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論中藥副作用

在中藥使用中,中藥副作用產生的原因主要有:1.劑量過大。每味藥都有其一般用量.這是長期臨床實踐積累的經驗。藥量不足,達不到治療效果;劑量過大,則易發生不良反應。2. 服用太久。“藥有偏性”,“所謂毒藥,是渭氣味之有偏也”.所以每昧中藥都一樣,長期服用就會造成不良後果。3.炮制不當,絕大多數中藥要經過炮制後方可人藥,中藥炮制的目的是降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並減緩其藥性,所以炮制不當很容易產生毒副反應。4.配伍失誤。許多中藥是不能混用的,否則會產生毒性或嚴重的不良反應。針對中藥的毒副作用,古代醫傢在實踐中總結瞭“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在保證有效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藥味數。另外,一些中藥服用時也有飲食上的禁忌,這些都是避免中藥配伍失誤所需要註意的。5.制劑不妥。6.外用失控。7.誤食誤用。8.病人個體差異。

雖然中藥的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副作用的產生,但這些副作用也並非無法消除,醫生和患者應該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消除中藥的副作用,讓中藥能繼續服務患者。我認為,消除中藥副作用可以在以下方面入手:1. 嚴格掌握用藥指征。對於部分有毒、甚至毒性很強的中藥,醫生要高度重視,嚴格遵循傳統醫學對疾病的診療程序,認真辨證,遣方選藥。2.規范處方劑量控制劑量、療程,糾正中藥是天然藥、無毒、副作用的觀念。慢性病患苦需長期服藥時。當瞭解藥效成分的半衰期及其體內過程。對有蓄積可能的藥物,應采用少量、間斷服用的方法,減少蓄積中毒的可能。藥物劑量越大,中毒機會愈大,癥狀愈重.不能一味地提高劑量來追求顯效,而忽視瞭安全有效劑量的問題。3.遵醫囑用藥。病人要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改變藥物劑量和服法,特別是毒性較大的中藥,不要輕信遊醫藥販的所謂祖傳秘方。4. 加強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目前中藥不良反應的臨床和實驗研究還很薄弱,不少中藥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其作用機制、藥物成分及藥物動力學均不明瞭,這十分不利於中藥不良反應的防治。5. 對癥處理。由於中藥的種類多,劑量、中毒方式、個體差異、處理速度等,對預後均有影響,且藥物所含成分不同,對不同系統、不同組織、不同器官的親和力不同,其分佈也有差異,出現的癥狀也有所偏重,所以應及時地對癥治療,減少並發癥和後遺癥的產生。6. 加強中醫理論教育。醫生運用中醫治療疾病時,應有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不依照中醫藥理論用中藥,而用西醫的方式用中藥會帶來很多藥物的毒副作用,如之前歐洲甘草事件和日本的小柴胡湯事件即是如此。這一點,在國外尤其突出,其帶來的中藥毒副作用嚴重損害瞭我國中醫藥在國際上的聲譽,因此應采取多種方式在國際上普及中醫藥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