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都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營養不夠,長不壯長不高,所以拼命的鼓勵孩子多吃,吃好的。而且每次孩子有一點不舒服或者異樣,爸媽就會開始擔心是不是缺這缺那,然後大補一通。這樣其實不僅沒能讓孩子吸收,反而會因為營養過剩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養成小胖墩後就會帶來無盡的隱患。那麼,兒童營養過剩會有哪些危害呢?傢長給孩子補充營養會有哪些誤區呢?下面,為大傢帶來相關介紹。

傢長給兒童補充營養存在哪些誤區呢

誤區1:乳制品會加重孩子的感冒。

事實是:乳制品會增加黏液的產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變稠,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感冒時,鼻子和嗓子裡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產生。而乳制品隻是粘在瞭嗓子眼裡,讓人感到有點不舒服。

當孩子感冒時,可以繼續給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給他別的液體,如白開水、果汁、稀粥或雞湯,直到他感覺好些。即使孩子沒有什麼食欲,也要讓他喝足夠的水,以防止脫水,並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誤區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是: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胡蘿卜,為瞭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你不妨給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來滿足孩子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桔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多種促進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所以,你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接受並喜歡蔬菜。這一點非常重要。

誤區3:為瞭預防肥胖,應該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事實是: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卡路裡)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發育中的大腦對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著特殊的需求。

因此,大部分專傢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脫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

但在2歲後,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卡路裡)就足夠瞭。

此外,食物中的脂肪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吃飽瞭。因此,如果你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他可能會通過吃更多的其他食物來加以補償。

誤區4:孩子需要吃紅肉(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事實是:孩子的年齡越小,出現鐵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1~2歲初學走路的孩子中,9%會出現鐵缺乏。在3~5歲的孩子中,該比例降至3%,而6~11歲的孩子中,該比例為2%。

初學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從他們的飲食中獲得大量的鐵,這是個好消息。很多傢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況,肉比較硬,小孩也難以咀嚼。

紅肉含有易吸收的鐵,因此,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但是,初學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吃強化谷類食品和面包、幹果(如葡萄幹)、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傢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一杯奶酪(含鐵約 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幹(含鐵約2毫克)就行。

如果你無法確定孩子是否缺鐵,可以咨詢專業醫生。他們會根據孩子的喂養史等情況,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誤區5:吃糖多會讓孩子過度活躍。

事實是:吃糖多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事實上,研究發現,吃瞭高糖飲食的實驗室動物變得並不活躍。那麼,這種不正確的說法從哪裡來的呢?很可能是,當父母往往發現孩子吃瞭巧克力之類的糖果或喝汽水後變得異常活躍,而這兩者都包含咖啡因。其實,咖啡因才是導致孩子活動過度的原因。

誤區6:給小嬰兒添加新食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許多孩子都對某些食物過敏。

事實是:食物過敏反應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普遍。事實上,真正食物過敏的孩子隻有6~8%。蕁麻疹、濕疹、嘔吐、腹瀉,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出現過敏性休克等,都屬於食物過敏時出現的反應。

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麥、大豆、魚和貝類,90%的過敏反應是由於添加這些食物而引起的。因此,添加這些食物時,要註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反應。如果懷疑孩子有過敏反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向兒科醫生咨詢,必要時醫生會為孩子進行過敏原的測試。

誤區7:牛奶是強壯骨骼唯一的營養食品。

事實是:是的,牛奶的確是最好的鈣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喝牛奶,他同樣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質供骨生長發育所需。

這些食物包括:酸奶、奶酪、豆漿、甘藍、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鈣的百分之百純果汁(如橙汁)。

營養學會所推薦的兒童每日鈣的攝入量:

年齡每日鈣的攝入量

1~3歲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鈣

4~8歲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鈣

9歲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

誤區8:當孩子生病時,最好是感冒時多進食,發燒時餓著點。

事實是:任何時候都不要強迫或限制孩子吃東西。生病時,孩子需要所有能得到營養的食物和液體,這樣,才能保證他有力量與病菌作戰。但如果他不想吃或沒吃完飯,你也不必太擔心。

孩子生病時,應當允許他吃想吃的東西,餓瞭就吃,不餓也沒有必要非讓他吃。別忘瞭,最重要的是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液體,比如稀粥、湯、果汁、牛奶等,以防止脫水。

誤區9:白面包沒有任何營養。

事實:用全麥面粉制作的面包當然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全麥面包中的纖維素含量豐富,可預防便秘、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但這並不意味著白面包就毫無營養。

白面包中常常富含鐵和煙酸、葉酸、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吃全麥面包,讓他吃白面包也無妨。

至於纖維素,他還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取比如水果、蔬菜等。

誤區10: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事實是: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你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否則,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豐富的食物的食欲,並可能取代牛奶而成為唯一一種他想喝的飲料。

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營養學傢建議:初學走路的孩子,每天將其飲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應超過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當作解渴的飲料,當孩子感覺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兒童營養過剩有哪些危害呢

營養過剩會對兒童造成四大危害

1、體重超標:血脂高的肥胖兒童更容易發生脂肪肝、脂肪性肝炎。醫學研究表明,在肥胖兒童中脂肪肝的發生率可達31.4%,患脂肪性肝炎達7.8% 肥胖發生的年齡越小、肥胖病史越長,各種代謝障礙就越嚴重,成年後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膽石癥、痛風等疾病的危險性就越大。

2、導致兒童齲齒率上升:一份全國中小學生齲齒與牙周疾病調查數據顯示,城市7-9歲兒童患齲齒的比率為79.6%。其中的原因是因為兒童進食的多為高蛋白、高能量的黏糊狀食物,營養物質在乳牙邊積累,變成瞭齲齒的溫床。

3、導致兒童性早熟: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盲目進補、過量攝入激素可能導致性早熟。各種高能營養食品中一般都暗藏有促使兒童性早熟的激素,這些激素可能會擾亂兒童自身的內分泌狀態:在生理上,可能會導致兒童骨骺提前閉合,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最終身高;在行為上,由於兒童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性器官的過早發育和性意識的過早覺醒,將導致兒童不具備相應的自控能力,女孩可能會出現早戀、早婚、早孕,男孩則可能出現性攻擊、性犯罪等。

4、給兒童帶來心理問題:肥胖兒童經常是同伴嘲笑、捉弄的對象,因此與正常兒童相比,肥胖兒童容易表現出更多的心理問題,如孤獨、自我封閉、逃避社交,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如何正確安排兒童的膳食呢

首先,瞭解學齡兒童的營養和生理特點

學齡期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基礎代謝率高,活潑愛動,體力、腦力活動量大,故他們需要的能量(按每千克體重計)接近或超過成人。由於體內三大營養素代謝反應十分活躍,學習任務重,因此有關能量代謝、蛋白質代謝和維持正常視力、智力的維生素必須保證充足供給。加上此時期兒童,易出現飲食無規律、偏食、吃零食過多現象,因此更要加強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

針對性地為孩子補充所需的營養素

(1)骨骼發育營養素:鈣、維生素D、維生素C

鈣: 鈣對兒童的骨骼與牙齒發育十分重要,兒童缺鈣容易引起夜驚、多汗、煩躁不安、消瘦等。可適當為孩子增加牛奶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其次經常吃蝦皮、芝麻糊和深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D:學齡兒童每天應進行充足的戶外運動,增強體質和耐力,也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的吸收。如果兒童有缺鈣癥狀,則應同時補充鈣和維生素D。

維生素C: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增強毛細血管壁強度。

(2)智力發育營養素:鋅

鋅是孩子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物質,對提高孩子免疫力、味覺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都是鋅的良好來源,也富含鋅。

(3)“美瞳”營養素:維生素A

孩子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傢長應為孩子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A充足,可增大眼角膜的光潔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同時要讓孩子科學用眼,註意閱讀休息時間以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

.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

孩子處於身體發育成長的高峰期,合理的飲食和規律的作息將有益於身體的發育。

早餐(7:00~8:30) 能量占比:25%~30%

食物:米粥或包子、果蔬、含蛋白質豐富的牛奶、雞蛋等,加上1-2種堅果,補充不飽和脂肪酸。

午餐(11:30~13:00)能量占比:30~40%

食物:註意粗細、葷素搭配。如米飯或面條為主食。適量的肉魚禽蛋豆,一定量的蔬菜。

晚餐(18:00~20:00)能量占比:30~40%

食物:五谷食物類(米面或者糙米、紅薯等)為主食,配以適當的肉類食物和一定量的蔬菜。晚餐註意不吃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兒童必須補充的營養有哪些呢

蛋白質:

寶寶需要蛋白質來構建自己的健康肌肉以及免疫系統。蛋白質也是寶寶能量的重要來源。對於新生的寶寶來說,蛋白質是沖刺成長階段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

來源:肉、蛋、奶、和豆類食品

脂肪:

脂肪是寶寶飲食中重要的營養物質,也是寶寶成長以及形成磷脂的主要結構物質,神經組織周圍的脂肪體可以更好地促進神經的功能發育。

母乳中的脂肪是寶寶最理想的脂肪攝取來源。

來源:食用油,蛋黃,肉類,奶油制品等

鐵:

鐵是人體內血紅細胞的重要組成物質,血紅細胞是體內氧氣的搬運工。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每天應攝取0.15-3.0mg/ml的鐵,才能夠健康成長。

早產的寶寶需要的鐵則更特殊一些,因此如果有特殊情況,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鐵。

來源: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最先應該食用含鐵的米粉。深綠色的蔬菜、動物肝臟、魚肉和傢禽類食物,特別是紅肉,紅肉中牛肉含鐵最高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寶寶身體發育不可或缺的物質,是寶寶能量的來源。與寶寶從脂肪和蛋白質中獲得能量不同,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用來構成寶寶的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等重要功能組織。

來源:糖類、谷物(如水稻、小麥等)、水果(如甘蔗、甜瓜等)、幹果類、幹豆類、根莖蔬菜類(如胡蘿卜、番薯等)等。

維生素A:

維生素A對皮膚和眼睛都有好處。維生素A也叫胡蘿卜素,是預防感染的良好物質。因為它是人們最早發現的維生素,因此命名為A。

通常情況下,母乳中的維生素A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要瞭。

來源:黃色水果如柑桔及黃、綠色蔬菜中均含有β胡蘿卜素,動物脂肪如蛋黃及肝臟中含有一定的維生素A。此外,魚肝油也是維生素A的良好來源。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幫助寶寶形成堅固的骨骼,是骨頭重要的組成元素。具抗佝僂病作用。多曬曬太陽也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多的維生素D。

來源: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奶酪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

不過通過日光浴可以促進維生素D在體內合成。所以一般寶寶要補充維生素D到兩歲左右。

維生素K:

維生素K對於血液凝固很有幫助。為瞭防止寶寶出生後碰傷出血,新生的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K。

來源:綠葉蔬菜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類,水果及谷類含量低。

牛肝、魚肝油、蛋黃、乳酪、優酪乳、優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藍菜、萵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中均含有。

哺乳的母親應多吃些維生素K含量豐富的食物。

可能有些媽媽問,孩子是不是要補鈣,這個我們之前也有說過,在這,我們再強調一遍。

特別提示:補鈣問題

並不是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都需要額外補鈣。寶寶出生後1~2周應該每天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幫助鈣在腸道吸收沉積到骨頭裡去。

如何讓兒童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呢

人體需要40多種營養素,主要從一日三餐中吸收和獲得。讓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可幫助他們更好地獲得身體發育所需的均衡營養。

1、每天喝一至兩杯牛奶,供給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b2等。豆漿也可以供給優質的蛋白質。

2、深綠色和深黃紅色蔬菜中維生素a、b-胡蘿卜素和鐵的含量比淺色蔬菜高,每天應至少吃100克。

3、食物的口味盡量清爽可口。如果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可設法改變食物的搭配及烹調的方法,增加孩子的食欲。

4、兒童活躍好動,能量消耗快,在正餐之間準備點心,可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補充攝取營養物質。

5、盡量將食物切成細小的條狀或丁狀,並且不要太硬,方便孩子進食。

除瞭註重孩子的一日三餐外,讓孩子及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於孩子終生受益。

1、多變化菜單的內容,保證食物多樣化。

2、不在孩子面前評價食物的好壞,應鼓勵孩子食用各種食物。

3、帶孩子到空氣清新的戶外活動時,備帶的食物不要過甜或者熱能過高。

4、改善進食的氛圍,讓孩子養成依時進食的習慣。

5、按照科學優質的營養組合,在膳食之外合理食用營養素補充劑補充兒童所需的營養。

全面營養,健康成長。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人生的長路上,他們的每一步將會邁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