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小兒腹瀉發生的高峰時期,寶寶腹瀉可不能小看,不及時治療容易危及寶寶健康。最好的治療是預防,那麼夏季如何預防小兒腹瀉呢?媽媽註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就能減少寶寶患上腹瀉的幾率!下面為大傢進行詳細的介紹。

小兒腹瀉的治療方法

1.細菌感染性腹瀉:引起腹瀉最主要的病原菌為大腸桿菌。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瀉,大便檢驗有白細胞,主要發生在夏季。主要使用對腸道感染有效的抗菌藥物、微生態制劑、腸黏膜保護藥。一般治療1周,大便檢查正常可以停藥。輔助治療為退熱及液體療法。

2.細菌性痢疾: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大便通常帶有黏液,伴有發熱、腹痛及裡急後重。 嚴重的中毒型痢疾可以出現高熱、驚厥、神志障礙,尤其小嬰兒,反而沒有或輕度腹痛、腹瀉。痢疾患兒大便檢驗包可表現以白細胞為主,也會有紅細胞,與大腸桿菌腸炎隻有通過大便培養可以鑒別。治療上基本相同。腸道感染多采用口服抗菌藥,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等。

3.病毒性腹瀉:通常在秋季發作,由病毒引起,常見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臨床試驗證明西咪替丁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癥狀,縮短治療時間,並且安全性較好。

4.抗生素相關性腸炎:是由於某些疾病需要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而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導致的腹瀉。應考慮條件致病 菌,如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等所致的腸炎。難辨梭狀芽孢桿菌腸炎大便為水樣,可伴有發熱、腹痛等,嚴重者大便排出膜狀物,稱為假膜性腸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大便為水樣,呈暗綠色似海水,有腥臭味,常伴專感染中毒癥狀。真菌性腸炎大便為水樣,泡沫多,有時為豆腐渣樣。一般停用抗菌藥物可 以緩解。為瞭預防和治療這種菌群失調,可以早期使用微生態制劑。

夏季預防小兒腹瀉的九方法

相關數據顯示,腹瀉占寶寶易患疾病的50%左右,僅次於呼吸道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及時的治療,腹瀉導致的身體脫水、體內電解質紊亂或其他並發癥就可能嚴重危及到寶寶的健康和生命。

寶寶腹瀉其實是很比較容易預防的疾病,專傢建議避免或減少寶寶腹瀉,應該定期對寶寶的奶具、毛巾、湯勺、玩具等進行消毒;父母回傢後,先別急著與寶寶親密接觸,應先洗手或洗澡,避免把細菌帶給寶寶。註意食物不受污染,春夏季細菌感染多一些,秋冬季則病毒感染多一些,傢長要保持食物清潔,以免細菌或病毒有機可乘。

1、冰箱食物別久存

看似衛生的冰箱其實很容易“藏污納垢”,特別是炎熱的夏天,傢長千萬不能把冰箱當成“儲物箱”。此外,傢用飲水機也有可能滋生細菌,最好定期清洗。同時要註意房間通風換氣,並盡量減少孩子與外界公共場合的接觸。

2、避免著涼

著涼也會引起腹瀉。寶寶一貪涼,小肚子就很容易“吃苦頭”。夏季,媽媽們也要特別註意孩子腹部的保暖,一般在空調房中,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8℃左右。另外一些傢庭中,夏季為瞭防止孩子“空調病”,多采取風扇等方式為孩子降溫,其中有些父母為瞭讓孩子涼爽,便在睡前給孩子脫掉衣物“裸睡”。但即使在不開空調的房間,“裸睡”也很容易引起寶寶腹部著涼。正確的做法是,在睡覺時給孩子蓋一層較薄的毛巾被,特別要註意腹部的保暖。

3、奶粉品牌要固定

固定的飲食規律對於寶寶的胃腸健康極為重要。由於1~2歲的寶寶消化器官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再加上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飲食稍有改變或者方式不當,都有可能引起腹瀉。專傢建議,媽媽們平時要培養寶寶規律的飲食習慣。而對於奶粉喂養問題,相關的母嬰專傢則表示,並不贊同頻繁更換奶粉品牌。這也意味著,固定奶粉品牌喂養,對於寶寶的胃腸健康更好。

4、口水巾、毛巾及時洗

口水巾和毛巾是寶寶日常接觸最多的用品,也是容易被傢長忽略的“危險品”。一定要勤換洗、勤殺菌,清洗時盡量手洗,仔細揉搓,在陽光下暴曬消毒,或用熨鬥高溫消毒。

5、嬰兒奶具要消毒

喂養中的污染是導致寶寶腹瀉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而嬰兒奶具的衛生也更為重要。對於寶寶們來說,其本身免疫力比較低,胃腸道也是如此,隻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能引起腹瀉。比如,有的粗心寶媽在給寶寶沖調奶粉時忘記洗手、忘記給奶瓶消毒、甚至“細心”地親自嘗一口奶的熱度再去喂寶寶,這都是不正確的做法。就在這些細節裡,周圍環境和大人身上所攜帶的細菌都極易造成奶粉的二次污染,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6、兒童玩具及時洗

很多寶寶喜歡一邊抓咬玩具,一邊吃東西。它們不僅容易藏匿細菌,毛絨玩具還可能導致小兒哮喘。傢長可以定期清洗玩具,把它們曬一曬或用熱水燙一燙。但專傢提醒,不要用消毒液過分消毒,這會導致有益於人體的細菌不能進入腸道,反而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

7、傢居衛生要搞好

傢居衛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實際上,傢居衛生若不及格,傢中的奶粉也極容易被空氣中攜帶的細菌二次污染,導致變質甚至生蟲,從而引起寶寶腹瀉。甚至於,很多粗心毛躁的媽媽們在給寶寶們沖奶粉時,經常忘瞭蓋奶粉蓋子,總是在給寶寶喂完奶後才恍然發現,原來奶粉罐還在空氣裡大咧咧地敞開著。這便給瞭空氣中的細菌鉆空子的時候。

8、親吻孩子要適當

看著可愛的寶寶,大人時常忍不住要親上幾下,可這往往會將口中和身上的細菌帶給孩子。因此,在接觸孩子前,傢長首先要註意好自身的清潔,可以洗洗手、刷刷牙、換身傢居服等,不讓寶寶受到細菌的包圍。

9、寶寶體質要重視

排除外界因素,寶寶自身體質也是媽媽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對於首次使用奶粉引起寶寶腹瀉的情況,在排除瞭衛生和換奶等外界因素之後,可以考慮是否寶寶體質所致。這個時候,專傢建議媽媽們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並遵醫囑使用特殊配方奶粉產品。另一方面,當寶寶存在其它方面的感染時,比如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也可能引起腹瀉。這個時候,媽媽們應當及時送寶寶就醫。

小兒腹瀉的三大癥狀

第一大癥狀:發熱

寶寶發病初期多先有發熱、咳嗽、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現象,體溫較高,一般為38~40度。有的爸媽誤以為寶寶感冒瞭,給寶寶喂治療感冒的藥物。

第二大癥狀:腹瀉

不久,寶寶便開始腹瀉,一天拉稀十幾次,甚至二十幾次,多是“嘩啦”一下,幾乎是從肛門中竄出來。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樣,無特殊腥味及粘液、膿血。爸媽有時不能從尿佈上區分出寶寶拉出的是大便還是小便。

第三大癥狀:嘔吐

寶寶頻繁嘔吐,吃什麼吐什麼,有時不吃也吐,開始時吐清水樣的東西,之後吐出黃色的苦水。

在臨床上小兒腹瀉病因綜合分析

1、 大腸桿菌:引起小兒腹瀉的大腸桿菌主要有3種,即致病性大腸桿菌、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和侵襲性大腸桿菌。20世紀60-70年代,致病性大腸桿菌中的幾個菌種,如O111、O128及O55等相當猖獗,是當時導致腹瀉流行的主要罪魁禍首。近十餘年,小兒腹瀉的發病人數顯著減少,病情也大為減輕,這與人民生活與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小兒中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減少有密切關系。大腸桿菌腸炎主要特點是水樣便。近年,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則有所增加,除散發病例外,還可在托幼機構發生流行,目前已成為引起小兒腹瀉的重要病原菌。

2、 空腸彎曲菌:這雖是近十餘年新發現的一種細菌,但也是引起小兒腹瀉的常見病原菌。空腸彎曲菌腸炎的特點是,大便多帶有粘液和鮮血,往往容易與細菌性痢疾相混淆。這種腸炎也可在托幼機構引發流行。經研究證實傢飼豬、雞的糞便中都存在這種細菌,這一點應引起傢長註意。

病毒性腹瀉:引起小兒腹瀉的病毒有:輪狀病毒、ECHO病毒、柯薩奇病毒、小圓病毒及諾瓦克因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性腸炎多發生於秋季,故又稱“秋季腹瀉”。臨床表現也以水便為主。

此外,應說明的是:①胃腸道以外的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皮膚感染等也可並發腹瀉,必須積極治療原發疾病;②細菌性痢疾及鼠傷寒的主要癥狀也是腹瀉,但這兩種病屬於傳染病的范疇,會在有關文章中加以介紹。作為傢長,遇有孩子發生腹瀉時應心中有數,不要忘瞭上述可能性。

米湯可治療小兒腹瀉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口服米湯治療腹瀉,既方便又奇效,特別適用於腸胃功能較弱的嬰幼兒。

米湯之所以能治腹瀉,是因為其中含有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可增加水鹽的吸收。其中的維生素對預防和治療某些維生素缺乏性腹瀉有一定的補充作用。米湯為低滲性溶液,可減少發生滲透性腹瀉的危險。所以,用米湯電解質溶液治脫水比ORS更佳。米湯電解質溶液的具體用量是根據小兒脫水程度和體重來計算的。

一般輕、中度脫水,每公斤體重應補充50~100毫升,開始時每次喝5~10毫升(相當於2~4小匙)為宜,每隔3~5分鐘喂一次,少量每次口服可防止發生嘔吐。倘若病兒發生嘔吐,父母也不必緊張,應繼續給病兒服用,力爭在6~8小時內服完。以後根據腹瀉程度繼續服用,直到脫水完全糾正為止。

預防小兒脫水,應於腹瀉開始時不補充米湯電解質溶液,每公斤體重按20~40毫升計算,在6~8小時內服完。一般而言,病兒在服用米湯電解質溶液期間不必禁食,但三餐中的進食量可適當減少,以減輕胃腸道負擔;母乳喂養兒應繼續哺乳或適當縮短哺乳時間。

用於治腹瀉的米湯,可因地制宜選用大米湯、糯米湯、玉米湯、小米湯、高粱米湯等。米湯熬得不要太稠也不要過稀。飲用的次數和用量要與腹瀉的次數成正比。腹瀉好轉後,仍需堅持飲用兩三天米湯,以補充體內損耗的水分和營養,使腹瀉徹底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