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晚餐五花八門,吃什麼的都有,有些人大魚大肉,有些人又食不果腹,而且吃晚餐的習慣也是各有千秋,有些人五六點吃晚餐,有些人又到凌晨一兩點。雖然說的晚餐要吃少,可是並不代表晚餐就不重要,可以被忽視。要養生的話,還真要好好對待晚餐呢。那麼怎麼吃晚餐會導致疾病呢?如何正確的使用晚餐呢?下面為大傢盤點一下。

晚餐不規律常吃宵夜 更容易引發胃癌

常吃夜宵不僅易誘發胃癌,還容易引起胖、糖尿病等多砷其他疾病。所以,這是一種良飲食習慣,應盡早克服;同時晚餐的食量也宜適當控制。

日本學者粟田英男教授經多年觀察研究發現,常吃宵夜易引發胃癌。他們曾對30、40歲年齡組的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時間規律者占38.4%;而同年齡組的健康人中,晚餐時間不規律者比例較小。為什麼常吃宵夜容易引發胃癌呢?

首先,胃粘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這一再生修復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腸適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粘膜的修復也就不可能順利地進行。

其次,夜間睡眠時,吃的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可促進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粘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粘膜糜爛、潰瘍,抵抗力減弱,如果食物中合有致癌物質,例如常吃一些油炸、燒烤、煎制;臘制食品,長時間滯留在胃中,更易對胃粘膜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導致胃癌。

常吃夜宵不僅易誘發胃癌,還容易引起胖、糖尿病等多砷其他疾病。所以,這是一種良飲食習慣,應盡早克服;同時晚餐的食量也宜適當控制。

怎麼吃晚餐會導致疾病

最傷身的晚餐

1.加工肉太多,增加癌癥風險。

烤肉是很多“肉食動物”們晚餐桌上的主角。晚餐食用過多燒烤、熏醬的肉類食物,如紅腸、烤肉等,不僅營養欠佳,還會影響消化。在燒烤食物的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氣味雖香,但影響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此外,晚餐肉食當道、蔬菜不足,運動量又減少,易引發肥胖,甚至增加乳腺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的風險。

因此,晚餐聚會應盡量遠離烤肉,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和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的老年人更應註意。盡量用燜、煮、燉等少油少鹽的方法。

2.喝酒過量傷神經,損肝胃。

高興也好,痛苦也罷,邀上三五好友“豪飲”是很多人的選擇。專傢表示,酒精會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抑制,嚴重時還會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啤酒雖然濃度較白酒低,進入胃後,可使胃壁減少分泌前列腺素E,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腫,出現食欲減退、上腹脹滿。白酒啤酒一起喝更可怕,會加速白酒中的酒精在全身滲透,傷害肝、胃、腸、腎等器官,有人晚餐後大醉不醒,極易在睡夢中出現意外。

因此,最好不要飲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時內。如果酒局無法拒絕,喝酒前最好先來杯溫牛奶保護胃黏膜。需要註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萬別選冰鎮的,喝醉瞭可以喝點綠茶解酒。適量的紅酒要比白酒、啤酒好得多。

3.不吃晚餐,胃喊餓,神經受累。

在減肥圈子裡“過午不食法”甚為流行,這樣的飲食習慣減的不是肥,是你的健康。胃內食物的排空時間大概在4~6小時之間,排空之後,胃會繼續分泌胃酸,如果沒有食物中和,胃酸會長期侵蝕胃黏膜。多數減肥女性晚餐不吃主食之後,並沒有增加動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或者僅僅是增加瞭一點蔬菜、番茄、黃瓜之類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質攝入量嚴重下降,同時還導致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此外,加班人群由於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飯會使神經一直保持興奮,得不到正常休息,影響第二天工作和學習效率。

4.老吃剩菜當心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會在胃裡與胺類結合成亞硝胺,為一級致癌物。有些犯懶和愛節儉的人會吃點中午的剩菜打發自己。曾有國內學者實驗,將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時後(即晚飯時間)拿出加熱,發現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 16%,紅燒肉增加70%,超過瞭國傢《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而18小時後(即次日早飯時間),所有菜品亞硝酸鹽含量均超過國傢標準。所以,做飯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瞭,涼透後應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以不隔餐為宜,最好能在5個小時內吃掉。魚蝦蟹貝等蛋白質高的最好一頓搞定,否則剩瞭再吃對胰腺不好。肉類一定要將其熱透,最好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不要吃熱水或菜湯泡的剩飯,以免加熱不徹底。

5.太辣傷腸胃、擾睡眠。

周春凌教授解釋道,晚餐進食麻辣食物的壞處,一是辣椒、花椒、胡椒、大蒜、生薑等食材對腸胃損害很大。二是辣椒所含的辣椒堿等刺激性特質會通過刺激人體舌尖,進而刺激大腦中樞神經和身體各部分的神經末梢,導致心跳加快、體溫上升和較長時間的興奮感,導致入睡晚和睡眠質量不高。

因此,麻辣食物是晚餐雷區,對患有口腔炎、咽喉炎、支氣管炎癥、消化性潰瘍、胃腸炎、膽囊炎、慢性胰腺炎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人更是禁區。

6.甜點讓腰圍變粗。

油膩麻辣不讓吃,甜點總可以吧!但晚餐吃甜點,同樣有風險。甜點多為高糖(或高淀粉)、高脂食物,如曲奇、芝士蛋糕、巧克力餅幹等。晚上攝入過量的糖或脂肪,運動量較白天卻大大減少,易引起肥胖;精制糖類在體內代謝會消耗維生素和礦物質,經常吃精制糖會造成維生素、鈣和鉀缺乏等營養問題。因此,晚上吃甜點不是一個好主意,肥胖者、女性、齲齒、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更要避免。

7.產氣食物影響睡眠。

晚上吃一些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氣體的食物,如豆類、包心菜、綠椰菜、青椒、茄子、土豆、芋頭、玉米、香蕉、面包、柑橘類水果和添加木糖醇(甜味劑)的飲料及甜點等,會讓人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

8.晚餐不吃主食患心臟病風險高。

曾經,米飯、面條、饅頭都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主食,可現在有些人卻為瞭減肥,晚上隻拿水果充饑。美國營養學傢研究顯示,主食吃得少,壞膽固醇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更大。而中國傳統醫學更強調“五谷為養”,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應保證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 50%~60%。晚餐隻吃水果,極易造成營養不良和營養不均。

晚餐與疾病的關系

1.晚餐與肥胖

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肥胖也就形成瞭。生活中不少正在進行節食減肥的朋友,往往忽略瞭晚餐節食的重要性,不吃早、中餐,晚上卻大吃一頓,以致身體越減越胖。

2.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同時,肥胖也會引發糖尿病。

3.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瞭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瞭腸癌發生的風險。

4.晚餐與尿路結石

人體的排鈣尖峰值期在晚餐後的4、5個小時,若晚餐吃太晚,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於是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很容易沉積下來形成結晶體,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結石。

5.晚餐與高血脂癥

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制造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形成高血脂癥。

6.晚餐與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小動脈和微小動脈的收縮,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壓突然上升,也加速瞭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過程。

7.晚餐與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

晚餐的飲食若是偏向高脂肪、高熱量就可引起膽固醇增高,並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為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原因;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壁內,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飽食及過遲吃晚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8.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轉化,極易形成脂肪肝。

9.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飲暴食,再加上飲酒,極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嚴重發病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10.晚餐與睡眠質量

晚餐的盛食、飽食,必然造成胃、腸、肝、膽、胰等臟器在睡眠時仍不斷地工作且傳遞信息給大腦,使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中,進而言造成多夢,失眠,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教你如何正確吃晚餐

六類食物不宜晚飯吃

超過1/3的人都抱怨過睡得不好,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疾病的影響……但大傢往往忽視瞭一個因素:吃得不對,也會讓你睡不好。生活中,就有以下幾種與睡眠“合不來”的食物。

紅薯、玉米、豌豆等產氣食物。

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氣體,等到睡覺前,消化未盡的氣體會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

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

日前,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吃辣後,在睡眠的第一周期,體溫會上升,會導致睡眠質量降低。還會使胃中有灼燒感和消化不良,進而影響睡眠。

豬肉等過於油膩的食物。

因為油膩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加重腸、 胃、肝、膽和胰的工作負擔,刺激神經中樞,讓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導致失眠。

肉湯。

晚飯時,用一鍋熱氣騰騰的雞湯、排骨湯犒勞自己未必是好事。肉類煲湯較油、熱量高,最容易發胖,不適合晚上食用,選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較好。此時,不妨選擇一些菌類湯。

咖啡、濃茶、可樂等令大腦興奮的食物。

尤其一些對咖啡因特別敏感的人,可能持續興奮的時間更久。此外,咖啡因還有利尿作用,過多喝咖啡,容易讓人排尿增多,這也會幹擾睡眠。

酒。

酒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但卻讓睡眠狀況一直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所以,飲酒的人即使睡的時間很長,醒來後仍會有疲乏的感覺。

多吃 碳水化合物

晚餐吃對食物,不僅有利健康,還能助你入眠。

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

最新研究發現,米飯是宵夜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一項研究顯示,米飯能促使大腦釋放兩種促睡眠的化學物質:色氨酸和血清素,因此讓人們更容易入睡。除瞭米飯外,面包也是不錯的選擇。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包括五谷雜糧(小米、大豆)、香蕉、海藻等。

其中,小米是最佳的催眠器,因為在所有谷物中,小米含色氨酸最為豐富,小米中還含有大量淀粉,吃後容易讓人產生溫飽感,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的色氨酸數量。

含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比如動物肝臟、牛奶、蛋類等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可維持神經功能的穩定,有助於消除焦慮及安眠。小麥、白菜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能在腦中幫助血清素的合成,有助於安眠。

微波熱剩菜加點水

剩菜、剩飯怎麼熱最方便?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微波爐。據調查,目前微波爐在國內大城市傢庭的普及率已經達到60%。雖然微波爐的功能越來越多,但也有數據顯示,這些功能中隻有不到5%是人們最常用的,包括給肉解凍、熱牛奶、加熱剩菜剩飯等。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日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別看微波爐的常用功能都很簡單,但常常有人會因為控制不好火候和時間,或者不會選擇加熱容器而導致食物營養流失,甚至產生有害和致癌物質。

肉類解凍溫度越低越好:

功能齊全的微波爐在溫度設置上會有專門的解凍功能,陳霞飛說,如果沒有這項功能,一定要記住肉類解凍溫度越低越好。解凍的時間長短參考所用微波爐使用手冊,同時參考解凍食物的體積大小等。

主食密封加熱30秒:

米飯饅頭等主食微波加熱後常常變得又幹又硬,其實,這是人們沒有選好加熱方法而導致水分流失。最好的方法是放在玻璃器皿或瓷碗裡,蓋上蓋,再在外面裹一層食品保鮮膜,達到充分密封。加熱時間也不宜太長,30秒到1分鐘足矣。

剩菜有味精不能長時間加熱:

用微波爐熱剩菜最方便快捷,營養流失也少。肉類的剩菜如雞翅尖、雞胸或魚頭、魚尾等部位易烹調過度,用鋁箔紙遮裹可達到受熱均勻的目的;而蔬菜類的剩菜要避免菜變幹,最好的方法是在菜裡加點開水。另外,放瞭味精和雞精的菜不要長時間加熱,否則會讓其中的谷氨酸鈉變成焦谷氨酸,危害人體健康。

油炸食品避免變焦:

油炸食品加熱最好用低溫。如果溫度過高,很容易導致脂肪變壞、變焦,產生致癌物丙烯酰胺;高溫下油星亂濺,也會增加火災危險。

牛奶加熱最多一分鐘:

喜歡喝熱牛奶的人往往會把微波爐的溫度調得很高,高溫加熱會讓牛奶中的蛋白質減少,營養密度降低。牛奶加熱最好用低檔火,時間最多1分鐘。

你知道怎麼吃晚餐才不會胖

不過 晚餐不過飽

中醫認為,“胃不和,臥不寧”。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信息不斷傳向大腦,就會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中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復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從而誘發糖尿病。同時晚餐過飽,必然有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加之睡眠時腸管蠕動減慢,相對延長瞭這些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從而有可能引發大腸癌。

不過 晚餐不過葷

醫學研究發現,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高三四倍。患高血脂、高血壓的人,如果晚餐經常吃葷,等於是“火上澆油”。晚餐經常吃葷食,會使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增高,而過多的膽固醇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時間久瞭就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不過 晚餐不過甜

晚餐和晚餐後都不宜經常吃甜食。糖經消化可分解為果糖與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後分別轉變成能量與脂肪。由於晚餐後人的運動量減少,而運動對糖轉換成脂肪有抑制作用,所以晚餐攝入過多的甜食,會使體內的脂肪堆積,久而久之會令人發胖。

不過 晚餐不過晚

晚餐不宜吃得太晚,否則易患尿道結石。不少人因工作關系很晚才吃晚餐,餐後不久就上床睡覺。人在睡眠狀態下血液流速變慢,小便排泄也隨之減少,而飲食中的鈣鹽除被人體吸收外,餘下的須經尿液排出。

據測定,人體排尿高峰一般在進食後四至五小時,如果晚餐過晚,會使排尿高峰推遲至午夜,甚至凌晨,而此時人睡得正香,往往不會起床小便,這就使高濃度的鈣鹽與尿液在尿道中滯留,與尿酸結合生成草酸鈣。當草酸鈣濃度較高時,在正常體溫下可析出結晶並沉淀、積聚,形成結石。因此,除平常應多飲水外,還應盡早吃晚餐,使進食後的排泄高峰提前,排一次尿後再睡覺最好。

怎麼吃晚餐會導致膽結石

眾所周知,早起長期空腹容易得膽結石、長期憋尿容易引起尿路結石,但不少人卻容易忽略一點:吃晚飯太晚也是引起結石的重要誘因。

“兩頓飯之間間隔時間太長,是引起結石的主要誘因之一。”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彭麗華告訴記者,人體在進餐後,會促進胃酸、胃蛋白酶及膽汁的分泌以幫助消化食物,如果晚飯吃的太晚,那午飯與晚飯之間的間隔時間也會隨之延長。膽汁長時間存在於膽囊之中,長期如此,膽汁濃縮會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從而引起結石。

彭麗華進一步解釋,晚餐進食時間過晚以及進食過多、油膩飲食還會導致胃食管反流。高脂肪餐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過多,而且晚飯吃的太晚,就寢時食物尚未充分消化和排空,平臥後容易導致胃酸和殘餘食物反流進食管,導致食管黏膜的損傷。同時,長期高脂肪餐使體內膽固醇增加或肝臟合成膽固醇量增多,造成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也是膽結石形成的誘因之一。因此晚餐應以清淡食物為主,不宜過飽、過晚。

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李恕軍也說,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晚上睡前2小時之內並不適宜進餐,否則,人體不能對食物進行充分消化吸收,入睡後,胃部仍在消化,食物的不斷刺激引起膽汁大量分泌,這時由於體位處於仰臥或半仰臥位,便會發生膽汁引流不暢,在膽管內淤積,可能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長此以往,亦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

彭麗華還說,晚飯吃得太晚,人體空腹時間過長,沒有食物中和胃酸,胃黏膜也會受到刺激,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不少市民常在晚睡前加餐,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值得提倡。健康的晚餐應該吃八成飽即可,清淡易消化為主。”李恕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