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從食療的角度來看,桂皮作為食材可以增加食欲;而從中醫角度來看,桂皮是一種很不錯的藥材,能幫助緩解某些病癥。那麼,桂皮既然有這麼多的功效與作用,它究竟是什麼樹的皮呢?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答案。專傢解答,桂皮是樟科植物的幹皮和粗枝。

桂皮是什麼樹的皮

不同的地方對桂皮的叫稱也是不同的,它的用途也較為廣泛。桂皮既可以作為生活中的飲食香料,另一方面還可以用作藥材,緩解病情。那麼,現在就去具體瞭解清楚桂皮是什麼樹的皮。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桂皮是什麼樹的皮:

桂皮是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幹皮和粗枝皮,氣味芳香,作用與茴香相似,常用於烹調腥味較重的原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是最早被人類食用的香料之一。主要產於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廣西產量大而質好。產地亦有采鮮桂葉作調味的。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為嫩桂樹的皮,質細、清潔、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量最好,可切碎做炒菜調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紅,燉肉用最佳;薄肉桂外皮微細,肉紋細、味薄、香味少,表皮發灰色,裡皮紅黃色,用途與厚肉桂相同。

肉桂與桂皮的區別

肉桂與桂皮的區別在於成分的不同,不同的物質裡面含有的成分肯定是不同的,肉桂與桂皮外觀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們還是可以用肉眼就區分開肉桂與桂皮的。隻要我們多加留心,區分肉桂與桂皮是可能的。

肉桂(拉丁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又名玉桂、牡桂、玉樹、大桂、辣桂、平安樹、中國桂皮,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幹燥樹皮。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味與產自斯裡蘭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較桂皮厚。在北美則肉桂粉不問來自中國肉桂抑斯裡蘭卡肉桂,均不加區別地一起出售。

肉桂皮從莖和枝條剝取,擱置幹燥後,卷曲成卷。有的品種則為刮取。刮取者薄而為亮紅褐色,未刮過的樹皮厚而為灰色。肉桂粉淺紅褐色。中國產肉桂的香味稍遜於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產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中國肉桂和牡桂(C. loureirii)的未成熟果實貼生於硬而具皺的灰褐色杯狀花萼中,通常長11公釐(0.4吋,包括萼筒);上部徑約6公釐(0.25吋),連萼筒摘下幹燥即稱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於食品調味。

桂皮,學名:柴桂 ,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樟屬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桂皮,廣東民間叫"陰香屬樟科肉桂之一種。中國廣東、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產。用作芳香調味品,此外還可提取桂皮油,為食品工業之重要香料,亦入藥。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原形態】

1.天竺桂常綠喬木,高可17m。樹皮赭黑色,有香氣。單葉互生,近枝梢處交互對生;略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9-12cm,寬3-5cm,先端鈍,基部銳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稍淡;具離基3出脈,中央主脈於上部再分出1-2對側脈;葉柄平滑。花5-6朵,呈傘形花序,生於新枝的葉腋;花小,基部筒狀,花被6裂,2輪,廣橢圓形或橢圓形,內輪3片較長;發育雄蕊9枚,3輪排列,外2輪花藥內向,花絲基部無腺體,第3輪花藥外向,花絲基部具2腺體,最內面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細小。漿果球形,暗紫色,基部有宿存萼筒,全緣。花期6月。果熟期12月。

2.陰香,常綠喬木,高達20m。小枝赤褐色,無毛。葉近於對生或散生,革質,卵形或長橢圓形,長6-10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均無毛,具離基3出脈,脈腋內無隆起的腺體;葉柄長8-12mm。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綠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長4-5mm,兩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輪,外面2輪花藥內向,第3輪花藥外向,花藥均為卵形,4室,瓣裂,花絲短,最內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細,柱頭小。漿果核果狀,卵形,長不及1cm,直徑約5mm,基部具肥厚杯狀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3.細葉香桂,常綠高大喬木。樹皮灰色,小枝密生絹狀毛。葉在新枝對生,在老枝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14cm,寬1-6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密生絹狀短柔毛,具離基3出脈,在背面顯著隆起。圓錐花序腋生;總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淡黃色,花被6裂,基部筒狀;雄蕊、雌蕊與前種相似。漿果橢圓形,基部具宿存萼筒,全緣。花期5-6月。果期6-12月。

4.川桂,常綠高大喬木。枝紫灰褐色,光滑。單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卵形至長卵形,長8-15cm,寬3-5cm,先端漸尖而頂點鈍,基部楔狀或鈍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微被白粉,幼時有白色絹狀毛,後漸脫落;具離基3出脈,在下面不隆起。花小,白色,成圓錐花序或傘形花序;總花梗細長,長1-6cm,光滑或微被毛,小花梗絲狀,先端漸粗,具細毛;花被6裂,內外皆疏生絹狀細毛;雄蕊與雌蕊均與前種相似。漿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筒,全緣。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常綠闊葉林中。

2.生長於疏林中有陽光處;或為栽培。

3.生於山谷、山坡林中。

4.生長於山區的斜坡、山林中。

資源分佈:1.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

2.分佈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3.分佈於陜西秦嶺以南、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4.分佈四川、廣東、廣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1.性狀鑒別 (1)天竺桂皮 樹皮為筒狀或不整齊的塊片,大小不等,一般長30-60cm,厚2-4mm。外皮灰褐色,密生不明顯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內表面紅棕色或灰紅色,光滑,有不明顯的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氣清香而涼略似樟腦,味微甜辛。

(2)陰香 參見陰香皮條。

(3)川桂皮 不規則塊片,厚1-3mm。外皮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皮孔呈點狀或橢圓形突起,或有灰棕色花斑;內表面灰棕色或棕色。質硬,斷面淺棕色或棕色。香氣弱,微有樟及氣,味辛涼、微辣。

以皮薄、呈卷筒狀,香氣濃鬱者為佳。

2.顯微鑒別 樹皮楓切面:(1)天竺桂 皮層細胞稍小,排列不整齊,壁普厚,類方形,內含小方晶;中柱鞘部位石細胞2-10成群稀疏散在,不連成環,石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28-40μm,壁多數較薄,厚約6-8(-12)μm。韌皮部石細胞少,有分泌細胞及含棕色內含物細胞散在;射線細胞含小方晶及砂晶。

(2)陰香 參見陰香皮條。

(3)川桂 皮層細胞較小,方形或類三角形,排列整齊,壁增厚或內壁增厚,有紋孔,含棕色內含物及草酸鈣小方晶;有石細胞群散在,石細胞類圓形者,直徑20-40μm,橢圓形者長24-72μm,寬20-30μm,壁厚6-10(-14)μm。中柱鞘部位石細胞少。韌皮部石細胞類圓形。射線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直徑4-6μm,長方形結晶,寬4-12μm,長達28μm。

【化學成份】

天竺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中含水芹烯(Phellandrene)、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葉含揮發油約 1%,中含黃樟醚(Safrole)約60%,丁香油酚約3%, 1,8-桉葉素(Cineole)等。

細葉香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鞣質12.8%。葉含揮發油約l%。種子含脂肪油40%。

【藥理作用】桂皮中所含桂皮醛、丁香油酚的藥理見肉桂及丁香條。一種品種未註明的桂皮在試管內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共心性毛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比煎劑作用強,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劑作用強。故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揮發油類,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見報道。

【鑒別】薄層層析: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時時振搖,冷浸2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液。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對照品溶液,吸取供試液10-15μl,對照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展開,取出晾幹,噴0.1% 2,4-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液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辛;甘;性溫

【歸經】脾;胃;肝;腎

【功能主治】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散瘀消腫。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濕痹痛;瘀滯痛經;血痢;腸風;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研末用水或酒調敷。

【註意】《四川中藥志》:陰虛有火者忌服。

孕婦可以吃桂皮嗎

桂皮,學名:柴桂,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樟屬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

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桂皮,廣東民間叫“陰香”屬樟科肉桂之一種。中國廣東、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產。用作芳香調味品,此外還可提取桂皮油,為食品工業之重要香料,亦入藥。

桂皮的營養價值

作為香辛料,以西貢肉桂香味為最好。肉桂粉使用方便,添加在各種甜點中會使其味道更為香甜醇厚。在烹調中桂皮主要用於增香、增味、如燒魚、五香肉、茶葉蛋,還可用於咖啡、紅茶、泡菜、糕點、糖果等調香。

桂皮因含有揮發油而香氣馥鬱,可使肉類菜肴祛腥解膩,芳香可口,進而令人食欲大增。

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添加桂皮,可能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

桂皮含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而且能增加前列腺組織的血流量,促進局部組織血運的改善。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桂皮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

1.溫腎壯陽:用於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於腎不納氣的虛喘、氣逆;

2.溫中祛寒:用於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瀉,常與幹薑、附子同用;

3.溫經止痛: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於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肢體疼痛。

孕婦可以吃桂皮嗎?

不可以吃。

桂皮容易消耗腸道水分,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腸道幹燥、便秘。發生便秘後,孕婦必然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

產婦可以吃桂皮嗎?

不可以吃。

因為桂皮影響產婦乳汁分泌,會使乳汁分泌減少。

高血壓能吃桂皮嗎

實際上桂平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它可以幫助我們活血舒筋,通脈止痛,可以說對我們的身體保健是可以帶來很好的作用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吃桂皮,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孕婦不能夠吃。

可以吃。

桂皮因含有揮發油而香氣馥鬱,可使肉類菜肴祛腥解膩,芳香可口,進而令人食欲大增。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添加桂皮,可能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據英國《新科學傢》雜志報道:桂皮能夠重新激活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大大加快

葡萄糖的新陳代謝。每天在飲料或流質食物裡添加1/4到1匙桂皮粉,對Ⅱ型糖尿病可能起到預防作用。桂皮含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而且能增加前列腺組織的血流量,促進局部組織血運的改善。同時桂皮還有藥用功效,中醫認為,桂皮性熱,具有曖胃祛寒活血舒筋、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能。

受潮發黴的桂皮不可食用。用量不宜太多,香味過重反而會影響菜肴本身的味道。桂皮香氣濃鬱,含有可以致癌的黃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長期食用。桂皮性熱,所以夏季應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