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是天竺桂、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桂皮是一種很好的額藥材,具有暖脾胃、止瀉、溫腎壯陽、通脈止痛之效。作為食材,也有開胃進食的效果。一般將桂皮用作調料,是五香粉的成分之一,可以預防年老引起的糖尿病,對於前列腺增生癥也有一定的效果。或者與紅糖一起煎服飲用,可以溫經活血,用於婦女產後血瘀腹痛。但是孕婦要慎用。由於桂皮含有一定致癌物質,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長期食用。

桂皮是什麼樹的皮

不同的地方對桂皮的叫稱也是不同的,它的用途也較為廣泛。桂皮既可以作為生活中的飲食香料,另一方面還可以用作藥材,緩解病情。那麼,現在就去具體瞭解清楚桂皮是什麼樹的皮。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桂皮是什麼樹的皮:

桂皮是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幹皮和粗枝皮,氣味芳香,作用與茴香相似,常用於烹調腥味較重的原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是最早被人類食用的香料之一。主要產於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廣西產量大而質好。產地亦有采鮮桂葉作調味的。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為嫩桂樹的皮,質細、清潔、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量最好,可切碎做炒菜調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紅,燉肉用最佳;薄肉桂外皮微細,肉紋細、味薄、香味少,表皮發灰色,裡皮紅黃色,用途與厚肉桂相同。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桂皮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主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經閉?瘕、陰疽流註、虛陽浮越之上熱下寒等癥。

1.溫腎壯陽:用於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於腎不納氣的虛喘、氣逆;

2.溫中祛寒:用於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瀉,常與幹薑、附子同用;

3.溫經止痛: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於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肢體疼痛。

桂皮營養分析

1. 桂皮香氣馥鬱,可使肉類菜肴祛腥解膩,令人食欲大增

2. 菜肴中適量添加桂皮,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

3. 桂皮中含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

桂皮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食欲不振、腰膝冷痛、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心動過慢的人食用

2.不適宜便秘、痔瘡患者、孕婦食用。

桂皮食療作用:桂皮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

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

主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經閉?瘕、陰疽流註、虛陽浮越之上熱下寒等癥。

桂心:苦辛,無毒(或作甘大燥)。[功用] 補陽,活血

桂枝:辛甘溫,無毒。[功用] 溫經,通脈,發汗

桂皮的選購

桂皮的選購

1.聞香。用手指甲摳桂皮的腹面,如微有油質滲出,聞其香氣,至純;將橫面折斷或用牙咬桂皮,感有清香、涼味重,且帶微甜的為上品。

2.辨聲觀形。幹燥桂皮質堅實,用手折時松脆易斷,聲音發響,斷面平整;較潮的桂皮折斷時聲音不響而帶韌性,斷面呈鋸齒狀。

3.看色。桂皮的皮面青灰中透淡棕色,皮裡棕色,表面有細紋,兩面或皮裡有光澤的質好。皮面色黑褐,有黴綠點,或有灰白色斑痕的質差。

4.桂皮的長度一般在35厘米。

桂皮的食用方法

受潮發黴的桂皮不可食用。用量不宜太多,香味過重反而會影響菜肴本身在味道。桂皮香氣濃鬱,含有可以致癌的黃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長期食用。桂皮性熱,所以夏季應忌食。

肉桂的食用禁忌

陰虛火旺的人不要服用肉桂,孕婦也要慎重服用。

《別錄》:得人參、甘草、麥門冬、大黃、黃芩,調中益氣;得柴胡、紫石英、幹地黃,療吐逆。

《藥對》:忌石脂。

《本草經疏》:臟毒便血,小兒痧癥腹痛作瀉,陽厥似陰,小產後血虛寒熱,婦人陰虛內熱經閉,中暑瀉利暴註如火熱,婦人陰虛寒熱往來,口苦舌幹。陰虛五心煩熱,似中風口眼歪斜,失音不語,產後去血過多,及產後血虛發熱,血崩血淋尿血,陰虛吐血咯血,語言蹇澀,手足偏枯,中暑昏暈,中熱腹痛,婦人陰虛少腹痛,一切溫病熱病頭痛口渴,陽癥發斑發狂,痘瘡血熱幹枯黑陷,婦人血熱經行先期,婦人血熱經行作痛,男婦陰虛,內熱外寒,一切滯下純血,由於心經伏熱,腸風下血,夢遺精滑,虛陽數舉,脫陰目盲等三十餘癥,法並忌之。

《本草通玄》:忌見火。

《得配本草》:痰嗽咽痛、血虛內燥、孕婦、產後血熱,四者禁用。

《本草求真》:精虧血少,肝盛火起者切忌。

結語:肉桂作為一種中藥,藥效是非常好的,對於很多疾病都具有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對於適應這些癥狀的人來說,趕緊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