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服用中藥的時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而言,補益藥和瀉下通便的藥物宜飯前空腹服用;治療外感疾病及頭面部疾病的藥物宜飯後服用。那麼喝中藥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下面我們將做具體的介紹。

喝中藥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般來講,上午9時和下午3時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最佳。

但是不同藥性的中藥,講究不同的服藥時機。一般而言,治療虛癥和腸胃病,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用;而治療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則通常在飯後30分鐘服用為佳,以避免藥物對腸胃產生刺激,減少副作用的產生;助消化或對腸胃有刺激的中藥,也應飯後服用;而補益藥和瀉下通便的藥物則宜飯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藥物如大黃、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間服用;驅蟲藥也應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藥則應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熱喝”是大部分人喝湯藥的習慣。其實,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中醫理論認為,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放至30℃~37℃時再喝,而丸、散一類中成藥也應該用溫開水送服;屬於解表、發散風寒的中藥,才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藥後吃點稀飯、熱水,以助藥力;而止吐、解毒、清熱的藥,則應該“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喝中藥的技巧

喝中藥的技巧

中藥湯劑量大且一般都有苦味,這是很多人不喜歡服用中藥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樣服用中藥,才能既達到減少中藥不適之處,又能治愈病痛的目的呢?

一是把握中藥服用時間

中藥一般要求在飯前或飯後服用,但是不管是飯前或是飯後,在時間間隔上都不能距離吃飯時間太短。很多人飯前空腹服用或飯後飽食服用,最容易嘔吐,既影響進食,又影響營養和藥物吸收。河南省中醫院的李鯉主任告誡病友,服用中藥要堅持“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的原則,在兩餐之間取其“中”,即上午10點、下午4點、晚上9點左右時用藥,此時,既是飯前又是飯後,既不影響進食,又不耽誤服藥,在身體獲得豐富營養的情況下,更益病體康復。

二是控制服藥量

古語有“中藥灌滿腸”之說,這說明每次服用的中藥量是越多越好。但飲入大量有苦味的藥液,刺激胃腸道畢竟不舒服,服藥量也要因人而異。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李主任提出每日一劑,每劑三煎,取汁混合共約7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250ml為最好。

三是註意服用方法

服用時,先預備一杯溫開水,然後閉住氣,一口氣連續將中藥飲下,再用溫開水漱口,最後可嚼口香糖,以壓苦味。有些病友為驅除苦味,喜歡在中藥中加糖,此法不妥,能不能加糖最好聽從醫生指導。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

因此,藥液入口後,最好迅速含貯於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四、掌握服藥速度

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的服用力求幹凈利落,轉瞬即逝。

五、服藥後喝適量溫開水

這樣既有利於胃腸道對藥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

寶寶多大可以喝中藥

中藥的治療,無形中已經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新生兒黃疸不退時,醫院可能就會給予服用“茵梔黃”等中藥;煲湯的時候,加點黃芪、茯苓,這樣讓湯味不僅鮮美而且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孩子積食,可以來點小兒山楂丸消食開胃。

因此,傢長不要再疑惑瞭,隻要是在專業中醫兒科醫師的辯證指導下開方用藥或指導中成藥的適用,無論孩子多大,隻要孩子肯接受,就可以服用中藥。

兒童常用的中藥劑型,主要有湯劑、沖劑、丸劑、成藥(顆粒、口服液)、膏滋等,根據孩子的病情輕重以及服藥的難易程度,醫師和傢長可以商量看哪一種劑型最適合自傢孩子,以防藥難喂,不僅浪費藥材,而且影響療效,錯過瞭最好的治療食積。

深秋的到來,捎來瞭冷空氣,人們防不勝防,孩子更是難以適應。在變化多端的天氣,孩子難免會生些小病,有的傢長會根據以往經驗,自行上藥店為孩子買些熟悉的藥品服用,其實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小兒藥物使用要得到重視,從安全角度出發,不提倡傢長自行到藥店為孩子買藥,孩子生病還是上醫院系統診治為妥。如自行用藥,為瞭慎重起見,閱讀藥品說明書很有必要,傢長們拿到藥不要急著給孩子喂藥,對藥物的藥性和劑量有十分的把握才可用於孩子身上,藥物療效才能事半功倍。

中西藥不能混著吃

小風的媽媽總喜歡中西結合,於是在寶寶喝中藥的時候,就喜歡把西藥也讓寶寶一同喝下去。哄寶寶喝中藥已經是難事,喝完中藥,要寶寶吃西藥簡直比登天還難,以為這樣省事又方便。但是,其他媽媽知道後,卻急忙叫她不要這樣做瞭,小風媽媽頓時困擾瞭,究竟為什麼呢?

糾正:

日常生活中,有些媽媽喜歡讓寶寶中西藥混合著吃,以為這樣藥力猛”、“見效快”。殊不知,很多時候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因為有些中藥和西藥倘若混在一起吃,輕則會影響藥效,重則甚至危害健康。

如寶寶經常會上火或者拉肚子,媽媽經常會給寶寶吃上清熱的中藥、五花茶,同時又會給寶寶吃上牛黃解毒片等這些西藥。這些中藥中含鈣、鎂、鐵等金屬離子,如因上呼吸道、咽喉炎癥而與四環素類合用,則四環素類中所含有酰胺基及多個酚羥基,與牛黃、石膏中的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難溶難吸收的純利絡合物,降低瞭中西藥制菌消炎的作用。

最全的熬中藥正確方法

中藥的藥效和煎煮有很大的關系,煎煮的方式不對,中藥裡面的有效成分容易丟失。在煎煮中藥的時候,我們要註意煎煮的用具,煎煮之前是否有浸泡一段時間,以及我們用什麼樣的水煎煮中藥,水加瞭多少。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藥效。

用具

煎煮中藥的用具最好是砂鍋。砂鍋傳熱性能好,受熱均勻,不易爆沸,兼有保溫、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優點。更重要的是砂鍋為矽酸鹽成分,化學性能穩定。煎煮中藥忌用鐵、銅、鋁等容器。因為這些容器的金屬化學性質較為活潑,易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影響中藥成分的含量,使中藥的效應減低或消失。

水質

煎煮中藥,取什麼樣的水非常重要。古代醫傢的經驗是,肢體的病變取長流水,二便不通的取急流水,痰飲鬱滯的取逆流水,發熱陽證的取雪水,中氣不足的取春雨水。但現在很難依次法取水,多是用自來水,偏遠地方還有用井水的,如果用礦泉水更好。

水量

用水量直接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度。原則上第一煎加水要超過藥面3~5厘米,第二煎超過2~3厘米即可。但也要看藥物是否吸水,如植物的枝葉花莖等容易吸水,可以多加一些水;而植物的根、礦物質、動物甲殼等,不易吸水,可以少加水。

浸泡

煎煮用水,一般以生水為主,冬季也可以用常溫水,但不可用沸水;浸泡時間以30分鐘為宜,但具體浸泡時間也要依據藥材而定。如植物的根、莖、果、礦物藥、動物內臟等,浸泡時間可以長一些。而花、葉等,浸泡時間短一些。

時間

現在煎煮中藥一般是天然氣,掌握火候非常重要。一般火候是“先武後文”,即煎開前用較強火力,煎開後用較弱火力。要做到武而不烈,文而不緩。按照常規,第一煎煮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第二煎煮時間以15~20分鐘。煎好後將兩次煎出藥液混合,一般分2~3次服用。

哪些中藥會影響西藥的療效

1人參 、甘草、鹿茸==》降血壓藥物

人參、甘草、鹿茸等中藥以及含有這些成分的中成藥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使血糖升高,減弱降血糖藥物的療效。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自行服用含有人參、甘草、鹿茸等成分的中成藥或中藥湯劑,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時,應嚴格遵醫囑使用,並密切監測血糖變化情況。

2烏梅、山萸肉、五味子==磺胺類藥物

烏梅、山萸肉、五味子等中藥以及含有這些成分的中成藥含有有機酸成分,增加尿液酸性,而磺胺類藥物會在酸性尿液中析出結晶,可引起結晶尿、血尿或尿閉等不良反應。因此,兩類藥物不宜同時服用,如果因病情需要時,需暫停服用烏梅、山萸肉、五味子等中藥一段時間後,再服用磺胺類藥物。

3中藥藥酒==苯巴比妥、華法令、頭孢拉定、甲硝唑

含有酒精的中藥藥酒或其他制劑(如藿香正氣水),能夠影響苯巴比妥、華法令等藥物的代謝酶活性,改變這些藥物的療效;而頭孢拉定、甲硝唑等藥物能夠抑制乙醇的體內代謝酶活性,引起面部潮紅、心悸等不良反應。因此,服用中藥藥酒的患者,再使用以上4種藥物時需提高警惕。

4朱砂==溴華鉀、碘化鉀、硫酸亞鐵

含朱砂的中成藥如朱砂安神丸、蘇合香丸、紫雪丹等不宜與還原性藥物,如溴化鉀、碘化鉀、硫酸亞鐵等合用,因二者聯用會在胃腸道中生成具有一定毒性的汞沉淀物,引起藥源性腸炎和赤痢樣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