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我們祖輩傳承下來的醫學,中醫治療疾病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中藥又是中醫療法中常見的治療方法。服用中藥對癥治療效果很好,但服用中藥最好當天服用當天煎煮,既保證瞭質量又保證藥效。除此之外還得講究服藥的時間。那麼,什麼時間喝中藥最好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不同中藥 選擇不同服用時間

1.早晨空腹服

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於充分吸收。用於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以使藥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具有瀉下作用的利水濕藥、催吐藥湯藥也是如此,以增強藥效。

2.飯前30~60分鐘服

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3.飯後15~30分鐘服

治療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飯後服用,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可使藥性上行。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飯後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物,也宜在飯後服用,以避免毒性藥物吸收太快而發生不良反應。

4.餐間服

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5.睡前15~30分鐘服

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藥物可在睡前服用,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入夜是臟腑功能最低的時候,如在此時服用滋陰進補藥,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另外,某些西藥如催眠藥、驅蟲藥及抗過敏藥等,一般也應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

6.隔夜服

宜服用驅蟲藥,如烏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於藥物的充分吸收,便於將蟲體殺死排出體外。

喝中藥也需選對時間

1、清晨: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補作用尤其是滋補腎陽的藥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於滋補藥物的充分吸收;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藥物迅速進入胃腸,並保持較高的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利水濕藥、催吐藥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2、午前:上午宜服用益氣升陽藥、發汗解表透邪藥。李東垣認為:午前為陽之分,當發汗;午後陰之分,不當發汗。還強調益氣升陽藥在午前服用。羅天益進一步提出,益氣升陽藥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陽氣易達故也。

3、午後:下午或入夜宜服用瀉下藥(如大承氣湯)。李東垣曰:瀉下藥乃當日巳午之後,為陰之分時下之。(巳時:即上午9~11點,午時:即上午11~午後1點),其他醫傢亦都認定瀉下藥不宜在午前服用。

4、睡前:一般在臨睡前15~30分鐘,宜服用鎮靜安眠藥、滋養陰血藥。入夜是臟腑功能最低的時候,如在此時服用滋陰進補藥,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5、隔夜:宜服用驅蟲藥,如烏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於藥物的充分吸收,便於將蟲體殺死排出體外。

6、飯前: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治療病位在下(腸道、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飯前服用,以使藥性下達,因為在空腹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進入腸道,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7、飯後: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治療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飯後服用,可使藥性上行。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飯後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物,也宜在飯後服用,以避免毒性藥物吸收太快而發生不良反應。

8、餐間: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喝中藥進補誤區

誤區1、越貴越補

有些人認為中藥越貴越補,常不惜花高價買鹿茸、人參之類的中藥,其實進補功效未必就好。“缺什麼,補什麼”是進補的基本原則,中藥不應以售價的貴賤來分功效的高低,關鍵是根據自身體質來選擇相應補品,尤其是老年人,更應以實用為滋補原則。

誤區2:越多越補

“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說法很不科學。冬季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及肝臟的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的消化器官難以承受,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

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進補’,不是虛證的人不宜進補。即使是虛證,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分,人體器官又有心虛、肺虛、肝虛、脾虛、腎虛等不同,人們在進補前,最好先向專業醫生咨詢,結合各種補藥的性能特點,對癥施用,如熱性體質者,就不適合服用人參、鹿茸、海馬等溫熱性的藥物。

服用中藥的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某些藥物因配方後可產生相反、相惡關系,使彼此藥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應,因此禁忌同用。

(2)孕婦用藥禁忌:主要為避免動胎、墮胎,因孕後婦女大多數對大寒、大熱、峻瀉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較大的藥物耐受性差,因此對相關藥物必須忌用。

(3)服藥期間飲食禁忌:俗稱忌口,主要為避免服藥時的幹擾因素,以便提高藥效,可分為某一種藥物對應的忌口與不同病情條件下用藥時的忌口兩類,前者如人參忌蘿卜、鱉甲忌莧菜、甘草忌鰱魚、常山忌蔥、茯苓忌醋等。後者為慢性病服藥須忌生冷,熱性病治療期間忌辛辣、油膩,癰瘍瘡毒、皮膚疾患忌魚蝦、鵝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4)中藥湯劑禁忌過夜服用:因為中藥裡含有淀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揮發油、氨基酸和各種酶、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煎煮時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湯藥汁裡。一般服法是趁溫熱時先服一半,4~6小時後再服一半。如果過夜服用或存放過久,不但藥效降低,而且會因空氣、溫度、時間和細菌污染等因素的影響,使藥液中的酶分解減效,細菌繁殖滋生,淀粉、糖類營養等成分發酵水解,以致藥液發餿變質,服用後對人體健康不利。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壞瞭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歷來醫傢對此十分重視,其有關內容也廣泛存在於《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籍中。實踐證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肉、雞、蛋、蔬菜、瓜果、醬、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們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產生一定影響。

(5)中藥不宜加糖服用

一些人在服中藥時,常因湯劑苦口難以下咽而加糖,對此,有關專傢指出,一些中藥是不適宜加糖後再服用的,加糖後的藥劑在降低瞭苦味的同時也降低瞭藥效。

專傢介紹,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緩,酸能收,苦能澀,咸能入腎,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有些中藥加瞭糖就會改變苦味湯藥的藥性而影響療效。

一些苦味藥能刺激末梢神經,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達到幫助消化、促進食欲的目的。如果在藥裡放瞭很多糖,完全掩蓋瞭苦味,就會失去健胃之效。

另外,中藥的化學成分一般都比較復雜,糖特別是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鐵、鈣等元素,一旦與中藥裡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結合後,就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瞭藥效。

中藥煎制方法

湯劑是中藥使用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劑型,湯藥組方靈活,即可內服,也可外洗。湯藥煎制的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藥物的療效,甚至於產生毒副作用,所以必須強調科學的煎制。

中藥最好用砂鍋,瓦罐或搪瓷罐也可,忌用鋁、鐵、銅等金屬容器,因為中藥成分復雜,可能和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煎藥前首先應將藥物加水浸泡1小時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藥一般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後再小火(文火)煮。一些需特殊煎制的藥物,如貝殼類、礦物類及某些果實等因不易煎出,需先煎30分鐘,然後與其餘藥同煎;而薄荷、砂仁、豆蔻、藿香等不易久煎,應在收藥前10分鐘才能放入,以減少有效成分的揮發;

赤石脂、青黛、車前子等帶有毛狀物或形狀為小粒狀藥物,常使湯液渾濁而難服,煎前應先用紗佈包好再和其他藥一起煎。對於西洋參、人參、羚羊角粉等貴重藥品,應單純煎,以免浪費。附子、雷公藤需要久煎,因為這些藥隨煎煮時間延長副作用隨之減少,而山豆根則隨煎煮時間加長毒副作用增強。

煎藥時應有專人看管,以免水多溢出使藥物有效成分流失,或因水少把藥熬焦。對於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沒有時間和耐心自己煎藥的,可以在醫院代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