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患者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肢體沉重以及午後體溫升高的情況,除此之外這部分患者還存在有舌苔黃膩的現象。到時體質濕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像各種不良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都有可能會導致濕熱入侵,從而影響人體健康。長時間濕熱不除對健康危害非常大,那麼在平時生活中該如何去除濕熱呢?

夏至逢梅雨 易發濕熱病

昨天是夏至,本市氣溫明顯上升,悶熱感明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表示,夏至意味著夏天的開始,申城雖然還處在黃梅天,但天氣會越來越熱,濕熱體質的皮膚病患者可多吃薏苡仁、山藥健脾化濕。

傢住徐匯區的沈女士最近一早就覺得胸口悶,渾身無力,還伴有頭暈。沈女士有早搏病史,最近半年來控制得不錯,沒想到在這個梅雨季裡又開始難受。夏至加上梅雨,天變得更悶熱,心血管疾病患者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狀況的發生率較高。張曉天主任提醒,中老年心血管病人在最近悶熱的天氣裡,可以適當減少戶外活動,在傢裡做些簡單的運動。打開空調除濕功能,保持一定通風。另外,部分中老年心血管病人在這個季節配備傢用小型氧氣瓶,也有利於穩定病情。

此外,皮膚病也是近日高發病。一些濕熱體質的皮膚病患者,最近處在反復發病的難熬狀態。張主任建議多吃薏苡仁、山藥等健脾化濕的食物,保持皮膚局部幹燥,盡量穿棉麻質地的衣服褲子,不要穿緊身的、不透氣的、化纖的服裝。盡量穿寬松的皮鞋或帆佈鞋,不要穿小而緊的高跟鞋。

如何正確擺脫濕熱病煩惱

1.起居調理

通常情況下濕熱體質人群主要以內蘊為主特征,而導致的原因與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比如像長時間熬夜、嗜生冷食物等,這些都是導致濕熱積滯的原因。其實這部分患者在平時生活中不長期熬夜就可以有效的排出濕毒。同時還要註意,長時間的過度疲勞也會導致濕熱體質的形成,因此上班族要特別註意勞逸結合。

除此之外還要特別註意保持二便通暢,否則的話很容易導致濕熱鬱聚,從而導致人體不適癥狀更加嚴重。保持大便通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像多喝水、運動等。

2.飲食調養

很多時候飲食方面的因素也是導致濕熱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而言,除瞭要註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位置,在平時還應該多吃些用具有清熱利濕功效的食物。常見的有薏苡仁、蓮子、茯苓、紫菜、紅小豆、綠豆、扁豆、鴨肉、鯽魚等,這些食物都可以將體內的濕氣排出, 從而保證人體健康。

日常飲食中還要特別註意,那就是盡量遠離各種辛辣、刺激性食物,還有就是大熱大補的食物和飲品,以免導致體內濕熱情況更加嚴重。

3.運動鍛煉

我國中醫指出,濕熱體質是以清濁內蘊、陽氣偏盛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進行有效的鍛煉以及運動。專傢指出,這部分人群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遊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通過這些鍛煉以及運動,可以有效的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以及排泄多餘的水分。

這個時候患者基本上以及達到瞭清熱除濕的目的,因此在平時生活中,濕熱體質人群可以將力量聯系和中長跑結合進行鍛煉。

4.精神調養

精神方面的調養對於濕熱體質人群同樣非常重要,中醫指出,濕熱體質的人情緒長於陰虛者相近。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性情較急躁、外向好動活潑以及常心煩易怒的情況。對於這些人群而言,在平時生活中隻有截至七情過極,舒緩情志,才可以讓心態穩定。

這些方法對濕熱都具有很好的消除作用,瞭解之後在平時生活中還要特別註意,那就是盡可能的不要長時間的缺乏運動,否則的話隻會導致身體越來越孱弱。

濕熱體質危害有多大

濕熱體質危害嗎 危害對身體多嗎

與皮膚病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而吃過多的油膩、甜食。脾的負擔就會加重,脾不能運化而使水濕內停。“熱”也是中醫說的一種熱象,因濕久留不創造而生熱,形成濕熱。如濕熱在皮下,則生濕疹,也就是痤瘡、青春痘。

因此,濕熱體質的患者得皮膚病後,必須先清濕熱,才能有效的治療。

常用中成藥同仁堂皮膚病血毒丸,源自京城名醫施今墨經驗方,含有多味清熱利濕成分,如土茯苓,天葵子,白蘚皮等能祛濕熱毒邪,全方39味中藥科學配伍,協同作用。

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涼血通絡、化痰利尿、消腫止癢、祛瘀止痛等作用,達到清血解毒、消腫止癢,治療濕熱體質皮膚病的作用。

很多人覺得濕熱體質的患者並不需要治療自己就可以慢慢康復,可是大傢都在飲食方面和生活方面不註重,也不註意,結果就形成瞭濕熱體質危害的現象,一定要選擇發現疾病及時治療,找到合適而且相關的醫療機構。

濕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治療原則采用清熱化濕,理氣和中:主方清中湯。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陳皮、甘草理氣和胃。熱盛便秘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氣滯腹脹者,加厚樸、大腹皮。

2、辛開清解法:若濕熱並重,腹痛痞滿,嘔吐不納,舌白或黃,渴不引飲,大便泄瀉,小便不利,或赤而短,舌苔黃滑者,治療原則清熱與燥濕並行,宜辛開清解法,豆豉宣鬱透熱。蘆根清熱生津。諸藥配伍,為燥濕清熱之良方。

3、中藥治療濕熱: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睪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4、藥膳治療濕熱:嶺南特色的湯水,很多時候是拿來當藥用的。除瞭本身的鮮甜味道之外,燉瞭至少三個半小時的湯水中充滿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因此春季調理,燉湯必不可少。這裡舉瞭幾種針對抗流感和祛濕進行調理的燉湯,有心的讀者也可以進行舉一反三的搭配。魚腥草具有特別的抗流感菌的作用,與豬肺一起燉湯,可以清熱、清肺,還有止咳的效果。

5、健脾藥材:花旗參補氣,雲苓和白術都祛濕,此湯的作用除瞭補氣和祛濕,還有健脾的作用。

濕熱癥狀

濕熱癥狀主要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心臟炎、皮膚環形紅斑、皮下結節與舞蹈病等,於鏈球菌感染後,單獨或不同組合出現。發病期1-4周,約1/2患者有急性咽炎、扁桃腺炎、可有發熱、乏力、出汗、貧血、體重下降等癥狀,部分人亦可無任何不適。

一、心臟炎。

為最嚴重的病變,多見於青少年風濕熱患者,心臟炎發病率和嚴重程度隨發病年齡增長而漸減低。

二、關節炎。

是濕熱癥狀最常見的主要表現,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關節炎多見,為不對稱性,遊走性,大關節炎。其嚴重程度差異較大,輕者隻有關節痛而無炎癥表現,典型者可有紅腫熱痛,活動受限。炎癥消退後不遺留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炎與心臟炎癥嚴重程度不相關。成人風濕熱患者多以關節炎為突出表現,而青少年幼兒則以心臟病變為主。

三、濕熱癥狀皮膚表現。

環形紅斑及皮下結節為特征性。環形紅斑多發生於軀幹或四肢的內側,為一種輪廓清楚易消退的淡紅色環形紅斑,周邊可有葡行疹,中央蒼白,常呈一過性。皮下結節為2-5毫米大小的皮下硬結,圓形或橢圓形,不與皮膚粘連,無壓痛,可移動。常出現於大關節的伸側,尤其是肘、膝及腕關節,枕骨區或胸腰椎棘突等部位。

四、舞蹈癥:成人中少見,在兒童中發生率也很低,多見於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