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慢性乙型肝炎,它主要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灶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它的主要表現有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乙肝的鑒別診斷和危害?乙肝兩對半正常值是多少?一起來看下。

乙肝兩對半正常值是多少

如果乙肝兩對半檢查的各項結果都為陰性的話,這就說明瞭被檢查者咩有感染過乙肝病毒,這樣的檢查結果是屬於正常的,但是這個是屬於易感人群。

如果除瞭第二項為陽性之外,其他的為陰性,這個說明瞭被檢查者沒有感染乙肝病毒,而且這樣的人體內是有乙肝保護性抗體的,並且能有效的抵抗乙肝病毒侵入。

如果乙肝兩對半檢查第二、五項為陽性的話,其他的為陰性,這說明瞭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但是通過治療或者是因為患者的自身免疫比較好,能有效的清楚患者體內的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正常值范圍是-0--0.5ng/mL,呈陽性,表明感染瞭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正常值范圍,-0 --10mIU/mL,小於10對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弱,小於正常值時需要註射乙肝疫苗。

乙肝e抗原:正常值范圍,-0--0.5PEI/mL,呈陽性,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較強。

乙肝e抗體:正常值范圍,大於0--1.5PEI/mL,呈陽性,表明恢復期。

乙肝核心杭體:正常值范圍,0--0.9PEI/mL,呈陽性,表明既往感染或現癥感染。

乙肝的鑒別診斷和危害

乙肝的鑒別診斷:

1.藥物性肝炎

特點為:①既往有用藥史,已知有多種藥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損害,如異煙肼,利福平可致與病毒性肝炎相似的臨床表現;長期服用雙醋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睪丸素,砷,銻劑,酮康唑等可致淤膽型肝炎;②臨床癥狀輕,單項ALT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高;③停藥後癥狀逐漸好ALT恢復正常。

2.膽石癥

既往有膽絞痛史,高熱寒戰,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征)陽性,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

3.原發性膽法性肝硬化

特點為①中年女性多見;②黃疸持續顯著,皮膚瘙癢,常有黃色瘤,肝脾腫大明顯,ALP顯著升高,大多數抗線粒體抗體陽性;③肝功能損害較輕;④乙肝標志物陰性。

4.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

常有傢族史,多表現有肢體粗大震顫,肌張力增高,眼角膜邊緣有棕綠色色素環(K-F環),血銅和血漿銅藍蛋白降低,尿銅增高,而慢活肝血銅和銅藍蛋白明顯升高。

5.肝外梗阻性黃疸

如胰腺癌,總膽管癌,慢性胰腺炎等需鑒別。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多發生於妊娠後期,臨床特點有:①發病初期有急性劇烈上腹痛,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②雖有黃疸很重,血清直接膽紅素增高,但尿膽紅素常陰性,國內報告此種現象也可見於急性重型肝炎,供參考;③常於肝功能衰竭出現前即有嚴重出血及腎功能損害,ALT升高,但麝濁常正常;④B型超聲檢查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診斷,確診靠病理檢查,病理特點為肝小葉至中帶細胞增大,胞漿中充滿脂肪空泡,無大塊肝細胞壞死。

乙肝的危害介紹

1、乙肝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脫氧核酸(DNA)病毒,這種病毒不同於一般的致病細菌,它有著一層質地堅硬的外核,這種外核對病毒本身有著保護作用,它可以在酸性環境下生存,生命力極其頑強,在常溫下可以生存六個月,20度時可以存活15年。它可以隨著病人排出體外的各種體液傳染給其他的健康人,在病人尿液,唾液,乳汁,羊水,月經,陰道分泌物中可以分離出肝炎病毒,標志物(也就是HbsAg)表面抗原,正常人接觸這些分泌物,通過血液或潰瘍面極易感染。

2、乙肝具有難治愈性。現在肝炎藥品市場藥品繁多,但是真正治愈肝病的特效藥很少,治療肝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用藥,規范治療。

3、乙肝具有惡變性。統計資料證明,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治療不及時將有31.6%-60.1%轉化成慢性肝炎,20.8%-56.3%的慢性肝炎患者將惡化成肝硬化,肝腹水,16.5%-51.1%的肝硬化患者將癌變,得瞭肝癌等於走到瞭生命的邊緣。

4、乙肝具有一定的傢族聚集性。經過調查許多肝病患者,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在有乙肝病史的傢庭內得病概率比普通傢庭多25.2%,我國患乙肝的幼兒中有22-50%的母體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的垂直傳染成為攻克肝炎的一項世界性難題。

5、乙肝具有一定的突發性。當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後,具有一定的潛伏期,當外界條件成熟,可突然爆發,而且具有不可抑制性。

乙肝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主要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後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

2、醫源性傳染:在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感染的,這個叫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采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

3、輸血傳播: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後,可引起輸血後乙型肝炎的發生。

4、破損的皮膚黏膜:包括一起生活當中隻要皮膚黏膜有受到損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性傳播:乙肝患者可以通過性傳染,性傳播也是屬於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損瞭也有這種可能性。在傢庭中,夫妻間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種乙肝疫苗,獲得抗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6、父嬰傳播:乙肝的父嬰傳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後,由於孩子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過生活中的密切接觸,感染乙肝病毒,這種感染方式,我們稱之為水平傳播。這種生活密切接觸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免疫系統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應該引起註意。

乙肝有哪些表現

1、看大小便:孩子經常腹瀉,大便不成形,顏色變淺,變得像白陶土一樣;或者小便呈深黃色,看上去像濃茶水一樣,有時尿液沾在衣服上,會留有黃色的痕跡等,這些都是黃疸型肝炎的早期癥狀。

2、看上腹部是否疼痛:孩子患有肝炎,肝臟發生腫大時,會表現出右上腹有隱痛或連續性脹痛感,疼痛感在夜間尤為嚴重。個別肝炎患兒會表現為脾臟腫大,並伴有脾區疼痛,常用手自覺不自覺地按撫上腹部。發現孩子有捂肚子的動作,細心的媽媽就要詳細問問孩子“哪裡疼”,還要親自動手摸摸,確定疼痛的部位。

3、看面色:主要是觀察孩子的面部是否發黃,特別是鞏膜和結膜(白眼球)是否發黃,接著就要看是否有周身皮膚發黃等,一旦發現黃疸體征,就應及時帶孩子去做相關的檢查。

4、看食欲:觀察孩子的食欲是否正常。需要和過去進行比較,看他最近吃飯香不香,飯量是否下降瞭,如果一見到肉或聞到油膩味就嘔吐,那就要特別當心瞭。

乙肝吃什麼好

1,三瓜煎:

[原料]蒲瓜殼60 g,冬瓜皮60 g,西瓜皮60 g,清水適量。

[制法]將3種鮮瓜皮、殼清洗幹凈、切碎,然後加水放入沙鍋中煎煮約20分鐘,冷卻後加入砂糖即成。

[功效]清熱除濕。用於濕熱黃疸,發熱,納差,皮膚發黃者。

[服法]40~80 mL/次,2~3次/d。

2,薏苡仁金針赤豆粥:

[原料]鮮金針菜15 g。赤小豆50 g,薏苡仁100 g,白糖適量。

[制法]鮮金針菜洗凈切碎,入鍋加水適量煎20分鐘,過濾去渣;放入赤小豆、薏苡仁,煎煮至稠後加入白糖適量。

[功效]清熱利濕。用於小兒濕熱、急性肝炎屬陽黃者。

[服法]1劑/d,分2次早、晚服。

3,雞骨草蜜棗肉餅:

[原料]雞骨草30 g,蜜棗7~8枚,瘦豬肉100 g,清水適量。

[制法]瘦豬肉洗凈剁成肉末,雞骨草切碎,將肉末放在碗中攤成餅狀,上面放上蜜棗,撒上切碎的雞骨草,加水適量,加鹽少量調味。放在鍋內隔水蒸煮半小時即成。

[功效]清濕熱解熱退黃。用於黃疸、發熱、惡心、肝區不適者。

[服法]喝湯吃渣,1次/d。

4,西瓜小豆湯:

[原料]西瓜皮30 g,赤小豆30 g,清水適量。

[制法]將西瓜皮和赤小豆清洗幹凈,放入沙鍋中,用文火煮成稀粥狀。

[功效]清熱除濕,利水退黃。用於濕熱黃疸,發熱,小便赤短者。

[服法]2次/d,早、晚各一。

5,紅棗花生湯:

[原料]紅棗30 g,花生30 g,冰糖30 g,清水適量。

[制法]將紅棗和花生洗幹凈,加入清水煎30分鐘後,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降低血清ALT。用於急性或慢性肝炎,不發熱,神疲乏力,皮膚色黃晦暗者。

[服法]2次/d,連服30日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