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對身體都是有一定的威脅性,所以,保持健康是最好的。可能高血壓大傢聽說得多瞭,那麼低血壓你知道嗎?而且,要想很好地對低血壓進行治療,就必須要先瞭解低血壓的標準,這樣對預防與治療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別是對於老人傢來說。具體請看下面介紹。

低血壓的標準

很多人都是沒有深入地瞭解過低血壓,就算是測量瞭,也不知道它的臨界值在哪裡?到底多少才算是正常的。其實,低血壓的標準,對於低血壓的預防與治療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哦;尤其是年老的人,更應該經常做血壓的檢查,以免自己出現低血壓的癥狀。那麼,對於我們來說,低血壓的標準是多少呢?

根據醫學界的規定,低血壓的標準是指,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的情況。正常的血壓范圍是收縮壓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8.0-12.0kpa)之間。所以,如果低於這個數值的,就代表是低血壓?就健康的人來說,血壓情況的變化是有很多原因的。如果低血壓的情況,隻是短時的現象,而且自己也沒有低血壓的主要癥狀,就應該不屬於低血壓的范圍。

還有要看看是什麼時候測量的血壓,因為血壓在一天之中是不同的,比如飯前及飯後是有高有低的,建議您一天多量幾次,觀察一下。

低血壓的分類有哪些呢

我們雖然不是太常見低血壓,但是低血壓也是真是的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所以大傢還是要多瞭解一下低血壓。下面我們就給大傢介紹一下低血壓的分類都有哪些,並不是所有的低血壓都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原因引起的。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這與遺傳和體質瘦弱無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人,輕者可無任何癥狀,重者出現精神疲備、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癥狀更為明顯。

2、直立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是患者從臥位改變到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並伴有明顯癥狀,如: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知功能障礙、心悸、頸脊部疼痛等。多種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壓,如多系統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綜合癥,或其他情況如:久病臥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

3、繼發性低血壓

由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癥,風濕性心臟病,降壓藥,抗抑鬱藥,慢性營養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4、餐後低血壓

餐後發生的低血壓。

5、排尿性低血壓

排尿中或排尿後突然暈倒,神志不清,發作後2-3分鐘恢復正常。多因夜間膀胱滿後突然排空使腹腔壓力驟減,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所致。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有的人在用餐後或者是排尿的時候也會發生低血壓的癥狀,對於這樣的人群就要十分註意瞭,因為低血壓的發生都沒有什麼征兆就發生瞭,除此之外,用藥也是會引起低血壓的。

低血壓患者睡午覺應該謹記什麼

我們雖然不是太常見低血壓,但是低血壓也是真是的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所以大傢還是要多瞭解一下低血壓。下面我們就給大傢介紹一下低血壓的分類都有哪些,並不是所有的低血壓都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原因引起的。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這與遺傳和體質瘦弱無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人,輕者可無任何癥狀,重者出現精神疲備、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癥狀更為明顯。

2、直立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是患者從臥位改變到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並伴有明顯癥狀,如: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知功能障礙、心悸、頸脊部疼痛等。多種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壓,如多系統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綜合癥,或其他情況如:久病臥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

3、繼發性低血壓

由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癥,風濕性心臟病,降壓藥,抗抑鬱藥,慢性營養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4、餐後低血壓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生活作息也有所改變。比如,睡午覺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雖然睡午覺可以緩解身體疲勞,讓我們下午精神飽滿。但睡午覺的時間太長,反而會引來更多的疾病,希望大傢能夠認真的來對待午睡。

按照中醫養生理論,“子午覺”是不錯的養生方式,“午”時是人體經氣“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陽。但是,近日有德國學者指出,體重超標20%、血壓低以及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的三類人群午睡反而有弊無利。

午睡的關鍵是因人而異,找對正確休息時間。對於超重的人而言,午睡易使肥胖加劇,不妨改在午飯前睡20~30分鐘。

對於低血壓的人而言,午睡時,血流速度緩慢,本身黏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誘發中風危險。低血壓的患者午睡時間不宜長,最好以半小時為宜。

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特別是因腦血管問題而經常頭暈的人群也不宜午睡,飽餐後血液湧向消化道,皮膚、消化道紛紛與大腦爭血,此時便有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所以最好在餐前或餐後半小時後,喝杯白開水再午睡。這種午睡能減少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睡午覺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疲勞,但是,低血壓患者還是要引起註意,在你們緩解疲勞的同時,關註自己血壓的變化。盡量午睡的時間不要太長,這樣才能避免中風的出現。低血壓患者要謹遵醫生的建議,及時接受治療。餐後發生的低血壓。

5、排尿性低血壓

排尿中或排尿後突然暈倒,神志不清,發作後2-3分鐘恢復正常。多因夜間膀胱滿後突然排空使腹腔壓力驟減,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所致。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有的人在用餐後或者是排尿的時候也會發生低血壓的癥狀,對於這樣的人群就要十分註意瞭,因為低血壓的發生都沒有什麼征兆就發生瞭,除此之外,用藥也是會引起低血壓的。

低血壓患者不宜吃的水果有哪些

低血壓不僅會使患者感覺暈眩、休克,而且還會損壞大傢的腎臟等器官,從而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所以大傢在生活中要註意預防該病,大傢是否知道,有些水果可以導致低血壓,小編下面就向大傢介紹低血壓患者不應該吃的水果。

低血壓患者不宜吃的水果

①蘋果

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果糖、果膠、纖維素及鋰、溴、鋅等微量元素。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功用。近年來研究證實,多吃蘋果特別有益於嗜鹽過多的低血壓患者。

②西瓜

西瓜有十幾種營養素,對低血壓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常用的方法有:取西瓜翠衣9—12g,草決明9g,煎湯代茶飲,療效甚好。西瓜仁也是一味良好的降壓利尿藥。西瓜有天然白虎湯之謂,又名寒瓜,故體質虛寒者不宜多食。

③鮮梅

富含酸質、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營養物質,血壓頭暈失眠,夜難入睡者,可取陳年燉梅3枚,(即烏梅和水微火加溫燉制而成)、加適量開水燉服,有降壓,安眠,清熱生津作用。

④檸檬

檸檬富含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能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緩解鈣離子促使血液凝固,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檸檬馬蹄湯:新鮮檸檬1個帶皮切片,馬蹄(荸薺)5個削皮,共同煮湯,每日飲用1次。中老年朋友經常飲用,可以預防高血壓。

低血壓患者的飲食調理

1、新鮮鯽魚1條,棄鱗去內臟,洗凈切塊,加入糯米1 00克,清水適量,文火熬粥,加薑蔥等調味,即可食用。

2、紅棗10枚,板栗200克,當歸5克,枸杞子5克,龍眼肉1 0克,竹絲雞(鳥雞)1隻洗凈切塊,置於沙鍋內,加水適量,加調味品,小火慢燉即成。

3、太子參30克,山藥25克,薏苡仁20克,蓮子15克,大棗10個(放涼水浸泡,泡脹撈出),再將糯米50克掏凈,同藥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用小火煮。米爛熟後,將藥、湯、米1頓吃完,早晚各1次,1 5天為1療程,大多數人1療程可見效。

4、紅棗20克,沙參1 5克,生地、熟地各1 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2次吃完,連服15天.

5、冬蟲夏草6枚,老鴨(老雄鴨最佳)1 隻,將老鴨洗凈切塊,與蟲草置於沙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熬湯,加調味品,吃肉飲湯。

看似美艷的水果卻會危害大傢的健康,所以低血壓患者要牢牢的記住自己不能吃的水果,也可以告訴其他低血壓患者,幫助其他患者治療該病,小編還給大傢介紹瞭該病的飲食調理偏方,大傢可以在閑暇時間自己試著做一下,有助於身體的康復。

低血壓頭暈者也需提防腦溢血

人們正常的思維會認為隻有高血壓容易出現腦溢血,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低血壓也是比較容易患上腦溢血的,大傢對於低血壓這個疾病同樣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低血壓患者在平時生活中有許多註意事項是需要註意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專業人士的介紹吧!

眾所周知,血壓過高易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導致中風;而血壓偏低也可誘發腦血栓形成,也能導致中風。這是因為在血壓較低時,腦血流速度緩慢,甚至暫時停頓,使本身粘稠度偏高的血液易在已發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實上,多數腦血栓形成發生在老年安靜睡眠時,因為這時老年心跳偏慢、血壓偏低、血流緩慢。

所以,處於低血壓的人也要時時謹慎,如出現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時應檢查血壓。在積極防治動脈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同時,防止和糾正低血壓,預防腦血栓形成。

平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對高血壓病人,平時服藥應遵循逐漸增量和個體化原則,防止服用降壓藥物過量及降壓作用過快,應盡可能選用降壓作用平穩的藥物。

2、慎用安眠藥。很多老年因失眠而長期用安定、苯巴比妥、氯丙嗪等藥物,此類藥不但能抑制大腦皮層,也能使血壓降低,產生低血壓。

3、處於低血壓的人若有營養不良的狀態或一下子喝大量酒,便會使原本已低的血壓很快地下降。所以,低血壓的人少飲酒為宜。

4、積極治療老年性低血壓。老年因自身調節功能減退,常有低血壓發生,若平時常發生頭昏、黑朦、昏厥癥狀,應對積極癥治療。

由此可見低血壓同樣會對身體產生危害的,也是有發生腦溢血的可能性的,因此低血壓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及早將血壓提升上來,保證自己性命不受威脅。如果您對於治療低血壓還有什麼想瞭解的地方,歡迎大傢登陸有問必答網咨詢在線權威專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