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任何疾病上,都是有著一些癥狀,通過這些癥狀才能夠知道,患者患有什麼樣的疾病,對低血壓的標準是什麼呢,很多人也都不是很瞭解,在感覺自己患有這樣疾病的時候,也都是可以進行相對應查詢,這樣對治療這類疾病的時候,可以選擇很好治療方法。

低血壓的標準是什麼

那低血壓的標準具體是什麼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使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低血壓也都是有著一些認識,知道該如何做才好。尤其是在發現自己有這樣問題的時候,也都是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計算血壓的單位一般有毫米汞柱(mmhg)和千帕(kpa),兩者之間是可以換算的,他們之間的比例大約為7.5:1,換算時就可以簡單的用毫米汞柱乘以4再除以30,就得到血壓的千帕值,反之也可以。

正常的血壓范圍是收縮壓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8.0-12.0kpa)之間,高於這個范圍就可能是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低於這個范圍就可能是低血壓。

低血壓通常指血壓低於90/60mmhg,有許多健康人的均低於此,但如果出現低血壓癥狀時應就醫。

有些人低血壓會出現腦和全身供血不足造成的頭暈、頭痛、怕冷、四肢無力等癥狀。

低血壓患者日常生活預防常識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繃帶,以加強靜脈回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癥狀,無需藥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癥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通過以上的介紹,對低血壓的標準也都是有著一些瞭解,尤其是對預防常識上,也都是有著很好的認識,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時候,也都是要進行預防,那選擇以上的預防措施就是不錯之選,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的危害。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和運動都是要適量的進行,這樣可以身體各方面發展。

血壓低的人不能吃什麼

血壓低的人來說,一般飲食上要註意多吃一些高膽固醇類的食物,而且要註意營養的合理搭配,在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生薑,具有很好的健胃功能,幫助您升高血壓值有很好的作用。不過對於低血壓患者來說,不能吃的東西貌似有很多。

(1)胡蘿卜

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胡蘿卜中含有“琥珀酸鉀鹽”的成分,可以使血壓降低,尿中排鉀增多,血壓低者食用有病情加重之慮。

(2)番茄

血壓低患者不宜多食。番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血壓低的人食用,可使血壓更為低下。出現頭暈目昏等癥狀。

(3)山楂

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山楂具有通血脈、軟化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高血壓伴有血管硬化患者適宜食用。低血壓的人多食,必加重病情。

(4)荸薺

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荸薺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屬中醫肝陽上亢或炎熱所致者適宜,低血壓的患者食用容易加重病情。

(5)蓮子

血壓過低患者不宜食用。蓮子心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低血壓的人食用則會加重病情。

(6)蜂王漿

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蜂王漿雖然滋補作用較好,但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故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

(7)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

如菠菜、芹菜、冬瓜、赤小豆、冷飲等。

隻有瞭解瞭血壓低的人不能吃什麼,患者才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對於低血壓患者而言,一般都伴隨體質過瘦的情況出現,因此為瞭您的身體健康,請您適當的增加一下體重,在平時的時候多吃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對於您的身體健康會比較有好處。

低血壓患者日常生活的註意事項

低血壓是怎麼回事?

低血壓指的是高壓低於90毫米汞柱(12千帕),低壓低於60毫米汞柱(8千帕)。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汞柱,也稱為低血壓。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平時我們討論的低血壓多為慢性低血壓,即血壓長期偏低,並伴有頭暈、頭昏、乏力、易疲勞等癥狀。

低血壓患者飲食註意事項有哪些?

飲食是治療血壓低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在正常水平,消除血壓低帶來的種種不適癥狀。

1、低血壓患者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卜、芹菜、冷飲等。

2、不能吃玉米、芹菜、醋等降血壓食物。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選擇高鈉,高膽固醇的飲食,如動物腦,肝,蛋黃,奶油,魚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隨之增加,動脈緊張度增強,血壓將隨之上升。

5、葷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6、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鬥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7、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8、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9、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10、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11、增加營養,吃些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1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血壓低都有好處。

13、為防止暈到,老年血壓低患者平時應註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臥位或坐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

14、排尿性血壓低患者應註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老年人別輕視低血壓危害

纖瘦的馬老太一直以自己沒有高血壓這一富貴病而慶幸。一天,馬老太從椅子上站起來時,突然感到眼前黑蒙蒙、搖晃晃的,視物不清,天旋地轉,身體支撐不住跌倒在地上。雖然片刻醒過來瞭,下肢股骨脛卻骨折瞭。傢人把馬老太送到醫院檢查,大夫說,這是由於體位性低血壓這個危險因素引起的。馬老太與傢人感到疑惑,人人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血壓會慢慢升高,易患高血壓病,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這血壓低也不好嗎?醫生解釋說,老年低血壓也能引起腦和心臟的嚴重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亞於高血壓病。

老年人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低血壓可能是一過性的,也可能是長期性的,其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容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

發生低血壓的原因很多:許多藥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患有高血壓的人服用降血壓藥過度會引起低血壓;許多人在排尿時由於尿液的排出,腹內壓突然下降,回心血量減少而發生一過性低血壓昏厥,這種情況往往更易發生於老年男性夜間起床排尿時或排尿後;對於年老體弱的老年人來說,患病後長久臥床,會導致植物神經調節功能減退,再加上營養不良也易發生低血壓;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好發體質性低血壓,並且可有傢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跳、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另外,患有貧血、急性失血、心臟病、糖尿病、胃出血、中風等病時也易並發低血壓。

老年性低血壓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降壓過度者應暫停服降血壓藥,患有貧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時要及時診治;如果患的是體位性低血壓,在起立或起床時要使動作盡量緩慢,不可操之過急,每變換一次體位,要休息2—3分鐘;體質虛弱者宜加強營養。

低血壓患者要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心血管和神經調節功能。國外有位學者說過:“鍛煉身體可以代替許多藥劑,但任何藥劑也代替不瞭鍛煉身體。”低血壓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在飲食方面應註意增加營養,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約為正常食鹽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攝入鹽後還要多喝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升高血壓。選用滋補藥可調節血壓,可每日服用桂圓肉6克,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人參或中藥,也可用肉桂、桂枝、炙甘草各9克,開水浸泡,當茶飲,連服10—20天,效果也很好。

低血壓的分類是什麼

低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導致人們頭暈、昏迷等癥狀,而且低血壓的分類很多,可以讓人們更好的診斷低血壓。下面小編為大傢介紹下低血壓的分類是什麼?

低血壓的分類

一般認為上肢血壓低於12/8kpa(90/60毫米汞柱)為低血壓。血壓低、血液循環緩慢無力、遠端毛細血管缺血會影響向組織細胞輸送氧氣、營養以及帶走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等,長期如此會導致機體功能大大下降。根據其發生原因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1、癥狀低血壓

由某些疾病或藥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癥嚴重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狹窄慢營養不良者服用降壓藥等。

2、體位低血壓

即由臥位突然變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收縮壓下降2.67kpa以上。早晨起床後常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仆。以40-70歲男性較多見。可因久病臥床身體虛弱或由於同時服用具有擴張靜脈作用的降壓藥所引起。

3、體質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40歲婦女。多有傢族遺傳史,有的沒有任何癥狀,有的則出現疲乏、健忘、頭暈、頭痛、心慌甚至暈厥或有心前區壓迫感等癥狀。

許多患者伴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註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淺、胃口不好、腳腫等癥狀。這些表現在夏季氣濕較高時較常見,體質衰弱者及女性較多見,但並無其他明顯的異常感覺。

綜上所述,以上內容講述的是低血壓的分類是什麼?可以讓人們更好的瞭解低血壓,低血壓的患者還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適當的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