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那麼低血壓的危害,低血壓引起的原因,下面大傢來瞭解一下。

低血壓的危害

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癥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床。這些癥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影響瞭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 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鬱等情況經常發生,影響瞭病人生活質量。

低血壓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原發性的一種是生理性的。而生理性對身體基本上是無害的,但如果是原發性低血壓就需要註意啦。

(1)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維生素PP)等。適當飲用濃茶,有助於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於提升血壓和改善臨床癥狀。

(2)適當參加運動和醫療體育:如醫療體操、保健操、太極拳、按摩以及理療等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壓。

所謂生理性的就是您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機體自行的發生一些變化,您可能認為這是低血壓或者什麼的,但其實是正常的。

低血壓引起的原因

低血壓也算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所以呢,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低血壓這個疾病。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我們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一些事情,那麼,你知道低血壓的病因嗎?下面小編將給大傢介紹一下引起低血壓的原因有哪些?

藥物性低血壓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壓藥如甲基多巴、胍乙啶、優降寧等,安定類藥如氯丙嗪、奮乃靜等,利尿藥雙氫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絞痛藥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即直立性低血壓。老年人神經調節功能差,動脈硬化使其動脈彈性下降,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人及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過久,均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特別在直立位置或臥位時突然起立更易發生問題,此時可有眩暈、眼前發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現。

排尿性低血壓。排尿中或排尿後突然暈倒、神志不清,發作前無先兆,發作後2—3分鐘恢復正常。多因夜間膀胱脹滿後突然排空使腹腔壓力驟減,靜脈隨之擴張,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所致。

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並且可有傢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跳、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

繼發性低血壓常繼發於急性失血、心臟病發作、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後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建議參考以上原因,進一步檢查,對癥治療。

上面介紹的內容就是導致低血壓的原因,相信大傢已經有所瞭解,希望對大傢有所幫助。不知道大傢有沒有什麼收獲呢?這些內容的介紹後,希望大傢都可以避免這些原因。還有,瞭解瞭病因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預防低血壓。最後希望大傢都可以健康快樂。

低血壓高血脂的人得瞭心腦血管病應該註意什麼

簡單地說低血壓就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而高脂血癥就是指血脂水平過高,這樣可以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等,心腦血管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的疾病統稱,一般都老年人多見,青少年少見,一般由不良飲食作息習慣引起的血壓血脂類問題導致,對人的健康產生巨大的危害,要註意。

1主要由於長期不良飲食作息習慣引起,吃肉太多,醇類過多。又少做運動促進脂類醇類的代謝,導致體內脂類醇類物質逐漸過多;所以年齡增大後,應該註意進食正常,多吃植物類食物,合理的作息運動時間很重要。

2晨練可好可壞要小心對待哦,因為睡覺時,人體各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活力不足,醒來後馬上進行大強度的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更應該要小心註意這個問題。

3是人類都明白控制血壓和血脂是最重要,在一個比較理想的范圍內就不怕突然然發病。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常見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調脂藥物:包括他汀類,貝特類,煙酸等。資料表明,隻要長期堅持控血壓血脂,心腦血管疾病可下降90%。

現在城市人坐多過運動,應多做運動,合理的坐勢,少做重復勞累的工作,以減少患病的可能。多喝水,多排毒,保持身體平衡。身理的作息時間也是健康的關鍵。

低血壓吃什麼食物好

飲食對於低血壓不僅僅有控制病情的作用,同時還具有預防的作用,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飲食可以說是治療低血壓的重點方式之一。而做為低血壓的患者來說,應該註意飲食結構的合理,不能偏食,營養物質一定要註意均衡,下面就低血壓患者的飲食方式進行介紹:

一、低血壓食療方

1、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放人雞腹肚中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3、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

4、嫩母雞1隻,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幹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沙鍋中,加蔥、薑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5、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6、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7、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8、當歸、黃芪、紅棗各50克,雞蛋4隻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低血壓患者的冬季保健註意事項

對於高血壓,大傢都聽得太多瞭,而低血壓一直不受人們關註,其實低血壓的危害不亞於高血壓,低血壓會引起頭暈目眩、食欲不振、困倦無力、健忘等癥狀,特別是在冬季,由於血管收縮手腳血液供應不足,低血壓患者會出現手腳冰冷,甚至發生凍瘡。那麼低血壓患者在冬季應該如何保健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側壓力。血壓分收縮壓和舒張壓。當心室收縮向動脈射血時,血壓升高,其最高值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血壓降低,其最低值為舒張壓。

所謂低血壓,是指動脈血壓的收縮壓(俗稱高壓)低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俗稱低壓)低於8千帕(60毫米汞柱)。

成人正常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汞柱,也稱為低血壓。

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低血壓是指血壓由正常較高水平突然下降,其主要表現為暈厥與休克兩大臨床綜合征;而我們經常所說的低血壓大多為慢性低血壓,可能由內分泌功能紊亂、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營養不良等所致,其中也包括體位性低血壓。慢性低血壓據統計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達10%。

常常被誇有“骨感美”的劉小姐最近經常出現疲憊乏力、頭暈心慌等癥狀,於是她利用假期給自己做瞭全身體檢,最後被告知有低血壓;同樣,退休幹部老王最近也在體檢中發現有低血壓。劉小姐和老王都以為,隻要不是高血壓就無所謂,然而為他們提供專業指導的醫師卻說,低血壓對人體的危害同樣存在,且不容小覷。

和小劉、老王一樣,很多低血壓患者都伴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睡眠不良、胃口不好等癥狀,但也有人無明顯不適。專傢介紹,出現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是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人體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以及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同時,人體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也受到影響。不但如此,長此以往,我們的身體可能還出現其他功能下降,如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跌倒導致骨折發生,心情壓抑等情況經常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