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疾病,致殘率非常高,給患者的傢庭和生活帶來瞭不少痛苦,尤其老年人更是深受其害。同時,骨關節炎也具有退行性病變的特點,也就是說也是關鍵接的一種老化現象,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一部分年輕人群特別易患骨性關節炎,那麼,到底骨性關節炎的發病人群有哪些呢?

骨性關節炎的註意事項

骨關節炎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殘廢,有少數患者終身無癥狀;大多數患者癥狀局限於關節;極少數患者因壓迫神經根,引起相應的肢體神經根痛或傳導感覺異常。有神經癥狀者,多數經過休息或治療可恢復,僅個別遺留神經元性癱瘓。還有極個別患者因椎動脈受壓,可出現腦缺血癥狀。如處理及時、有效,這些癥狀可得到控制。個別骨關節炎患者也可以出現關節局部破壞,並導致功能障礙和畸形。

註意事項:

1、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蘆筍、雞蛋、大蒜、洋蔥。因為骨骼、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要以硫為原料,同時硫也有助於鈣的吸收。

2、多食含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麥和黑麥。組氨酸有利於清除機體過剩的金屬。多食用富含胡蘿卜素,黃酮類,維生素c和e以及含硫化合物的食物。也可多食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蔥、芽甘藍及卷心菜。

3、經常吃新鮮的菠蘿,可減少患部的感染。

4、保證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亞麻籽、稻米麩、燕麥麩等。

6、禁服鐵或含鐵的復合維生素。因為鐵與疼痛、腫脹和關節損傷有關。茄屬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煙草中的生物堿能使關節炎癥狀加重。

7、關節炎患者不要經常使用鐵鍋烹飪。習慣用鐵鍋炒菜和類風濕風性關節炎病很容易舊病復發,發病後血清中的鐵含量下降。

8、生活要規律,飲食要適度,大便不宜幹結。

幼年時營養合理,終身保持適度合理的運動,不過量運動並防止急慢性損傷,老年人應避免劇烈運動,以散步、太極拳等和緩運動為主。當關節疼痛、僵硬、腫脹時應減量甚至停止運動。同時應註意保暖,保持合適體重,對防治該病均有好處。關節病變較重的老年朋友應扶手杖行走,減輕關節負擔。

膝骨性關節炎的常見發病人群

年齡是導致骨性關節炎發病的最明顯因素,且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與年齡呈正比關系而增長。主要是由於人在中年以後,肌肉的功能逐漸減退,加上外周神經功能減退,反射減弱,神經傳導時間延長,導致神經和肌肉運動不協調,容易引起關節損傷。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骨中的有機成分開始減少,導致骨的彈性和韌性變差,以及營養成分的減少等,都可導致關節軟骨的基質減少而發生纖維化改變,於是增加瞭關節軟骨受損傷的機率。

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的人容易得骨性關節炎。某些職業勞動、劇烈運動、損傷,可使關節形成過度的壓力,它可促使軟骨細胞發生退行性變化,而退變的細胞又使基質合成減少,更加劇瞭軟骨細胞的破壞,形成不良循環。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即使看來是很輕微的損傷,如失足踏空等就可成為骨性關節炎的致病原因。

老年人也是骨性關節炎的發病人群之一,此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註意到肥胖者容易發生骨性關節炎。

有人收集瞭骨性關節炎患者發生病變之前30年以上的資料發現,37歲時超過標準體者重的20%的男性,患骨性關節炎的危險性比標準體重高2.1倍。因體重負荷主要集中於膝關節內側軟骨,這正好是大多數肥胖者發生膝骨性關節炎的常見部位。肥胖引起骨性關節炎的原因,除瞭因體重增加關節的負重外,還與肥胖引起的姿勢、步態及運動習慣的改變有關。雖然髖關節炎也是負重關節,但肥胖者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並不高;手的遠端指間關節並非負重關節,可是指骨性關節炎卻隨體重的增加而增多,因而推測可能與肥胖並存的脂類、嘌呤和糖類代謝異常相關。

遺傳因素也不容忽視,先天性關節結構異常和缺陷(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良等),軟骨或骨代謝異常,與遺傳因素有關的肥胖和骨質疏松癥等均會引起骨性關節炎。總之,老年人、肥胖者,有關節損傷史的人,有傢族史者易發生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炎患者應如何鍛煉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導致長期疼痛影響老年人運動及慢性殘疾的首要原因,目前治療大多是通過藥物、理療來減輕關節疼痛,鍛煉也能夠減輕關節的疼痛。

具體鍛煉方式如下:

1、有氧鍛煉,如騎自行車、遊泳及行走。因膝關節的最大負荷出現在上下樓梯時,故此項鍛煉不適合它會影響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震蕩或沖擊膝關節的運動可能進一步損傷關節軟骨。

2、增強肌力和活動范圍的鍛煉。

對膝關節炎的患者,膝關節的伸直力量可降低達60%,所以要增加膝關節伸肌的力量。首先是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①坐在凳子上時,將下肢伸直,緊緊收縮大腿肌肉,用力將膝關節推向地面;

②如果躺在床上,將下肢伸直,緊收大腿肌肉,將膝關節向床的方向推進;

③保持5秒;

④此後放松,反復10次—15次,漸進性加大活動量。

①坐在凳子上或躺在床上

②交叉雙踝,將左下肢擱在右下肢上方,下肢伸直,將足跟觸地或緊貼床墊,將左下肢盡量推向下,而將右下肢盡量推向上方,使踝關節推擠在一起;

③保持5秒;

④將下肢位置交換,重復以上動作,10—15次。

膝關節炎的保健方法是什麼呢

在病變早期也應當采取適當的保健和預防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可使癥狀晚發生,對癥狀明顯者也可以有減輕痛苦和治療疾病的作用。骨性關節炎患者因年齡較大,常合並有心血管和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在治療時,尤其手術治療時,必須全面考慮,以防發生腦血管意外等嚴重並發癥。骨性關節炎發展緩慢,早期癥狀較輕,無明顯功能影響,所以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治療的,隻有出現關節僵硬,劇烈疼痛,才為治療指征。

適當休息:在病情允許的范圍內工作和生活,不可使受累關節過度負重、受潮、受涼、過於勞累,並應避免久坐、久站。不應使膝關節處於某一體位長久不動,應適當活動關節。

消除關節勞損因素:肥胖病人應節制飲食,減少體重;或堅持多乘車(包括騎自行車)少走路,尤其少上下臺階及走不平的路。

理療:可解除疼痛和肌肉痙攣,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可用熱敷,最好是濕熱敷。熱氣浴、溫泉浴也可應用。透熱或超聲療法可用於解除亞急性期疼痛,感應電可用於肌肉萎縮。超短波、微波、離子透入均有消炎止痛的良效。有條件作溫熱礦泉浴、旋渦浴則效果更好。

藥物:非甾體抗炎鎮痛藥仍是治療骨性關節炎的常用有效藥物,常用常用藥為佈洛芬、奈普生、芬必得、扶他林等。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藥因副作用較大,應慎用。配用緩解肌肉痙攣的藥物,如氯挫沙宗、舒筋靈、強筋松,芬那露等,效果較好。還可以加服維生素類藥物,如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 等。急性炎癥期,紅腫熱痛者,還應給予抗生素,因有些骨性關節合並有低毒性感染。

註射療法:分局部痛點註射和關節腔內註射兩種,均應嚴格消毒,定位準確。註射療法的特點是藥物直接到達病灶局部,可以消除炎癥刺激,阻斷病理反射的發生和發展,消除炎癥滲出增生腫脹,緩解肌肉緊張或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制止原發和激發疼痛。

中醫治療膝關節炎的民間偏方

1、穿山甲5克,白薇10克,澤蘭15克。共三味藥。用一斤黃灑煎,用小火。放少許紅糖,去渣喝灑,視灑量。一天最少吃二次,要堅持。天熱可以放冰箱,吃時熱灑。作用,舒筋活血、化瘀散堅作用。

2、每天用吹風機(吹頭發的那種)對著犯關節炎的關節那個地方吹半個小時,溫度自己控制,小心不要燙著,如果不嚴重的話,很快就會有很好效果的。

3、外敷處方白芥子10克,細辛10克,制川烏10克,皂刺10克,土元10克,血竭5克,樟腦10克,冰片3克。上藥共打碎成粉,白酒調如膏狀,外敷膝關節痛點,如無痛點則貼內外膝眼穴、血海穴、梁丘穴,外貼傷濕止疼膏。每日一次,每次敷8小時,10次為一療程。

4、泥炭療法。將泥土塊在火中燒成黑黃色,研成粉末與水調和,塗抹全身或患處,亦可將粉末倒入浴盆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