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正是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傢長們要提前為孩子做好預防。秋季腹瀉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1-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大於4歲者少見。由於目前對於病毒性感染無特效藥物,輪狀病毒腹瀉主要依靠對癥和支持治療,因此做好預防措施就顯得非常重要。

造成嬰幼兒腹瀉的原因

腹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拉稀。腹瀉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加較多;二是大便性質改變,帶有較多水分。造成嬰幼兒腹瀉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由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叫腸炎。細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病毒引起的為病毒性腸炎,其病原主要為腸道病毒。還有一種近幾年來發現的輪狀病毒,因其形態似車輪,因此而得名。致病性大腸桿菌炎多發生在夏季,所以也稱夏季腹瀉。病毒性腸炎多見於秋季,故也稱秋季腹瀉。這類腹瀉也稱感染性腸炎或感染性腹瀉。

由於飲食質量問題引起腹瀉的有:吃瞭不新鮮或變質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稱為急性胃腸炎。因為食物的量或質超過瞭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負擔過重引起腹瀉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醫所說的“傷食瀉”。

其他,還有胃腸道以外的其他系統有病時,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引起腹瀉者,稱為腸道外消化不良。因食量不足引起的腹瀉叫饑餓性腹瀉。在正常情況下大便次數增多的稱生理性腹瀉。

秋冬季嬰幼兒腹瀉預防措施

秋季腹瀉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病初即有嘔吐,常先於腹瀉;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腹瀉病的患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容易並發脫

水和酸中毒。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數日後嘔吐漸停,腹瀉減輕,不喂乳類的患兒恢復更快,病程約3-8天,少數較長。由於目前對於病毒性感染無特效藥物,輪狀病毒腹瀉主要依靠對癥和支持治療,因此做好預防措施就顯得非常重要:

1.避免進食生冷的食物,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

2.註意防寒保暖,根據氣溫增減衣服,多參加戶外運動;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增強抵抗力,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及優質動物蛋白,有利於預防病毒感染;

5.盡量減少帶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

6.孩子的衣被、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

7.如果孩子患病瞭就要留在傢中休息,待病好後再回園。

嬰幼兒腹瀉的傢庭護理

嬰幼兒患瞭腹瀉,除應及時治療外,傢庭護理也十分重要,其方法主要有三:

第一,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有些傢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來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腹瀉長時間不愈。此時宜給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糖鹽開水,甚至暫禁進食,使胃腸功能得以恢復,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第二,註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

第三,要註意保護好病孩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傢長在護理中要特別註意肛門部位。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佈蘸水輕洗,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並要及時更換尿佈,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佈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對於病孩用過的便具、尿佈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感染或傳染給其他人。

預防腹瀉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好“病從口入”關。教育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不要讓孩子喝生水,不亂吃小攤上出售的不潔食品,平時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以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並可增強病菌的抵抗力。對嬰兒來說,要註意哺乳衛生,食具要消毒,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食物要現吃現配,不可貪圖方便而吃隔夜食物或冰箱食物。喂奶的母親應保持乳房的清潔,勤換內衣,盡量減少感染的機會。還要註意玩具的清潔,小兒玩具放入口中,或玩過以後將手放入口中,這就造成瞭一個極大的感染機會,而這一感染機會又往往被年輕的父母們所忽略。

嬰幼兒腹瀉的並發癥有哪些

1、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瀉的病因,但也常因腹瀉後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癥。病毒性腸炎偶有並發心肌炎。

2、鵝口瘡

病程遷延或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易並發鵝口瘡,尤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後更多,如不及時停藥,真菌可侵及腸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

腹瀉病程中可出現黃疸,多見於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可能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並發大腸桿菌敗血癥,導致中毒性肝炎。腹瀉後病情很快加重,出現黃疸後很快死亡。但如及早發現及時註射多粘菌素、氨芐或羧芐青黴素,多數可治愈。

4、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

腹瀉遷延日久,或反復多次禁食、長期熱量不足,易導致營養不良、貧血和維A缺乏。久瀉致肝功受損,維生素K吸收減少和凝血酶原減低,而致出血。

5、其他

脫水重時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外有、腸出血、腸穿孔、腸套疊和胃擴張。還可因輸液不當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鈉或低鈉血癥,或高鉀血癥。小嬰兒嘔吐護理不周時可引起窒息。

孩子腹瀉的護理誤區

誤區一:寶寶高燒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醫學觀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幾泡稀,其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和水分,而電解質是維系人體血漿容量必不可少的,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的物質基礎,水對人體的作用就更重要瞭,嬰幼兒嚴重脫水可導致生命危險。相反,高燒是嬰幼兒對抗疾病的一種機制,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可怕。

誤區二: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並不理想。總而言之,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傢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誤區三: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癥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瞭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誤區四:拉稀是病從口入,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瞭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飲水。嬰幼兒正處於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腹瀉的孩子已經丟失瞭養分,再禁食禁水豈不是雪上加霜。許多腹瀉孩子往往由於處理不當,導致“饑餓性腹瀉”的發生。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

誤區五:習慣叫腸炎,既然有“炎”就應該吃抗菌素

醫學觀察: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嬰兒腸道內非致病菌群數目少,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統,腸道內環境不穩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壞,一旦內環境遭到破壞,不易恢復。所以,隻有經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誤區六:寶寶拉稀,就一定是病瞭

醫學觀察:嬰幼兒,尤其是小嬰兒,非“病”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如: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也比較稀,這不是腹瀉。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比如吃瞭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或母親外出回來後馬上給孩子喂奶,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瞭,立刻就吃藥、打針,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許拉一次兩次就很快好轉瞭。此外,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嬰兒的大便可能變得發稀、發綠,有奶瓣,次數偏多,這不是腹瀉病,可能是對新的輔食不適應。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添加,會很快好轉的。

誤區七:腹瀉病治療都是一樣的

醫學觀察: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細菌感染性腹瀉,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細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腹瀉。廣義的嬰幼兒腹瀉病還包括:饑餓性腹瀉、消化不良性腹瀉、乳糖不耐受性腹瀉以及腸道易激惹綜合征等。它們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傢長們可不要混淆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