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的飲食誤區?生活中要是不幸患上腎衰竭,傢人和自己都是很難過的,患上這種疾病的同時,傢人會給患者的飲食更加的註意瞭,但是由於人們對這種疾病的不瞭解,會造成飲食上的一些誤區的。腎衰竭患者的飲食存在的誤區。

三件事易致腎衰竭

1、若患者患有嚴重的腎缺血,均會引起急性腎小管的壞死,從而導致腎衰竭。所以,患者應避免腎缺血,如有出現的現象。應及時止血,同時加以治療。在飲食上,應當多食用補血的食物,如動物血、紅棗、紅糖等。

2、多種有毒性的物質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形成腎中毒,很多藥劑都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急性腎小管的壞死。所以,患者在服藥的時候應當咨詢醫生,謹遵醫囑,避免造成病情的擴展,而釀成重癥。

3、血管內溶血,像是黑蠶豆病、血型不合的輸血所引起的溶血等等他們釋放出來的血紅蛋白會致使急性腎小管的壞死。還有,如擠壓傷、肌肉炎癥等一系列肌肉的大量創傷時候產生的肌紅蛋白,通過腎臟的排泄,對於急性腎小管的損害都是非常嚴重的。

腎衰竭的飲食誤區

腎衰竭飲食誤區一:素食可減輕腎臟負擔

慢性腎衰竭病人宜適量進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如牛奶、雞蛋、魚肉,要適當控制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不宜選用植物蛋白如豆漿和豆腐等豆類及豆制品。但是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有所控制,每日攝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有所控制,每日攝入蛋白質的量可根據自己的血肌酐水平粗略估計。總之,慢性腎衰竭患者必須清楚,優質低蛋白飲食不等於素食,素食並不能減輕腎臟負擔。

腎衰竭飲食誤區二:不吃鹽少飲水

據專傢分析:水腫是腎病的常見癥狀,也是病人最易感覺到的變化。由於大傢都知道水、鹽與水腫直接相關,所以許多病人對吃鹽飲水特別,造成“恐鹽”、 “恐水”的心理,甚至不吃鹽,結果適得其反。限鹽限水對有高血壓、水腫、少尿的慢性腎衰病人是必要的,以免造成過多水鈉瀦留,水腫加重和高血壓等。但並非所有的病人都應限制水和鹽。若無高血壓、水腫和少尿,則不應限制水、鹽的攝入。即使有水腫和少尿等癥狀,亦應采取低鹽飲食,適當控制入水量。因此,慢性腎衰病人是否嚴格控制水、鹽的攝取,應視具體情況由醫生而定。過度恐鹽、恐水是沒有必要的。

腎衰竭飲食誤區三:多喝“骨頭湯”能補鈣強身

骨頭湯中含有較多的磷,食用後造成磷在體內蓄積,會加重高磷血癥。實踐證明,喝骨頭湯不但改善不瞭鈣缺乏,而且會由於血磷升高而加速腎功能損害。而低磷飲食可延緩腎功能不全引起的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腎性骨痛等,因此慢性腎衰竭患者宜低磷飲食。

腎衰竭飲食誤區四:饑餓療法可保護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腎功能

專傢指出,很多慢性腎衰竭患者在來院時都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控制飲食所致,因為大多數慢性腎衰竭病人每日主食都控制在250~300g以下,從而使大米、面粉等主食和動物蛋白質受到過分限制,造成患者營養跟不上去;另一方面則是部分慢性腎衰竭患者為減輕腎臟負擔而采取的饑餓療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瞭營養不良,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癥,且很容易合並感染,加重病情,導致腎功能惡化。

腎衰竭嚴重嗎

腎衰竭作為一種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不僅出現幾率非常高,而且對患者的危害也是相當大的。腎衰竭的危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早期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漸出現少尿、浮腫或血壓高等腎衰竭癥狀。

2、註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肢體麻木、嗜睡或躁動不安等神經精神癥狀,嚴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3、少數病人胸悶、持續性心前區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發熱,可能為心包積液。

4、皮膚瘙癢、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並發繼發性甲亢或腎性骨病。

5、有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者,提示並發尿毒癥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間不能平臥者,提示並發肺水腫或尿毒癥性肺炎。

6、腎衰竭病人易罹患各種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膚感染等。

腎衰竭是怎麼引起的

腎衰竭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歸結起來,腎衰竭的主要原因有三種:有毒物質,對藥物的免疫反應,以及諸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等感染或疾病,均能引起腎功能衰竭;嚴重燒傷時的血壓突然降低、嚴重出血(例如受到壓榨性外傷)、或是心臟病突然發作,都會導致供血失常,因而損害瞭腎臟;最後的一個原因是泌尿道某處發生阻塞,使尿流突然並完全受阻。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而慢性腎衰竭(CRF)是各種進展性腎病的最終結局,因此導致腎衰竭發生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慢性腎小球腎炎類:如IGA腎病、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硬化性腎小球腎炎和系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等。

2、代謝異常所致的腎臟損害,如糖尿病腎病、痛風性腎病及淀粉樣變性腎病等。

3、血管性腎病變,如高血壓病、腎血管性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癥等。

4、遺傳性腎病,如多囊腎、Alport綜合征等。

5、感染性腎病,如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

6、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狼瘡性腎炎、血管炎腎臟損害、多發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腎病,如鎮痛劑性腎病、重金屬中毒性腎病等。

8、梗阻性腎病,如輸尿管梗阻;反流性腎病、尿路結石等等。

腎衰竭的診斷方法

1.血常規檢查

明顯貧血,為正常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數正常或增高。血小板降低,細胞沉降率加快。

2.尿常規檢查

隨原發病不同而有所差異。其共同點是:①尿滲透壓降低 比重低,多在1.018以下,嚴重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作尿濃縮稀釋試驗時夜尿量大於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超過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於0.008;②尿量減少 多在每日1000ml以下;③尿蛋白定量增加 晚期因腎小球絕大部分已損傷,尿蛋白反而減少;④尿沉渣檢查 可有多少不等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蠟樣管型最有意義。

3.腎功能檢查

各項指標均提示腎功能減退。

4.血生化檢查

血漿中白蛋白減少,血鈣偏低,血磷增高,血鉀和血鈉隨病情而定。

5.其他檢查

X線尿路平片和造影、同位素腎圖、腎掃描、腎穿刺活組織檢查等,對於病因診斷有幫助。

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

對慢性腎衰竭的診斷,主要是對患者體內的血肌酐濃度進行診斷,而分為血肌酐濃度分為下列四個時期。

第一期:腎臟儲備功能降低期在較輕度或中度腎臟受損時,未受損的腎單位尚能代償已受損的腎單位的功能。故在一般情況下腎臟泌尿功能基本正常。

第二期:腎臟功能不全期由於腎臟進一步受損,腎臟儲備功能明顯降低,故腎臟已不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第三期:腎功能衰竭期。腎臟內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有較重的氮質血癥,血液非蛋白氮多在60mg以上。

第四期:尿毒癥期為慢性腎衰竭的晚期。內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血液非蛋白氮在80~100mg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