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要怎樣調理,重度便秘是需要去看專業醫生的,輕度便秘則需要我們好好調整飲食結構,調整飲食能夠有效的治療和緩解便秘,但是現在很多人對於便秘的飲食調理方面卻有著很多盲點和誤區,下面為大傢介紹一下便秘患者的飲食誤區。

便秘疾病的發病原因有什麼

1、心理障礙:許多便秘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焦慮、強迫觀念及行為,一般認為,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通過抑制外周自主神經對結腸、直腸和盆底肌肉的活動,使腸道蠕動減弱而引起便秘。不少人在有思想矛盾、精神負擔、焦急狀態、精神創傷、恐病心理、過度精神疲勞、緊張失眠等情況下容易發生便秘;不少輕度便秘者,因害怕便秘加重而情緒緊張,結果使便秘癥狀加重。甚至有不少人過分註意排便次數,偶爾未按規律排便,即精神急躁、焦急,甚至精神抑鬱,從而加重便秘。

對於有習慣性便秘的患者來說,正確對待病癥,保持樂觀的心態,減少心理壓力是十分重要的。除瞭要積極配合治療,調理便秘外,平時要多瞭解一些人體自然生理過程和健康常識,在心理上有一個適應過程。

2、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攝入的食物過少、過於精細,使得食物的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不足,尤其是缺少遺留大量沉渣的食物,使腸道刺激減少,反射性蠕動減弱而造成便秘。

(1)吃得太少。很多年輕人為瞭減肥,吃得過少或饑一頓飽一頓,這都會讓腸道達不到足夠的刺激,影響其正常功能,久而久之,一樣可能引起便秘。

(2)缺膳食纖維。排便需要腸道的蠕動,腸道的蠕動又需要一定的神經刺激。然而,如今人們越來越精細的飲食習慣,卻讓腸道都“消極怠工”起來。因此,要緩解便秘就必須保證粗纖維食物的攝入,如玉米、紫米、高粱等。但需要註意的是,老年人體弱,苦瓜、香蕉和西瓜這類偏寒涼的果蔬要慎食。洪忠新表示,香蕉、梨、魔芋中都含有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可適當多吃。此外,腸道黏膜的神經活性與體內鉀元素的多少同樣有關系,因而,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南瓜、山藥等也會有效果。

便秘患者的飲食誤區

一、大吃水果蔬菜

大傢都知道蔬菜、水果中含豐富的膳食纖維,並且水分充足,能有效幫助緩解便秘。但如果食用過多,則會引起脹氣和腹痛等癥狀,對於胃腸功能差的人,如果多吃水果不但不利排便反而會對腸胃造成刺激。

二、多吃香蕉

香蕉能幫助潤腸、通便,也是常被用於改善便秘的一款受推崇食物。需知隻有熟透的香蕉才具有通便效果,沒熟透的香蕉如果食用瞭不僅不能幫助改善便秘,反而會加重便秘。

三、大量喝茶

許多人都認為喝茶能幫助“清火”,必然也能起到一定改善便秘的作用。其實便秘者並不適宜多喝茶。因為茶具有收斂作用,喝多瞭反而會加重便秘。建議多喝水即可。

四、吃清淡不吃油

許多人都認為導致自己便秘是因為大魚大肉吃太多,為改善便秘轉而吃得特別素。其實便秘者需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能夠有效幫助改善便秘,因為油脂有潤滑作用。

五、不吃肉

有人認為不吃肉能夠幫助緩解便秘,其實不吃肉反而會使便秘加重。這是因為胃腸的運動也是需要動力的,而正常的飲食是保證其正常運轉的基礎動力,否則體內的廢物很難被排出體外。

早期便秘有哪些癥狀

1、便意少,便次也少

此類便秘可見於慢通過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前者是由於通過緩慢,使便次和便意均少,但間隔一定時間仍能出現便意,糞便常幹硬,用力排便有助於排出糞便。而後者常常是感覺閾值增高,不易引起便意。

因而,便次少,而糞便不一定幹硬。對這些患者可試用膨松劑或滲透劑,增加糞便含水量,增加軟度和體積,刺激結腸蠕動,也能增加對直腸粘膜的刺激,同時應定時排便。

2、排便艱難,費力

突出表現為糞便排出異常艱難,也見於兩種情況,以出口梗阻性便秘更為多見。患者力排時,肛門外括約肌呈現矛盾性收縮,以致排便困難。這種類型的便次不一定少,但費時費力。如伴有腹肌收縮無力,則更加重排便難度。

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通過緩慢,糞便內水分過多被吸收,糞便幹結,尤其是長時間不排便,使幹硬的糞便排出異常困難,可發生糞便嵌塞。這類便秘也可試用膨松劑或滲透劑,使糞便變軟,便於排出,有時需結合灌腸治療。如糞便軟化後依然難以排出時,則提示為出口梗阻性便秘。這一類患者需要指導排便方式,必要時進行生物反饋治療。

3、排便不暢

常有肛門直腸內阻塞感,排便不暢。雖頻有便意,便次不少,即便費力也無濟於事,難有暢通的排便。可伴有肛門直腸刺激癥狀,如下墜、不適等。此類患者常有感覺閾值降低,直腸感覺高敏,或伴有直腸內解剖,如直腸內套疊以及內痔等。

哪些方法可以避免便秘疾病的出現

一、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秘。另外,晨起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都可以預防便秘。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蹲廁時間過長,或看報紙、或過分用力,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應予糾正。

二、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對於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於頑固性便秘或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長期灌腸。因長期服用瀉藥不僅可以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期灌腸,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而有利於痔瘡的發生。

三、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薑等。

容易與便秘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產後便秘:產婦產後飲食如常,但大便數日不行或排便時幹燥疼痛,難以解出者,稱為產後便秘,或稱產後大便難,是最常見的產後病之一。癥狀有糞便量少,幹硬、次數減少等,輕者可無其它癥狀。部分頑固性便秘者可十餘天到一個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門直腸壓迫感,蔌有排便不凈感,便意頻發。亦可有會陰、臀、大腿後面和髖關節附近區域的鈍痛,並於排便後消失。在並發有痔瘡、肛裂、肛周潰瘍的乳頭炎者,可出現肛門灼痛和便血。有時亦可有頭昏頭痛、厭食、口臭、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另外可有各種器質性病變相應的臨床癥狀。

繼發性便秘:凡是在患有器質性病變或疾病的基礎上出現的便秘,就稱為繼發性便秘,又叫做癥狀性便秘。具有便秘癥狀的疾病較多,診斷時主要依據問診與臨床檢查,特別是觀察排糞及糞便情況,即可進行類癥鑒別,必要時進行直腸檢查和藥物性診斷,有助於確診。

痙攣性便秘:屬於功能性便秘,是由於結腸運動過於強烈,引起結腸痙攣,腸腔過於狹窄,使大便無法通過而致的便秘,又稱為腸道易激綜合征,其特點是便秘―腹瀉交替,或者是長期腹瀉。

嬰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癥,指大便幹硬,隔時較久,有時排便困難。單純性便秘多因結腸吸收水分電解質增多引起。新生兒生後24小時未排出胎便,高度懷疑梗阻,應進一步檢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嬰兒生後即開始便秘,應註意與甲狀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結腸鑒別。後者鋇灌腸檢查除結腸擴張外,可見有節段性狹窄,而慢性便秘則結腸全部擴張。對兒童便秘也要進行詳細體檢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便和神經性或器質性梗阻鑒別。習慣性便秘是指長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發於老年人。但亦有學者認為習慣性便秘不僅僅限於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結腸性便秘與直腸性便秘。長期便秘的人,面色昏黯、臃腫,呈現出一種異常的病態面容。習慣性便秘常見於原發性腸蠕動功能異常,大便蠕動輸送延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