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這種癥狀是一種很普遍發生的癥狀,相信大部分人都曾經經歷過這種癥狀,如果是日常活動或者工作中碰上的疼痛那是屬於正常的條件反應,但是如果不是外傷引起的膝蓋疼那麼大傢就要引起重視瞭,引起膝蓋疼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給大傢介紹一下膝蓋疼的原因:

關節炎的種類知多少

關節炎的種類:

骨關節炎是關節炎的分類之一,在臨床上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變老密切相關,大都白叟都或許伴有骨質增生,天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床數據閃現,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在醫師看來,人到晚年都患有不相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關節炎的分類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體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苦楚,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 35~50歲之間,但白叟、孩提相同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復雜關系,臨床尚無法完全徹底治愈,隻能經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況,堅持關節功用。

1.外傷性關節炎。大部分是因為外傷或繼續緩慢勞損致使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或構成骨刺,體現為患病關節腫、痛及運動障礙,易發生在穩健關節、如肩、膝、踝等關節,運動員及青壯年中多見。

2.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風濕熱的體現之一,多見於成年人,常發生於膝、肩、肘、腕等大關節,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往後,呈現遊走性關節痛、腫及發熱和其它風濕熱的體現。

3.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常見於青壯年,起病緩慢,常發生於手足小關節及骶髂部,並逐步累及全身關節。初始患病關節亦體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方便等,久則關節變形或強直。

4.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稱謂極多,如肥胖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一同運用骨關節炎。

5.化膿性關節炎。通常由細菌侵入關節腔致使,多見於少年孩提,常發生於髖關節,首要體現為部分紅、腫、痛、熱和功能障礙,以及高熱等全身中毒體現。

膝蓋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各種關節炎所致膝痛、關節內損傷與病變

1)半月板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間隙可有壓痛點,休息後疼痛消失,MeMurray征陽性丞朼鈕覻釬映,可有節交鎖。

2)交叉韌帶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不穩,試驗呈陽性。

3)軟骨損傷:關節軟骨損傷後可發生骨折或軟骨。

4)關節遊離休:關節出現交鎖現象休息後疼痛消失,X線可確診或關節鏡檢查亦可確診。

5)臏骨軟骨軟化癥:青壯年易發生膝前疼痛,人坐後站立疼痛上、下樓梯疼痛,壓股試驗陽性。

6)膝關節盂唇損傷:肩腫骨的關節盂周邊有類似半月板的纖維軟骨盂唇外展後損傷或撕裂也可引起肩關節疼痛。通過關節鏡診斷並於關節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7)指肪墊炎:多見肥胖女性站立,行走均可疼痛,脂肪墊處壓痛點。

2.滑膜病變:1)滑膜骨軟骨瘤病:本病是關節滑膜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漆關節。這是一種滑膜組織轉化為軟骨組織,形成多發性軟骨瘤分離脫落,遊離關節內,骨化後形成骨軟骨性結節。

2)色素絨毛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關節穿刺有助於診斷,可抽出暗褐色血漿樣液體,但最後常靠滑膜組織病理檢查來確診。

3)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一般侵及膝關節與絨毛型不同,很少出現絨毛突起或深濃的色素沉著,故命名為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膝關節疼痛,運動受限,關節可出現交鎖可觸及大小不等的移動性節。

3.關節部位腫瘤:關節部位的腫瘤可以表現關節疼痛而且股骨遠端、胚骨近端是骨腫瘤高發部位。常見有骨巨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軟骨部液纖維瘤,動脈瘤樣骨囊腫,滑膜肉瘤骨肉瘤等。X線及CT可以協助診斷。

膝關節疼痛喝鵪鶉薏米粥

具體方法是:取鵪鶉兩隻,杜仲10克,薏米30克,枸杞50克,赤小豆30克,生薑3克。將鵪鶉收拾幹凈,與其他原料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燒開後改為小火。煲約1小時左右,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方中鵪鶉有溫補氣血的作用,杜仲、枸杞可補益肝腎,生薑能溫經散寒,薏米、赤小豆能通絡除濕。諸物合用,共奏補益脾胃、利水除濕之功效,適用於體虛受寒而導致的關節疼痛、腿腳浮腫患者。

患者平時應註意多吃含鈣多的食品,還要註意對膝關節的保護,盡量減少負重,可使用護膝,避免關節受寒,防止關節外傷,站立時間不要太久,盡量少提重物行走。同時,要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以增強膝關節的功能和肌力強度,但不宜做下蹲、登山等有損關節的活動。

打球如何減少膝關節損傷

打球為什麼會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損傷可以占到運動損傷總數量的25%左右,是運動損傷的高發部位。這是由於膝關節是人體下肢重要的骨連接,除瞭起著承重作用以外,人體的下肢活動、轉向變向都需要膝關節的協同作用,這就導致其受傷風險陡增。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共同構成。其中脛骨上端基本上是一個平面,而股骨下端的關節面則是一個橢圓形,兩個關節面一圓一平,並不完全貼和,所以需要半月板來幫助關節面完整貼和。

同時,由於構成膝關節的關節窩比較淺,需要依靠周圍的大量軟組織來維持關節穩定,所以軟組織受傷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女性在運動中膝蓋受傷的比例是男性的4倍,即使是一些簡單的跳躍、轉體、扭動等動作,也可能造成女性膝蓋受傷。這與女性腿部結構有關,因為女性大腿骨連接著臀部和膝蓋,在大腿承受壓力時,會把壓力分散給臀部和膝蓋,而一旦腿部肌肉無法取得力量上的平衡,膝部就容易造成傷害。

打球如何減少膝關節損傷?

1、首先每個人都要瞭解保護膝蓋的重要性,瞭解膝關節的結構,正確的認識膝關節損傷原因以及傷病特點,自己掌握好科學的訓練時間,找到合適的訓練方法,便可以有效地減少膝關節的損傷。

2、提高膝關節的力量以及柔韌性,平時多進行膝關節力量增強練習。

3、註意天氣情況以及場地情況,避免外在因素。

4、在訓練或者比賽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5、當感到身體不適或者體力不支是要抓緊休息,以免出現受傷。

6、要規范好技術動作,保證良好的技術動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膝蓋的損傷幾率。

7、出現突發狀況時,要學會自我保護,當有外力作用於膝關節時,身體應該迅速向外力方向傾倒,減少受傷幾率。

8、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員訓練時間與強度,不要使膝關節負荷過大。

9、在訓練和比賽後要註意對膝關節的保暖,及時消除膝關節的疲勞,例如,按摩、熱水浴等。

10、機體在疲勞時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重復受傷。

11、加強各種有身體接觸性的對抗碰撞練習,使膝關節的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對抗條件,以增加防損傷能力。

12、盡量減少在過硬的地面上做大強度的跑、跳練習,以減少頻繁落地對膝關節的沖擊。

13、運動時若發生膝蓋疼痛,應立即休息,用冰塊冰敷,並抬高患部20至30分鐘。不要低估冰塊的效力,最好在當天晚上或隔天早晨起床時,再以冰塊敷一次。冰塊是極佳的消炎劑,它有助於減輕膝蓋疼痛。

14、當運動鞋失去彈性而無法再承受反作用力後,應立即換鞋。如果一個跑步者一周至少跑40公裡,則每隔2至3個月即該換新運動鞋。若低於40公裡,則應每隔4至6個月換運動鞋。跳有氧舞蹈、打籃球和網球的人(一周練習兩次),也應在4至6個月後換鞋。假如一周練習四次以上,則應2個月換一次鞋。

膝關節的護理與運動方式

膝關節由股、脛、髕、腓骨構成,構造復雜。足球、籃球、短跑以及猛然跳躍都可能會使膝關節受傷,常見的膝關節損傷有四種,第一,前交叉韌帶斷裂:這是最常見的膝部嚴重運動傷害,約半數是打籃球搶球時扭到膝蓋,有時會聽到聲音。這時,膝關節會很快腫起來,膝蓋也無法完全伸直,隻能彎曲在30度左右,更不能踏地走路。第二,內側韌帶損傷:如果受傷時,膝蓋呈外翻姿勢,常會傷到腿部內側韌帶,伴有疼痛、壓痛及淤血現象。第三,半月板破裂:常發生在跳躍落地時,膝蓋稍微偏內或外側著地,疼痛程度較輕,可以走路,關節有時會輕微腫脹,但很快消失。如果破裂碎片較大,碎片會卡在關節中間而致膝蓋不能動彈,將膝蓋稍微扭一下就好瞭。半月板破裂並不太會造成運動障礙,但是跑跳時,會感到關節內側或外側疼痛。第四,關節軟骨破裂:如果膝關節股骨及骨的關節面撞擊太厲害,可能造成軟骨破裂,也會造成關節血腫。

運動時正確的落地姿勢可以預防膝關節損傷,落地時前腳掌先著地,膝關節彎曲,身體微微向前傾,盡可能避免膝關節側向前後;註意選擇平整、適宜的場地運動,不要在太硬或坑坑窪窪的地方運動;運動前進行10-15分鐘熱身,活動開全身的關節。膝關節受傷後,不要來回屈伸傷處,而應伸直腿,及時冰敷,可以減輕疼痛及腫脹。運動時,最好用膝關節護具。

此外,腿部鍛煉對保護膝關節也很有幫助,直腿抬高就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繃直,與床成45度夾角,讓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放下,如此重復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