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經常運動能夠治療身體很多的疾病,而且這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增高飲食不控制就很容易,提高糖尿病的患病幾率,那麼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的運動,運動的時候有哪些方面的講究?運動有利於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但運動不當或運動過度不但降不瞭糖,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

要控制小兒糖尿病病情,傢長需要安排好患兒的飲食,要在限制糖分攝入的基礎上,極可能為孩子提供充足豐富的營養,滿足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

小兒糖尿病飲食原則:

1、限制攝入隻含有糖分的食物:糖果和糖飲料。

2、堅持一個完整的進食正餐和副餐的時間表。

3、準確計算孩子攝入的營養量。

小兒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不能像成人一樣嚴格控制總熱量的攝入,要將熱量尺度適當放寬。可以限制食品種類,比如甜食、脂肪過多的食物不要吃。一般來說,身體較瘦的孩子一天可以攝入的熱卡量為1000+(年齡-1)×100,較胖的孩子為1000+(年齡-1)×80。不同食物的熱量有參照數據,傢長可以根據數據選擇。

小兒糖尿病飲食宜忌:

宜:微量元素鋅和鉻有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多吃一點鮮酵母、蘑菇和糙米等富含鋅和鉻的食物,對糖尿病患兒也很有益。烹調多采用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

忌: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不宜多吃: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幹、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飲食不可太咸,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腎等動物內臟類食物。含淀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計劃的份量食用,不可隨意吃,以免過量吸取。

糖尿病患兒的飲食應隨孩子身體變化而不斷調整。傢長可以定期帶孩子檢查身體,並根據具體情況和醫生協商,制定出適合孩子生長發育以及能控制病情的飲食計劃。傢長還需教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不要因一時口快而進食瞭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食物。

糖尿病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

糖尿病專傢進言:糖尿病患者應該適當參加運動鍛煉,並把運動作為一種療法。

運動的好處 據有關專傢研究,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適當的運動可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使血中葡萄糖被子肌肉等組織的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有些國病人,用運動鍛煉配合飲食治療,甚至可以使血糖穩定在正常水平。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專利號,隻要恰當地進行運動,也有利於病情改善。

運動的項目 糖尿病病人可根據病情、年齡與受好,選擇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廣播操、太極拳、爬坡、蹬樓梯、騎自行車、遊泳等非劇烈或對抗性的運動。

運動的“度” 糖尿病病人畢竟有另於健康人,參加運動鍛煉時必須註意掌握好分寸。病人每日或每周有數日定時進行鍛煉,每次時間以持續20-40分鐘為宜,這樣才能使用權運動治療達到“火候”。運動時間的掌握極為重要,既不能運動時間過長,也不能運動時間過短,否則達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生理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運動開始的5-10分鐘,達不到降血糖的目的;運動時間20-30分鐘,隆血糖的作用最佳;運動時間超過40分鐘,雖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會加重糖尿病病情。運動時要以不出現心悸、氣促為度。

運動的節奏 糖尿病患者要註意調整好運動的節奏,在運動前要做簡單的熱身運動,逐漸加大運動量,使心肺功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運動快結束時,至少要有5分鐘的減速調整。

運動的時機 有人擔心,運動時機掌握不當會誘發低血糖,實際上這不應成為糖尿病病人參加運動鍛煉的障礙。但患者在鍛煉時應註意時機,如不要在胰島素和口服隆糖藥物發揮最大效應時做運動鍛煉。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空腹時運動也容易誘發低血糖,但用藥期間,通過一段時間的運動鍛煉後,可能會有低血糖的癥狀,若減少用藥量,上述癥狀消失血糖穩定,則應認為是運動增加隆糖療效。為瞭做到有備無患,病人在運動時,身上可備幾塊糖果,以便應急。

運動的禁忌 必須指出的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沒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不要參加運動鍛煉;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雖然不禁忌運動鍛煉,但也以散步、一般的步行鍛煉為安全;有視網膜病變的病人,運動量不能過大,以免誘發眼底出血;若有心、肝、腎、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嚴重並發癥的病人,運動當屬禁忌之列。

總之,糖尿病病人大多為中老年人,許多病人並發有高血壓、主航天血脂和心血管病,病人在開始運動時要本著量力而行,適宜勿過的原則,絕不能運動過度。

妻子這樣做降低丈夫得糖尿病幾率

妻子這樣做降低丈夫得糖尿病幾率

據英國的一傢報刊報道,美國某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處在不幸福婚姻中的男性患糖尿病的幾率較小,即使不幸患上糖尿病,這時病情也更加容易控制,這是因為在吵吵鬧鬧的婚姻關系中,妻子往往會糾正丈夫的不健康行為。

很多男性都曾表示他們快要被妻子的嘮叨逼瘋瞭,但美國的這項研究卻揭示瞭婚姻質量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員發現,處在不幸福婚姻中的男性,首先患糖尿病的幾率比那些處在幸福婚姻中的男性要小。

即便不幸的患上瞭糖尿病,那麼愛嘮叨的妻子也會督促丈夫,時常的監測病情,使病情很容易的控制住,但這無形中就給婚姻帶來瞭壓力。

最諷刺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婚姻幸福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幾率要比婚姻不幸的女性低。這項研究的負責專傢解釋道:“女性對婚姻關系更加敏感,所以幸福的婚姻對於女性更加有利。”

美國的一項數據,分析瞭過去5年中對1228對夫婦進行調查得到的結果,這些人開始接受調查時年齡都在57到85歲之間,最終有389人患上瞭糖尿病。

在美國,糖尿病是第七大致死疾病,影響著美國9.3%的人口。針對這種狀況,美國已經開始實施公共政策來應對快速增長的慢性病,對年老的女性來說,提高婚姻質量將顯著改善她們的健康狀況,增長壽命。

此前,有專傢表示,糖尿病正在全球爆發,僅僅依靠藥物和轉變生活方式已無法控制糖尿病的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的40年中,糖尿病患者增加瞭4倍,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4.2人。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也估計,到2040年,全球有6.4億人將患上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檢查

為瞭明確糖尿病患兒的病情,在治療前需要先對糖尿病患兒進行身體檢查。糖尿病的檢查一般通過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進行,也可以通過胸片、B超、心電圖等觀察患兒身體情況。

1、血液檢查:

血糖測定:血糖測定以靜脈血漿(或血清)葡萄糖為標準。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制定的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值>11.1mmol/L,即可診斷糖尿病。糖耐量試驗不作為臨床糖尿病診斷的常規手段。

血漿C肽測定:C肽測定可反映內源性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不受外來胰島素註射影響。有助於糖尿病的分型。兒童1型糖尿病時C肽值明顯低下。

糖化血紅蛋白(HBAl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個月血糖平均濃度,是判斷一段時間內血糖控制情況的客觀指標,與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經並發癥有一定的相關性。正常人HBAlc<6%,HBAlc維持在6%-7%,表示控制良好,糖尿病並發癥不發生或已發生但不進展,HBAlc8%-9%時為控制尚可;HBA1c11%-13%為控制較差,糖尿病並發癥顯著增加。因此,美國糖尿病學會要求糖尿病的患兒HBAlc控制在7%以內。

2、尿液檢查:

糖尿:重癥病例治前經常有糖尿,但早期輕癥僅見於餐後或有感染等應激情況下,不少久病者由於腎糖閾升高,雖有高血糖而無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達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數百克。一般而論,在定量飲食條件下失糖量與病情輕重成正比,與血糖高度亦有關系。

決定有無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血糖濃度,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腎糖閾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為125ml/min,腎小管能回吸收腎小球濾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時尿中無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於腎小動脈硬化、腎小球硬化癥等病變,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而腎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對尚好時,則血糖濃度雖高而無糖尿,臨床上稱為腎糖閾增高。反之如腎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則血糖濃度雖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臨床上稱為腎糖閾降低,見於腎性糖尿,為本病重要鑒別診斷之一。

蛋白尿:一般無並發癥病者陰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於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時稱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兒已有早期糖尿病腎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時,稱臨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規尿檢可出現蛋白尿,此時病變已非早期,隨病變發展尿蛋白量較多,可達0.5g%(約相當於4+),每日丟失蛋白質在3g以上(正常人<30mg/d),常引起嚴重低蛋白血癥和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癥、心力衰竭者亦常有少量蛋白尿,有時於酮癥酸中毒、高滲昏迷伴循環衰竭者或休克失水嚴重影響腎循環時亦可出現蛋白尿。

酮尿:見於重癥或飲食失調伴酮癥酸中毒時,也可因感染、高熱等進食很少(饑餓性酮癥)。

管型尿:往往與大量蛋白尿同時發現,多見於彌漫型腎小球硬化癥,大都屬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

鏡下血尿及其他:偶見於伴高血壓、腎小球硬化癥、腎小動脈硬化癥、腎盂腎炎、腎乳頭炎伴壞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有大量白細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腎盂腎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為多見。有腎乳頭壞死者有時可排出腎乳頭壞死組織,為診斷該病的有力佐證。

3、其它檢查:

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谷氨酸脫羧酶(GAD)抗體測定:糖尿病發病早期,有89.5%病兒ICA,GAD抗體陽性,晚期隻有54.3%陽性,GAD比ICA敏感。疾病初期上述抗體大多可呈陽性,隨著病程進展,胰島細胞破壞日益加重,滴度可逐漸下降,待β細胞全部破壞,抗體消失。

物理檢查:可做胸片、B超、心電圖等檢查。

建議傢長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糖尿病檢查。一旦確診病情,則需咨詢醫生意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並和營養師協商制定患兒的飲食計劃。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護理

足部宜動不宜靜

動則血運增加,靜則血運緩慢。足部經常按摩或適當活動,可以促進其血液循環,改善神經功能。但不可過量活動,以免增加足部負荷。這也是對糖尿病足冬季護理措施有哪些的介紹。

飲食要健康

患者每天都要吃飯,而日常飲食一定要保持健康主和合理。相對來說,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飲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與葡萄糖,請患者慎食蜂蜜。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咽,多吃蔬菜,盡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有瞭這些方法也能做到糖尿病的護理。

足部宜暖不宜寒

入冬後,糖尿病患者足部應註意保暖,可采用多種恰當的取暖方法,以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保持良好的血液及營養供應,加速酸性代謝產物的排泄。但在取暖時應防燙傷。

穿鞋襪宜合適不宜過松過緊

由於重力作用,下肢靜脈回流較之軀幹上肢阻力大,若鞋襪過松可致局部靜脈瓣負荷量增加,影響靜脈回流量及速度;但鞋襪過緊則壓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對動靜脈血流均不利,既不利於血供也不利於代謝產物的排泄。

觀察病情變化

糖尿病的病情一般較平衡,但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所以要註意觀察。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由於合並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多,因此要定時測量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每日測血壓2次,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因高血壓可加重視網膜病變。更要觀察患者神志的變化,防止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觀察體重及尿量的變化:每周測體重1次,每日記出入量和小便次數,並註意尿的顏色、氣味,隨時留置標本,以備檢查。

足部宜凈不宜污

特別在冬季宜每日用溫水洗腿足,勤清洗更換鞋襪,保持足部清潔;及時清理鞋襪內異物,防止足部硬傷發生;註意清潔足部著力點角化組織,以免有礙血運而致過度角化使皮膚形成囊泡、感染促發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