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慢性疾病,在生活中很多人對帕金森病人的飲食原則不瞭解,導致患者不科學的飲食,使病情加重,帕金森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作為患者的一定要瞭解帕金森病人的飲食方法,這樣才能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減輕痛苦,盡快恢復健康。

帕金森患者康復訓練及日常生活護理

運動保健

1.堅持鍛煉和日常活動人體在不活動的狀態下,肌肉強直將會使肌肉和肌腱縮短。因此在治療期間一定要保持身體活動。多散步,每天要有一定量的運動,如拉劃船器、玩球,以運動自己的雙手或雙臂。踩腳踏運動器,做伸背活動,每天練習,以拉直彎曲的脊柱及放松雙肩。

2.堅持工作因為整天坐在傢中反而會限制自己的活動而加速肌強直、僵硬的產生。

3.節食過量的體重會使患者身體活動更困難,因此應節食。由於維生素B6拮抗左施多巴的療效,因此治療則間應每天限制攝入維生素B6。

4.預防過熱震顫增加瞭身體活動和產熱,使患者對熱天特別敏感,所以熱天應停留在室內,戶外活動要盡址選擇在清晨成傍晚,當天氣濕熱時要穿著寬松,老年人尤其應註意預防中暑。

傢庭註意事項

帕金森綜合征的患者由於肌肉僵硬、運動障礙,在日常生活中帶來諸多不便,需要傢人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1.穿著:選擇容易穿脫的拉鏈衣服及開襟在前、不必套頭的衣服。拉鏈與紐扣可用尼龍粘鏈代替。盡量穿不用系鞋帶的鞋子,不要用橡膠或生膠底的鞋子,因為鞋子抓地時,可能會使患者向前傾倒。

2.洗浴:在浴盆內或淋浴池板上鋪上一層止滑的東西如橡膠墊,並可在浴盆內放置一把矮凳,以便讓患者坐著淋浴。長握把的海綿、洗浴用的手套等有助於患者洗浴。刮胡子使用電動刮須刀,使用紙杯或塑料杯刷牙。

3.進餐:因為患者肌肉不協調,不要催患者快吃快喝。喝冷飲可選用有彈性的塑料吸管,喝熱飲用有寬把手、且質輕的杯子。在患者的碗成盤子下放一塊橡皮墊以防滑動。

4.預防感染:由於本病患者容易患支氣管炎或肺炎,因此,在出現咳嗽或發燒時要馬上處理,免得嚴重感染隨之而至。

5.預防便秘:鼓勵患者增加身體活動,飲足夠的水,在每天飲食中增加纖維性物質如蔬菜等,必要時或迫不得已時才用通便藥物。

康復訓練要點

1.肢體功能康復訓練:由於長期震顫,肢體的有效運動減少,而致僵硬,術後震顫減少或消失,但僵硬的肢體一時動作難易協調,使得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要盡早加強肢體的康復訓練。

①由物理治療醫師或傢屬進行四肢肌肉按摩3次/日,每次30分鐘。

②大小關節順位活動,3次/日,每次10分鐘。

③行走訓練:病情穩定後,在醫護人員及傢屬的扶持下進行,增強體質和體力,促進全面康復。

④合作性訓練:有目的的進行左、右上肢,左、右下肢及上、下肢交替運動訓練,進行運動中樞的功能恢復訓練。

2.語言功能恢復訓練:有50%的病人有語言障礙,病程過長而導致的這一高度復雜的講話機制運動功能的衰退,使病人的生存質量大大降低,在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的同時,註意訓練。

①幫助病人進行有計劃的進行發音訓練,從聲、韻母開始,再到字、詞發音,逐步增加到一個短句,進行遞增式訓練,為求發音清楚。

②訓練發音時的音量、音調和語速,控制呼吸頻率和調整發音時肌肉運動力度,使發音時用力相對均勻,逐步建立有規律的運動方式,促進發音。

③鼓勵病人的訓練成果,增強訓練信心,提供訓練條件和互相語言交流的機會,制定訓練計劃,使病人走入自食其力的自由生活中去。

帕金森患者的飲食原則

1軟食:適用於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減低的病人,可采用易消化、易咀嚼、細軟、無刺激 的食品。

2普食:帕金森病人的飲食和正常人的飲食基本相同,適用於咀嚼能力尚好的帕金森病病人。

3半流質軟食:適用於咀嚼、吞咽功能受一定限制的病人,可選用面片、稀酸、豆腐腦、 蛋羹、雞蛋湯等。此外,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是很常見的。帕金森病人的飲食要給予適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和蜂蜜很為必要, 既能緩解便秘,又能補充維生素類。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等。

4流質:適用於晚期病人,咀嚼、吞咽功能明顯障礙者。帕金森病人的飲食如能由口腔進食者要盡量由口腔 進食,緩慢以湯匙或奶瓶喂食,防止嗆咳。嚴重病人 必要時給予鼻飼。一般選用牛奶、豆漿 、米汁、麥乳精、藕粉、肉湯、菜汁等作為鼻飼飲食。

帕金森的臨床表現

PD多於60歲以後發病,男性稍多於女性。起病隱匿且進展緩慢,進行性加重。癥狀和體征:由六個核心癥狀組成,靜止性震顫、強直、運動遲緩一運動減少、屈曲體態、姿勢反射障礙、凍結現象。本病不導致癱瘓或感覺麻木,晚期患者臥床不起系因重度肌強直及運動減少引起。深、淺反射亦無異常。

起病隱匿,約70%以震顫為首發癥狀,多由一側上肢遠端(手指)開始,呈規律性手指屈曲和拇指對掌運動,似“搓丸樣”(pill—rolling)動作,靜止時出現,情緒激動時加劇,隨意動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可逐漸擴展到同側及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舌及頭部一般最後受累。上、下肢有震顫時,上肢震顫的幅度比下肢大。部分患者無震顫,尤其發病年齡在70歲以上者。

肌強直(myotonia)PD的肌強直系錐體外系性肌張力增高,即伸肌和屈肌的張力同時增高,致被動伸屈其關節時呈均勻一致的阻抗而稱為鉛管樣強直,如伴有震顫則其阻抗有斷續的停頓感,稱齒輪樣強直。肌強直與錐體束受損時肌張力增高或痙攣不同,後者表現被動運動開始時阻力明顯,隨後迅速減弱,如同打開水果刀的折刀樣感覺(折刀樣強直),常伴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征。吞咽肌及構音肌的強直致吞咽不利、流涎以及語音低沉單調。

運動遲緩表現多種動作的緩慢,隨意運動減少,尤以開始時為甚,難以完成精細動作。面部表情肌少動,常面無表情、不眨眼、雙眼凝視,形成“面具臉”(masked face)。由於肌張力增高、姿勢反射障礙使起床、翻身、步行、變換方向等運動緩慢;四肢協調運動差,手指精細動作如系紐扣或穿、脫襪子或褲子、洗臉等都有困難;書寫時字行不齊,越寫越小,呈現“寫字過小征”(micrographia)。

屈曲體態常從手臂開始,可擴展到整個軀體。患者頭部前傾,軀幹前屈駝背,手部姿勢異常[指間關節伸直、掌指關節屈曲外展位(紋狀手)],足明顯內翻,拇趾背屈(紋狀趾),運動減少(指運動幅度變小,尤其是重復運動)。主動運動缺乏表現為姿勢動作減少,患者常靜坐不動,盡管運動遲緩和運動減少的出現可晚於震顫,但它們是帕金森癥最常見的表現。

姿勢反射受損使患者容易跌倒,最終不能獨自站立。姿勢反射可通過牽拉試驗檢查,方法:告訴患者突然推他(她),他應當抵抗,可以邁一步以去獲得平衡,用中等力度推,先向前推,再向後推。如果引起將要跌倒或患者邁出3—4步或以上,則是姿勢反射嚴重受損。檢查者應隨時準備扶住患者,以防跌倒。姿勢反射受損時,試圖坐下時會跌坐在椅子上。行走時出現慌張步態.越走越快。

凍結現象(運動阻斷)指暫時不能完成主動動作,特別是在完成有時間限制的活動時,如穿過旋轉門、上電梯、過馬路等時。雙足似乎粘在地上,然後又突然松開,能繼續行走,若凍結現象與姿勢反射障礙同時出現則尤為危險,極易跌倒,因此帕金森病患者骨折發生率高。但患者有時能突然站起,並有短暫的運動自如,稱為反常運動。

帕金森病患者多還有認知功能下降、人格改變及自主神經功能受累,表現為便秘、膀胱排空不充分、勃起困難、血壓降低,皮脂溢常見,眉間反射(Myeron征)可見。常有向眼球上凝視不能和集合不能,向一側凝視動作變慢。帕金森病的病程,從發病到坐輪椅是大約7.5年。

帕金森會遺傳嗎

病因與分類

(1)年齡老化:60歲以後黑質多巴胺(DA)能神經元減少更明顯;減少至50%以上而致紋狀體DA遞質含量降低80%以上會出現癥狀。

(2)環境因素與毒性暴露:外在環境某些化學物質可選擇性地破壞神經元而誘發PD,如甲基苯甲氫吡啶(MPTP)是一種選擇性作用於黑質紋狀體系統的神經毒性物質,抑制線性粒體呼吸鏈復合物I活性,使ATP生成減少,並促進自由基生成和氧化應激反應,導致多巴瞎能神經元變性死亡。與MFTP分子結構類似的物質如殺蟲劑,除草劑等。重金屬鐵、錳、鉛等有關的工業環境暴露也被作為PD的危險因素。

(3)遺傳因素:10%PD患者有傢庭史,呈不完全外顯率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其遺傳易感基因有:CYP2D6B;細胞色素P4502D6L型基因突變;谷胱甘肽轉移酶u基因突變;少數傢庭性P1)與γ-共核蛋白基因及Parkin基因突變有關。

目前普遍認為,遺傳因素可使患病易患性增加,並在環境因素及年齡老化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氧化應激、線粒體功能缺陷、鈣超載、興奮性氨基酸毒性、免疫異常、細胞凋亡等機制才導致黑質DA能神經元大量變性。

遺傳學

呈AD遺傳,外顯率不完全,可隔代遺傳。大多數原發性或繼發性帕金森病為散發,有傢族史者僅占5—10%,有的患者的親屬患ALS和痙攣性截癱。Kehrer(1930)報告30餘例傢族性患者,有些傢系中可連續4—5代發病,有些則外顯不全,外顯率約為60%。突變基因的表現度亦不同,同一傢系內患者間病情輕重不一。有少數報道呈AR或XR遺傳,尚有認為是多基因德傳,說明本病存住遺傳異質性。起病年齡愈早,傢族中患病率愈高。

帕金森患者每年要復查嗎

患有睡眠紊亂的老年人在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時,常會夢見有人侮辱、攻擊、跟蹤或責罵自己,由於大腦功能失調,他們的肢體或肌肉會在睡眠中作出反應,因此會出現拳打腳踢、尖叫和罵人等“防禦行為”。

帕金森病的開端也要引起我們的註意,你周圍的老人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手指出現瞭不由自主的震顫。一段時間後,這種震顫便慢慢地擴展到整隻手,接著蔓延到左下肢、右側上肢和下肢……發作時。同時,老人的反應變得越來越遲鈍,動作變得越來越緩慢,臉部表情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老人很可能患上瞭帕金森病。

也有少數特發性震顫患者在若幹年後可能轉化為帕金森病,但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阻止這種轉化。生活中應註意以下幾點:心情放平和;規律作息,避免激動、勞累;戒酒;遠離刺激腦神經的污染環境。最好每半年到神經內科門診復查一次,如果病情有加重或變化,應及時就診,由專科醫生來判斷您是否需要盡早用藥。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尤其是再出現病癥之後,尤其要註意飲食和睡眠,對於藥物的使用也要規范,不可盲目用藥,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減少直至擯棄生活陋習,為身體早日康復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