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勞綜合征是指臨床上出現的一種無法通過臥床休息而緩解的、長時間的全身疲乏無力現象。慢性疲勞常常會引起許多全身不適的癥候群,如精神萎糜、手足酸軟,全身酸痛、頭痛頭昏、註意力不集中及工作效率低等。上班族由於工作壓力大,常常會處於這種疲勞狀態下,身體的感知系統就會對疲勞信號的敏感度降低,等到患上某種疾病,身體再通過疲勞信號來提醒你時,往往很難引起註意,以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那麼,慢性疲勞綜合癥如何進行飲食保健呢

慢性疲勞綜合癥應該如何預防?

首先要使自己放松,舒緩壓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可以到自然環境中放松自我。遠離喧囂的都市,到郊外去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空氣、欣賞自然風光,不僅能緩解疲勞,而且能使人心胸開闊、心靈凈化,在體力、腦力、心理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也可欣賞一些平和、舒緩的音樂舒緩情緒。

放松心情和身體,間或閉上眼睛或到室外做些簡易舒展的運動,打開窗讓室內空氣流通。辦公室人員應該每隔1個小時活動一下。可以做簡單的保健操,隨便活動活動筋骨。眼部、頸部、手部、腰部是最易疲勞的幾個部位,要經常做做按摩。

溫和運動對本病頗有幫助,可以試試瑜珈功。國外比較流行采用交替運動的方法對付疲勞。交替運動可使人體各個系統交替進行鍛煉。交替運動的方法比較多,像體腦交替、動靜交替、左右交替、上下交替、前後交替等。體腦交替,是指體力活動和腦力勞動交替進行。如腦力勞動者工作一段時間後,可散步、做操或者活動一下筋骨,有益於調理緊張的神經系統。體力勞動者進行棋類活動、智力遊戲,可以使肌肉得到休息,減緩腦力衰退。有人采用冷水浴和熱水浴交替的方法,對緩解體力和腦力的疲勞都很有效。

慢性疲勞綜合癥是怎麼回事

心理因素可能是某些人,許多人,甚至所有人的病因。但是慢性疲勞綜合征與典型的抑鬱癥,焦慮癥或其他心理疾病顯得不同。由於其產生的癥狀與感冒很相似,所以把發病機制可能類似於感冒或單核細胞增多癥等疾病。尚不清楚其發病機制。

從中醫學角度分析,可歸屬中醫學中的‘鬱證’與‘虛勞’的范疇。鬱證、虛勞含義甚廣,包括現代醫學多種精神、神經及慢性虛弱疾病。”鬱證“病因多由七情 (喜、怒、憂、思、悲、恐、驚)引起。病癥的表現多為氣機鬱滯。虛勞有五:肺勞損氣,脾勞損食,心勞損神,肝勞損血,腎勞損精。心主神明,心勞損神即是長期緊張、憂思過度、陰陽失調、神氣虧虛之證候,即現代中醫常指的”神勞“病證。從狹義來講,神勞與慢性疲勞綜合癥最為相似。”

“疲勞綜合癥”多發於中年男性。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也偏愛女性。分析其原因如下:

1、壓力是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主要因素;

2、生理和心理原因使他們好勝心強而抗疲勞能力差;

3、慢性疲勞綜合征癥狀太像感冒瞭,所以常不被重視。

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的四種食療方

一、砂鍋人參雞

材料:嫩母雞一隻(約1250克)、人參3克、奶湯1500克、豬油75克、精鹽、料酒、味精各適量,蔥段20克、薑塊10克。

制作:將人參用清水洗凈,切成精致薄片。將母雞去凈內臟,剁去雞爪,放入開水鍋中汆透,撈出,控去水分。鍋中放入豬油燒熱,投入蔥薑(拍松)煸出香味,烹入料酒,加入奶湯、精鹽、味精。湯開翻幾次,撿出蔥薑,倒入砂鍋內。再把母雞及人參放入鍋內,用小火燉至肉爛,撇去浮油。食雞肉,喝湯。

功效: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血生津;適合體力性疲勞和亞健康的慢性疲勞。

二、參杞燒肚片

材料:黨參、枸杞子各10克,熟豬肚250克,雞蛋1隻,豆油,薑絲,蔥末,料酒,淀粉,精鹽,香油各適量。

制作:將黨參煎取濃汁;豬肚切片,放入鍋內,打入雞蛋,加淀粉、料酒、精鹽拌勻上漿,備用。炒鍋上火,加油燒熱,下肚片炸黃後取出,備用。另取一鍋置於火上,加清湯適量,煮沸後下肚片、枸杞子、黨參汁,翻炒均勻後撒入薑絲、蔥末,加入精鹽、味精、香油即可。可佐餐食用。

三、清蒸蟲草鴿

材料:鴿子兩隻(約重250克),冬蟲夏草3克,水發香菇15克,筍片15克,火腿片10克,味精,精鹽各適量,料酒50克,清湯1000克。

制作:冬蟲夏草用清水洗凈備用,鴿子剖腹,取出內臟,洗凈,下開水鍋汆一汆後取出,洗凈,將汆過的鴿腹向上,放入湯碗內,加入料酒,味精、精鹽、清湯、蟲草、香菇、筍片、火腿片鋪在鴿面上,隨時上屜蒸二小時左右,待鴿酥爛後取出即成。可分兩日服食。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滋肺陰;適用於體力性疲勞和亞健康的疲勞。

四、蟲草洋參山楂烏雞湯

主治:慢性疲勞綜合癥。材料:蟲草6g,西洋參10g,山楂15g,烏雞1隻,蒜、蔥、酒適量。

制法:將上述材料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燉至肉熟,加鹽調味。食法:每日一次,分兩至三次食用,十次為一個療程。以後再食,調整癥狀效果明顯。

慢性疲勞綜合征癥狀有什麼表現

疲勞指人體感覺疲倦、精力不足或虛弱,可分為腦力與體力兩方面。腦力疲勞表現為頭腦昏沉、認知障礙或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容易出錯和情緒抑鬱等;體力疲勞指體力活動後容易疲勞或經休息後勞累不能緩解。持續1個月或以上的疲勞稱為長時間疲勞;持續或反復發作6個月以上的疲勞稱為慢性疲勞。慢性疲勞又分為CFS和特發性慢性疲勞兩種。

CFS的疲勞的特點是新發的、持續性或反復發作性的虛弱型疲勞,持續時將超過6個月.活動後癥狀持續24小時,經休息後也不能緩解。長時間的極度緊張、精神負擔重等往往是CFS的誘因。部分患者在發病初期有類似流感樣的癥狀。常見的其他癥狀包括低熱 (36.5—38.6℃)或伴寒戰、頭痛,不伴紅腫的多關節痛、肌痛、咽喉痛,頸前、頸後及腋下淋巴結腫大、疼痛,但淋巴結腫大一般不超過2ella;失眠,並且往往可有精神神經癥狀,包括畏光、出現一過性視覺盲點、特別易激惹、精神錯亂、思考困難、註意力不集中、抑鬱癥、健忘和睡眠障礙等。CFS具有4 個識別特征:①癥狀呈持續性;②個體有明顯的疾病表現;③一些癥狀在普通臨床上很少遇見如精神錯亂,短期記憶喪失等;④很少有癥狀可被客觀所證實。

由於CFS患者常伴有一定的精神癥狀.故需進行精神狀況檢查以及心理學評估,以明確是否有精神性疾病可能。血細胞計數、尿液分析、血液化學、甲狀腺掃描和紅細胞沉降率等應列為常規檢查;必要時根據臨床情況選擇其他檢查項目;如果臨床上有適應證,應作某些特殊血清學檢查。

部分患者在發病後隨時間推移而痊愈。但也有患者會繼續或周期性地出現CFS的相關癥狀。少數患者病情加重,肌肉疼痛加劇,記憶力進一步下降,而抑鬱的癥狀有所減輕。

慢性疲勞的刮痧治療

1.出現頭痛、頭暈時,可刮拭:①頭頸部穴位:印堂、太陽、百會、風池;②頸背部;③腹部:氣海、關元;④上肢部:合谷、內關;⑤下肢部:足三裡、陽陵泉、太沖。

2.出現咽炎時,可刮拭天突、風府穴,繼而刮拭兩耳後顱息穴,背部常順足太陽膀胱經,自上而下刮拭,即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腸俞至膀胱俞。

3.出現失眠、心悸時,可刮拭下列部位:①頭頸部:百會、四神聰、印堂、神庭、太陽、風池;②背部:心俞、膈俞;③上肢部:神門、內關;④下肢部:足三裡、三陰交、太溪;⑤腹部:中脘、氣海。

4.出現月經不調時,可刮拭下列部位:①背部:肝俞、脾俞、胃俞、腎俞、三焦俞;②腹部:中脘、關元、氣海、子宮;③下肢部:血海、三陰交、照海。

5.出現頸肩腰背痛時,可刮拭膀胱經所經過的頸部、背部和腰骶部及下肢後部至膕窩部(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