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終會變老進入老年化後,人們少瞭以前工作繁忙經常運動的規律,我們總是要經歷誕生、成長、成熟、衰老、消亡的過程,最終總要老的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老年人想要更健康長壽的生活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註意保養和鍛煉身體。俗話說,隻有心態年輕才是真正的年輕,老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身體健康是需要保持心態年輕的。那麼,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年輕?老年人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年人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人年老之後,退離瞭工作崗位,且子女忙於工作無暇顧及老人的生活起居,因而老年人很容易產生抑鬱等心理情緒。那麼老年人自身應該如何調節這些不良心理情緒呢?

(1)自我寬慰。衰老是生命發展的必然,老年人在體力和智力方面不能與青年人相比,在思想認識上也可能跟不上時代潮流,這是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老年人要學會自我寬解和自我安慰,切莫因為衰老而產生自卑、自棄的心理。同時,要盡量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勉強自己做一些力不從心的事情,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切莫心急氣躁跟自己過不去。

(2)尋找精神寄托。退休固然是件好事,可是突然間改變瞭幾十年形成的生活習慣,難免會使人空虛無聊、孤獨落寞之感,因此很容易使老年人產生心理變異。要消除這種情緒,最好的辦法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一兩項感興趣的活動作為精神寄托,充實自己的生活內容, 諸如讀書、園藝、繪畫、音樂、書法、旅遊以及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等。還應該抽些時間走出傢門多結交朋友,以使自己生活在群體的友愛之中。

(3)多學一些自我保健知識。老年人應該正視心變異,抽時間多學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識,弄清楚發生心理變異的生理原因及其主要表現,一旦發現自己有瞭心理變異的苗頭,應及時進行自我克制和自我糾正。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年輕

1、多用腦

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中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報看書、繪畫、下棋,培養多種興趣愛好。研究表明,經常用腦的65歲老人,其腦力並不比不愛動腦的35歲的青年人差。

2、活動手腳

活是指活動手指。經常活動手指,做兩手交替運動及轉動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健腦益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3、體育鍛煉

參即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年輕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

4、充足睡眠

睡即睡好覺,保證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學會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八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5、健康飲食

調即調節飲食。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少吃些動物脂肪和含糖類食物。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歡樂感覺。

如何保持老人心理健康

老化情緒是老年人對各種事物變化的一種特殊的精神神經反應,這種反應因人而異,表現復雜多變,嚴重幹擾和損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響神經、免疫、內分泌及其他各系統的功能,從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當代老年醫學研究證實,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個方面。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歲以後,體力和記力都會逐步下降,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變化。這種正常的衰老變化使老年人難免有 “力不從心”的感受,並且帶來一些身體不適和痛苦。尤其是高齡老人(指80歲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擔心“死亡將至”而胡亂求醫用藥。在衰老的基礎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會產生憂愁、恐懼心理。當然,不同心理狀態的老年人,對待衰老和疾病的態度迥然不同。

精神創傷有調查表明,精神創傷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療效有重要的影響,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傷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將有損健康。

環境變化 最多見的是周圍環境的突然變化,以及社會和傢庭人際關系的影響,老年人對此往往不易適應,從而加速瞭衰老過程。

此外,文化程度、過度疲勞、營養缺乏、經濟欠佳、孤獨空虛、死亡臨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緒,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

那麼,怎樣才能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呢?

第一,心明豁達,知足常樂。我們在長期的老年醫學考察中發展,長壽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懷開朗,處事熱情,善解人意,他們與世無爭,不易動態,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實、滿足。

第二,面對現實,走出誤區。老年人應積極而適量地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書法、音樂、戲劇、繪畫、養花、集郵等),以陶冶情操,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包括傢庭成員、親朋好友等),做到與眾同樂,喜當“頑童”。

第三.結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異性朋友),經常談心。老年人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鬱悶,互相安慰,交流懷古,有助於心情舒暢,對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讓老年人的心理年齡年輕化的秘密是什麼

心理年齡指一個人心理老化程度。心理年齡越低,越反映一個人生活積極、情緒穩定和心理健康。張教授的調查顯示,每年調查對象的心理年齡都在下降。

如果一個80歲的老人平日裡唱起歌跳起舞來比年輕人還活躍,你一定會對他刮目相看,其實,今天上海這樣的老人越來越多。上海市老齡科研中心老年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鐘汝教授經過近8年的研究發現,上海老人的心理年齡正愈來愈年輕化。

除調查表反映的30個問題外,張教授還發現,如今老人外出穿著越來越漂亮,婦女平時常常化淡妝,課堂內外經常笑聲不斷,老人興趣越來越廣泛等。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一位名叫樂炳銓的9O歲老人,思路敏捷,反應快,辦事效率高。不久前,張教授正在上課時,國際參觀團來老年大學參觀,張教授暫時停課向參觀團略作介紹,僅僅幾分鐘停課時間,學員樂炳銓老人就攝下瞭許多效果極佳的珍貴鏡頭。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上海老人的心理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的呢?張教授分析,客觀原因是,近年來上海社會的發展,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的增加,文娛、讀書等活動的增多,以及市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主觀原因是,越來越多的老人積極參與社區文化、體育活動。

張教授最近調查的學員中,有10多位是南京東路街道“老年讀書會’會員,這些會員雖然生理年齡在60至 90歲之間(平均年齡 67. 5歲),但由於他們經過長達15年的讀書活動,而且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因此他們的心理年齡僅在20—29歲之間。

晚年向年輕人學習幾件事

1、別怕改變

85%的受訪年輕人表示,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改變世界。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積極情緒更能決定壽命。美國心理學傢阿道裡·杜拉亞帕指出,如果在50歲後仍然具備激情和勇氣,那麼老人不僅能掌控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還能在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創造價值。

2、勇於創新

調查發現,70%的年輕一代擁有“永不停息的創新態度”,並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認為創業是實現自我的最佳方式。丹麥一項調查顯示,創造力強的人往往壽命更長。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雷德曼指出,創新對老人來說,更多的應表現在對新事物的包容態度上,願意接受新知識、新設備,哪怕是嘗試一種新食物或者運動。

3、關註自我

新調查發現,77%的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認為,應該瞭解自我並滿足自我需求。去不同地方旅遊,嘗試不同職業及生活方式,以瞭解自己在各方面的好惡,才能真正保持自我。對此,美國社會心理學教授伊萊·芬克爾博士指出,如果老人在退休後更加註重自我的內心需求,願意走出傢門,旅行、重新工作、結交好友,將收獲更多的樂趣和活力。

4、忘掉年齡

青春期和成年期之間的界限在80、90後這一代身上非常模糊。年輕人並不將“成年”定義為傳統意義的娶妻、購房、成就事業,這對老人來說有極大的啟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蘇珊·克勞斯指出,隻有坦然面對死亡,忘記年齡的束縛,才能以積極進取的姿態,力求老有所為。

5、喜愛社交

現代年輕人註重與不同的人交往,積極主動建設自己的社交圈。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無論內心是否感到孤獨,沒有社交都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相反,社交生活能增壽,與親友保持聯系、幫助他人等都可以。朋友不多的人當志願者或者積極參加社區活動也有相同效果。

6、謹慎選擇

年輕一代面臨的競爭很激烈。但調查顯示,57%的年輕人在選擇前,都會用謹慎的態度完成風險分析,精選一或兩個目標,腳踏實地努力成功。弗雷德曼表示,謹慎的人會多做有益健康的事。有韌性、值得信賴應該成為老人的兩大特點。

7、保持成就感

年輕一代更註重大膽嘗試,善於擔當,而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決定。丹麥研究發現,與早早退休無所事事的老人相比,退休後繼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老人壽命更長。舒適的工作環境、事業成就感能讓人保持快樂。美國心理學教授萊斯利·馬丁表示,有追求目標、內心豐盈的人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