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從職場走出來後,往往待在傢裡沒事情做就會胡思亂想。老人退休在傢總會感到寂寞,現在的樓房不像過去,老人少瞭很多的活動空間。兒女常常奔波在外,也有自己的傢庭,顧不上老人。這時候老人一定要自己愛惜自己。那麼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則有哪些呢?老人如何自我調節心理呢?下面為大傢解答。

老年人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人年老之後,退離瞭工作崗位,且子女忙於工作無暇顧及老人的生活起居,因而老年人很容易產生抑鬱等心理情緒。那麼老年人自身應該如何調節這些不良心理情緒呢?

(1)自我寬慰。衰老是生命發展的必然,老年人在體力和智力方面不能與青年人相比,在思想認識上也可能跟不上時代潮流,這是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老年人要學會自我寬解和自我安慰,切莫因為衰老而產生自卑、自棄的心理。同時,要盡量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勉強自己做一些力不從心的事情,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切莫心急氣躁跟自己過不去。

(2)尋找精神寄托。退休固然是件好事,可是突然間改變瞭幾十年形成的生活習慣,難免會使人空虛無聊、孤獨落寞之感,因此很容易使老年人產生心理變異。要消除這種情緒,最好的辦法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一兩項感興趣的活動作為精神寄托,充實自己的生活內容, 諸如讀書、園藝、繪畫、音樂、書法、旅遊以及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等。還應該抽些時間走出傢門多結交朋友,以使自己生活在群體的友愛之中。

(3)多學一些自我保健知識。老年人應該正視心變異,抽時間多學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識,弄清楚發生心理變異的生理原因及其主要表現,一旦發現自己有瞭心理變異的苗頭,應及時進行自我克制和自我糾正。

老年人有哪些常見心理疾病?

1、黃昏心理:因為喪偶、子女離傢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由於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產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或是自暴自棄。

3、無價值感:對退休後的無所事事不能適應,認為自己成瞭傢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

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很少與人效,同時,也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恐懼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礙: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規律的生活,又很少參加群體活動,或是傢庭中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不和,生活沒有愉悅感,就可能誘發各種精神障礙,如神經衰弱、焦慮癥、抑鬱癥、疑病癥、恐懼癥、強迫癥、癔癥等。總的看來,老年期的精神障礙發病率略高於其他年齡裡。

6、老年性精神病:近年來,老年性精神病發病率也有增加趨勢,常見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癡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癥,由於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腦衰退和心理變態等。

老人最擔心的四個問題

擔心之1:退休造成心理落差

退休造成心理落差,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老人認為經濟收入減少,不再像工作時那麼受人尊敬和重視;有的老人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成瞭傢庭和社會的累贅,自我評價過低;有的則表現為發牢騷、埋怨,對什麼事情都看不慣,甚至脾氣突然變得暴躁,經常和子女吵架或指責過去的同事、下屬。

老人如果不能夠調整好心態,就有可能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如對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悲觀等。

擔心之2:疾病纏身壓力大

老年人都希望長壽,但這種美好願望與實際生活中的意外打擊、重大刺激、易患各類疾病往往形成強烈的對比和深刻的矛盾。很多老人關註健康、註意保健,取得瞭很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老人過分關註養生保健節目並對號入座,對保健儀器、營養品幾乎沒有抵抗力,有的反復到醫院進行檢查化驗結果卻正常,甚至出現疑病癥現象等。

擔心之3:抑鬱情緒難以擺脫

老年階段,最容易出現的精神障礙是抑鬱癥,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也給傢庭帶來重大負擔或影響。

許多研究表明,55歲以上人群自殺率明顯抬升,並隨年齡增長更加顯著。65歲以上人群抑鬱癥患病率為4.4%。老年抑鬱癥患者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興趣、心情煩躁、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記憶減退並常伴有其他軀體疾病,有些人甚至出現死亡念頭和自殺行為。這些,在“空巢”、“失獨”等特殊傢庭中表現的尤為明顯。

老年抑鬱癥患者的主要表現為: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坐立不安,不想與人交談,悲觀想法強烈,有內疚、負罪感,覺得所作所為對不起孩子,食欲不振,頭痛,易疲勞,睡不著,口渴等。

擔心之4:“老年癡呆”遭歧視

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發佈的名為《癡呆:一項公共衛生重點》的報告顯示,目前全世界有近3560萬名老年癡呆癥患者,預計到2030年,患者將增至6570萬名,到2050年將達到現在的3倍。局部地區調查結果表明,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4.2%。我國老年癡呆癥患者人數為800萬,接近全世界患者總數的1/4,且患病率逐年上升。

很多人認為,老年癡呆癥稱呼欠缺人文關懷,有必要更名。在其他國傢和地區,“老年癡呆”的叫法已由失智癥、失憶癥等替代以顯人文關懷,比如說在香港地區為“腦退化癥”;在臺灣地區為老人失智癥;在日本,則被更名為老人認知癥。其實,很多疾病都是現象描述,如焦慮癥、抑鬱癥、精神發育遲滯等,實際上“老年癡呆癥”並非單純的記憶障礙,也不是單純智能缺損所能描述的,而是記憶智能障礙、情感淡漠、各種認知過程混亂等混雜在一起表現出的一種“癡呆癥候群”。

老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傢,有著過多的空閑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瞭條件。

2.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征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3.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為瞭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癡呆有益。

4.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傢庭環境等等,其中傢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傢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瞭傢才會有安全感。

5.充分地瞭解自己。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象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6.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傢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傢庭經濟能力的范圍。道傢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