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中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疼痛,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本病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癥,但常反復發作。

肩關節疼痛有幾種情況

1、肩周酸痛不適:又名漏肩風、肩關節周圍炎、五十肩,其肩關節功能障礙突出者又有凍結肩之稱。

2、肩關節痛的一般表現:

急性期以肩部疼痛為主;慢性期以肩關節功能障礙為主。肩關節痛,活動受限,常可出現上肢上舉抬肩、內旋後彎等動作障礙,影響梳頭、解衣扣等日常生活動作。肩部壓痛點明顯,數月後可見肩部肌肉萎縮,也可能出現鈣化點。

3、肩關節痛的特點:

靜止痛(即晝輕夜重,甚則半夜痛醒,晨起略作活動後略作活動後減輕)

模糊痛(無明確痛點,肩部廣泛壓痛),

慢性期在肩關節作上舉、外展及後伸等特定運動時劇痛。功能障礙以外展、後伸障礙多見。

4、肩關節痛起因及病因:

一般認為是指肩關節內滑膜、纖維層及導致周圍韌帶因反復持久的無菌性炎癥而造成肩關節周圍組織粘連,導致肩關節部疼痛、活動障礙等表現的一種病癥。

外傷勞損、感受風寒濕邪、以及氣血虧虛、內分泌紊亂有關。因關節囊及肌腱的粘連、廢用性肌力降低、喙肱韌帶攣縮等因素而導致肩關節功能受限。

5、肩關節痛好發人群:

好發於45-50歲,以教師、傢庭婦女、電腦錄入員、會計等人員多見,但現在則更常見於年輕的白領工作人員,因為電腦使用過程不註意姿勢的變換,造成的肌肉緊張疲勞,日積月累形成瞭肩部的酸痛,出現瞭肩周炎的癥狀。

疏通經絡:運用按摩手法可以疏通經絡,從而調節機體病理狀態。

活血化瘀:可擴大毛細血管管徑,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血漿粘滯度,提高血液流速,解除肌緊張活血化瘀的作用:

整脊利節:可以改善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秘,加快關節滲出液的吸收,從而消除關節內和關節周圍的積液、水腫。按摩中的被動運動性手法,可適當牽拉韌帶,增強韌帶的彈性和張力,保持或恢復關節的生理活動度,防止骨質疏松、關節韌帶扭傷和關節周圍組織粘連。

住痛移疼:通過手法對軟組織的直接放松,改善血液循環以促進外周致痛物質(如乳酸、組織胺等)的分解、稀釋和清除,所以說按摩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7、肩關節痛的按摩手法選用:

用一指禪、滾法、按法、揉法、搓、拿、抖、搖作用於肩部及上肢的肩井、肩髎、肩貞、曲池、合谷、阿是穴等穴。活血止痛,舒筋利節,屈肘轉肩法、背後拉臂法等。

8、建議療程:(根據不同情況而定,以下為一般程度的肩部酸痛)

推拿10次為一療程,每周2-3次,前4-5次即可緩解,然後一周1-2次加以鞏固,完全緩解後除瞭相應地自我鍛煉及註意日常姿勢及習慣等,可每月2-3次保健身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9、建議:

推拿配合懸灸效果可以加倍

不要對著吹空調或是風扇,不要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遊戲,每隔一小時左右能起來活動一下肩臂部。

怎麼治療肩關節疼痛方法

肩關節疼痛一旦發作,常常會使患者連生活中最基本的動作都難以完成,“舉手之勞”成瞭“舉手之痛”。

眼下,肩周炎似乎成瞭肩關節疼痛的代名詞。對此,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外科中心主任陳世益教授提醒,肩關節疼痛未必都是肩周炎惹的禍。

肩關節病誤診多

肩周炎是人們最為熟知的肩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或肩關節僵硬。其實,肩周炎較為準確的專業名稱應該是“凍結肩”或“粘連性肩關節囊炎”。由於多發於50歲上下的中老年人,又俗稱為“五十肩”。

在普通骨科或傷科門診,不明原因的肩痛患者絕大多數都被診斷為肩周炎或所謂的“五十肩”,服用止痛藥、按摩推拿和功能鍛煉成為治療肩痛的基本手段。而事實上,肩關節疾病多種多樣,除瞭肩周炎之外,還包括凍結肩、肩部撞擊癥、肩袖損傷、盂唇損傷等等,非專業的肩關節外科醫生常難以準確鑒別。

陳世益教授告訴記者,在上海某大型社區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真正的凍結肩,也就是肩周炎患者,在中老年肩痛人群中僅占20%,而導致肩痛最常見的病因包括肩部撞擊癥和肩袖損傷等。

肩袖損傷更多見

不少中老年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肩關節疼痛或僵硬,當肩關節活動到某一角度時會覺得疼痛或無力,胳臂抬不起來,夜間睡覺經常會痛醒,不能側臥,疼痛往往持續一年以上。推拿、理療、中藥、針灸、封閉都嘗試過,還遵照醫囑每天堅持鍛煉,爬墻、拉吊環、棍棒操、繩操,一一嘗試卻不見好轉,每次運動後疼痛還會加重。經仔細的專業檢查後,他們都被告知患瞭同一種病——肩袖損傷。

陳世益教授指出,肩袖損傷在60歲以上由於肩痛前來就診的老年人中非常多見,甚至遠遠多於肩周炎。肩袖損傷一般可分為急性撕裂傷和慢性勞損傷兩種,且並不局限於中老年人。急性撕裂傷常見於猛烈提拉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外來暴力牽拉等,比如公共汽車上手扶拉桿站立的乘客,突然遇到急剎車時身體失去平衡等,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傷。慢性勞損傷常見於曾經摔傷並用上肢撐地或用力提拉重物、過度使用上肢後引起。在長期從事網球、棒球、羽毛球、遊泳、登山等需要上肢舉過頭頂的運動人群中也比較多見。

肩關節疼痛和僵硬的治療關鍵在於明確診斷,根據不同的疼痛原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功能鍛煉無助於肩袖損傷的止痛,不合理的治療很容易造成病變的加重,因此,患者應該盡快去專業醫院請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診斷。

走出治療四大誤區

【誤區一】依賴止痛藥

有統計發現,在曾發生過急性肩痛的被訪者中,多數人選擇自己貼藥膏、用跌打酒,或者隨意服用止痛藥。殊不知,止痛藥或膏藥隻起到局部暫時緩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引起疼痛的根源仍然不能得到適當處理,治標不治本,反而會引發慢性肩痛。

【誤區二】見好就收

許多患者隻要疼痛稍有緩解,就會立即停止物理康復治療或者藥物治療。如果不遵循醫囑,憑感覺行事,病灶處的炎癥或損傷可能隻恢復瞭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內反復發作。

【誤區三】按摩等於治療

肩痛時,不少人習慣借助按摩來舒緩疼痛。專業的按摩的確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並不能除根。需要提醒的是,不恰當的手法隻會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損傷。

【誤區四】小毛病犯不著手術

雖然多數肩關節疾病可以通過各種保守治療或康復訓練來緩解或者治愈,但仍有部分肩部疼痛需要通過手術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目前,肩部手術大多采用關節鏡手術治療,與傳統手術相比,創傷少、恢復快。

肩關節疼痛要警惕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姑息遷就

有統計發現在曾有過急性肩痛的被訪者中,有超過30%的患者得過且過,當疼痛發作時選擇“自己搽藥膏或跌打酒”,並沒有尋求正規專業的醫療服務,治標不治本。結果,慢性肩痛因此而起。

誤區二:肩痛隻用止痛藥或敷膏藥

疼痛發作時,隨便吃點止痛藥,或者用膏藥哪兒疼貼哪兒。殊不知,止痛藥或膏藥隻能起到局部暫時緩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隻會掩蓋癥狀。但引起疼痛的根源仍然未得到適當處理,導致原有疾病逐漸發展並加重。

誤區三:初見效果,馬上停止物理康復治療及藥物

其實這時,病灶處的炎癥或損傷隻是恢復瞭部分,停止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會馬上或者短期再反復發作,前功盡棄。

誤區四:按摩代替治療

肩痛時,我們習慣借助按摩來舒緩疼痛。確實,按摩能起到緩解作用,但不能除根治本,而且肩部不能隨便按摩,不恰當的手法隻會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損傷發生。

誤區五:肩痛隻是小毛病,犯不著動手術

雖然很多肩關節疾病可以通過各種保守治療或康復訓練來治愈或緩解,但仍有部分肩部疼痛必須通過手術才能達到更好的處理。目前多數的肩部手術大多采用關節鏡手術治療,比傳統開放手術,有創傷少、恢復快、並發癥少、外部美觀等優點。

關節疼痛診斷要註意哪些方面

關節疼痛現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關節疼痛是一種慢性的關節疾病,這種病情非常頑固,不是那麼容易治愈好。那麼,診斷關節疼痛要註意哪些方面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診斷關節疼痛要註意哪些方面?

抗核抗體常出現在風濕性疾病患者的血清中,而且有些患者最初可能隻檢測到抗核抗體陽性而無臨床癥狀,隨病程進展,在數年後可能出現多系統損害及多種自身抗體陽性,從而可確診為某種風濕性疾病。

但抗核抗體陽性並非一定是病理狀態,少數健康人也可出現抗核抗體陽性,尤其是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此,抗核抗體陽性提示有可能患上某種風濕性疾病或將來有可能發展為某種風濕性疾病。

如果無其他實驗室異常表現或者無臨床癥狀,應定期到風濕科門診復查,並監測抗核抗體變化及進行必要的風濕性疾病相關實驗室檢查。

診斷關節疼痛要註意的問題就為患者講到這瞭,希望關節疼痛患者朋友們多多瞭解自身關節疼痛常識,對自己關節疼痛病情有準確的認識,做好關節疼痛的日常護理。最後祝廣大關節疼痛患者及早治愈自身疾病。

怎樣做好關節疼痛日常保健工作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註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幹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註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註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瞭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瞭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瞭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溫馨提示:常見的風濕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質疏松癥骨質增生、生性關節炎關節周圍炎紅斑狼瘡、後風頑固性腿痛骨神經痛幹燥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