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病人常為—個部位骨折,少數為多發性骨折。經及時恰當處理,多數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病人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癥。那麼骨折病人怎麼合理安排飲食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引起骨折的原因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中斷。骨折還可能引發其他並發癥,所以需要對此引起重視。大多數骨折患者都是由於創傷引起的,這被稱為創傷性骨折。出現創傷性骨折一般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則往往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破壞。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軀幹因重力關系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椎體受折刀力的作用而發生壓縮性骨折(傳導作用)。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蹠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

骨折不僅僅常發於一些老年人身上,對於一些愛運動的年輕人來說也是常見的。瞭解到骨折發生的原因以後,就能在以後的生活中進行很好的保護措施,以免引發骨折。

骨折病人怎麼合理安排飲食方法

任何疾病的治療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任何疾病的飲食也都是有註意事項的,比如說皮膚病患者的飲食,主要禁忌牛奶雞蛋等這些發物,針對於骨折患者飲食又有需要註意什麼呢?骨折患者的飲食需要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呢?我們來看看專傢是怎麼說的。

骨折病人除瞭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癥狀外,其餘時間裡大多沒有全身癥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瞭。要註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癥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忌少喝水: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瞭。如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臥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忌過食白糖: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堿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

以上專傢闡述瞭骨折患者的飲食應該遵循的原則,大傢明白很多瞭吧。如果您想促進骨折部位的快速恢復還可以進行食療,比如說骨折早期、中期、晚期的食療,骨折每一期每一頓都可以進食什麼食物等,這樣也有利於骨痂的生成和骨折的恢復。

骨折的治療方法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現是傷後出現局部變形、肢體等出現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此外,傷口劇痛,局部腫脹、淤血,傷後出現運動障礙。出現外傷後盡可能少搬動病人,如須搬動必須動作謹慎、輕柔、穩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為原則。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這三基本原則十分重要。

第一步、復位:是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外固定架復位。

1.手法復位:治療骨折方法中,手法復位應用最廣泛,也較安全。復位後,必須認真地檢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長短,是否已恢復正常。在給予適當有效的外固定後,進行x線透視或攝片,以確證復位結果。如復位不良,根據需要,再予以矯正。

2.牽引復位:牽引既可用為復位的方法,又是維持復位的措施。主要用於手法牽引不能復位、或復位後不穩定的骨折。

第二步、固定:骨折復位後,因為其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漸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上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就叫內固定。

第三步、功能鍛煉: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盡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中醫熏洗療法是一種外治方法,主要治療皮膚科疾病。在臨床上應用中藥熏洗療法治療骨折及扭挫傷後遺癥,均收到滿意的效果。

處方: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5克,劉寄奴10克,續斷10克,蘇木10克,土茯苓15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

方法:骨折4周後確定已愈合,即可拆除固定器。將中藥放入容器內煮沸10分鐘,將骨折部位置於藥液上,使藥液熱氣直接熏患處皮膚15分鐘左右,待藥液溫度降低能接觸皮膚時,用藥液熏洗局部皮膚,或者將患肢直接浸入藥液中,其間進行局部按摩,直至藥液溫度降至常溫。每日1~2次,一般治療兩周癥狀即可明顯減輕或消失。也可根據病情適當延長治療時間。

骨折護理註意5大要點

骨折是常見的外科疾病,患者治療出院後傢庭護理很重要。患者在出院後要註重加強功能鍛煉,促進骨折的盡快恢復。如果不註意骨折的傢庭護理工作,很可能導致骨折後遺癥的發生。那麼骨折的傢庭護理工作要註意什麼呢?

(1)骨折病人經過整復和固定以後,要特別註意觀察石膏或夾板固定的是否太緊。如發現骨折部位的遠端(手指或腳趾)有血運障礙,即腫脹嚴重或皮膚發紫,應及時請醫生處理。經常檢查石膏或夾板邊緣的皮膚有無受壓情況,如發紅或破潰時請醫生處理。

(2)骨折後應抬高患肢(用枕頭墊起骨折的肢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防止過度腫脹。

(3)骨折後長期臥床的病人,應睡木板床有利於健康;還要註意定時翻身,按摩受壓的皮膚,防止發生褥瘡。

(4)加強功能鍛煉也很重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體的運動,以促進血流循環,有利於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復。

(5)傢屬要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註意加強營養,常吃些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

骨折的危害是什麼

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疾病,而且在生活中也是時有發生,可以說由於骨折的發生給很多人帶來瞭傷害和困擾。骨折是大傢都知道的一種疾病,但是一般人看來該疾病隻是骨骼發生瞭斷裂,治療之後就沒事。但是專傢指出,任何部位的骨折都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的多。所以今天就為大傢介紹一下骨折的危害有哪些?希望大傢提高對骨折的重視。

(l)墜積性肺炎:多發生於因骨折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特別是年老體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時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應鼓勵思者及早下床活動。

(2)褥瘡:嚴重骨折後患者長期臥床不起,身體骨突起處受壓,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易形成褥瘡。常見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見於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長時間制動,靜脈血回流緩慢,加之損傷所致血液高凝狀態,易發生血栓形成。應加強活動鍛煉,預防其發生。

(4)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污染較重或伴有較嚴重的軟組織損傷者,若清創不徹底,壞死組織殘留或軟組織覆蓋不佳,可能發生感染。處理不當可致化膿性骨髓炎。

(5)損傷性骨化:又稱骨化性肌炎。由於關節扭傷、脫位或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處理不當使血腫擴大,機化並在關節附近軟組織內廣泛骨化,造成嚴重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特別多見於肘關節。

(6)損傷性關節炎:關節內骨折,關節面遭到破壞,又未能準確復位,骨愈合後使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損傷件關節炎,致使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

(7)關節僵硬:患肢長時間因定,靜脈和淋巴回流不暢,關節周圍組織中漿液纖維性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積.發生纖維粘連.並伴有關節變和周圍肌攣縮,致使關節活動障礙。這是骨折和關節損傷最為常見的並發癥。及時拆除固定和積極進行功能鍛煉是預防和治療關節僵硬的有效方法。

(8)急性骨萎縮:即損傷所致關節附近的病性骨質疏松,亦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骨營養不良c好發於手、足骨折後,典型癥狀是疼痛和血管舒縮紊亂。

(9)缺血性骨壞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被破壞,而發生該骨折段缺血性壞死。常見的有腕舟狀骨骨折後近側骨折段缺血性壞死。

(10)缺血性肌攣縮:多為骨筋膜室綜合征處理不當的嚴重後果,是骨折最嚴重的並發癥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軟組織損傷所致,也常因骨折處理不當造成,特別是外固定過緊。一日發生則難以治療,常致嚴重殘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