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兒科常見病。好發於6個月——2歲嬰幼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夏秋季最多。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對於正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寶寶來說,腹瀉不但直接影響他們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假若護理不當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小兒腹瀉的食譜

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並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雞蛋黃加少許面粉和薑絲所蒸出的雞蛋餅也有同等功效。

蘋果膳:蘋果含鞣酸,有止瀉作用。蘋果一隻洗凈,蒸熟,食果肉或去皮搗成果泥食用,每次30~60克,每天3次。蘋果湯也是治療腹瀉的輔助飲料。將蘋果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也可再加5%糖,煎湯代茶飲,適用於1歲內的嬰兒。

栗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後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

另外還有桔棗茶、胡蘿卜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康復期可用的膳食有白米粥、面片、藕粉、雞蛋、清蒸魚、咸味雞蛋羹等。

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瞭。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瞭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胡蘿卜湯: 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制作方法是,將胡蘿卜洗幹凈,對切開,去掉莖,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佈把渣過濾掉,最後加水(按 500克胡蘿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瞭。

寶寶拉肚子的癥狀

嬰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相對人工喂養而言,母乳喂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爸媽需要首先瞭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他是不是拉肚子瞭。

爸媽通常除瞭留意大便的次數外,還要註意觀察便便的形態,如果便便的次數比平時多,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像是從屁股裡噴射出來一樣。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癥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癥狀瞭。

寶寶拉肚子主要癥狀有:

1、輕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餘次,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黃或黃綠色,有白色小塊,可有低熱,溢奶的情況,精神飲食尚好或略減,體重不增或略降,無脫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樣便,黃色,嘔吐,發熱,尿少,食欲差,體重下降,迅速出現脫水和酸中毒,低鉀、鈣、鎂血癥等。

4、部分寶寶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小兒腹瀉怎麼辦

一、小兒腹瀉吃什麼藥

寶寶患上腹瀉,一般來說醫生都會開下列這幾種藥給寶寶服食或者使用:

思密達:適用於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對兒童急性腹瀉效果尤佳。兒童:1歲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歲: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歲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媽咪愛:小兒藥品,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腸炎等。2周歲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2周歲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

整腸生:口服膠囊,適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痢疾及各種因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腹瀉等。成人:每次1-2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兒童:每次1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

丁桂兒臍貼:對小兒非感染性腹瀉,如著涼、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單獨使用丁桂兒臍貼。如果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丁桂兒臍貼外貼與思密達內服聯合使用,效果更好。

此外,寶寶如果腹瀉嚴重,媽媽們也可以通過推拿的方法幫助寶寶減輕腹瀉的癥狀。

二、小兒腹瀉推拿

補脾經:旋推寶寶的大拇指末節羅紋面就叫“補脾經”,100-300次。

揉板門:手掌大魚際平面即是板門。用指端揉100-300次。

清大腸:食指橈側緣(靠近大拇指的一側)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線即是大腸穴。從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按摩腹部:即用掌或四指按摩腹部,100-300次。

揉龜尾:尾骨末端就是龜尾,用拇指按揉100-300次。

揉中脘:中脘穴在劍突(即胸骨下端)與肚臍的中點。用拇指或掌根按揉100-300次。

運內八卦: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周,此圓周即內八卦。沿此圓周順時針掐摩稱“運內八卦”,作100-300次。

揉天樞: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橫指(寶寶的手指)處,左右各一點揉100-300次。

小兒腹瀉的護理

一、生活上的護理

寶寶患瞭腹瀉,應該如何進行護理呢?下面這幾招媽媽們需要學會噢!

1、給足夠的流體以防脫水

從腹瀉開始要給小兒喂比平日更多的水。6個月以上的可喂些茶湯、米湯。可腹部按摩,還要註意保暖。

2、加強臀部的清潔和護理

腹瀉的小兒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出現局部破潰、發炎。因此,對小嬰兒要勤換尿佈,要選用柔軟吸水的棉質佈,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如果臀部已經發紅,清洗後塗一些鞣酸軟膏。

3、註意觀察病情及時就診

小兒腹瀉病因癥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科學就診很重要。

如何預防小兒腹瀉

1、提倡母乳喂養: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稱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質,對保持和增強消化道局部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備強有力的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證孩子消化道的機能健全,不易發生腹瀉病及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說,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喂養對生後4-6個月的小兒及孩子的第一個夏天尤其重要,並應註意避免在夏天給孩子斷奶。

2、為防止孩子發生腹瀉,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人工喂養的孩子, 應註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制作過程的清潔衛生;所用的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喂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清除瞭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會少得腹瀉病瞭。

3、在小兒的腹瀉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喂養不當所引起的。小兒的胃腸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孩子在添加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註意一要按時添加;二要作到添加一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添加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喂養不當造成的腹瀉。

4、小兒消化道原本嬌嫩,患病(如發熱、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等)時消化功能

明顯減低,在喂食過程中,應減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孩子則應給予容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膩之品。病情需要時還可用口服補液鹽配制成飲料,隨時口服,以避免患其他疾病時因喂養失誤,發生腹瀉,反使孩子病情加重。

5、感染性腹瀉如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或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除醫生給予必的藥物治療外,作為傢長要特別註意傢庭中的消毒、隔離,以免傳給他人。消毒時可采用消毒劑—新消凈擦拭桌面、地面或洗滌患兒接觸的用具、玩具等。

6、 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燙,堵住“病從口入”這一致病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