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最為常見的腰痛,痛在以腰骶關節為中心約一巴掌大的地方,或隱隱作痛,或酸痛不適,早晨起床時減輕,活動後加重,不能久坐、久站,彎腰困難。這種腰痛,中醫常稱為腎虛腰痛,也就是腰肌勞損的腰痛。腰椎突出和腰肌勞損在癥狀上有一些相似性,兩者都會出現腰酸背痛、渾身無力等等癥狀,但是兩者又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那麼怎樣鑒別腰椎突出和腰肌勞損呢?運動中發生瞭腰肌勞損應該怎麼辦?請看下面介紹。

怎樣鑒別腰椎突出和腰肌勞損

一看:有無腿痛

據悉,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分為三種,一是隻有腰痛,二是隻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有的從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的腿痛。不同的是,腰肌勞損通常隻有腰痛,因此鑒別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沒有腿痛。

二看:壓痛點是中間還是兩邊

對於純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的棘突或棘間隙有壓痛,壓痛點主要位於棘突旁,距離中線1. 5 - 3cm處,即背部中間。壓痛時,可出現沿神經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

腰背肌勞損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間無壓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壓痛,即在遠離背部中線的腰背部兩邊的肌肉。尤其對於疼痛部位講不清楚具體位置、按壓也無明顯壓痛點的情況,更可能是腰椎間盤導致的腰背痛,專業稱腰椎間盤源性腰背痛。

從痛感來講,腰椎間盤源性腰痛表現為隱隱作痛,而腰背肌勞損則是酸脹感性疼痛,甚至是劇烈疼痛。

三看:活動是否受限

腰背肌勞損患者腰部活動度一般影響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時,腰背痛誘發加劇,相反活動開來後可明顯緩解。但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往往出現向前、後、左、右等至少一個方向的彎腰困難。

四看:影像學檢查

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來鑒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腰椎正側位x片往往可見腰椎側彎,相應椎間隙變窄,兩側不等寬,骨贅形成等。腰背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軟組織慢性損傷,臨床主要表現以腰痛為主,檢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而ct或核磁共振則可準確發現腰椎間盤的退變程度,明確腰椎間盤是否突出。

運動中發生瞭腰肌勞損應該怎麼辦

1、休息可以減輕腰部扭傷後的癥狀。腰部扭傷後應該立即停止運動,讓受傷的肌肉得到休息,以免進一步損傷,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2、可以進行冰敷。可以使用冰袋敷在腰部疼痛部位,註意不要凍傷。用冰塊直接對受傷部位皮膚摩擦,效果也很好。如果沒有冰塊,可用冷水進行冷敷,用濕冷毛巾縛在傷處,每兩分鐘換一次,也可用冷水直接噴淋、浸泡。冰和冷敷的目的是使受傷部位出血盡快康復,以阻止進一步的腫脹充血。肢體扭傷的急救措施常識

3、對拉傷的肌肉局部進行加壓包紮,包紮不要過緊,以使局部有壓迫感、包紮以下部位無發紫、發涼、發麻為度。包紮的目的是為瞭抑制腫脹進一步加重,同時給這個部位的肌肉以支撐的外力。

4、肌肉拉傷初期(24小時內)不宜進行熱敷,也不要對局部進行按壓、揉捏,以免加重出血、腫脹。

5、對於不太嚴重的腰部肌肉拉傷經過以上治療後,病情會基本穩定,這時可以進行熱敷、物理治療,也可以口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或者是使用腰椎巴佈貼外貼,可以加速扭傷肌肉的恢復。

勞累易致腰肌勞損

為什麼會發生腰肌勞損的腰痛呢?腰部是人體的中點,腰骶關節是人體唯一承受身體重力的大關節,是腰部活動的樞紐,前俯、後仰、左右側彎、轉身都有牽涉,無論運動還是活動,這裡的關節比全身哪個關節承受的力量都大。

勞動強度大或活動量大,關節活動就多。關節的活動,都有肌肉的參與,所以這裡的肌肉容易發生疲勞和損傷。腰肌勞損就有腰部肌肉積勞成疾的意思。有些人即使體力活動不大,勞動強度也不大,但由於姿勢不對,脊柱處於半彎狀態,腰背肌肉一直緊繃著,日積月累,也就產生勞損,進一步發展形成無菌性炎癥,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於是腰痛就發生瞭。

腰肌勞損為何男性患病率比較高

男性患病多於女性

“現在,腰肌勞損在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中較為多見,而且從臨床上看,男性患病人數要多於女性。”王海洲醫生告訴記者,這主要源於兩個原因,一是相對於女性來說,男性的工作時間更長、工作強度更大。二是女性為瞭保持體型進行適當體育運動和喜歡逛街購物的體力活動,男性則顯得更為“懶惰”,上班坐著,出門坐車,上樓乘電梯,更長時間的久坐不動導致瞭男性患腰肌勞損比例大增。

腰肌勞損理療與功能鍛煉

常用的理療方法主要是熱療、臘療、紅外線、超聲波、激光局部照射等。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經絡,防治腰肌勞損。下面介紹自我按摩防治腰肌勞損十法:

推 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產生熱感為止。

捏 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揉 采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後腰左右兩側,用掌心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 兩手握拳,從腰部向上下滾動、按摩。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上身可配合前傾、後仰。

壓 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兩側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36圈。

叩 用雙手半握拳,用兩拳的背面輕叩腰骶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度。左右同時進行,各叩30次。

抓 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到骶部順序進行,兩側各抓36次。

抖 兩手置腰部,掌根按於腰眼處,快速上下抖動15—20次。

按 取坐位,以中指指尖揉人中穴1—2分鐘。

點 取坐位,用兩手中指的指尖分別點按兩腿委中穴(膝關節後窩正中)1—2分鐘,被按部位應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除瞭局部按摩,搖動腰部也能夠防治腰肌勞損。具體介紹兩種方法,以供參考:

①轉胯運腰 站立姿勢,雙手叉腰,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醫所說的腎穴位上,吸氣時,將胯由左向右擺動,呼氣時,由右向左擺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8—32次。

②旋腰轉背 取站立姿勢,兩手上舉至頭兩側與肩同寬,拇指尖與眉同高,手心相對。吸氣時,上體由左向右扭轉,頭也隨著向後扭轉,呼氣時,由右向左扭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8—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