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有益身心健康,但爬山耗氧量很大,老年人大都腿腳不太靈便,眼神不太好,動作遲緩,有的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老年人爬山,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註意安全。那麼,老人爬山有哪些關鍵點呢?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爬山要註意什麼

1、註意因人而異

爬山雖然是一項很好的有氧健身活動,但並非人人適宜。在爬山前

最好先檢查一下身體,如果患有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因為爬山體力消耗較大,加重心臟負荷,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癥、高血壓、肺氣腫的病人,也不宜爬山。患關節病或膝踝關節容易受傷的人不宜爬山。

2、夏天爬山最為關鍵的是防曬與防署

夏天爬山前把暴露在外的皮膚,擦是防曬霜,中途如遇戲水後,得加擦防曬霜。防曬指數最好選擇在30左右的防曬霜,回傢洗完澡後,再用曬後修復液與曬後精華素細擦一下。以防止曬後皮炎癥。爬山途中的防署,簡單辦法就是在爬山中,用三到七顆的仁丹含入口中爬山,必在時再喝點復香正氣水,到傢後,最好吃幾顆楊梅燒酒以解署氣。

3、註意多喝水

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釋血液,又可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爬山時也要註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可以減輕疲勞感,盡快恢復體力。少量多次,每次喝三大口,經常喝,不要等渴瞭再喝。夏天爬山最好帶上兩種水,一種是生理鹽水。另一種維生素類的水。這兩種都可以自制,生理鹽水就是在一瓶水中加入適量的鹽與葡萄糖。維生素類的水就是在瓶內加入維生素類的泡騰片,很方便。

4、註意爬山節奏

爬山中的脈搏始終保持在自己的有氧健身靶心率之內,170減年齡(不要超過180減年齡),一旦稍快就應該停下來讓脈搏減慢後再爬,可以短暫站立1、2分鐘再爬。也可以休息10分鐘到20分鐘,註意不要馬上坐下,應站一會兒再坐下休息。註意不要躺倒休息,還要穿上衣服,防止著涼。特別在爬山途中必須要保持呼吸節奏,要大口大口的呼吸.。再就是爬山時,要均勻在爬山,不要一時快一時慢,保持均速爬山也是保持體力的一種好方法。

5、爬山防署必備藥品

仁丹、復香正氣水、風油精、999皮炎靈、雲南白藥噴霧劑、傷顯止痛膏、蛇藥等等。

老人爬山有哪些關鍵點

老人爬山的好處

1、鍛煉腳力,鍛煉心肺功能

人老先從腳上老。老年人腳有勁,能跑能跳能走,就不易衰老。我認為就練腳勁來說,爬山的效果最好。我在58歲時得過小中風,63歲得過心肌梗死,經過幾年的遊泳鍛煉,去年開始練爬山以後,自我感覺心肺功能越來越健壯,多次身體全面檢查也未發現毛病。我在實踐中感受到爬山對練腳勁和心肺功能,要比長跑和遊泳似乎更有效,更易實行,更安全。

2、開闊胸懷,心情愉快

爬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移步,爬上去後,還要一步一步走下來,確實很艱苦的。可是,當你爬到山頂,當你征服一座山峰又一座山峰時,你會感受到無比的興奮、快樂和滿足。去年,我在經常爬香山的基礎上,攀登過昌平的蟒山、北山、龍山,海淀區的鷲峰、鳳凰嶺和門頭溝的譚柘寺後山等。我還在一天之內,用14個小時兩次翻越過海拔1291米的妙峰山。兩次征服妙峰山的磨煉,使我確實感到自豪,心情無比舒暢。“踏破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我們古稀老人同樣也可以領略和享受到這種歷經艱難而自豪的獨特境界和樂趣。

老人爬山七項註意莫忘記

1、要因人而異。如果患有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癥、高血壓、肺氣腫病的人,也不宜爬山。

2、冬天最好等太陽出來後再去爬山。一般吃早飯後再去爬山為好。爬山時穿衣要註意保暖,鞋要合適跟腳。

3、註意多喝水。一方面稀釋血液,同時可以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在爬山時要註意隨時補充水分,可盡快恢復體力。

4、要循序漸進。爬山前先做熱身,然後按照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速度不宜過快,以沒有不良反應、不明顯喘氣為度。

5、註意不要迷路。不要鉆那些沒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帶上通訊工具如手機,萬一發生意外便於同外界聯系。

6、要註意科學休息。爬山中途休息應長短結合,短多長少。短休息以站著休息為主,長休息應先站一會再坐下休息。

7、扭傷切忌局部按摩。最好冷敷20~30分鐘,便能達到消腫和止痛的作用。出發前可以隨身帶一點創可貼、紫藥水等,以備不時之需。

爬山適合帶什麼吃的

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能滿足基本的水和能量需求,那樣才能更好地完成爬山,其次就是東西不能太重瞭,不然吃的可是要成為爬山路上的一大負擔瞭。當然,也還是可以考慮爬山的目的來帶一些吃的。

滿足基本的需要我們要帶水、面包。當然,我們所帶的水最好就是普通的礦泉水就好瞭,飲料在關鍵時刻是沒辦法達到解渴的作用的。面包屬於能量比較高的、體積不大、重量不重的全能型食物。

充饑補充體力可以帶點巧克力。帶巧克力可不是讓你吃飽瞭沒事幹,邊走邊吃用的。我們知道巧克力的熱量比較高,萬一在爬山過程中出現什麼突發情況,巧克力可以幫助你很好地快速補充體力哦。

均衡營養帶點水果。水果可不是要你搬個大西瓜上去,這樣山還沒爬,你已經累趴下瞭。本身爬山就已經沒有好的夥食保障瞭,若是能夠帶點水果來均衡一下營養自然是極好的。所以不妨帶兩個蘋果,既不容易在爬山過程中撞壞也能幫助補充維生素、水分等等。

滿足爬山旅遊目的帶點零食。如果你爬山是為瞭出遊放松心情,不妨帶點小零食,在山間找一清涼美景,坐下休息時也能邊吃邊聊瞭。想想都是美好的。

爬山比跑步更傷膝蓋警惕四大運動誤區

誤區一:

跑步傷膝蓋,爬山沒問題?

體重超標的小王打算慢跑減肥,他的爸爸老王平時是個運動控,多年來一有空就爬山、跳舞,老王勸小王,“天天跑步傷膝蓋,你還是跟我天天爬白雲山吧”。

專傢解讀:

爬山、籃球、羽毛球最傷膝蓋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骨科主任史占軍教授說,爬山、爬樓梯屬於負重運動,正常人在爬樓梯的時候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會在瞬間增加4倍,一個體重為70公斤的人在爬樓梯時,其兩側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則高達280公斤,這類運動尤其不適合老王這樣的中老年人。有些市民沒有察覺自身的隱性關節損傷,盲目選擇運動項目,很容易導致運動傷害。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除瞭爬山和爬樓梯,籃球中的劇烈跳躍動作,足球、羽毛球中的劇烈扭轉動作都對膝蓋存在潛在運動風險,中老年人需特別註意。

運動項目該如何選擇?史占軍說,對膝關節損傷較小的運動有慢跑、遊泳、快走和騎車,市民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也不能擔心運動損傷而因噎廢食。”史占軍說,有些人就是偏愛籃球、足球運動,相比於不運動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適量參與此類運動是利大於弊的。

爬山比跑步更傷膝蓋 警惕四大運動誤區

誤區二:

運動有益健康,啥時運動都可以?

陳明每周打1次籃球,這陣子趕上單位籃球比賽需要訓練,他把打球頻率提高到一周5次。可是剛過完一周,在一次訓練中,他發覺右腿不由自主軟瞭一下,緊接著疼痛蔓延,右腿一受力就疼痛加劇,趕緊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右腿前後交叉韌帶斷裂。

專傢解讀:

運動頻率太高,關節肌肉易受傷

關節和肌肉在每次運動後,都會進行自我修復,如果運動頻率太高,關節和肌肉無法及時恢復,就容易造成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韌帶斷裂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史占軍說,以膝關節腔積液為例,關節之間有滑膜,每次負重或運動後受到刺激就會分泌黏液,事後滑膜會對黏液進行吸收,如果運動次數頻繁,導致黏液分泌的速度大於吸收的速度,就會形成膝關節積液。

有些運動損傷可以慢慢恢復,有些則難以恢復,如半月板內側損傷,隻能通過手術修整。

誤區三:

運動就是要“痛並快樂著”?

一些運動初學者急於求成,認為運動就是應該“痛並快樂著”,疼痛恰恰說明瞭運動有成效,要繼續忍痛鍛煉。

專傢解讀:

遇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史占軍並不認同忍痛鍛煉的做法,他認為,人們在運動中如果感到肌肉或關節疼痛,應該立即停止運動。疼痛是肌肉或關節向人體發出的危險信號,如果忽視這種信號,繼續運動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運動損傷。“如果疼痛說明運動方式或方法有問題。”史占軍說,建議換一種運動方式或方法。

爬山比跑步更傷膝蓋 警惕四大運動誤區

誤區四:

運動損傷紅花油搞掂?

小馬是羽毛球愛好者,一次比賽後,踝關節輕微扭傷走路不便,朋友立即拿出紅花油幫他搽在患處,結果紅花油沒能活血化淤,反而讓小馬的腳踝腫成瞭小蘿卜。

專傢解讀:

運動損傷24小時內先冷敷

活血化淤的紅花油怎麼會越抹越腫?這是由於當肢體部位扭挫傷或肌肉拉傷、韌帶撕裂時,毛細血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出血。出血量少時,用活血藥品,在短時間內確實能止血消腫,但當出血量大時,此時人體又不能準確感知,若立即用活血藥品按摩,可能加快毛細血管的出血,腫塊越來越大,甚至最後毛細血管破裂。

史占軍建議,在損傷發生後的24小時內,最好采用冰敷的方式,也可以用冷水沖刷患處,以促進局部的微細血管的愈合,24小時後再使用紅花油促進組織和毛細血管吸收淤血。

老年人登山的好處與註意事項

運動種類

登山探險一般是指人們在一定器械和裝備的輔助下,以克服各種惡劣自然條件,登上高峰絕頂為目標而進行的登山運動。

登山探險運動所面對的山峰往往為海拔三、四千米以上並覆有終年積雪的山峰,它的競技性,不是表現為運動員(或隊)之間在同一時空、同一條件下的比賽和對抗,而是表現為運動員(或隊)與惡劣的大自然環境的抗爭,是人的生命力和嚴酷的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在登山探險活動中,運動員面對的是高山缺氧、強風低溫、陡峭地形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困難和山間危險。對一次成功的登山探險活動的評價,不是從一般意義上的時間、速度、力量和技巧等方面去判定,而是強調所選對象山峰的高度、難度和組織運用戰術的獨特性及其科學程度。

登山探險活動,特別是組織較大型活動,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工作保證。對運動員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思想品質,還要求他們熟練掌握攀登巖石、冰雪、保護等各項登山技術,同時還要盡可能具備識別高山環境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及遭遇危險時的清醒應變能力。在組織工作上要依據隊伍規模,在大本營建立交通運輸、通訊聯絡、醫務監督、氣象預報、常規炊事等後方保障系統。

技巧

徒步穿越是戶外的一種形式。在地形復雜多樣、人跡罕至的地方,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沒有明確的路標指示方向,依靠地圖、指南針、再加上自己的頭腦和雙腳閱讀每一寸土地,在清麗脫俗或古老滄桑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跡,在沉鬱安靜或靈動跳躍中觀察和學習到各種有益的知識是一種滿足。而徒步穿越活動離不開路,路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們是否能夠成功穿越,路面條件太差有時會使我們受到傷害。

1、青石板路

路面特點:主要就是古香路,是由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人工鋪設而成。由於年代久遠,走的人比較多,這種青石板路的路面已經變得非常光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發生事故,輕則跌跤、崴腳,重則骨折重傷。

行走經驗:雨後,上山時除瞭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還要放松。行走時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盡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時包的重心應該是中部偏下,手盡量扶著巖壁或樹木。下山時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傾。腳的落點盡量踩在石板之間的縫隙,或者路旁的草木上。兩個人之間一點要拉開距離,避免一個人跌倒後鏟倒好幾個。雪後,最好用四齒的冰爪,如果不用冰爪,腳一定要落在路旁樹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

2、跳石

路面特點:所謂的跳石就是沒有明顯的路,所謂的“路”主要由山谷溝壑經長期雨水沖刷和山洪暴發形成。在這種路面上行走,需要在石頭上跳來跳去前進,細紗、小溪、巨石參差交錯,“殺機”四伏。

行走經驗:克服對跳石的恐懼心理是最主要的,這就要求註意力集中。雨季,大雨來臨之前、大雨剛過時不要去峽谷跳石,小心山洪暴發。準備好一雙底厚一點硬一點的登山鞋,在跳石之前要先檢查鞋帶是否松動,然後要把背包肩帶和腰帶拉緊,讓背包緊貼背部,以免跳躍時背包晃動、重心不穩導致失足。跳石時眼睛要註意觀察前方的情況,準確判斷下一個落腳點,註意觀察某些石頭上留下的長期作為落腳點的暗痕。

3、土路

路面特點:這種路面很常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頭風化和沒有植被覆蓋的山皮經過人們的長時間踩踏形成的。也許你覺得這是最好走的路,有什麼可註意的!那是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雨季時這種路面就是傳說中的爛泥路,非常容易跌倒,傷到膝蓋。

4、灌木叢

路面特點:灌木叢包括很多種,大致可以劃分為自然灌木叢和人造灌木叢。自然灌木叢主要分佈於茂密叢林中,灌木種類較多且較為低矮,一般土質濕滑松軟,可能會有沼澤,危險性較大;人工灌木叢主要分佈氣候較為幹燥的山麓坡地,是人為栽種防風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質幹燥、含沙土較多、貌似堅硬其實一踩就滑,部分區域存在流沙的情況。

註意事項

做好健身運動:如果將攀登的山比較高或者平時較少參加攀登運動,那麼,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熱身運動是很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鐘做一些肌肉伸展運動,盡量放松全身肌肉,這樣攀登時會覺得輕松許多。

增加彈跳動作:向上攀登時,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彈跳動作,不僅省力,還會使人顯得精神,充滿活力。

別總往高處看:登山時不要總往高處看,尤其是登山之初,因為你的雙腿還沒有習慣攀登動作,往上看往往使人產生一種疲憊感。一般說,向上攀登時,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處最好。如果山路比較陡峭,則可作“Z”字形攀登,這樣比較省力。

轉移註意力:登山時千萬不要總是想著山有多高,爬上去還需多少時間之類的事情。不慌不忙,走走停停才能體會到爬山的樂趣,不會錯過美麗的風景。在疲憊時,可以多觀賞一下周圍的景色,也可唱唱歌,轉移註意力,倦意會有所消減。

下山要放松: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腳步,切不可沖得太快,這樣很容易受傷。同時,註意放松膝蓋部位的肌肉,繃得太緊會對腿部關節產生較大的壓力,使肌肉疲勞。

好處

經常出外進行登山野營活動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從醫學角度來說,它對人的視力、心肺功能、四肢協調能力、體內多餘脂肪的消耗、延緩人體衰老等五個方面有直接的益處。

一、治療近視有一個最簡捷的辦法,就是極力眺望遠處,放松眼部肌肉。然而城市中由於工業污染及熱島效應等因素,空氣中顆粒懸浮物較多,能見度較差。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巔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無限遠,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勞。

二、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積是遠非城市中的綠地花草所能比擬的。因此在山間行走,對於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同時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

三、山間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間有益於改善人體的平衡功能,增強四肢的協調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沒有經過人為修飾的非臺階路段,可使人體肌纖維增粗、肌肉發達,增強肢體靈活度。

四、人們日常體內的糖代謝屬於有氧代謝,登山活動尤其是登高山,由於空氣稀薄,人體內大部分轉為無氧代謝,加之登山野營活動的運動量較大,山中野餐往往難以滿足體內熱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體內聚集的脂肪組織,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組織。

五、人體的正常代謝中會產生出一種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質,它能破壞人體細胞膜,溶解人體正常細胞,引起人體組織的衰老甚至變異。而氧氣負離子可以有效結合自由基,使之排出體外。據有關數據表明,城市街道上氧氣負離子的單位含量僅有100至300,而山區森林中可達數萬。因此,在大山中行走野營完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於延緩衰老。

六、登山可以放松人的心理壓力,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登山鍛煉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發展情況

登山飲食是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良好的營養不僅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補充體力,更可以令人產生refresh感,尤其在烹調過程中與同伴的互動,互相討論今天行程的種種並展望明天的行程,更能促進彼此的情誼,本文中將逐項討論爐具的種類及糧食的安排,文後並以一份菜單為例介紹如何在高山安排可口又方便的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