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和月經不調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導致月經不調和痛經的原因有很多,那麼痛經吃什麼好?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調經止痛的三款食療方。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都有哪些吧。

調經止痛益母草並非人人適用

益母草,人們常把它稱作“為女人而生的草”,其具有活血調經、祛淤止痛、利尿消腫等作用,是治療女性月經病、產後病的重要藥物。需要提醒的是,益母草並不是治療所有月經不調、痛經的“萬能藥”,它主要適用於月經量少(表現為月經周期正常或後錯,每次來月經隻有幾滴或不足兩天就結束瞭)、產後腹痛等。益母草具有活血化淤、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這類女性服藥後會導致出血量增加、出血時間延長等,無疑是加重瞭原有的月經不調。另外,益母草性寒,體質偏寒的女性也不建議使用。

那麼,月經量少的人就能放心使用益母草類中成藥瞭嗎?“也不盡然。”月經量少主要分四種類型,虛證型的最多,約占80%,另外三種類型分別是血淤型、宮寒型和氣滯型,而益母草主要適用於血淤型的月經量少,而且是治標不治本的,月經期間使用隻能暫時緩解癥狀,如果不註意日常調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血淤型月經量少 主要表現為月經顏色發暗,有血塊,伴有腹痛癥狀。這種類型的患者在平時需要使用一些活血養血的中藥進行調理,比如四物湯。

虛證型月經量少 主要表現為月經顏色發淡,像洗肉水,也有的表現為月經顏色鮮紅,患者還常常伴有心慌、氣短、乏力等癥狀。虛證有很多種,比如腎虛、血虛、氣虛等,所以患者首先要分清自己是哪種虛證,然後有針對性地治療,比如腎虛者要補腎、血虛者需補血等。

宮寒型月經量少 主要表現為小肚子發涼、怕冷、痛經等,該類型的患者平時要註意不吃生冷食物,穿衣要保暖,同時可以適當喝一些當歸生薑羊肉湯。

氣滯型月經量少 主要是生氣引起的,表現為小肚子脹、胸脹,月經怎麼也下不來。這類患者除瞭盡量保持心平氣和,平時可以吃一些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作用的逍遙丸。

調經止痛的三款食療方

八仙玉兔肉

材料:柴胡,當歸,酸棗仁,遠志,柏子仁,杭白芍,茯神,鬱金,兔子肉,細鹽,料酒,生薑絲,味精,香油,醬油等各適量。

做法:1、將柴胡等8味中藥洗凈後裝在紗佈袋中紮口。

2、洗凈兔子肉,切塊。

3、將藥袋,兔子肉,料酒,鹽,生薑絲倒入沙鍋內,加 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然後改用小火,取出藥袋在藥湯中加入適量的味精即可。

提示:此湯能調理女性月經不調,心煩失眠等病癥,尤其適合於月經不調的女性食用。

益母草煮雞蛋

材料:益母草,雞蛋兩個。

做法:將材料中的兩樣加入適量的水一起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煮一會即可。

提示:此湯有補血調經的功效,適用於月經前期有胸腹脹痛煮,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消水的功效,治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癥。

當歸紅棗炒肉絲

材料:當歸頭,豬裡脊肉,紅棗6個,味精,鹽,雞精,料酒,芡粉,生薑,白糖,蔥,油等各適量。

做法:1、將當歸頭潤透,切片,放上料酒,炒香,紅棗洗凈,切片,去核,豬肉切絲,再放在沸水中氽一下,除去血水,用芡粉,白糖,味精,雞精抓勻,生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放在大火燒熱,加上油,燒至六成熟時,把生薑和蔥放下去爆香,下入肉絲,料酒,當歸片,紅棗,炒熟,加入鹽,雞精,味精調味即可。

提示:此菜肴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月經過多等病癥。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月經過多,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癥的輔助治療。

痛經有哪些表現

(1)氣滯血瘀型。癥見每於經前一二天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脅乳房脹,或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經凈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治宜理氣化瘀止痛。

氣滯血瘀型痛經常會伴有經前或經期下腹脹痛,拒按,經量少,經色紫黯夾血塊,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月經幹凈後疼痛消失,伴胸脅、乳房脹痛,痛甚伴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舌質紫暗,有瘀點瘀班,苔薄白,脈弦或弦滑等癥狀。

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的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2)寒濕凝滯型。癥見經前數日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黑有塊,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膩,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由於受到寒氣、濕氣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環境經常潮濕、陰冷,或者忽冷忽熱,造成寒氣下結,濕氣不能順暢排泄,形成血瘀的癥狀。表現為遇冷、潮濕就會加重,小腹喜溫喜按,得暖痛減,經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軟,手足欠溫,小便清長等。

(3)氣血虛弱型。癥見經後一二天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華,或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止痛。

(4)濕熱下註型。癥見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低熱起伏,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或濡數。治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5)原發性痛經:與行經有關的下腹痙攣性疼痛,於每次月經數小時後,在下腹有難以忍受的痙攣性疼痛的痛經的癥狀,呈一陣一陣地間歇性,疼痛常可涉及到大腿前面,常有四肢冰冷、頭痛或有胃痛、便稀等癥,也可誘發支氣管炎等。

(6)繼發性痛經:與盆腔器官疾病有關,並且過程比較復雜,痛經的癥狀於經前不久開始,延續到整個月經期,至月經幹凈後才慢慢消失。

痛經我們該不該吃痛經藥

痛經服用止痛藥有害!

痛經固然在月經過後會自然消失,但若不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坐等苦熬,將會造成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痛經系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痛經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緩解痛經的程度呢?雖然絕大多數女性痛經屬於生理現象,但疼痛的惡性刺激常使人坐臥不寧、睡眠不安。

痛經服用止痛藥有害!

痛經服用止痛藥有害!據調查14-25年齡段的女性中有高達88%的人有痛經、經期不準、腹脹、腰痛等困擾,其中最常見的為痛經。而且很多女孩在每次來月經時服用止痛藥。為此,婦科專傢告誡,止痛藥更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後果。

調查中不少女孩都屬於原發性痛經,一般從初潮後開始,幾乎每月都有,使許多女孩都有一種恐懼感,更加重瞭痛經的發作,甚至產生惡性循環。這主要是由於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多學習生理衛生知識,消除經前恐懼心理。個人也要註意經期衛生,若月經來時肚子不舒服的話,可用熱水袋熱敷或喝些生薑紅糖茶、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若一直持續疼痛不能緩解的話,應及時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以對癥下藥進行治療。

痛經保健5大要點

1、避免冷飲

夏季是人們食冷飲最多的季節,在經期或經前後,痛經者宜多飲溫開水,不應恣食冷飲。許多婦女發現在月經來潮時,進食大量冰淇淋會減少月經量,縮短周期,下腹疼痛加重。

2、切勿貪涼

夏季出汗較多,毛孔開放,易受風寒之邪的侵襲,有痛經病史的婦女在樹陰下、涼臺上、過道裡乘涼的時間不宜太長;吹電風扇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空調房間的溫度不要調得過低;沐浴後要把身上的水擦幹。尤其在經行之際,盡量避免受寒。中醫認為血得寒則凝,寒冷使血管收縮,血液凝滯,經血形成或排除受阻,不通則痛,引起痛經。

3、不可偏食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薑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4、勞逸結合

經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照常工作與勞動,但要禁止劇烈運動,如打球、遊泳、賽跑、扛挑重物等,以免發生經血過多或閉止不潮,致氣血損耗或氣血運行不暢,使痛經反復發作。一些白領婦女有經行腹痛者,不可長期以一種坐勢伏案電腦旁,應適當走動,使氣血暢通。

5、和調情志

經期,經血下註,陰血不足,肝氣偏旺,容易情志不安寧,或抑鬱或煩躁,心理欠穩定,氣血不和,容易加重經期的不適感,可使痛經加重,所以應保持心情舒暢,勿使七情過度。聽聽喜愛的音樂,靜靜的休息或和朋友聊聊天等等,消除緊張、煩悶、恐懼的心理,真正做到“心脾平和,經候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