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指骨單位體積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退變,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於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新的定義強調瞭骨量、骨丟失和骨結構的重要性。不僅包括瞭已發生骨折者的骨質疏松癥,同時也包括瞭具有潛在骨折危險的臨床前期骨質疏松癥。那麼,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癥狀有哪些?我們一起看看吧。

補腎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發病率高,嚴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為國際研究熱點。補腎、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質疏松癥由劉慶思、莊洪、黃宏興、馮新送、魏合偉、邵敏、徐必達、杜瑩、蔡樺等合作研究。他們在全面分析中醫學對骨質疏松癥發病機理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補腎、健脾、活血法對骨質疏松癥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機制,並根據補腎壯骨、健脾益氣、活血通絡的治療原則研制出骨康口服液,經系列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根據腎主骨理論、脾腎相關學說及血瘀論,首次提出該病的發生主要與腎虛、脾虛和血瘀有關,且腎虛是關鍵,確立“補腎壯骨、健脾益氣、活血通絡”為骨質疏松癥的基本治療原則。這一學術思想的提出對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質疏松癥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

項目研究建立瞭多種穩定的骨質疏松癥大鼠模型,采用補腎、健脾、活血法,結合骨密度、骨生物力學、放免、骨代謝生化、骨組織形態計量學等技術,揭示:⑴骨康方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進骨形成的雙重作用;⑵能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學狀態;⑶能提高脾虛大鼠的血清木糖含量;⑷對血瘀模型有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⑸有較好的鎮痛作用;⑹能使大鼠體內微量元素發生相應變化;⑺實驗顯示無明顯毒副作用。

運用離體細胞培養技術,揭示瞭骨康方含藥血清可直接刺激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骨細胞內ⅰ型膠原的表達,抑制成骨細胞分泌il-6;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誘導破骨細胞凋亡。

采用隨機、雙盲、對照的原則進行瞭196例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骨康方能顯著緩解腰腿痛及腎陽虛癥狀,提高骨密度;闡明瞭活性氧對骨代謝有重要影響;內皮素水平的改變對血瘀證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內皮素與雌二醇及骨密度值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揭示瞭一氧化氮、雌二醇與骨密度三者之間具有正相關。

老年人骨質疏松的臨床癥狀

1。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指單位體積骨量減少,骨組織細微結構退變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變,包括絕經後骨質疏松癥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以前者為多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可分為2個亞型。

Ⅰ型骨質疏松癥:又稱為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發病年齡多在絕經後至70歲,主要見於女性,女∶男為6∶1,骨質疏松以骨松質為主,最常見的骨折部位以椎體和遠端橈骨多見,主要發病因素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質疏松癥:又稱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發病年齡多在70歲以上,女性略多於男性,女∶男為2∶1,松質骨與皮質骨同樣疏松,骨折部位多見於股骨,椎骨及尺橈骨,主要發病因素為年齡老化。

2。繼發性骨質疏松癥

是指伴有明確的原發病或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繼發性病因者,主要病因有以下幾類:

(1)內分泌疾病:

①腎上腺皮質疾病:庫欣病,阿狄森病。

②性腺疾病:促性腺激素增高癥,非正常絕經性骨質疏松癥,性腺功能減退。

③垂體疾病:肢端肥大癥,垂體功能減退。

④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

⑤甲狀旁腺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⑥胰腺疾病:糖尿病。

(2)骨髓疾病: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病,轉移瘤,高歇病,貧血(鐮狀細胞,地中海貧血,血友病),肥大細胞病。

(3)腎臟疾病:腎衰竭,腎功能不全,腎小管酸中毒,腎性骨病。

(4)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炎性多關節病。

(5)胃腸道疾病:胃腸吸收障礙綜合征,胃切除術,腸道旁路等。

(6)肝臟疾病:肝硬化(原發性膽汁性或特發性)。

(7)先天性結締性組織病:成骨細胞缺陷癥,高胱氨酸尿癥,Ehlers-Danos綜合征及Marfan綜合征。

(8)藥物因素:類固醇類藥物,肝素,抗驚厥藥,免疫抑制劑,甲狀腺制劑,抗酸劑(鋁制劑)。

(9)營養因素: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AD過多,鈣缺乏,蛋白質缺乏。

(10)廢用因素:長期臥床引起的肢體癱瘓,宇宙飛行引起的失重,骨折後。

3。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1)青少年骨質疏松癥。

(2)青壯年,成年人骨質疏松癥。

(3)婦女妊娠,哺乳期骨質疏松癥。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可分為2型,Ⅰ型為高轉換型骨質疏松,即骨吸收與骨形成均活躍,但以骨吸收為主,常見於絕經後骨質疏松癥,Ⅱ型為低轉換型骨質疏松,即骨吸收與骨形成均不活躍,但仍以骨吸收為主,常見於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通過病史,臨床表現,骨密度測定,骨吸收骨形成的指標測定,骨質疏松不難診斷。

在絕經後婦女或老年人,有易患骨質疏松的危險性,如老衰,種族遺傳,生活習慣,運動減少,吸煙,飲酒,長期攝入咖啡等,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與骨質疏松的程度及骨折有關,在早期,骨質疏松較輕者,常無明顯不適感,稱為“靜悄悄的疾病”,然而到瞭中晚期,則出現局部或全身骨痛,身高變矮,駝背,有外力或輕微外力即骨折,甚至呼吸障礙。

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辨證治療

1、腎精不足

證候:周身骨痛,骨骼變形,腰膝酸軟,筋脈拘急,消瘦憔悴,步履蹣跚,反應遲鈍,成人則表現為早衰,出現發落齒搖、陽萎遺精、耳鳴耳聾、健忘等癥伏;小兒則出現生長發育退緩,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五遲五軟,易驚盜汗或抽搐,舌體瘦小光紅,脈細弱。

治法:滋補肝腎,強筋壯骨。

方藥:左歸丸合虎潛丸加減。方中熟地、龜板、山萸肉、菟絲子、白芍滋陰養虛,補肝腎之陰;鎖陽,鹿膠溫陽益精,養筋潤燥;枸杞益精明目;黃柏、知母瀉火清熱;虎骨(虎骨現已不用,可用牛骨代替)、牛膝強腰膝,健筋骨;山藥、陳皮、幹薑溫中健脾。

關節煩疼或發熱加鱉甲、地龍、秦艽、桑枝;骨蒸潮熱以生地代熟地,加青蒿、銀柴胡、胡黃連;筋脈拘急加木瓜、漢防己、絡石藤、生甘草;小兒虛煩易驚多汗抽搐者加牡蠣、龍骨、鉤藤;若出現肌肉關節刺痛、拒按或有硬結,皮膚瘀斑、幹燥無澤、面晃唇暗、舌質淡紫或有瘀點,脈弦澀等血瘀的表現,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合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以養血活血,活絡軟堅。

2、脾腎氣虛

證候:腰背四肢關節疼痛,四肢無力,肌肉衰萎,晝輕夜重,骨骼變形,活動不利,面色(白光)白,口淡、自汗,面浮肢腫,夜尿增多,少氣懶言,腸鳴腹痛,便溏或五更泄瀉,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脈弦沉無力或遲細。

治法:補益脾腎。

方藥:右歸丸合理中丸加減。方中制附子、肉桂溫補命門之火,以強壯腎氣;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絲子養血補腎生精;黨參、山藥、白術、炙甘草健脾益氣;幹薑溫振脾陽;當歸養血和營;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溫養督脈。

腹痛拘急者加烏頭、細辛、全蠍、蜈蚣;浮腫關節腫脹加茯苓、澤瀉、苡仁、身倦乏力者加黃芪;肌肉萎縮者加靈芝、何首烏、雞血藤、阿膠。對骨質疏松合並畸型或骨折的患者采用夾板或支架固定制動,並鼓勵患者早期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

(二)骨質疏松癥的社區治療小驗方

1、黃精、黨參、熟地、黃芪、首烏、巴戟天、杞子、龜板、鱉甲、肉蓯蓉、鹿茸、大棗等藥物煎骨湯、肉湯服用。

2、防風、威靈仙、川烏、草烏、透骨草、續斷、狗脊各100g,紅花60g,川椒60g,共研細未,每次用50~100g醋調後裝紗佈袋敷於皮膚上,並在藥袋上加敷熱水袋,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平均療程30天,用於骨質疏松疼痛者。

(三)骨質疏松癥的中成藥治療

濟生腎氣丸:每日7.5g,療程半年,對腰背疼痛、日常生活障礙均可改善,對老年性骨質疏松可長期服用。

骨質疏松吃什麼好

1、枸杞肉絲

肉絲120克,構把子60克。

先用豬油將構把子略炒,加少量水婉爛,出鍋。再用豬油將肉絲炒熟(不可過老),倒入相憶合炒,調味品自酌。還可做構跑婉羊肉、構櫃仍牛肉、構把粥等,根據自己口味制作。在制作過程中亦可加入適量杜仲或肉灰蓉。

2、羊骨羊腰湯

新鮮羊骨500克,羊腰(羊腎)2隻,料酒、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麻油等適量。

鮮羊骨洗凈,用刀背砸斷備用。將羊腰洗凈,去除臊腺及筋膜,斜切成羊腰片,與羊骨同放入沙鍋內,加水足量,上火燒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煮90分鐘。待羊骨湯汁濃稠時加味精、五香粉、精鹽拌勻,淋入麻油即成。佐餐當湯,隨意服食。

3、杜仲腰花

炙杜仲12克,豬腰子250克。

將豬腰子如常法處理,切成腰花。炙杜仲加清水,熬成犯毫升藥液。用藥液一半及其他調味品拌入腰花。如常法炒制腰花,炒制過程中格另一半藥液倒人鍋中。

4、蝦皮拌豆腐

嫩豆腐750克,蝦皮50克,蔥花、薑末各25克,麻油10克,精鹽、味精少許。

蝦皮洗凈,放入碗中,用煮沸的開水燜泡10分鐘,晾涼後,瀝幹水。將嫩豆腐入沸水鍋中煮一下,撈出,剖條後切成小方丁,放入盤碗內,蓋上蝦皮,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麻油拌勻。佐餐服食。

5、核桃片

芝麻9克,屈相比15克,桂圓肉6克,靈芝9克,首烏9克,大豆15克,珍珠助3克,花檄1克。

哪些藥物會導致骨質疏松

第一,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脊椎X線檢查發現,長期應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患者中,大約71%出現脫鈣現象,33%壓縮性骨折。

第二,抗癲癇藥物,長期服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抗癲癇藥,可因其促進維生素降解及消化道對鈣的吸收減少而導致低鈣血癥,引起骨質疏松癥或者自發性骨折。

第三,甲狀腺激素,會使鈣磷運轉失調,引起骨骼系統脫鈣,骨吸收增加而導致骨質疏松癥。

第四,肝素,病人應用肝素超過4個月就可能發生骨質疏松癥或者自發性骨折。

此外,使用某些化療藥或長期使用異煙肼及鋰制劑等,也有誘發藥源性骨質疏松的可能。

不過,藥物引起的骨質疏松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首先,應保持足夠的體力活動。至少堅持每天30分鐘,每周35次的體育鍛煉。其次,要多吃含鈣食物,如菠菜、韭菜、蘑菇、動物肝腦、魚類、骨湯、牛奶等。再次,補充維生素D、多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最後,可使用藥物降鈣素或雙磷酸鹽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對絕經後的女性,還可適度補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