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出現老齡化,老年癡呆患者也在大量增加,老年癡呆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使得很多老年人需要人照顧,老年癡呆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下面小編就介紹一下老年癡呆各個階段的癥狀表現,老年癡呆的癥狀表現有哪些?不同階段癥狀有所不同。

老年癡呆掛什麼科

老年癡呆掛什麼科?傢中有老人患上癡呆癥之後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一旦患病,就應該帶老人去診斷一下,以免耽誤瞭病情,錯過瞭最佳治療時期。如果老年癡呆癥狀不適特別嚴重,就不會很麻煩。那麼老年癡呆應該掛什麼科呢?掛科也是一個很講究的事情,為瞭老年人,不能大意。

老年癡呆掛神經科

老年癡呆掛什麼科?老年癡呆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老年癡呆是一種腦部疾病,也就是老人的腦部神經出現瞭退化現象,使得頭腦不能像常人一樣運行。那麼可以去掛神經科,主要從腦部神經開始著手治療。可以采取結合中醫的治療理論的中樞神經再生療法,治療過程中刺激大腦,使大腦釋放出一些物質,能快速修復受損神經的關鍵物質,老年癡呆的患者的大腦也就能重新運轉起來。

老年癡呆的臨床癥狀

老年癡呆的癥狀一:遺忘期

這個時期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特別健忘,並且在出現記憶力障礙的時候會漸漸地出現計數能力、認識能力以及定向力障礙,隨著這些能力的降低,老年人的活動范圍明顯的出現縮小,但是這個階段尚且還是能夠保持正常的生活能力,基本上不用別人幫忙。一般來說這個階段是老年癡呆持續時間最長的時間。

老年癡呆的癥狀二:精神錯亂期

這個時期老年癡呆的病情進一步加重,病情出現急轉直下,老人的認識功能進一步下降,會出現失認、失語和失用,並且會出現思維障礙和個性人格的改變非常明顯,行為也出現明顯的異常,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少動、假面具臉和肌肉張力增高,也可以出現偏癱和癲癇的出現,日常生活基本上已經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幫忙。

老年癡呆的癥狀:癡呆期

患者完全變成一個癡呆的人,處於完全緘默、完全臥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常會伴隨著惡病質、強直肌和大小便的失禁,已經變得完全需要別人照顧才能生活下去。

老年癡呆是一種讓老年人失去自理能力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隨著老齡化的加重越來越高,很多老年人失去瞭自理能力,生活質量受到瞭嚴重的影響,給子女帶來瞭很大的負擔,對於老年癡呆目前治療方法不是沒有,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最好是及早預防。

老年癡呆預防從什麼時候開始

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大腦。大腦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耗氧量卻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腦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給,所以必須有足夠的血液供應,大腦才能正常活動。衡量大腦血液供應的標準是腦血流量,腦血流量一旦減少,腦細胞的供氧量也隨即減少。

如果腦組織缺血10餘秒鐘,就會引起大腦的功能發生變化;如果大腦某一部分血流在較短時間內完全阻斷,則會發生局部腦組織壞死,即腦梗塞;如果大腦供血不是完全阻斷而是慢慢地減少,就是慢性腦供血不足。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的血液供應會逐漸減少。中老年人的腦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相對較低,腦血管的自動調節機能也逐漸下降,因此隻要供血發生輕微的變化,就會明顯影響腦血流量,從而導致慢性腦供血不足。經常反復出現的頭暈、頭昏、頭痛,且常有心煩、耳鳴、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健忘等,這些都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目前醫學上認為長期的慢性腦供血不足是引發老年癡呆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更多的醫學專傢建議盡早預防發生慢性腦供血不足是預防老年癡呆病的關鍵方法之一。一定不要等到出現瞭癥狀才考慮預防,到那時就已經為時過晚瞭。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的轉變,極易發生腦供血不足,如電腦的應用,使更多的人長期處於一種坐姿,造成頸椎病的發生從而引發腦供血不足;另外長期駕車也易出現腦供血不足;長期的用腦過度、熬夜、情緒緊張焦慮等,這些因素都極易贊成腦供血不足的發生而並未引起更多人的重視,因此專傢建議在生活中應該註意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預防老年癡呆病。

1.長期處於一種坐姿的人,要改變一下習慣,應該每隔半小時起來做一點運動,慢慢的活動頸部,註意動作不能快,10分鐘後再工作。

2.多做一點手指、腕部等小關節的運動。雖然這些小動作看起來很微小,但其實比運動量大的活動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而它們也能同樣達到預防老年癡呆的效果。其實,左手和右手分別受著不同右腦和左腦的控制,右撇子經常用右手,導致左腦得到鍛煉,而忽視瞭右腦的鍛煉。對此,經常換用左手可鍛煉右腦,使左、右腦能平衡互補,一定程度上的確可延緩大腦退化。同時,手部分佈瞭很多穴位,刷牙、吃飯時都可通過刺激穴位影響到大腦皮層,延緩腦細胞衰老,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老年癡呆癥。

3.堅持定期做有氧活動。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更應該註意這一點,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不僅能陶冶情操,更能滿足人們對於氧氣的需要,預防腦供血不足,不妨利用周末時間去做蹬山、遊泳、放風箏等戶外活動。

4.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芽、瓜類、黑木耳、芹菜,以及豆、奶、魚、蝦等食物;忌吃生、冷、油膩,以及過咸過辣過酸的食物,尤其少吃蛋黃和動物的肝、腎、腸等食物。以吃七八成飽為宜,這樣可以降低一天的周期性心腦血管缺血程度。

擴瞳可早期篩查老年癡呆

據瞭解,擴瞳試驗首先由美國科學傢辛托教授在1994年底提出, 此後經世界各國科學傢驗證,80%~90%的老年性癡呆病人在滴入極稀的擴瞳藥托吡卡胺後,都會出現異常明顯的擴瞳,但也有一小部分目前無病的老年人出現陽性反應。辛托教授對一些目前無病而擴瞳試驗陽性的老年人隨訪2—4年,發現他們的智能都出現瞭一定程度的減退,他認為這些人很可能已經患有極早期的還沒有癥狀表現的老年性癡呆。

由於人的瞳孔是經常變化的,要判定它是否擴大15%以上(陽性結果),並非易事,檢測儀器須十分精密,因此國內一直未見此項檢測的開展報告。顏文偉教授等率先開展瞭這項研究,並與人合作研制瞭能夠同步測定記錄雙側瞳孔並按電腦程序自動進行對照比較和分析判別的儀器。目前已累計測定未經治療的老年性癡呆54例,結果47例陽性,占87%;無病的老年對照66例,其中50例陰性,符合率75.8%,但是也有16例陽性,顏文偉教授等人正在進行追訪。

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原因尚未闡明的腦組織退行性疾病。對該病的治療關鍵是早期診斷。擴瞳實驗在全國老年醫學學術大會作介紹時,引起專傢們的廣泛關註,有關專傢認為,擴瞳試驗不是 特異性高的診斷檢測方法,但它對人體無創,可作為一種早期篩查方法。此外,目前無病而擴瞳試驗結果陽性的老年人,有可能是極早期的老年性癡呆,此時用抗衰老藥物將有助於抑制病情發展。

老年癡呆的表現五花八門

1、記憶力減退

尤以近事遺忘最為突出,是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患者對當天發生的事不能記憶,剛剛做過的事或說過的話不記得,熟悉的人名記憶不起來,忘記約會、忘記貴重物品放何處。

2、難以完成熟悉的工作

癡呆患者難以勝任日常傢務。例如,患者可能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飯菜的步驟。

3、語言障礙

癡呆患者可能經常忘記簡單詞語或以不常用的詞語來代替,結果說出來的話讓人無法理解;叫不上日常物品的名字;口語量減少。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

4、計算力減退

經常算錯帳、付錯錢。

5、時間和地點定向障礙

忘記今天是星期幾,記不清具體的年、月、日,在熟悉的地方也會迷路。

6、判斷力受損,抽象思維困難

癡呆患者反應遲鈍,很難跟上他人交談時的思路。

7、空間定向力障礙

穿外套時手伸不進袖子,迷路或不認得傢門,不能畫簡單的幾何圖形。

8、情緒或行為改變

癡呆患者的情緒可以變得極不穩定,較以往抑鬱、淡漠或以激動、焦慮不安、註意力渙散。這是很普遍的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

9、人格改變

癡呆患者的為人處世較病前不同,如懷疑傢人偷竊自己的錢財或把一些不值錢的東西藏起來。

10、興趣喪失

癡呆患者可能變得消極,缺乏主動性,長時間坐在電視機跟前消磨時日或終日昏昏欲睡,對以前的愛好也失去瞭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