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一旦到瞭晚期,治療效果便非常有限,因此,預防保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癌癥預防的關鍵點之一就是科學均衡的飲食。研究表明,很多的癌癥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物的成分特別關鍵,抗氧化劑、纖維素、植物化學成分等都是抗癌法寶。以下就介紹如何正確選擇含有這些成分的食物。

​飲食幫你預防不同癌癥

一、甜椒、蘋果能防多種癌

腫瘤患者要從食物中攝取抗氧化劑,特別要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水果和蔬菜,如蘋果、柑橘、胡蘿卜、杏仁、獼猴桃、菠菜、西紅柿、青椒、南瓜以及魚類等食物。

蘋果含有豐富的檞皮素,尤其是未削皮的蘋果有大量的果糖纖維,有助於腸胃消化和降低膽固醇,對防治胃癌和大腸癌有一定的作用。需要註意的是,蘋果不能吃得太多,每天吃1—2個,將蘋果洗幹凈,最好不要削皮,在早晨起床時或晚飯後吃。另外,甜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越紅的甜椒,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的含量越多。β胡蘿卜素是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有效預防癌癥。甜椒的健康吃法:甜椒水分多、質地脆、口感佳,非常適合生吃。如果是炒食,也隻需在鍋內翻炒兩下即可,以免破壞瞭甜椒中的維生素C。

二、粗糧水果能防大腸癌

纖維的功能是吸取腸內的水分,使糞便體積增大,刺激腸內壁產生規律性的蠕動,促進糞便排泄、縮短腸內致癌物質與腸壁的接觸時間,尤其會降低誘發大腸癌的風險。膳食纖維在葉類蔬菜、水果、粗糧中含量較多。

膳食纖維素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為纖維素與有機物結合,可阻礙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還可引起腹瀉。過量纖維素可引起脹氣,降低鈣、鎂、鐵及維生素的吸收。每人每天隻需要膳食纖維10克。

健康人每天至少應排便一次。如果大便幹燥、量比較少,說明膳食中缺少纖維素。紅薯所含纖維素可達5%、土豆為3%。此外,還可以在飯前1小時生吃點蘿卜,或者一天吃兩根香蕉、兩個橘子。

三、少吃動物油脂防肝癌

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多數含大量飽和脂肪酸,而大部分植物(除椰油和棕櫚油外)、魚類和海產類則含較高不飽和脂肪酸。如平時大量進食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會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每人每天油脂攝取量隻能占每日食物總熱量的兩成,(每天的用油量控制在15—30毫升),動物油和植物油要混著吃,不能單吃一種。少吃魚類、油炸食品,少吃奶油或奶酪,每天吃的雞蛋黃不超過2個,每天食用新鮮綠色蔬菜500克,最好不吃動物內臟、雞皮、肥肉及蟹黃。

四、豆腐豆芽能防乳腺癌

植物性化學成分是“非營養素”化合物,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植物雌激素是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主要為異黃酮類、木酚素類兩大類,均存在於植物及其種子中,尤其是大豆食品中含量極高。平時要多吃豆腐、豆漿、蠶豆、豆芽、豆豉等。西蘭花、芥菜、白菜對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用60克蠶豆和100克大米煮成粥,每天早、晚各喝一次,可以用西紅柿炒西蘭花(西紅柿2個,西蘭花2朵),將西紅柿洗凈,去皮,切成半月狀。把西蘭花洗凈並掰成小朵。炒鍋入油燒至6分熱時倒入西蘭花和西紅柿,加入適量鹽和雞精,炒熟即可食用。需要註意的是,豆腐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天天吃,最好是三四天吃一次。

防止癌癥小竅門

每天走路1小時。

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時,能使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隻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幾率。

最少開窗半小時。

很少有人知道,裝修污染除瞭甲醛外,還有一種很強的致癌氣體——氡及其子體。它一般藏在花崗巖、水泥、瓷磚裡,沿著這些地方的裂隙擴散到室內,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時間長瞭,就會誘發肺癌。

用幹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過一股用幹毛巾擦背的熱潮。東京大學副校長水野教授研究指出,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為摩擦受熱會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組織裡一種細胞,能起到吞蝕並破壞癌細胞的作用。

就著蔥蒜來吃飯。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60%。大蒜隻有被碾碎和氧氣充分結合後才會產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穩定,一旦遇熱很快會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將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涼拌菜中。

曬15分鐘太陽。

在最便宜的防癌處方裡,曬太陽算是做到瞭極致,不用任何花費,就能通過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維D不足會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風險。為避免暴曬增加皮膚癌風險,每天隻要曬15分鐘太陽就足夠瞭。

每天四杯綠茶。

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費9年的時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天隻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癥風險降低40%。不過,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濃太燙的,否則會影響其防癌效果。最佳飲茶溫度應該是60攝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鐘後,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裡。

一口嚼30次。

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癥風險。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睡夠7小時。

美國癌癥研究會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達47%。這是因為睡眠中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能減緩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產生,從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

少吃點糖。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指出,每天隻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主任郝繼輝表示,最好少吃或不吃含糖食品。國際上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應在50克內。

吃肉時喝杯紅酒。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對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推薦食用量是每周500克左右,吃得過多,就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不過,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各種癌癥的早期信號

肺癌早期信號:久咳不愈的刺激性幹咳、痰中帶血,偶有胸痛。經抗生素、止咳藥不能很好緩解,且逐漸加重。

大腸癌早期信號:腹部不適、大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便血。

胃癌早期信號:上腹部不適或疼痛,久治不愈的潰瘍病,服止痛、止酸藥物不能緩解,進食後飽脹或疼痛。進行性食欲減退、消瘦。

食管癌早期信號:吞咽食物時有不順感、疼痛、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乳腺癌早期信號:乳房腫塊、乳頭血性溢液。

宮頸癌早期信號:中年以上婦女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白帶增多。

肝癌早期信號:右肋下痛。

顱內腫瘤早期信號:頭痛、嘔吐。頭痛等多發生在晚上,以前額、後枕部及兩側明顯。嘔吐與進食無關,常常為噴射性嘔吐。鼻塞、鼻出血、單側頭痛或伴有復視。

皮膚或黏膜腫瘤早期信號:皮膚、頰黏膜和舌頭等處經久不愈的潰瘍,黑痣突然增大、破潰出血。

泌尿系統腫瘤早期信號:出現無痛性血尿

最容易被治愈的癌癥有哪些

1.宮頸癌:可通過疫苗註射預防的癌癥

宮頸癌是最容易被治愈的癌癥。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治愈率幾乎可以達到100%。而且,目前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的癌癥疫苗就是宮頸癌疫苗。宮頸癌的高治愈率無疑讓人類對戰勝癌癥的事業充滿瞭更大的信心。

2.乳腺癌:最適合個性化治療的癌癥

乳腺癌是讓所有女性倍感恐懼的癌癥。它不僅危及生命,還讓女人面臨性別特征的殘缺問題,是身體和心理殺傷力很大的惡性腫瘤。但現在乳腺癌已成為治愈率最高的癌癥之一。如果早發現、早治療,70%的女人仍能重新擁有健康。而且現在的醫學發展水平已經最大程度地實現瞭保乳,讓手術痛苦和對身體的損害減少到瞭最低程度。

3.皮膚癌:夏季更高發的癌癥

皮膚癌是白種人常見的惡性腫瘤,但最近幾年我國的發病率上升。值得欣慰的是,皮膚癌是很容易治愈的惡性腫瘤,前提是早發現、早治療。專傢發現,皮膚癌的發生與酸性的身體內環境有關。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能有效預防皮膚癌。

4.惡性淋巴瘤:50%的早期淋巴瘤能被治愈

惡性淋巴瘤過去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絕癥,但隨著近年來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惡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50%。其中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達80%以上。大量臨床試驗證實,使用免疫化療後,50%的早期淋巴瘤患者能被治愈,而一半的患者在得病5年後依然可以健康生存。

5.大腸癌:80%的早期腸癌可被治愈

統計數字表明,大腸癌的發病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呈同步上升趨勢。大腸癌與胃癌相對照,有“此消彼長”的趨勢。曾經,中國是胃病大國,那是物質匱乏時代的產物。現在,物質豐富時代帶來的現實是,胃癌患病率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增長。專傢發現,大腸癌是與飲食密切相關的疾病。高脂、低纖維的飲食結構再加上久坐少動是最大的致病因素。

作為惡性腫瘤,大腸癌的治療仍舊是手術、藥物和放療的“三部曲”。而對早期發現的腸癌來說,治愈率可高達80%以上。而且,手術的創傷也不大。對於非常早期發現的腫瘤,腹腔鏡手術就可以完成。

6.肺癌:低劑量螺旋CT有助早發現

肺癌之所以是“殺傷力最大的腫瘤”,就是因為它通常很難早期被發現。一旦出現明顯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胸痛、氣短等癥狀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屬中晚期。

近年來,醫學傢們一直在尋找有效治療肺癌的方法。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采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的方法,有助於及時發現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如果及時手術治療,5年和10年生存率可達85%和50%以上。

7.胃癌:從傳染病到慢性病的轉變

我國一直是胃癌的高發區。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持續增高中,15%的患者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胃癌的治愈率也與是否早期發現有關。如果早發現、早治療,胃癌也是治愈率超過60%的疾病。

WH0的調查發現:50%的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而在我國,60%的胃病患者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問題。有些專傢甚至把胃癌稱作“傳染病”,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中國人的“共餐”習慣有關,專傢建議外食族應養成分餐或使用公筷的好習慣。

關於癌癥的四大真相

真相一:人人都有癌基因

從醫學上講,倘若能檢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癥瞭。所以絕對不是人人身體裡都有癌細胞,但是,每個人身體裡都有原癌基因,它主管細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長需要它。人身體裡還有抗癌基因,事實上的作用是抑制原癌基因使它不過分“活躍”。在平常,它們維持著一種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過分活躍,而抑癌基因卻失去活性。歸根結底,還是外面有一個致癌因素在作用於它。這個致癌因素主要的,或者說80%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存在於不良的生活行為之中。

真相二:癌癥的易感性可以遺傳

近年來對基因的研究非常深入,甚至把人體結構基因圖都解密瞭。現在已經知道癌癥是一個多基因遺傳易感性疾病,基因是管理遺傳的,科學研究發現不少基因都與癌癥有關,但它不是一個必然的因素,即父親患癌,子女並不一定得癌,那麼遺傳的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遺傳的是對致癌因素的易感性,不是癌。例如父親是患肺癌去世的,兒子便會對煙霧裡的致癌因素易感,因為父親把它遺傳給瞭兒子,但兒子不抽煙,得肺癌的幾率就很低瞭。

真相三:半年一次體檢比較合適

癌癥的整個進展過程比較短促,癌癥是等不及的,除宮頸癌高危人群可以有較長的間隔外,其餘癌癥的高危對象應每年檢查2次。這樣能早期發現癌癥,爭取最佳治療機會。

我們不可能使每個健康的人都一年兩次去查癌,醫學研究知道,得癌的機會並非人人均等的,某一種人是某種癌的高危對象。如抽煙的人是肺癌的高危對象,小夥子抽煙雖厲害,但年輕人得肺癌的幾率低,因而我們就讓40歲以上抽煙厲害的人每年做兩次胸部X線檢查。

真相四:許多“患者”實際上已經被治愈

其實有不少癌癥在治療後效果絕對是好的,尤其是乳腺癌、宮頸癌、鼻咽癌等。癌癥也是病,治好瞭就好瞭,治療癌癥講5年生存率,不少生存5年、10年的患者實際上就是治愈瞭。我們看見很多癌癥患者沒治好,術後復發瞭。本質上,那些沒有治好的患者是診斷得太晚瞭,關鍵是沒有做到早期診斷。應該說,診斷提前一步,復發減少一點,診斷越提前,復發越少,真正做到早期診斷可以不復發,不復發意味著可以治愈。看見有人癌癥治療後又復發瞭,就得出癌癥是不能治愈的結論是錯誤的。說到底,癌癥也隻是一種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從我做起,註重預防,便可遠離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