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各種病原體開始大量繁殖,體質不佳時病原體就會乘虛而入,令醫院裡的小病號也多瞭起來,多是各種過敏、皮膚濕疹、濕毒、痱子、咳嗽,腹痛腹瀉、嘔吐等病癥。在這個“春生”的季節裡,兒童飲食也宜順應天時。怎麼吃?一起看。

照顧病寶寶的7大常見誤區

錯誤觀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瞭?

在幼兒期,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其實那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而大多媽媽們會擔心是不是寶寶感冒瞭,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造成以上現象最主要的原因隻是累積瞭過多慢慢幹黏住的鼻腔分泌物,尤其是沒有發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隻要養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瞭。

至於什麼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師發現有鼻腔內發炎,即發紅、腫脹,引起鼻粘膜分泌物增多時,才能下此診斷。

錯誤觀念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隻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隻是對癥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傢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錯誤觀念三:有痰聲就要拍背排痰?

所謂的呼吸系統包括:鼻腔、喉嚨、氣管及支氣管,還有肺臟,產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處,多半是由於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當聽到幼兒呼吸聲感覺有痰時,應先自行判斷或請醫師協助瞭解痰的位置,痰位置可在上──即喉嚨以上,或在下──即氣管或肺部,若為前者,便不必要給予拍痰,反而需要認真清除鼻腔或喉嚨分泌物才是;當然,若確實有氣管內痰聲,則需要給予規則拍痰。

錯誤觀念四:註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緣故,打點“丙種球蛋白”就能起預防感冒作用,但註射瞭一段時間,卻沒見什麼效果。

“丙種球蛋白”是來源於血漿提煉的生物制劑,以目前的技術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不是100%的安全。再則,它隻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見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完全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專傢提醒

寶寶愛感冒,應找出原因是關鍵:營養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維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總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風”;多次反復使用抗生素也會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則應考慮疾病因素,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患兒也是愛頻繁地感冒,這就需要先將疾病治好。

錯誤觀念五: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對人體而言,咳嗽是一種生理性反射,當呼吸道吸入異物,或浸潤發炎,便將此訊息上傳至大腦中延髓的咳嗽中樞,就引起激烈的反射運動,目的在於將氣管內異物排除,因此咳嗽時會以猛烈速度,自喉嚨深處把空氣排出,同時一並將異物噴出。

從上述觀點來看,咳嗽是個自我保護機制,對人體是有益的。除瞭先判別有痰的咳或無痰的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份攝取,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另外也要考慮幹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適,如不能入睡、吃瞭便咳或嘔吐,才需考慮用適當止咳藥物。此類藥物有麻醉性與非麻醉性兩類,因此必須向醫師仔細咨詢後,才能放心用藥。

錯誤觀念六:孩子3歲以後可以吃大人的藥瞭

現在大多數父母都知道嬰兒要使用專用的藥物。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後,有的父母就以為對大人安全的藥物,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的,隻要減少一點劑量就行瞭。殊不知由於孩子的生理與大人不同,對成人安全的藥物對兒童未必安全,有時甚至是危險的。如四環素類的藥物由於其強毒副作用目前被兒科淘汰;慶大黴素會致神經性聽力損傷,6歲以下兒童禁用;喹諾酮類抗生素存在引起關節病變和妨礙軟骨發育,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故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皆不宜用。

又如感冒通,大人吃瞭沒事,孩子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血尿,後果嚴重。專傢提醒:用藥前一定要看清楚說明書,孩子用什麼藥、劑量多少應由兒科醫師來決定,而不應父母自己想當然,以免出錯。

錯誤觀念七:吃化痰藥需吃到沒痰為止?

人體在對抗病毒或細菌入侵呼吸道時,會因發炎反應產生分泌物,加上剝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原體等,造成痰液。當感染數日後,體內免疫系統會由各種免疫細胞負責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時以多攝取液體、將痰軟化為首要之務;至於化痰藥,則隻在當醫師覺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時,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幾天內使用,並非一直用到無痰為止。媽媽們應相信,寶寶體內本應該就有一位“清道夫”在執行勤務,隻要將環境因素(包括水份攝取、溫濕度等)做適當調整便可以,身體會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見錯誤觀念,可說在門診中天天可見,在此呼籲所有愛護寶寶的父母們,千萬不要人雲亦雲、以訛傳訛,甚至將黑白顛倒,如此反而會使寶寶的病癥難以舒緩。應當在對寶寶做出處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為,看看育兒百科,或者和您的兒科醫師電話咨詢,便可以為寶寶在有呼吸道疾患時,做最好又正確的保健。

寶寶生病前有六大征兆

前兆1:食欲下降

健康寶寶吃嘛嘛香,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但是如果你發現寶寶食欲減少或者拒食的話,可能是寶寶患病的前兆哦!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現在突然拒奶或無力吸吮,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則可能存在感染的情況。

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鋅、維生素A或D中毒也可能引起食欲低下;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寶寶,在腮腺腫大前的1-2天,會發生發燒、頭痛、嘔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適的癥狀,繼而出現一邊或兩邊耳下的疼痛,也就是腮腺腫大起來;寶寶發燒時,食欲也會隨之下降。

要提醒傢長的是,生病不一定就是食欲下降,有些疾病還會使寶寶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兒童糖尿病,多飲多食,吃不飽,即使吃得多,體重也還是不升反降。這也是媽媽需要提高警惕的呢!

前兆2:睡太多或者睡不好

正常的嬰兒一般入睡較快,睡得安穩,睡姿自然,呼吸均勻,表情自如。如果寶寶有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穩等異常現象出現,則預示著疾病悄然發生。

各種疼痛,如牙痛、頭痛和神經痛等都會使寶寶夜間睡眠不好,瘙癢、腸胃系統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會使寶寶從夜間睡眠中驚醒。

若寶寶睡前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後顏面發紅、呼吸急促,這種狀況可能是寶寶發燒瞭;若入睡前愛用手搔抓肛門,可能是患瞭蟯蟲病;若寶寶常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後大汗淋漓,平時容易激怒,則可能患瞭佝僂病;睡覺前後不斷咀嚼、磨牙,則可能是睡前過於興奮或有蛔蟲感染。

前兆3:情緒波動大

如果傢長細細觀察,寶寶情緒的變化也能預示寶寶是否生病瞭。健康的寶寶,通常都是氣色好,眼睛有神,不哭不吵不鬧騰,很容易滿足。但生病的寶寶則會表現出不同平常的異樣,如果寶寶有以下表現,爸媽就要多當心瞭!

寶寶發熱的時候,常常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幹燥;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等情況常常是驚厥的預兆;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除明顯征兆外,寶寶還可能表現出萎靡不振、煩躁不安或愛發脾氣。

寶寶情緒不穩定,總是大吵大鬧難以安撫,確實很讓爸媽頭疼。但爸媽這個時候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寬容和理解,畢竟疾病和情緒是可以相互影響的,寶寶的不良情緒有可能會加重原來的病情哦。

前兆4:面色蒼白

健康的寶寶白白胖胖,臉色紅潤,很讓人歡喜。而如果寶寶臉色蒼白則可能是患病的前兆。比如寶寶患上肺炎時,臉色就會是蒼白的,同時還伴有發熱現象;有心臟病的寶寶的臉色也通常是白色的;寶寶如果身體很虛、多汗的話,臉色也會很差,缺少光澤;貧血或者失血的寶寶除瞭臉色蒼白之外,還常常伴有嘴唇、牙齦的灰白,需要引起爸媽的註意。另外,臉色萎黃、哭鬧不休的寶寶,有可能是敗血癥的前兆。

要提醒媽媽的是,剛剛睡醒的寶寶,通常面色不是太好,神情也是迷迷糊糊的,但這隻是寶寶未睡醒的表現,媽媽要學會區分,不必擔心太多。

前兆5:呼吸不暢

健康的寶寶呼吸通常都是非常均勻、有節奏,不緊不慢的。嬰幼兒呼吸系統處於發育階段,患病時易引起呼吸異常。

若寶寶呼吸變粗、頻率增加或時快時慢,面部發紅則可能是發熱;張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動作是鼻子不通氣的表現;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50次,鼻翼扇動,口唇周圍青紫,呼吸時肋間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瞭肺炎、呼吸窘迫癥、先天性橫隔膜疝氣等病,傢長切不可掉以輕心。

而患有過敏性哮喘的寶寶常會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同時伴有喘息聲,寶寶會顯得非常難受,有窒息的表現。

前兆6:大便異常

寶寶的大便情況是瞭解寶寶是否生病的一項重要指標。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寶寶身體不適。95%的便秘屬於功能性原因,這並非身體本身異常,通常給寶寶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纖維食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腹瀉原因。比如,寶寶排出鮮紅色的血便,那出血位置多半位於下消化道,有可能是大便過於幹硬,便秘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就是腸管內長出一個或幾個肉疙瘩,大便擦傷其表面,就出現瞭少量或較多量的鮮血;如寶寶攝入的蛋白質較多時,就會導致大便奇臭無比;發生腸炎時,大便會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喂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幹,塗些爽身粉。

兒童春季食療應對常見病

PART1 濕疹

嬰幼兒濕疹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叫過敏性疾病,以1~3個月大的嬰兒最為多見。導致小兒發生濕疹的原因比較復雜,外界對皮膚的刺激、消化不良以及先天性的過敏體質都可能誘發此病。濕疹患者飲食宜清淡少鹽,可減少濕疹的滲出液。可在日常飲食中選擇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芹菜、茭白、絲瓜、冬瓜等。幹性濕疹的小兒要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和B的食物。不吃海鮮、牛羊肉、狗肉等發物,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忌吃酸澀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溫熱助火食物,忌吃油煎炒炸熏烤食品。

對癥食療方:

●白術扁豆苡米湯:白術8克,炒薏米12克,炒扁豆15克,生薑1片,煲湯服用,隔天1-2次,每次飲湯10~30毫升。

功能:健脾化濕。

●綿陳土茯苓豬骨湯:綿陳10克,土茯苓12克,豬骨頭適量,加水2000毫升,煲湯,去油,每次飲用10~50毫升,一天1-2次。

功能:清熱去濕。

●佛手石菖蒲烏雞湯:佛手6~8克,石菖蒲3~5克,去皮烏雞肉250克,加水3000毫升,慢煲,每次30~50毫升,一天一次。

功能:養胃固本,可治頑固性濕疹。

●百合綠豆湯:百合、綠豆各10克煲湯,白糖適量調味。每日1劑,分2次服食。

功能:滋陰清熱,利尿解毒。

PART2 預防感冒 防治咳嗽

對於小兒咳嗽,隻要不是過於頻繁、劇烈,千萬不要盲目止咳,必要時及早求助呼吸專科醫生。小兒咳嗽初期,飲食不宜過飽、過補,更不宜吃生冷、寒涼之物。飲食方面要以清淡為主,不要給孩子吃酸、辣、冷等刺激性的食物;蝦、蟹、冰凍海魚等大分子蛋白,容易過敏,不宜多吃;不宜隨意吃補品;不要隨便喝涼茶。

防感冒食療方:

●黃芪紅棗粥:黃芪10克,紅棗15枚,粳米50克。先加水煮黃芪約半小時,去浮渣取汁,加入紅棗及粳米煮粥,早晚各吃1次。

功能:黃芪可提高身體免疫力,紅棗養血補血,此方適合易感冒、貧血的小兒。

治咳嗽食療方:

●白菜粥:粳米100克,白菜100克,生薑2片,調料適量。粳米加水煮粥,粥將熟時再加入切碎的白菜及生薑同煮,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能:白菜能解除煩悶,通利腸胃,和中消痰,養胃利水,下氣。它對防治嬰幼兒肺熱咳嗽、便秘有療效。白菜中還含有一定數量的鉬,可以抑制人體對亞硝酸胺的吸收與合成。

PART3 健脾

對於“虛寒之體”的小兒來說,如果沒有適時將胃腸保養好,則容易導致“脾虛”等問題。在門診中,絕大部分的小兒都是“脾虛”類型的。此類小兒大多為臉色蒼黃、排便不正常、睡眠質量不佳等。正確的做法是,減少其晚上睡覺前吃東西和半夜吃東西的習慣,將小兒逐漸訓練為“白天多吃,晚上少吃或不吃”,這個習慣最好從半歲就開始訓練。

兒童春季常見病及預防

在萬物復蘇的春季,許多細菌、病毒等也“躍躍欲試”,所以春天是許多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在易感人群中,健康防禦系統還未完善的兒童當然是“易感人群,屬於重點保護對象”。其中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腸道疾病、其它傳染性疾病的兒童患者明顯增多。具體來講:

第一大類: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是春季最常見的疾病,占兒科門急診就診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大類:過敏性疾病:過敏體質的寶寶容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變態反應性蕁麻疹、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其中以過敏性哮喘最為危急,處理不及時容易導致生命危險。

第三大類:腸道疾病:因為外出的機會增多,在外吃東西的機會也增多,孩子們時常用臟手吃東西,患腸道疾病的機會會增加。

第四大類:傳染性疾病:其實這一類與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發病率增加。

三個秘訣讓孩子在春季快速長高

第一、營養。

不管哪個時期的孩子在春天時期一定要註意營養。不要給孩子刻意補什麼東西,過補也不行,強調均衡適量的營養,適當加強營養就可以。加強營養方面我們主要強調力求多種多樣的食物,千萬不要盲目給孩子吃各種補品或者是所謂的增高品。有的時候一些三無藥品甚至會引起孩子性早熟或者是骨骺早閉,這樣孩子反而長不高瞭,關鍵是合理營養。合理營養上特別強調蛋白質的補充,因為蛋白質是身高增長特別重要的營養素,給孩子吃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包括兩類,一類魚肉、蛋、禽動物性蛋白質,一類是從豆類中來的植物蛋白,這兩類蛋白質孩子比較容易消化吸收,要多吃。特別是牛奶,奶當中含有的蛋白質非常豐富,而且這個牛奶蛋白質的氨基酸特別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另外奶制品含鈣量特別高,100毫升奶有100毫克左右的元素鈣甚至更多一些。我們每天每個孩子一歲以上至少要保證400毫升奶,一歲以下至少保證600毫升奶,包括青春期或者是成年人每天最好都能喝四五百毫升的奶,前兩年中國營養學會在全中國做瞭一個營養調查,根據中國人習慣的膳食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從中國式的膳食中一般隻能得到推薦量一半的元素鈣,那一半必須通過奶來補充,所以奶或者其它優質蛋白一定不要忘記吃。但是有很多孩子不喜歡喝牛奶,我們推薦奶酪或者其它的奶制品或者酸奶都可以。奶酪的含鈣量比牛奶還要高,但是酸奶的含糖量也很高,我們推薦孩子多吃一些不含糖的酸奶。

另外,兒童往往脾先天不足,脾一個是怕涼一個是怕濕,如果喝酸奶,最好把酸奶放在常溫下和室溫一樣再給孩子喝,孩子喝大量的涼酸奶對脾胃不好,註意要喝常溫酸奶。

此外,要給孩子補充適量的脂肪,成人有一些肥胖的人或者冠心病要限制脂肪,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一定要補充適量的脂肪,這個是孩子生長發育所必不可少的。而且維生素A、維生素D這些脂溶性的維生素必須在體內有一定的脂肪的時候才能吸收。

給孩子補充各種礦物質,鈣、鐵、鋅,缺多少補多少缺什麼補什麼,不能盲目去補。元素鈣、元素鋅最好在膳食平衡基礎上根據化驗結果有缺的情況下再相應補充,不能吃的太多。

補充充足的維生素,春天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上市,希望孩子多吃一些。對於小兒童往往存在不愛吃蔬菜的情況,所以對於三四歲以下的小孩在給孩子補充蔬菜的時候盡量切的塊小一些,或者想辦法把蔬菜混合在他喜歡吃的食物當中讓孩子一起吃。比如可以做一些餡餅、餃子、包子或者菜肉粥、炒飯等等,這樣孩子可以愉快接受蔬菜。

第二、保證充足的睡眠

古人有一句話“能睡的娃娃能長大個”,也是這個道理,前面所講的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高,我們的孩子必須保證充分睡眠,9:30之後最好能夠睡著。

第三、運動。

為什麼說運動能對身高有這麼好的幫助?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運動的時候可以給我們的骨骼一定程度的縱向壓力,我們知道長骨的兩端是骨骺,骨骺中的軟骨細胞不停分裂增值會讓長骨的長度變長,讓孩子的個子變長。經常給骨骼縱向壓力可以刺激長骨兩端軟骨細胞分裂增值,從而促進長高。經常運動的孩子身體血液循環加快,增進食欲,增進消化吸收的功能,增強瞭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對骨骼生長很有幫助。另外適量運動可以讓孩子的睡眠更好一些,睡眠對於生長更有幫助。此外,經常運動有利於骨骼的鈣磷代謝,增進礦物質的沉積,從而使骨骼變得粗壯結實,經常運動對於孩子非常有幫助。我們講究適量運動,運動的負荷太強也不行,影響到孩子的內分泌也不行。經過既往研究調查發現,如果一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小傢夥平均身高會比那些不喜歡運動的孩子平均身高高4—8厘米。到瞭春天天氣比較好,希望每個孩子每天在外面能夠運動一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