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羊肉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含鈣、鐵量多,所含蛋白質優良。的確,中醫認為羊肉性溫味甘,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的功效。春節怎樣吃羊肉最好呢?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羊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在冬季裡,羊肉備受青睞。其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羊肉除瞭營養豐富外,還能防治陽痿、早泄、經少不孕、產後虛羸、腹痛寒疝、胃寒腹痛、納食不化、肺氣虛弱、久咳哮喘等疾病。不過,冬吃羊肉還應有些講究。

合理搭配防上火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另外,羊肉反半夏、菖蒲,不宜同用。

羊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羊肉不宜與醋、茶及南瓜同食:“羊肉同醋食傷人心”。羊肉大熱,醋性甘溫,與酒性相近,兩物同煮,易生火動血。因此羊肉湯中不宜加醋。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後馬上飲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若與南瓜同食,易導致黃疸和腳氣病。

羊肉好吃應適可而止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一些病灶發展,加重病情。另外,肝臟有病者,若大量攝入羊肉後,肝臟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蛋白質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而加重肝臟負擔,可導致發病;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齒齦腫痛者及腹瀉者均不宜多食。

羊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羊肉忌用銅器烹飪《本草綱目》記載:“羊肉以銅器煮之:男子損陽,女子暴下物;性之異如此,不可不知。”這其中的道理是:銅遇酸或堿並在高熱狀態下,均可起化學變化而生成銅鹽。羊肉為高蛋白食物,以銅器烹煮時,會產生某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不宜用銅鍋烹制羊肉。

春節羊肉怎麼吃才最養生

白蘿卜燉羊腩湯

中醫認為羊腩性溫味甘,能益氣血、補虛損、溫元陽。白蘿卜燉羊腩有益氣補血、養肝明目的功效,烹制時要加入杞子、茴香、冰糖和紹酒。

材料:白蘿卜250克、羊腩400克,杞子、茴香各20克,冰糖、紹酒各1茶匙,生薑4片。

烹制:白蘿卜去皮,洗凈、切塊;羊腩洗凈、切塊、置入有薑、酒的沸水“氽水”,再洗凈。與冰糖、紹酒和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一起下燉盅, 加蓋隔水燉約2個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量。

海馬紅棗燉羊肉

海馬是有名的南藥,具有補腎壯陽、治血理傷的功效,《本草綱目》:“海馬,雌雄成對,其性溫暖,故難產及陽虛多用之。”羊肉則有強壯健力、暖腎補血之功。此湯有補腎補血、養陽益氣的作用,為春日乍暖還寒時的養生靚湯,適宜陽虛、體虛者和婦人飲用。

材料:海馬1對,紅棗6個,羊肉250克、生薑3片。

烹制:海馬浸泡,白酒洗凈;羊肉切塊、置薑酒的沸水“氽水”,再洗凈;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500~750毫升(約2~3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2人量。

淮山燉羊肚

古代食療書《千金·食治》說羊肚:“主胃反,治虛羸、小便數、止虛汗。”古亦有“以臟補臟”之說,所以它有健補脾胃之功。以補脾胃、益肺腎的中藥淮山燉之,有養胃、滋肺腎的食療功效,同時還可用於治療消渴多尿。

材料:淮山150克、羊肚300克、生薑4片、黃酒少許。

烹制:把淮山浸泡、洗凈切塊;將羊肚翻轉,拌上鹽後不斷搓揉,再清水沖洗,反復多次,切塊。一起與薑、黃酒下燉盅,加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量。

杞子益智仁燉羊腦

古代食療書《隨息居飲食譜》:“羊腦、治風寒入腦、頭疼久不愈。”杞子和益智仁均為補益類中藥,分別有滋補肝腎、明目和補腎、溫脾的功效,合為燉湯,有養肝腎、補腦安神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血虛頭痛、眩暈、癲癰等疾患。

材料:杞子20克、益智仁6克(中藥店有售)、羊腦1副、生薑3片。

烹制:中藥稍浸泡、洗凈;羊腦洗凈,“氽水”,再洗凈。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500毫升(約2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1~2人量。

蓮藕雪耳羊肉湯

中醫謂:“春夏養陽”,蓮藕雪耳羊肉湯有益氣助陽、養血潤燥的功效,為春日養陽的滋補靚湯,且清潤鮮美可口,同時,中醫認為蓮藕能清熱除煩、養心生血;雪耳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由它們搭配為湯,不燥不熱。

材料:蓮藕500克,雪耳25克、羊肉500克、生薑3片。

烹制:蓮藕刮皮、洗凈;雪耳浸泡;把羊肉洗凈,切塊,置有薑酒的沸水中“氽水”,再洗凈。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如何處理羊肉可以去掉臊味

燉羊肉時用紗佈包一點茶葉,與羊肉同煮,熟後將茶葉袋撈出,可除去膻味;

燒羊肉時放進橘子皮,不但可去膻味,還能增加橘香味;

燒羊肉放幾顆帶殼核桃或山楂,既能去膻味,又能使羊肉熟得更快;

將羊肉用清水白煮,吃時加蒜及稀辣椒少許(辣椒油或者辣椒面和水攪拌成的稀糊),膻氣也可減少;

將羊肉洗凈切好,放入開水鍋中,然後按0.5公斤羊肉放0.5公斤水、0.5兩米醋的比例煮到開鍋,取出羊肉,膻氣便可解除;

燒、煮羊肉時,0.5公斤羊肉放入半包或1/3包咖喱粉,也可除膻氣。

教你怎麼鑒別購買新鮮羊肉

鑒別購買新鮮羊肉方法之一,聞,是不是新鮮肉,其實是具有一定的氣味的,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吃羊肉忌與醋同食

鑒別購買新鮮羊肉方法之二,摸,一是要摸彈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後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肉無彈性;二要摸黏度,新鮮肉表面微幹或微濕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幹燥或粘手,新切面濕潤粘手,變質肉嚴重粘手,外表極幹燥,但有些註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吃涮羊肉切勿喝湯

鑒別購買新鮮羊肉方法之三,看,看肉皮有無紅點,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購買羊肉的時候,作為甄別羊肉是否新鮮的辦法,就是一聞二摸三看的辦法,希望上述一些相關的介紹,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以保證生活之中吃上新鮮滋補的羊肉。

生羊肉的做法大全有哪些

清燉羊肉的做法

材料:羊腩3斤,花椒八角,刮囊的果皮,紅蘿卜,馬蹄,竹蔗等。

做法:

1、首先,把買回來的羊腩放在熱水裡出水,把羊肉裡的臟東西煮出來,煮到水的表面上浮起一層泡沫以後就撈起來!

2、把瀝幹的羊肉放在幹鍋裡烤,哠到出油,然後在撈起,把鍋洗凈。經過以上兩步處理以後的羊肉,就不會有臊味瞭。

3、加少許油進油鍋裡,爆香蒜頭,薑,刮囊的果皮,紅棗,香葉,花椒和八角。

4、再把處理過的羊肉放到油鍋裡爆,爆香後,倒入半碗(150ml左右)白酒。

5、盞過酒以後的羊肉就會變得好香的拉。

6、把用腐乳,柱候醬,面豉醬,花生醬,雞精混好的調味料倒到鍋裡燜香!

7、要羊肉好味,除瞭調料以外,還要加入少許冰糖。

8、在另外一個鍋裡,竹蔗,蘿卜,馬蹄和蜜棗煮湯汁。9、在煲裡燉大概一個半個小時就可以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