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指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側壁的壓力。血壓分為收縮壓與舒張壓,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一般臨床上將正常范圍確定為30至40mmHg。一般大於60mmHg,稱為脈壓差增大,小於20mmHg稱為脈壓差減小。也就是說正常人的脈壓差為20至60mmHg,小於20mmHg稱為脈壓差減小,大於60mmHg的就為脈壓差過大。超過血壓壓差正常值范圍又會有什麼危害呢?

血壓壓差正常范圍

血壓是指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側壁的壓力。血壓分為收縮壓與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稱為“脈壓差”。例如,收縮壓為12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0毫米汞柱,脈壓差則為40毫米汞柱。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脈壓差為20~60毫米汞柱(2.67~8.0Kpa),大於60毫米汞柱的就為脈壓差過大,小於20毫米汞柱的則為過小。

通常,人們在測量血壓時往往隻註意血壓的高低,很少關心脈壓差的大小,殊不知脈壓差的大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所以壓差異常最好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體檢,看看有無問題.對於這種治療主要是對因治療.

高血壓壓差大的危害

脈壓差是反映大動脈彈性的一項重要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會逐漸失去彈性,結果是收縮壓明顯增高,舒張壓明顯降低,脈壓差明顯加大。

脈壓差大是血管硬化的表現,脈壓差增大說明動脈彈性差,即動脈壁的結構和功能受損,管壁變硬。脈壓差等於85mmHg要比脈壓差等於65mmHg發生心肌梗死和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幾率顯著大於後者。什麼原因會使壓差增大呢?

(1)患高血壓及動脈硬化,致使動脈壁彈性減弱,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降低;

(2)長時間患高血壓,致使心肌超負荷運轉,造成心臟擴大或動脈瓣關閉不全;

(3)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或嚴重貧血。

以上三個造成壓差大的原因表明,血壓壓差增大會誘發腦梗、血管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壓差增大不可忽視。通常醫生降低壓差會建議高血壓患者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藥物,或者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例如銀杏葉片,阿司匹林,蚓激酶等等,主要是預防腦梗塞的發生。但是這些藥物要長期服用,一些老年人的肝臟功能下降,不利用化解藥物毒素,因此,可以服用靈芝來降低壓差。

高血壓壓差小的危害

在周圍血管阻力不變的情況下,脈壓差縮小的主要原因是心臟搏出血量減少。但對它的形成過程需要作具體分析。例如高血壓病患者,由於周圍動脈阻力增大,心臟必須加強收縮才能克服阻力,使血流保持正常。長久下去,心肌便會變得肥厚,最後心功能失去代償而排出量逐漸減低,脈壓差就相應減少。

脈壓差縮小的病人往往感覺很難受。這是由於此時各重要器官普遍供血不足,以致患者出現頭昏頭痛、胸悶憋氣等癥狀。血壓正常或偏低的人,如果脈壓差低於30毫米汞柱,往往也會產生類似的癥狀,不少人還有虛弱無力等不適。

對脈壓差過小的人,應該仔細分析形成的原因,並作針對性處理。例如對血壓不高而有浮腫傾向的中老年婦女,可給予適量的利尿劑,有時給予小量雌激素也會有幫助。對血粘稠度高的病人要分析原因並考慮使用降血脂藥、血小板功能抑制劑或抗凝劑。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對脈壓差小的高血壓病患者,應限鹽並給予利尿劑。降壓藥雖也可用,但要註意有些藥降低收縮壓的作用比降舒張壓強,對此類患者療效不佳,有時反而因脈壓差進一步縮小而加重癥狀

影響血壓壓差的原因

影響收縮壓的原因,主要取決於心肌收縮力大小與心臟排出量多少。心排血量增高或心肌收縮力增強時,收縮壓就增高;

影響舒張壓的原因主要取決於外周血管阻力與動脈壁的彈性大小,當血管阻力減小,大動脈彈性減退時,舒張壓降低。

引起脈壓差增大的常見病理性原因有:貧血、甲亢等高動力循環狀態。患貧血與甲亢時,由於循環加速、心排出量增大,所以使收縮壓增高;由於血管阻力減低、所以使舒張壓降低,引起脈壓相對增大。

另外,老年人由於大動脈彈性減退,血管順應性下降,可引起收縮壓增高,而舒張壓偏低,脈壓差增大。這是老年期高血壓的特點,又稱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引起脈壓差增大的功能性原因可見於——β受體反應亢進癥,也稱原發性高動力循環,主要見於青年,多數無癥狀,部分有心悸、氣短等表現,脈搏及心臟搏動明顯,脈壓差增寬。給予β-阻滯劑如心得安等,可使癥狀消失。

血壓壓差大需控制飲食

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於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並發癥有一定的作用。

3、適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並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4、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含鈣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蝦皮。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臟的負擔。

5、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食鹽約為6g。這量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瀦留。

6、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於8兩,水果2至4兩。

7、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