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期是有限的。一般來說,男孩從三歲到十九歲、女孩從三歲到初潮後的三年成長板處於開放時期,這時候是身材增高的最佳時期。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看著懷裡的小寶寶一點點長高,慢慢長大成少年、青年。可是孩子是怎樣長高的呢?又是什麼阻礙瞭孩子的身高呢?一起看看。

熬夜影響寶寶長高

身高雖然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後天因素也不容忽視,如適當的營養和運動,再加上休息得當,都有助於孩子身體的發育。

對身高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體內“生長素”的分泌量。生長素是腦垂體細胞所分泌的一種激素,在少兒時期,如果生長素因病理性分泌過少,即可成為“侏儒癥”;要是由於外界因素的制約,生長素在生理范圍內產生較少,那麼個子就可能長得矮些。人體生長素分泌量的多少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人為的可能控制的影響因素就是睡眠。

生長素的分泌特點是:從兒童時期到青春前期,在睡眠時分泌旺盛,晚上9時至次日上午9時所分泌的生長素數量是白天12個小時的3倍,特別是在晚上9時入睡後的70分鐘,可出現一個分泌高峰。

近幾年來,大量的調查研究已經證實:個子矮的少兒所分泌的生長素量遠較正常兒少,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是由於夜間睡眠不足所致。有鑒於此,少兒不要熬夜。

想寶寶長高多按摩這些穴位

揉腹:傢長每天輕輕地為孩子揉腹,順時針1分鐘,逆時針1分鐘,可調理脾胃、補益氣血。

捏脊:孩子俯臥,背部裸露,塗抹適量滑石粉,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患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時向上捻動,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穴(脖後突出位)兩旁。每天睡前給孩子捏3~5遍,對調理孩子消化系統,增強抵抗力有好處。

搓脊柱:傢長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從下向上5~7次。可振奮陽氣。

按壓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心,在兩耳角直上與眉心向後的連線的交叉點。傢長每天按揉孩子的百會穴20~50次,可振奮陽氣、扶正祛邪、清利頭目。

推三關:用食、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300次,可調理脾胃。

拿三陽、三陰經:胳膊、腿的外側為三陽經,內側為三陰經,拿是推拿的一種手法,即用手捏。三陽經要從上往下捏,三陰經要從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湧泉穴:湧泉穴在腳底的掌心處,每天揉30~50次,可補腎。

有哪些食物有助於孩子長高

孩子要想長高吃什麼好呢?雖然沒有針對身高的特效食物,但是有些食物確實對成長有幫助。我們周圍有很多營養豐富、有助於成長的食物。

牛奶

牛奶中富含制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每天喝3 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不喜歡牛奶 酸奶,奶酪

雞蛋

雞蛋是最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不用擔心膽固醇值,每天吃1-2個雞蛋是比較合適的。

*不喜歡雞蛋 豆腐,奶酪

黑大豆

大豆是公認的高蛋白食物,其中黑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是有利於成長的好食品。做米飯時加進去,或者磨成豆漿喝都可以。

*不喜歡黑大豆 花生

沙丁魚

沙丁魚中富含蛋白質和鈣。沙丁魚中的鈣比其他海藻類中含有的植物性鈣更容易消化吸收,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此外鳳尾魚、銀魚、胡瓜魚等連骨頭帶肉一起吃的海鮮類都是很好的食物。如果當菜吃銀魚感覺吃的量有限的話,可以磨成銀魚粉喝牛奶時一起喝。

寶寶增高必須知道的5個建議

孩子迅速增高有5個建議

建議1:多曬太陽

科學研究證明,日照時間長有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能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兒童長高,並能預防貧血和佝僂病。因此,應給兒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促進其生長發育。

一般認為上午9點多或下午5點左右是一天當中最佳的曬太陽時間。戶外活動時間最好在2個小時左右,玩一會兒再曬一會兒,如此交替。

曬哪個位置也有學問,應多曬屁股和後背,因為那是接觸陽光的面積最多的地方。

建議2:營養均衡

不少傢長發現孩子患有佝僂病都百思不得其解:“自孩子出生後,就一直註意給孩子吃魚肝油,喝牛奶,補鈣片。為什麼還會缺鈣呢?其實,孩子每個時期對營養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如何知道孩子需要“補”多少呢?最好是定期到保健科讓專傢根據具體情況制訂適合的餐單。對於有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枕禿、出牙遲、牙齒形狀細小無光澤、“O”或“X”形腿、脊柱彎曲等表現的孩子尤其要註意。

人的長高過程有兩個高峰期:嬰幼兒時期和青春期,這兩個時期要堅持每天給孩子500~700毫升牛奶,保證飯量,多吃豆腐、蝦、魚、紫菜、海帶、西蘭花、芝士,這些食物有助長高。

建議3:多做運動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長高。因為體育鍛煉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統的營養。適量的鍛煉還可增加對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細胞的增殖,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此外,體育鍛煉能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這些都會加速孩子的生長發育,促使孩子長高。

孩子的活動應選擇輕松活潑、自由伸展的項目,比如遊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杠、打籃球等跳躍式的運動。而那些負重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拉力器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建議4: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促進寶寶長高的重要途徑。睡覺可使大腦神經、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體疲勞;孩子睡著後,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有利於長高。

一般來說,1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14~20小時的睡眠,2~5歲的小兒需要11~13小時睡眠,6歲~13歲的孩子需要9~10小時睡眠。且最好能在晚上10點以前就寢。

建議5:心情愉快

心理問題也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但心理問題往往被傢長所忽略。如果心理壓力過大、長期抑鬱,生長發育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因此,要想孩子長高,就要讓孩子保持快樂的心情。

寶寶長高誤區

誤解一:父母身材均偏矮,所生子女肯定高不瞭。

子女身高會受父母的影響,受父母身高影響的下一代的身高,稱遺傳靶身高。遺傳靶身高影響子女最終身高的比例約占50%~60%。也就是說,子女生長到最終身高(即成年時身高)時,有40%左右是受非遺傳因素所決定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均身材矮小的傢庭,所生子女隻有部分身材矮小,而不是全部。因此,身材矮小的父母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都不高,小孩必定長不高,否則會錯失治療機會。

誤解二:小孩早期生長緩慢,後期一定會追上。

兒童的成長發育過程是有階段性的,嬰兒期(指從出生至1歲)身高增長迅速,為每年23厘米~25厘米;幼兒期(1歲後~3歲)身高增長速度為每年8厘米~10厘米;穩定期(指3歲後至出現青春發育前)身高增長速度相對較穩定,為每年6厘米左右。青春發育開始,大部分孩子的身高有一個增長高峰出現,此時身高增長在青春發育早期可達到每年15 厘米~18厘米不等。隨著青春期的發育,第二性征出現,身高增長速度減緩,從每年2厘米~4厘米下降到每年1厘米,再進入身高增長終止期,此時為成年人身高。由此說明,人體增長過程是有年齡階段性及規律性的。如能每一階段都正常成長,身高就正常發育。倘若在某一階段因疾病影響或營養缺乏等因素導致發育障礙,身高不增長或增長緩慢,就會影響最終身高。有個別兒童,由於某種原因在幼兒期、學齡前期生長偏離正常,一旦解除這些原因,會出現一個生長追趕期,可追趕至正常身高。不過,影響身高增長的因素是綜合的、復雜的,不同的影響因素會造成不同的結果。部分傢長由於受到早期不長、後期長的糊塗觀念的影響,待到發現孩子已經16歲或18歲,仍比其他同學矮時才去就醫。此時增高時機已過,空留遺憾。

誤解三:多服食鈣片就會長高。

鈣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礦物質,骨骼形成離不開鈣。除瞭小部分佝僂病患兒由於鈣供應不足或吸收障礙,經適當補充鈣有助其身高增長外,臨床資料表明,大部分身材矮小的兒童,體內的鈣是正常的。

誤解四:隻要營養好就可以長高。

人體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這是科學的論斷。營養不均衡或缺乏可導致各種疾病,使生長發育停滯或緩慢。科學研究指出,人體增長是一個復雜的各種調節統一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瞭生長所需的物質外,還要有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參與調控。其中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性腺激素等,皆為調控人體生長的主要激素,任何一種激素分泌過多或缺乏,都必定影響生長發育,而這些激素目前不是隻憑營養補充就可以達到要求的。認為營養好就會身體好、就能長高,這種邏輯是不科學的。

誤解五:孩子現在已比同齡個別的兒童高,將來一定不矮。

事物是一分為二的,人體的生長發育也需要全面考慮,倘若一個性發育提早的孩子,盡管現階段身高在同年齡、同性別小孩之上,但他的骨成熟卻嚴重加速(即骨齡超過實際年齡很多),即意味著他的增長有效期大大縮短。孩子很快便會停止長高,這類孩子絕大多數成年身高都比正常孩子矮。

誤解六:孩子現在矮些不要緊,藥物幫助孩子長高。

人體長高是一個復雜的生命過程,它受到包括父母遺傳及個體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等的影響,目前尚未發現有對糾正生長緩慢行之有效的藥物或食物,對生長緩慢的兒童必須及時尋找原因,針對不同病因施治,才是正確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