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指豬、牛、羊等動物剔肉後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上面還附有少量肉類,可以食用。一般來說,隻要我們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怎麼做排骨湯?怎麼喝排骨湯最補鈣?一起來看下。

排骨的基本介紹

排骨,指豬、牛、羊等動物剔肉後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上面還附有少量肉類,可以食用。一般來說,隻要我們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小排】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邊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層比較厚,並帶有白色軟骨。適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塊。

【子排】子排是指腹腔連接背脊的部位,它的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長達30厘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狀。子排的肉層很厚,隔著一層薄油還連瞭一塊五花肉,油脂豐厚,肉質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適用於多種烹調方法和口味,隻是口感略顯油膩。適合炸、烤、紅燒,長度以5~7厘米為宜。

【大排】大排是裡脊肉和背脊肉連接的部位,又稱為肉排,多用於油炸,以肉片為主,但是帶著排骨,除瞭增加分量讓肉片面積顯得更大外,油炸的時候也會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氣,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除瞭油炸,也可以鹵大排,但是鹵之前要經過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序,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免得烹調過程流出,影響肉片和湯汗的色澤。適合炸、鹵,如果炸要切薄一點,如果鹵要厚一點。

【肋排】肋排是胸腔的片狀排骨,肉層比較薄,肉質比較瘦,口感比較嫩,但是因為有一側連接背脊,所以骨頭會比較粗。由於肋排比較大,所以一些店傢會把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讓顧客選購。例如片狀的烤肋排,就是選用中段的嫩排。剁小塊後挑出肉層較厚的部分可以用來蒸、炸、紅燒,大片的適合烤。

怎麼做排骨湯

一、冬瓜排骨湯

原料:排骨半斤,冬瓜1斤,鹽、香菜。

制法:

1、冬瓜切成寸塊。

2、排骨燙去血水。

3、用水將排骨煮至七成熟,加入冬瓜及鹽,至熟,撒上香菜。

特點:此湯味道清淡,利於清熱。

二、蓮藕排骨湯

材料:豬小排、蓮藕各500克、薑1塊、鹽、米酒

制法:

1、蓮藕先用刀平拍,讓藕肉松散,再切滾刀,然後用鹽醃一下,待用。

2、把洗凈斬段的排骨直接入鍋加冷水燒開,用勺撇去血泡,加拍過的生薑一塊,再開鍋時加藕一起燉,直到熟。

3、根據自己口味,調一下咸淡,燉出來的藕湯,有蓮藕的甜香味。

三、苦瓜排骨湯

材料:苦瓜500克,排骨400克,蔥段、薑片、紹酒、鹽、味精適量。

制法:

1、將苦瓜去瓜蒂、去瓤,切成塊;排骨洗凈切小塊。

2、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放入排骨煮去血沫,撈出洗凈。

3、鍋上火,放入排骨、清水,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後放入蔥段、薑片、紹酒,改用小火燒至排骨熟爛,再加入苦瓜同煮約10分鐘,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一個好的食材,其實它的做法也是非常關健的,正確恰當的排骨湯做法,不僅可以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排骨湯,還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攝取到很高的營養成分,香醇濃厚,口感甚佳,又可溫明滋補。但要提醒大傢的是,如果要補鈣的話,一定要少放鹽或者是不放,這樣補鈣效果才好。

怎麼喝排骨湯最補鈣

中醫養生美食專傢研究發現在補鈣的時候攝入過多的鹽分會導致補鈣流失。

鈣與鈉在腎小管內的重吸收過程中容易發生競爭,當鈉攝入量高時,人體就會相應減少對鈣的吸收,而增加尿鈣排泄。

研究發現: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可以說,高鈉飲食是補鈣的重要殺手。

因此,人們在補鈣時一定要註意低鹽飲食,少吃或不吃在加工、制備過程中加入太多鈉的食物,如醃制肉或煙熏食品、醬菜、咸味零食等。喝牛奶、吃鈣片最好能距離吃飯時間2小時左右,減少鈉和鈣的直接正面沖突。想要通過喝排骨湯來補鈣的話,在熬排骨湯的時候則更應少放鹽甚至不鹽。

溫馨提醒:您瞭解瞭為什麼在補鈣喝排骨湯時最好不要放鹽瞭吧!那麼請記好瞭為瞭達到補鈣的效果所以以後補鈣盡量少放鹽或者不放鹽。

燉排骨湯加雞精好嗎

味精是大傢最常用的調味品。因其具有很好的鮮味,故可增進食欲,還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能為人體補充氨基酸,有利於增進和維持大腦健康,還可以輔助治療慢性肝炎、神經衰弱等疾病。

別看味精是一種簡單的調味品,使用起來還是很有講究的。

首先,味精應該在菜肴快出鍋時加入。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於120℃時,會變為焦谷氨酸鈉,食後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

第二,味精呈堿性,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如糖醋魚、糖醋裡脊等,否則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肴走味。

第三,註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鮮味。

第四,做涼拌菜時宜先溶解後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於此溫度時難以分解。

第五,高血壓患者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升高。

雞精則是一種復合調味品,它的基本成分是40%味精,加入助鮮劑、鹽、糖、雞肉粉、辛香料、雞味香精等原料加工而成,含有多種氨基酸。雞精既有雞的鮮味又有其香味,實現瞭增鮮調味二合一;鮮度是味精的1.5—2倍,同時也是營養更高的健康食品。

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因此在烹飪過程中,使用條件較味精寬松許多。但是,並非所有的菜肴都適合加雞精,燉煮牛肉、排骨等本身具有鮮味的食物時,加入雞精會讓食物走味,影響菜的味道。這時可以選用普通味精、牛肉精、蘑菇精等調味品代替。還有一點需要註意的是,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痛風患者做飯最好少放雞精。

如何挑選排骨

1、看排骨的外觀。新鮮的排骨外觀顏色鮮紅,最好好粉紅色,不能太紅或者太白。

2、聞排骨味道。氣味要是比較新鮮的豬肉的味道,而且略帶點腥味。一旦有其他異味或者臭味,就不要買,容易是比較不好的排骨。

3、按壓排骨。拿手指按壓排骨,如果用力按壓,排骨上的肉能迅速地恢復原狀,如果癱軟下去則肉質就比較不好;再用手摸下排骨表面,表面有點幹或略顯濕潤而且不粘手。如果粘手則不是新鮮的排骨。用手摸起來感覺肉質緊密

4、排骨上有分扁排和圓排,就是看排骨的骨頭是呈圓的還是扁的,扁排的話會好吃很多。 有異味,肉質不新鮮等不宜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