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隻要我們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怎麼熬排骨湯好喝呢?排骨湯加醋更補鈣嗎?一起來看下。

怎麼熬排骨湯好喝呢

一、選排骨:最好是選用排骨邊或尾椎段。排骨湯之所以好喝,是因為熬煮出瞭排骨的骨髓和營養,因此可挑選骨頭較大、肉質較耐煮的排骨,如尾椎段或肋排段。肉較多的裡肌部位的排骨不合適熬湯。

在這裡我強烈推薦排骨邊。排骨邊,顧名思義就是整幅排骨邊上的這一條,一副排骨就一條邊。如果說其部位,應該屬於肚腩肋排。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否有專門賣排骨邊的,我們這裡有,價格與小排一樣貴。但是口感卻不太一樣,因為其接近五花肉而稍微帶油脂,所以肉質嫩,易熟,煲湯味道很好,排骨肉也好吃。

二、去嘌呤:肉類含有較高的嘌呤,去除其的簡單辦法就是在煲湯前,先將洗幹凈的豬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鐘後撈出,重新換過水後再開始煲湯,這樣就可以去除90%的嘌呤。

三、除污物:豬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鐘後撈出,最好用冷水沖去附著在骨頭上的血污和臟物,如此,既可以使煲出的湯夠幹凈,而且也可以讓肉表面緊縮,耐久煮。

四、加足水:煲湯時要一次性加入足夠的水,中途盡量不要再加水。如果一定要加水的話,也要加入熱水。煲湯用水量一般是湯料重量的2.5-3倍,我一般是1斤的排骨用5~6碗水(大約1000ML~1200ML,4-5杯水)。

五、增香味:現在的豬肉都有著一股腥騷味,去除這股味道,有的喜歡在湯中加點薑片。但是我要推薦用海蠣幹和老蟶幹,會為豬骨湯帶來出人意料的十分香甜的味道。

六、選容器:煲湯選用瓦罐或砂鍋最好,不建議用金屬鍋。瓦罐和砂鍋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裡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又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原料的質地就越酥爛。

七、蓋緊蓋:如此,才能不讓湯汁水分流失快,且失去味道。

八、小火煲:煲湯的要訣是:武火燒沸,文火慢煨。小火慢煲,可以讓食材的營養物質慢慢滲入到湯內。但是多滾的湯並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建議用電紫砂瓦甄,功率小,往往使湯汁處於沸而不騰的狀態。如果沒有電紫砂瓦甄的話,就用最小火慢煲。

九、有耐心:這無需多說瞭。我用排骨邊在煤氣灶上煲湯的話,一般一個半小時左右。如果用電子瓦甄,微火,兩個半小時足夠瞭。這裡補充一句,排骨邊不建議用電子瓦甄,容易脫骨。尾椎段則建議使用電子瓦甄。

十、後放菜和調料:尤其是容易爛的蔬菜,如,蘿卜、西紅柿、冬瓜等,得先讓排骨熬煮約1小時以上後再加入。鹽也要最後放。醋則例外。

排骨湯加醋更補鈣嗎

用排骨熬湯是最能攝入排骨中鈣質的吃法,不過因為鈣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難溶於水的,在煮燉時不易溶出。單純地把排骨扔進水裡熬1-2個小時,得到的排骨湯裡面含有較多的是脂肪,我們想要通過排骨湯補鈣的想法隻是一場美夢。

營養專傢們建議,要想更好地吸收排骨中的鈣質,在熬煮時可以加點醋。醋能跟鈣結合成醋酸鈣溶解出來,從而提高骨頭湯中鈣離子的含量,使骨頭湯的營養價值更高,且便於被人體吸收,對身體健康有益。

此外,要想排骨湯更補鈣,最好不要加太多鹽。因為鈉鹽中的鈉與鈣在腎小管內的重吸收過程中容易發生競爭,當鈉攝入量高時,人體就會相應減少對鈣的吸收,鈣質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可以說,高鈉飲食是補鈣的重要殺手。同時不要過早放鹽,鹽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排骨湯的營養價值

排骨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除此之外,排骨還含有鉀、鈉、磷、鎂、鋅、鐵等微量元素。其中,排骨中的鐵可以減輕缺鐵性貧血癥狀,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的人;但是由於排骨的膽固醇含量也是較高的,所以肥胖人的人不宜多吃。

由於排骨湯經常選用胡蘿卜等食材一起煮,所以整道湯中通常也含有其他食材的營養。例如胡蘿卜排骨湯。胡蘿卜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含有的植物纖維,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能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冬筍排骨湯的做法

冬筍排骨湯是大傢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喜歡喝的一道湯,非常的美味又營養,所以很多不會做的人都想知道這道湯是怎麼做的,針對冬筍排骨湯的做法,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

竹筍排骨湯

主料:排骨300g、竹筍150g 輔料:鹽適量、雞粉適量

步驟

1.排骨要川燙過

2.竹筍削去皮,切塊

3.鍋裡水煮開,放入排骨

4.煮一下,再放入竹筍

5.煮開,在放小火,慢慢煮一個小時

6.湯煮成乳白色瞭,就放入鹽,雞粉就可以瞭

小貼士

排骨川燙去掉血水,煮湯比較幹凈瞭

西洋菜排骨湯

材料:西洋菜500克、排骨250克、南北杏20克、羅漢果12個、薑3片

做法

1 將西洋菜泡水、洗凈。

2 將排骨洗凈後切塊,用水氽燙後撈起備用。

3 將排骨放入鍋中,煮至水開後,再放入薑、西洋菜、南北杏、羅漢果,以中火煮約1個小時,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

特點:提神醒腦,增強活力

功能:清熱、潤肺、養神、養顏美容

玉米紅蘿卜排骨湯

材料

小排骨,蔥段,薑片,玉米,紅蘿卜,鹽。

做法

小排骨汆水去腥,加蔥段,薑片和清水,大火燒開,改中火燉。 20分鐘後再加入玉米和紅蘿卜,小火再燉30分鐘。加鹽繼續燉20-30分鐘, 排骨湯就好瞭。

怎麼挑選排骨

一般來說,隻要我們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小排——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邊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層比較厚,並帶有白色軟骨。適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塊。

子排——子排是指腹腔連接背脊的部位,它的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長達30厘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狀。子排的肉層很厚,隔著一層薄油還連瞭一塊五花肉,油脂豐厚,肉質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適用於多種烹調方法和口味,隻是口感略顯油膩。適合炸、烤、紅燒,長度以5~7厘米為宜。

大排——大排是裡脊肉和背脊肉連接的部位,又稱為肉排,多用於油炸,以肉片為主,但是帶著排骨,除瞭增加分量讓肉片面積顯得更大外,油炸的時候也會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氣,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除瞭油炸,也可以鹵大排,但是鹵之前要經過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序,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免得烹調過程流出,影響肉片和湯汗的色澤。適合炸、鹵,如果炸要切薄一點,如果鹵要厚一點。

肋排——肋排是胸腔的片狀排骨,肉層比較薄,肉質比較瘦,口感比較嫩,但是因為有一側連接背脊,所以骨頭會比較粗。由於肋排比較大,所以一些店傢會把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讓顧客選購。例如片狀的烤肋排,就是選用中段的嫩排。剁小塊後挑出肉層較厚的部分可以用來蒸、炸、紅燒,大片的適合烤。

怎麼挑選排骨

排骨看有無血色 新鮮的排骨外觀顏色鮮紅,最好好粉紅色,不能太紅或者太白。新鮮感很重要 手感潤滑 如果用力按壓,排骨上的肉能迅速地恢復原狀,如果癱軟下去則肉質就比較不好;再用手摸下排骨表面,表面有點幹或略顯濕潤而且不粘手。如果粘手則不是新鮮的排骨。用手摸起來感覺肉質緊密 味道 氣味要是比較新鮮的豬肉的味道,而且略帶點腥味。一旦有其他異味或者臭味,就不要買,容易是比較不好的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