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最合適的大便時間應該是清晨,剛起床因為經過一夜的消化,食物殘渣已經產生,所形成的糞便已貯存在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內存有糞便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300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則引起排便反射進而進行排便。每天排便最佳時間?吃什麼能快速排便?一起來看下。

5個正確排便習慣須知

1.采取蹲姿

坐在馬桶上排便的姿勢並不是符合人體結構的最優姿勢,在馬桶上有些部位無法達到完全的“開放”。

而在使用蹲姿排便的時候,相關部位的壓力以及受到的擠壓較小。事實上在世界上許多使用蹲式廁所的地區,人們很少發生憩室病這樣的疾病。對於傢裡使用的是馬桶的人,作者Enders建議在馬桶前放置一個矮凳,在排便時把腳放置在矮凳上,身體保持前傾。

2.瞭解自己的內括約肌

其實人體具有一個內部的括約肌,用於判斷排便情況。

當一小部分糞便進入處在內括約肌與外括約肌之間的區域時,這裡的感受細胞就會作出“可以排便(例如你在傢的時候)”或者“忍住(當你在外辦事時)”的判斷。

如果判斷出不適合排便的結果,便意就會退去。不過如果“忽略”或是選擇不進行排便太多次,這個內部括約肌就會失去有效功能,造成便秘問題。

3.善待腸胃

Enders在接受英國《獨立報》采訪時表示,如果人們能夠理解腸道對自己的重要性,就應該更加善待自己的腸道。

我們的腸道內含有的細菌可能超過4磅,它們可以幫助消化食物、有助於對抗一些疾病、甚至對我們的情緒都有影響。

4.重新認識排便規律

美國LiveScience媒體稱,我們經常聽到的“應該每天排便”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該媒體批評瞭一些人為一周排便3次是正常情況,或者認為應該是一天排便3次的胃腸病學傢。事實上對胃腸來說最重要的是規律性:你平時的排便頻率如何,就應該盡量保持這個頻率。

如果你的排便頻率發生瞭改變,身體就可能已經出現瞭一些健康問題。

5.縮短排便時間

在排便時看書或看手機對身體都是有害的,過久的時間可能造成相關部位變形。

LiveScience指出,有許多研究都發現患有痔瘡的人喜歡在馬桶上閱讀,但在馬桶上看書與痔瘡是否具有因果關聯尚不明確。

每天排便最佳時間

吃進體內的東西一般在12小時之後才排出。科學的講,早上和吃完東西之後排便最適宜。

一天最合適的大便時間應該是清晨,剛起床因為經過一夜的消化,食物殘渣已經產生,所形成的糞便已貯存在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內存有糞便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300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則引起排便反射進而進行排便。如果早上沒排出,就會產生毒素,而且時間拖越久,產生的毒素越多。

晚上睡覺前最好也排一次便,因為宿便積聚在體內對身體很不好的,口臭,月經不調,提前衰老,腸胃不好等等。人在睡眠前排便,一定要慢慢用力,太用力會引起精索靜脈曲張,疝氣等,清空體內的臟物,對身體是很好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形成習慣,有瞭穩定的生物鐘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吃什麼能快速排便

燕麥

燕麥的纖維質和水溶性纖維都很多,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同時燕麥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平時可以直接泡水或者加入牛奶食用,也可以做成甜的或咸的燕麥粥,不過要註意糖和鹽不要加太多。

紅薯

紅薯削去外皮後洗凈,洗好的紅薯切成小塊。把切好的紅薯放入煮鍋裡,加少許水,剛沒到紅薯表面即可,煮熟。紅薯煮熟後倒入牛奶煮沸。放入適量白糖攪勻即可食用。這個方法對於經常便秘和頑固性便秘的非常有效果。

黑木耳

黑木耳營養豐富,除瞭能幫助補氣生血,還能有小幫助治療便秘。其性滑利,具有潤腸通便之功,對氣血不足便秘者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蜂蜜

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酵素類物質。酵素可以幫助人體消化、吸收並加強新陳代謝,如果便秘瞭就來杯蜂蜜水吧,讓你的便便一路暢通!

大白菜

大白菜水分含量高,而且所含營養物質豐富,性質偏涼,有滑泄清利之力,適宜改善便秘。

堅果

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E、蛋白質、亞油酸、亞麻酸能夠增加腸道中雙歧桿菌的含量,連同植物纖維素一起刺激腸道蠕動,從而起到潤腸通便、治療便秘的作用。

一天大便幾次最正常

“一天一次大便”是個認識誤區。所謂正常排便,次數不是絕對的指標,大便的性狀、顏色、氣味,人體的異常反應、自身感受才是最主要的。事實上隻有六成人能做到每天一次大便。有的人三四天大便一次,有的人甚至每周一次大便,但身體啥毛病沒有,也算正常。

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博士丁曙晴在文章中表示,目前肛腸科醫生公認的是,每周大便>3次,量也相當,就不算便秘;有的人一天大便次數≤3次,沒有明顯的拉稀等情況,也算正常。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初俊認為,一般而言,保持規律的每天排便1次較為理想。從時間上說,一天24小時對人體而言是一個時間節律周期,養成每天定時的排便習慣,會使排便成為身體一種周期性、節律性的機能,從而使排便成為輕而易舉、自然而然而得以完成,而不會成為人們的負擔。

綜合醫生的觀點來看,“一天大便1次”最理想,但不意味著隻有這樣才最健康,畢竟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醫生們普遍認為,次數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狀態。如果糞便不是太松軟或是太堅硬,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屬於正常范圍。也就是說,排便有規律並不意味著每天都應該排便,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致的習慣。隻有在排便頻率發生突然變化時,才應引起註意。

怎樣培養好的排便習慣

第一,大便時別分心。許多人喜歡邊上廁所邊看報、玩手機,殊不知,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註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誘發便秘。

此外,早上最容易出現結腸運動,起床後就上廁所,或者早餐後20分鐘排便是最佳時間。

第二,有便意別憋著。現代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有來不及上廁所便“憋著”,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定要盡量減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為,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第三,好姿勢助排便。一般來說,蹲便時,肛門周圍肌肉放松、腹壓增大,有助於順暢排便。隻能坐便時,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為宜,如身高不夠,可在腳下墊個矮凳。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最好選擇坐便,排完起身要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