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胃腸病學專傢認為,如果糞便不是太松軟或是太堅硬,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屬於正常范圍。也就是說,排便有規律並不意味著每天都應該排便,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致的習慣。一天最佳排便時間?每天排便幾次最正常?一起來看下。

每天排便幾次最正常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缺乏運動,便秘的患者增多,有的甚至好幾天才排一次大便,而每次排便都為幾天前的食物殘渣,廢物在身體內停留的時間過長,造成肝臟和腎臟負荷,長久下來就會導致大腸內會長出息肉,增加患大腸癌的幾率。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營養學博士吳永志公佈其養生秘訣中,其中有一條是:每天保持三次大便,如果隻有一次便算是便秘。吳先生認為,我們每天食用三餐,最好也要能保持有三次排便,在十二點前就有兩次排便。另外一次,在下午或睡前都可以。一天如果是能保持三到四次排便,不僅可以排除體內宿便,還能確保吃進去的食用油、脂肪,不被回收到肝臟,藉以減輕肝臟負擔。將大腸清除幹凈,而非把大腸變成累積廢物的垃圾場或化糞池。

到底一天排幾次大便才正常呢?如果按照吳先生的說法,隻有一次便算是便秘,估計現在都市人90%以上都便秘。但一天3-4次大便是不是有點勉為其難呢?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初俊認為,一般而言,保持規律的每天排便1次較為理想。從時間上說,一天24小時對人體而言是一個時間節律周期,養成每天定時的排便習慣,會使排便成為身體一種周期性、節律性的機能,從而使排便成為輕而易舉、自然而然而得以完成,而不會成為人們的負擔。

“當然有的人一天會排便3-4次,如果沒有腹痛及大便成分的異常,也可視為正常現象。”李初俊表示,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腸道廢物,沒有必要人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為對於沒有養成每天3-4次的排便習慣者,機體沒有生理性的排便條件反射,以致常無便意,排便成為負擔,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一天最佳排便時間

早晨起床時結腸蠕動功能增強,而早飯後又會產生胃結腸反射,促進結腸蠕動,因此晨起或早餐前後兩小時內是最佳排便時間,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這一點。

醫學專傢在“2014湖北地區便秘現狀調查”新聞發佈會上說,晚上結腸運動非常慢,但晨醒後和餐後最為活躍,建立良好排便習慣對解決便秘問題有重要意義,這一內容已寫入最新版《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

據介紹,這次調查收集瞭9000多份問卷數據。調查發現,18歲以上人群有超過七成曾經或正受到便秘困擾,飲食不規律、吃辛辣食物、未及時如廁是最主要原因。清晨排便習慣越好的人群,便秘發生率越低,便秘人群中,公務員、醫務工作者、教師所占比例最高,而這三類人群有晨起或早餐後排便習慣的比例分別僅為16%、17%和30%。

便秘在結腸癌、肝性腦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癡呆等疾病的發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致命疾病的罪魁禍首。受便秘困擾人群應通過調整飲食習慣、改變生活方式、增強體育鍛煉、保持心情愉悅等擺脫困擾。

7個小秘訣促進排便

1.多纖維

在日常飲食中藥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因為膳食纖維有吸水、保水效果,有助糞便濕潤松軟,讓便便順利的推送出去喲。所以多多攝取蔬菜、豆類膳食纖維,每日攝取至少35~40克或更多,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讓便便不久留。

【建議食物】當歸、何首烏、決明子、車前子、昆佈、山粉圓、黑木耳、白木耳、香菇、紅豆、綠豆、玉米等等,都有助便便軟化。

【建議藥材】蘆薈、大黃、番瀉葉,要經醫師處方再服用。

2.多喝水

增加水分攝取量也是一定要的啦!因為大量水分對糞便軟化油很大的幫助,一天至少要攝取8大杯,約2000毫升的水分,當然無論是白開水、熱湯、果汁皆行,但濃茶和咖啡還是少喝為好,這樣大便才不會又幹又硬,難以排出腸道。

【建議方式】每日一大清早起床,先喝500毫升的溫開水,有助於腸子蠕動。

3.多運動

運動絕對是有益的,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循環和腸道蠕動,所以每天至少快走半小時,就能使排便一路暢通哦。

4.多離藥

服用藥物,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人的腸胃蠕動和吸收,當然排便功能也會被牽連嘍。所以保持身體健康,少吃藥,你的便便也會通暢的。

5.多放松

人在受壓力時,胃腸是最敏感的,像消化不良、胃脹等,都是因為壓力而導致腸胃蠕動變慢、糞便不易排出造成的。所以要隨時讓自己放松,舒緩壓力,才能幫助宿便清除。

6.多檢查

每次排便後,最好養成自我檢查糞便的習慣,因為根據糞便的形、量、味、色,可及早察覺身體是否有異常,或發現疾病。另一方面,借此瞭解你的便便是否幹硬或松軟,作為改善飲食的參考。

7.多規律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是因人而異的,有人每日排便,也有人是兩天一次,隻要自然通暢、身體無不適都屬正常;另外,每次如廁的時間一定要固定規律,以制約結腸養成自然習慣,且在產生便意時就要盡快解決,不要壓抑或拖延。

如何做到科學排便

什所謂科學排便,是指排便習慣要符合胃腸道的運動規律和直腸、肛門的生理功能。守時、專心、排凈是科學排便的3個原則。守時,就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晨起大便1次。專心,就是在大便時不做其他事情,如吸煙、看書、看報、想問題。排凈,就是每次大便都要排得徹底,無殘留。

集團蠕動是腸道的一種運動形式,出現在早晨起床或者餐後,由十二指腸——結腸反射所引起,所以,要養成每天按時排便的習慣且最好在晨起後,以與胃腸道的運動規律相一致。直腸、肛管的生理功能是通過直腸內的壓力引起神經發射,產生便意,然後肛門開放,排出糞便。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時間很短,但是如果人為地延長排便時間或是忍便,會使直腸內壓力持續偏高易導致腸壁肌細胞的血供障礙,出現腸壁肌纖維變性、肌肉萎縮和腸壁肌間神經叢變性、變形、數量減少等病理改變,結果是腸壁肌肉的張力和神經敏感性不斷下降而導致便秘,因此,排便時間不宜過長,不要忍便。日本學者提出解大便以5分鐘之內排完為宜,英國學者提出每次排便時間不超過8分鐘,都是在強調控制排便時間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科學的排便方式是:排便要有規律,每天晨起1次,最好每日1-2次;控制排便時間,每次不超過8分鐘,用時越少越好;不要經常忍便,排得越及時、越幹凈,身體越健康。

日常生活防便秘

1、保持樂觀:精神上要樂觀,悲傷、憂愁易導致便秘;

2、重視早餐:早餐後,食物會引起胃及結腸反射,促使結腸產生蠕動,推動排便;

3、養成早晨飲水的習慣:起床後喝一杯開水或牛奶、蜂蜜、果汁,都有利排便作用;

4、多做運動:散步、跑步、按摩腹部、打太極拳等都可以加強胃腸運動,易於排便。

5、適當進食雜糧:雜食五谷、蔬菜、谷物皮中含有的纖維素較多,對腸腔有刺激作用,有利糾正便秘;

6、停服瀉藥:便秘不能依賴瀉藥,可多吃些黑芝麻、胡桃仁、葵花籽、杏仁、桑椹子、火麻仁、松子仁等食物,潤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