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對人體起著重要的作用人體的支撐及周轉活動都離不開各個關節,當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會逐漸出現退行性變化,骨質磨損嚴重,一旦受到外傷及受其他疾病侵襲就容易發生炎癥、病變,給患者帶來疼痛。冬季怎麼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由於此病危害性較大,大傢應該積極做好預防措施。

發生骨關節炎的原因有哪些

1、既往有關節感染:如患急性或慢性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後,由於軟骨已受到不同程度損傷,而繼發本病。

2、關節內骨折:既往做過關節手術或外傷是產生骨性關節炎的病理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組織變性,軟骨及關節內容物的耐應力降低,造成關節不穩,致使軟骨面與關節囊、韌帶的附著處發生代償性或保護性骨質增生。

3、關節發育不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肢端肥大癥,Perthes病等。

4、關節外畸形:其引起的關節面負重線不正,如佝僂病後遺膝內翻或膝外翻,鄰近關節骨折復位後對線欠佳引起的關節面歪斜。

5、關節不穩定:如韌帶、關節囊松弛。

6、醫源性:如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或關節內註射激素,引起關節軟骨剝脫病。

7、肥胖超重:中年以後,體重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癥狀出現以前的8—12年。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應避免超重。減肥有助於預防骨性關節炎的發生;體重減輕5 kg,即可減低50%發展成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概率。

8、肌肉無力;股四頭肌無力的個體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產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主要原因是膝關節的異常應力。

9、關節過度使用:某些關節過度使用可能也會使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危險性增加。如有過損傷膝關節的足球運動員患病率較高,常年從事低頭、彎腰、欠站等工作,致使氣血、筋脈運行不利,肌肉骨骼營養障礙,因而產生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炎也必然發生。

冬季應該如何預防骨性關節炎

首先要控制體重,肥胖不僅誘發其他全身性疾病,同時使身體關節受累,加速關節間軟組織的磨損引發骨關節炎。

其次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強肌健骨,但要避免運動過量引起關節的損傷。此外長時間坐時要註意姿勢,辦公室一族要經常變換姿勢避免某個部位的關節長期處於負重狀態。

第三要註意適度鍛煉和合理飲食平時還要註意防止外傷,不要長時間低頭和彎腰;防止過度疲勞,避免讓關節經受長期壓力;改變過量飲酒等生活習慣。

如果已經患瞭骨關節炎,要註意以下措施以減緩病情的發展:秋冬季節寒冷潮濕,患者要註意保暖,特別要在關鍵部位包上護膝或棉佈,不要讓患處接觸涼風;少爬很陡的樓梯,少走上下坡路;平時避免機械性損傷;膝關節受累者應避免跑步和球類等劇烈體育運動;對不良姿勢,如扁平足、膝內外翻、駝背和脊柱側彎等,應盡量糾正。

骨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的區別

就骨關節炎來說,炎癥是由於關節中的軟骨受損,以致骨端之間經常摩擦,炎癥一般很輕微,隻局限於發病關節本身。

風濕性關節炎的基本癥狀是發炎,通常從包裹關節的滑膜開始,然後蔓延至軟骨和其下的骨頭。病情嚴重者,炎癥可蔓延至其他結締組織,有時甚至蔓延至眼睛、動脈和內臟。

另一點區別是,骨關節炎一般變化緩慢,常見於中年以後;而風濕性關節炎起病迅速,患者較年輕,以女性為多。

骨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的區別: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希望大傢能夠明白二者的卻別,隻有瞭解瞭相關的常識才會對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更有幫助性作用。

骨性關節炎檢查方法

骨性關節炎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沒有特異性的實驗室檢查。多數病人血常規均正常,少數全身性原發骨性關節炎及附加有創傷性滑膜炎病人血沉可稍快,c-反應蛋白(crp)輕度升高,類風濕因子陰性。關節液檢查白細胞計數常小於1.0×109/l,偶見紅細胞和軟骨碎片。

(二) x線檢查

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贅形成是骨性關節病的基本x線特征。骨關節炎早期僅有軟骨退行性改變時,x線片可能沒有異常表現。隨著關節軟骨變性、壞死,關節間隙逐漸變窄,間隙狹窄可呈不勻稱改變,個別人關節間隙甚至可以消失。晚期負重軟骨下骨質內可見囊性改變。這種囊性變常為多個,一般直徑不超過1cm,可為圓形、卵圓形或豆粒狀。關節邊緣及軟組織止點可有骨贅形成,或見關節內遊離體,關節囊內區小塊狀骨化性或鈣化性致密陰影,骨質疏松,骨端肥大,軟組織腫脹陰影等。ahlback(1968年)提出根據x線檢查可將骨性關節病的嚴重程度分為五級:ⅰ度:關節間隙狹窄(50%關節軟骨磨損);ⅱ度:關節間隙消失;ⅲ度:輕度骨磨損;ⅳ度:中度骨磨損(磨損造成骨喪失0.5~1cm);ⅴ度:嚴重骨磨損常有關節半脫位。

(三) mir

mir能敏銳地發現膝關節軟骨及軟組織改變。當臨床高度懷疑本病而x線片表現陰性時,應行關節mri檢查。

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大全

①鎮痛劑:由於骨關節炎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對非甾體類抗炎藥易於發生副作用,且骨關節炎中滑膜炎癥尤其在初期,並非是主要因素,疼痛並非都由滑膜炎所致,所以可選用一般鎮痛藥。經研究,鎮痛劑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兩者的止痛作用無顯著差別,而止痛劑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少。如對乙酰氨基酚(即撲熱息痛),一般服0.3—0.6克,每日2~3次。鎮痛劑可經常服用,也可隻在痛時或進行某種活動時服用。

②非甾體類抗炎藥:對骨關節炎病人的炎性表現如關節腫脹、疼痛、積液及活動受限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有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對軟骨基質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長期應用雖然關節疼痛改善,但是骨關節炎的基本病變反會加重。研究中發現,如雙氯芬酸鈉(包括扶他林、戴芬、英太青、雙氯滅痛、奧斯克)、奇諾力、優妥、諾德倫、西樂葆、萬絡等對關節軟骨沒有影響,比較適合應用於骨關節炎。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雖然有報告對軟骨細胞有益,但沒有必要全身應用,隻適用於伴發滑膜炎,出現關節腔積液時,則可在嚴密消毒下,予關節腔內或病變部位局部註射得保松、利美達松等。同一關節用藥每年不超過4次,兩次之間的間隔不宜短於兩個月。

(2)改變病情藥 即過去所稱的軟骨保護劑。這一類藥物見效較慢,一般需治療數周後才見效,但停藥後療效仍持續一定時間,同時又能減緩、穩定甚至逆轉骨關節炎軟骨降解過程。

①透明質酸:20世紀30年代,科學傢從牛眼球玻璃體中提取成功,就命名為玻璃酸,又名透明質酸。開始用於治療賽馬的關節炎。自1974年首次使用關節內註射治療骨關節炎,並取得較好療效。透明質酸是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也見於軟骨。臨床使用的制劑是從雞冠提取純化的。目前國內透明質酸產品有玻璃酸鈉註射液(商品名施沛特),2毫升關節腔內註射,每周1次,共5次,療效可持續半年左右。進口產品有欣維可,2毫升關節腔註射,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療效可維持1年左右。

②過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從而減少對關節軟骨的損害。本品起效較慢,療效持續時間可長達18個月。歐美已用於臨床。

③D—葡萄胺:最先在我國應用的為口服硫酸鹽,名為氨基葡萄糖,商品名為維骨力。推薦用法為314—628毫克,每日3次,餐時隨飯同時咽用,持續8周,隔半年左右可重復1個療程。其副作用少,主要有輕度惡心、便秘和嗜睡。

另外,還有四環素族抗生素(如多西環素)、葡糖胺聚糖、S—腺苷基蛋氨酸、骨重吸收劑(包括乙膦酸鹽、氯屈膦酸鹽、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等)、人工合成的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促進軟骨修復的細胞因子等,目前這些制劑還在探索研究階段,不宜推薦給病人常規應用。

中藥可選用追風透骨丸、壯骨關節丸、骨刺片、骨仙片、骨寧註射液等成藥,或辨證施治。經過上述治療後,病情一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病情一直較嚴重,或關節腔內有“骨刺”碎片落入,影響關節功能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以便摘除關節內的“骨刺”或切除阻礙運動的大“骨刺”,必要時還可作關節成形術÷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