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主要病理變化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常說的老年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都是指的這種病。骨性關節炎以關節疼痛為特征,有時關節腫脹,甚至關節功能障礙。骨性關節炎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加,多數是50歲以上的病人。現在小編就為大傢介紹下關於骨性關節炎患者有哪三忌?

骨性關節炎的病因

1、個體因素:骨性關節炎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見,尤其是閉經前後的婦女。從中年到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多年積累性勞損,導致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肥胖和粗壯體型的人中發病率較高,其原因為體重超重,關節負重增加,促成本病發生。

2、飲食因素:關節軟骨內沒有血管,其營養依靠從關節液中吸取。營養不良可導致和加重本病的進展。

3、免疫學異常:關節軟骨原是一個無血管的封閉的屏障,軟骨組織大多處於機體自身免疫監視系統相隔離的狀態,在原發性骨關節炎病人的滑膜中,可見少數單核細胞、淋巴細胞 和漿細胞浸潤,並見大量具有細胞因子分泌功能的滑膜細胞增生。骨關節炎可能是一種依賴 T細胞的局部炎癥反應過程。有學者在骨性關節炎的髖關節軟骨表層發現瞭IgG、IgM和IgC,這種病人中產生多發性關節炎的頻率較高。

4、氣候因素:常居潮濕、寒冷環境的人發病率高。這主要是由於溫度低,引起局部血運減慢甚至障礙有關。另外因遺傳因素所致的關節各組成結構異常,特別是軟骨細胞的病理 性老化亦是發生此病的一重要因素。

5、生物力學因素:穿高跟鞋行走時髖、膝、踝關節的的功能由於扭力作用發生很大改變,由髖、膝關節代償以保持穩定步態,從而導致關節軟骨受損。

6、醫源性因素:筆者通過動物實驗證實長期使用皮質醇類藥物,尤其在疼痛早期治療時,使用皮質醇類藥物進行痛點註射或關節腔內註射,可造成嚴重的骨性關節炎繼發性損害。

骨性關節炎患者有哪三忌

一、忌潮濕。

潮濕的環境與潮濕的皮膚會增加人體熱量散發,使肢體溫度下降,從而導致關節疼痛癥狀加重。因此關節炎患者冬季要註意保持皮膚幹燥,衣物被褥要經常在陽光下翻曬。

二、忌懶惰。

骨性關節炎患者的忌諱有哪些?懶惰、靜坐對關節炎很不利。因為運動能促進肢體血液循環,使病變部位血運得以改善,減輕關節疼痛癥狀。因此,關節炎病人冬季應經常到戶外參加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

三、忌寒冷。

因為關節炎最明顯的特征遇寒冷疼痛加重,所以說患者冬季要註意全身和關節部位的保暖尤其是病變部位要特別加強保護。每天對病變部位進行1~2次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水溫一般保持在50~70℃,每次熱敷15~30分鐘。

骨性關節炎食療

三七丹參粥:

用法:將三七10-15g,丹參15-20g,雞血藤30g洗凈,加入適量清水煎煮取濃汁,再把粳米300g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藥汁,共煮片刻即成。每次隨意食用,每日1劑。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主治瘀血內阻,經脈不利的關節疼痛。

三七燉雞:

用法:取雄烏雞1隻,三七6g,黃芪10g(切斷),將三七、黃芪共納入雞腹內,加入黃酒10ml,隔水小火燉至雞肉熟。用醬油隨意蘸食,隔日1次。

功效:溫陽,益氣,定痛。主治膝關節炎,證屬陽氣不足者。

豬腎粥:

用法:取豬腎1對洗凈切片,人參6g,核桃肉10g,與粳米200g加適量水共煮成粥,隨意服用,每日1劑。

功效:祛風除濕,補益腎氣。主治膝關節炎,證屬,腎氣不足者。

防風粥:

用法:取防風10-15g,蔥白兩根洗凈,加適量清水,小火煎藥汁備用;再取粳米60g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熬成稀粥即成。每日1劑,作早餐用。

功效:祛風濕。主治膝關節炎,證屬風濕痹阻者。

桃仁粥:

用法:取桃仁10-15g洗凈,搗爛如泥,加水研去渣,與薏苡仁30g,粳米50-100g同煮為粥,隨意服用,每日1劑。

功效:益氣活血,通利關節。主治膝關節骨關節炎,證屬氣虛血瘀,阻滯關節者。

冬瓜薏仁湯:

用法:冬瓜500g連皮切片,與薏苡仁50g加適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爛熟為度,食時酌加食鹽調味。每日1劑,隨意食之。

功效:健脾,清熱利濕。主治膝關節骨關節炎,證屬濕熱內蘊而濕邪偏盛者。

絲瓜竹葉粥:

用法:將絲瓜100g洗凈,連皮切片與淡竹葉20g加適量水共煎煮取汁備用;再將薏苡仁60g加水煮粥,待粥成時加入藥汁。隨意服用,每日1劑。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通絡。主治膝關節炎,證屬風濕痹阻而熱邪偏勝者。

骨關節炎患者的自我保健

一旦得瞭骨關節炎,首先,對該病應該有充分的認識。若沒有關節疼痛、麻木等癥狀,則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但平時要註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改善神經、肌肉、骨關節的新陳代謝,延緩其衰老進展的速度,並防止僵硬不靈活。出現臨床癥狀的病人則要避免或減輕病變局部的疲勞及進行適當的治療。不能簡單地認為骨關節炎僅是年老退化,或過度使用關節的結果,因而是不可改變的,無能為力的,或隻有休息不能活動才能保護關節。在引起骨關節炎的發生原因中,機械性損傷僅是一方面,其他因素如關節不穩定、關節排列不當、姿勢、活動方式、肥胖等,都可起作用或促進發展。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較少,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種能控制其發展或治愈。有些吹噓能溶解或消除掉“骨刺”的所謂特效藥,純屬子虛烏有。試想,若果真有此藥,那正常的骨組織豈非一起被溶解掉!在目前醫療水平下,除瞭手術,其他任何藥物和方法,都不能除掉已經生成的“骨刺”。但不是所有“骨刺”都要手術切除,隻有極少數“骨刺”壓迫神經、血管而引起功能障礙的,才可以考慮手術切除。病人應消除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大多數病情較輕,不會導致全身性殘廢,不要病急亂醫,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采用綜合治療, 自能收到較好療效。

對受累的關節應加以保護,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不要過度使用,避免關節劇烈活動和過度負重,防止關節承受不恰當的重力和暴力,以減少關節的反復損傷,如髖關節或膝關節受累者,應避免過久站立、跑步、打球或長距離步行等。若久坐後雙膝發僵,在起立前可作一下“熱身運動”--輕輕地擺動幾下腿部。要糾正不良的姿勢、體位。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而且能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對負重關節如膝、髖關節尤為重要。避免在睡眠時為減輕疼痛在膝下墊枕頭。頸椎骨關節炎病人應避免長期伏案、仰頭或轉頸,睡眠時應用適當高度枕頭。腰椎受累者可睡硬板床。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具體情況,可適當使用拐杖之類的用具,有利於減輕受累關節負荷,穿較有彈性的鞋子,用適當的鞋墊,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對保護膝、髖等關節十分有益。若有膝內翻、外翻等關節畸形或關節的先天性異常,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應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平時應多食富有鈣和膠質的食品,並可補充鈣制劑。肥胖的病人應積極減輕體重。

理療可選用熱療、水療、蠟療、超聲波、醋離子導入等,對緩解疼痛和伴發的肌肉痙攣,維持及恢復關節功能有一定幫助。若在每次關節運動前進行 15-20分鐘的熱療,則有助於緩解關節疼痛和減輕僵硬。值得註意的是,在熱療前應讓病人洗凈皮膚,並避免躺在熱源上,以免灼傷;對已做過關節置換術和配有金屬元件的關節禁用導電透熱和超聲療法,以免引起深部灼傷。對頸椎病,尤其是神經根疼痛者可使用頸牽引。當然,針灸、按摩等也有一定作用。

骨關節炎患者不宜久呆空調房

雙腿和膝關節承受整個人體重量,每天都要載著負荷不斷地運動,天長日久就會磨損,影響關節的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磨損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嚴重。 再加上平時長期工作在空調房間裡,或喜歡穿裙裝,關節常常被“凍”著,到瞭一定時候,就會患上骨關節炎。

骨科專傢介紹,休息痛是骨性關節炎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一般多見於中老年人,骨性關節炎疼痛特點為:休息時感覺不適,剛要活動時,感到局部疼痛,活動後有所緩解,但勞累後也會疼痛。

骨關節炎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關節疼痛,一般以膝關節和髁關節為主,嚴重時會發生紅腫,當患者處於一個固定的位置過久時或早上起床後,會感到關節疼痛比較厲害,當適當活動後,這種疼痛反而會得到緩解,即所謂的“休息痛”。

其次,您還很可能患有項背肌和腰肌筋膜炎。此種疾病近年來在白領階層發病率很高,究其原因,長期的慢性積累性勞損為主要病因,如站姿疲勞、坐姿疲勞等;另外,受寒受涼,久居濕地或久在空調環境下工作的人群,也易患此病。

骨科專傢提醒:為瞭預防“休息痛”,平時要加強項背部和腰部以及四肢的功能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多做做廣播操中的擴胸運動、打打太極拳以及自我按摩等;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及受涼、感冒等,不要長久呆在空調的房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