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是雞蛋最常見的吃法之一,主要將雞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若煮雞蛋的方法得當,可使煮出來的雞蛋的營養吸收率達到100%,因而成為深受追捧的早餐或營養餐之首選。不過雖說煮雞蛋營養豐富,但是過量食用雞蛋會導致消化不良,因此煮雞蛋不宜過多食用,一般以每天不超1個為宜。雞蛋水煮的吃法最營養?煮雞蛋四大秘訣?一起來看下。

雞蛋水煮的吃法最營養

在各種食物裡,雞蛋的吃法幾乎是最多種多樣的,致力於烹飪與營養研究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根據各種研究與實驗數據,幫我們列出瞭3個雞蛋吃法排行榜,最後發現,不管在哪個榜單裡,“帶殼水煮蛋”這種做法都排名第一。

“有益心臟排行榜”:第一名:帶殼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調溫度不高、蛋黃中的膽固醇也沒接觸氧氣(膽固醇一旦被氧化,就會成為最嚴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脅之一),因此是對心臟最有益的吃法。第二名:水煮荷包蛋。第三名:蛋花湯和蒸蛋。第四名:煎荷包蛋。第五名:攤雞蛋。是指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餅,因此蛋黃中的膽固醇氧化不多。第六名:炒雞蛋。雞蛋打散後再炒,蛋黃中的膽固醇和空氣接觸較充分,氧化較多。雞蛋比較吸油,用油量也較大。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第一名:帶殼水煮蛋。有研究顯示,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攤雞蛋。這兩種做法的蛋白質消化率為98%。第三名:炒雞蛋。蛋白質消化率為97%。第四名:蒸雞蛋。蛋白質消化率92.5%。第五名:生雞蛋。蛋白質消化率僅為30%—50%。

“維生素保存排行榜”:第一名:帶殼水煮蛋。加熱溫度低,營養全面保留。第二名:蒸蛋。加熱溫度較低,核黃素、葉黃素等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少。第三名:水煮荷包蛋。加熱溫度較低,水溶性維生素有少許損失。第四名:煎荷包蛋。加熱溫度高,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都有損失。第五名:攤雞蛋。加熱溫度高,所有維生素都有損失。第六名:炒雞蛋。加熱溫度高,維生素損失較多。

煮雞蛋四大秘訣

1.別用沸水煮蛋。首先,沸騰的水會讓雞蛋在鍋裡四下翻滾,很容易把蛋殼撞碎,甚至蛋白都露出來。其次,雞蛋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並不需要很高的溫度,通常60℃—87℃就可以,而沸水的溫度能達到100℃。如果用沸水煮,蛋白可能就老得跟橡皮一樣。所以煮蛋的時候,應該開蓋,讓水微微冒泡,而不是沸騰。

2.煮的時間要短,煮後要冷卻。蛋白全熟,蛋黃也完全凝固的雞蛋需要煮10分鐘,可如果你想要一個蛋黃嫩嫩的水煮蛋,大概6分鐘就可以瞭。如果雞蛋煮的時間過久,就會有難聞的硫的氣味。另外要註意的是,把雞蛋從鍋裡拿出來後要立即用涼水冷卻,否則殘餘的溫度會讓蛋繼續加熱而變老。

3.陳一些的雞蛋更好剝。我們都覺得最新鮮的好,不過水煮蛋其實沒必要用太新鮮的。因為稍微陳一些的雞蛋反而更好剝。如果把雞蛋在冰箱裡儲存幾天,其pH值就會稍微升高,蛋白和內層蛋殼的黏合度會稍微變松。

4.蛋黃外面變綠沒關系。如果雞蛋煮得太老,你會發現蛋黃外面有一層綠色。這是蛋黃中的硫化物和鐵發生瞭反應,並沒有任何危害。隻要煮的時間別太長,就可以避免。

煮雞蛋要煮多久

1、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癥狀。

2、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那麼,到底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難把握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又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對此,專傢告訴我們:煮雞蛋5分鐘最好。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具體的做法: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鐘,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瞭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煮雞蛋莫“實心”,蛋白質在64度時就要變性,而一個雞蛋則在80度時才能凝固。所以,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瞭再煮3分鐘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凈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鐘,撈出過涼。“3分鐘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5分鐘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怎麼煮雞蛋最好吃

原料:雞蛋、水。

做法:

1、準備

(1)做水煮雞蛋之前,即便蛋殼上沒有雞糞,也應該先把雞蛋洗一下,不可偷懶。原因很簡單,如果雞蛋沒有煮破也就罷瞭,萬一煮破,你是吃呢還是扔?扔瞭似乎可惜,可要是吃呢,那就是吃雞屎湯燉蛋花瞭;

(2)鍋中放入雞蛋,再加上涼水,水要沒過雞蛋,以便使雞蛋受熱均勻;

(3)一定要用比較小的火慢慢地煮。火大瞭,雞蛋急劇受熱,容易爆裂。

2、關火時機。

(1)水剛開,立即蓋上鍋蓋,關火。燜5分鐘,待水變溫後再撈出雞蛋,剝殼食用,這時的蛋黃被稱為糖心,這樣的雞蛋被成為糖心雞蛋。因為這時的蛋黃既不是流質的也沒有變硬,而是呈稀軟狀態,有些像糖包裡的糖那樣。很多喜歡吃溏心蛋的人可以試著掌握好關火時間。

假如你是用大火煮蛋,水剛開時,雞蛋受熱還沒透到蛋黃那裡,立即關火晾涼後,那蛋黃就是稀的,那雞蛋就叫稀黃蛋,也有人喜歡吃這種蛋的。

(2)水開一分鐘以後關火,蓋鍋蓋,燜5分鐘,待水變溫後撈出雞蛋,剝殼食用。這時的蛋黃已不再稀軟,但又沒有變老,吃起來,蛋香氣很濃。照片中我的雞蛋,就是用這個關火時機的。

(3)如果水開時你忙別的,不知水開瞭多少時間。此時的雞蛋蛋黃已經變老,呈微小的顆粒狀,就直掉蛋黃渣。

3、吃法。雞蛋煮好後,自然可以張開血盆大口一口吞到嘴裡,隻是這種吃法似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棗不知其味,少瞭些樂趣。

(1)最簡單的方法,是在一個小碟子裡放一點兒醬油或者醋蘸著吃。那碟子最好不是平底的,否則醬油放少瞭蘸不到,放多瞭又浪費。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碟子,用一個小碗盛醬油也可以。

(2)對於稀黃蛋,用小勺將雞蛋在醬油裡滾幾滾,而後整體撈起來,一口吸掉蛋黃,而後再將蛋白放在醬油碟子裡,用勺子切塊,慢慢食用。

(3)對於糖心雞蛋,可以用小勺將雞蛋放在醬油裡滾幾滾,用小勺切塊食用。

(4)比較高雅的吃法是,將煮好的雞蛋不剝殼,大頭朝下放在一個小高腳杯裡,高腳杯的杯口比雞蛋大頭要小些,使雞蛋能被托在杯口上。準備一些精鹽、胡椒粉。用小勺輕輕敲破上面的蛋殼,剝去一些殼。撒一點鹽和胡椒粉在露出的雞蛋尖頭,用小勺切下食用。而後,剝一點皮,撒一點精鹽和胡椒粉,切一點,直至吃完。

煮雞蛋的水能是否能喝

煮雞蛋的水會產生很多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如果我們的嬰兒喝瞭這種水,很可能這些物質沒有辦法排出來,很容易讓孩子得瞭肺結核,所以我們的媽媽們應該要註意不能讓小孩子去喝這種水。

不能喝,蛋煮熟瞭,水就沸得時間太長,水裡沒有營養,有毒,不能喝就算雞蛋煮之前洗幹凈的話也不可以喝。因為雞蛋殼的成分是碳酸鈣,被煮後會產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這種水喝多瞭對人體健康不利。建議以後不要喝瞭,尤其是嬰兒,這是嬰兒的各項身體功能還沒發育完全,一些物質是不能排出體外的,況且嬰兒的運動量又少,喝多瞭這種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碳的水容易使小孩得結石。

煮雞蛋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冷後用來澆花,能促進花木的正常生長。 但是雞蛋殼上會附著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所以如果為瞭補充礦物質去喝這個,那就得不償失瞭。還不如喝礦泉水。

最好還是別喝,理由有二:一是水煮太久瞭,反復煮沸的水喝瞭對身體不好;二是雞蛋外表雖然洗瞭也不見得有多幹凈,你說喝這樣的水你會放心嗎?

煮過雞蛋的水是反復燒開的水,水因為過度的沸騰已經破壞瞭本身的營養成分,並且,水中可能含有其他的無益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