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人士可能篤信每天要吃生雞蛋來攝取優良的蛋白質;孕婦可能以為懷孕期間要每天吃一隻蛋才叫營養充足;又聽聞小朋友要吃蛋來幫助腦部發育;各位貪靚的姊妹亦可能聽過雞蛋白可以用來做面膜,更可做護發素。蛋黃真的會損害身體健康嗎?下面就和小編一同來看看專傢的說法吧!

蛋黃泥的營養價值

1、蛋黃主要是由:大約48%的水、32.5%的脂肪、17.5%的蛋白質,還有和2%的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等構成的,蛋白質的含量非常高。

2、蛋黃中富含鐵質、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E,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可以為寶寶提供大量蛋白質。

3、蛋黃中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如磷、鐵,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的有益。而且6個月大的寶寶從母體裡帶的鐵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瞭。如果不補充鐵,很容易就會引起貧血。而蛋黃是比較理想的補鐵食物。

4、蛋黃中富含珍貴的脂溶性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生長十分有益。

5、蛋黃中還含有一種豐富的物質—卵磷脂,這種物質可以幫助合成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

6、要想吸收到雞蛋的真正營養,首先要有量的保證,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瞭,吃得太多反而沒有辦法吸收。

四類人少吃蛋黃

日前,加拿大的一項研究提出,從形成血栓嚴重程度來說,吃蛋黃的危害幾乎等於吸煙壞處的2/3。一時間,如何科學、健康地吃雞蛋成瞭人們熱議的話題。

著名營養學傢葛可佑表示,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蛋黃含有豐富的種類齊全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蛋白質,也是卵磷脂的極好來源。至於膽固醇,一個蛋黃含量不足300毫克。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講,一天一個蛋黃對健康是有益的。但對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和糖尿病人,應少吃蛋黃,可以兩三天吃一個,同時還要減少動物內臟等其他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患病的人該如何吃雞蛋呢?朝陽醫院營養師宋新認為要具體分析。比如,發高熱的病人,消化液分泌減少,吃雞蛋不易消化,但喝點蛋花湯沒問題;腎炎特別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對攝入蛋白質的總量有控制,但不隻是雞蛋;膽、肝病患者需限制食物中攝入的脂肪量,也不是針對雞蛋的;蛋白質過敏的人,隻要不是雞蛋蛋白質過敏,吃雞蛋就沒問題。

每周不宜吃超過三隻蛋黃

雞蛋含豐富及完全的蛋白質,在食物金字塔中屬肉類及其代替品,因為其營養成分與肉類相似。沒有人會因不吃雞蛋而缺乏某些營養素,反而吃生的雞蛋可能會受沙門氏菌感染,嚴重的會出現腹痛、嘔吐、肚瀉。吃生雞蛋還會阻礙一種叫生物素(biotin)的營養素的吸收。

雞蛋黃因含卵磷(lecithin)所以被喻為健腦補品,但其實身體也能制造卵磷脂,除非這功能有問題,否則是不需從飲食額外攝取卵磷脂。況且黃豆及其制成品也有卵磷脂,所以更加不用以此為吃蛋的理由。所以任何人士包括健身人士、孕婦、小童也不 每天吃雞蛋。

健康飲食指引的建議是每星期不宜吃超過三隻蛋黃,蛋白則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應攝取超過300毫克膽固醇。原來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膽固醇,是接近純蛋白質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攝取量不像蛋黃般受限制。

正因為脂肪及膽固醇全在蛋黃中,所以煮食時應盡量減少用蛋黃。例如:蒸水蛋可用四個蛋白三個蛋黃、做蛋糕可用兩個蛋白來代替一隻雞蛋,這些方法都可以減少食譜的脂肪及膽固醇。有沒有發覺煎蛋要下很多油?原來一隻煮蛋含72卡路裡,但一隻煎蛋卻含120卡路裡!

做蛋黃泥的禁忌

媽媽們給寶寶做蛋黃泥作為輔食的時候,是不能夠加入糖、味精等調味料的,也不能為瞭好看而加入蔥、蒜等食物。寶寶吃完蛋黃後,也不要馬上給寶寶吃含有豐富果酸的水果。

1、做蛋黃泥不能加糖。一是因為雞蛋和糖一起高溫同煮,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叫做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瞭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二是因為過早的給寶寶使用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幹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

2、做蛋黃泥的時候,不要加入味精。一個是給寶寶的輔食不要添加調味料,還有一個是因為雞蛋本身含有的氯化鈉和谷氨酸,經過加熱後,就會產生純正的鮮味,如果加入味精,反而會破會雞蛋的鮮味。

3、做蛋黃泥的時候,也不要為瞭好看,而加入蔥或者蒜。蔥、蒜性熱;雞蛋性涼,在功能上皆相合,故不宜同食。而且兩者同食,可能會引起寶寶氣短。

4、寶寶吃完蛋黃泥後,不要馬上給寶寶食用含有豐富果酸的水果,如橘子。果酸能夠讓蛋白質凝固,不利於寶寶吸收雞蛋中的蛋白質,有時候甚至會產生不良的癥狀。

蛋黃可緩解女性每月疼痛

女性需要攝入每公升75到99毫克的維生素d,才能保證骨質的健康,如果低於每公升25毫克患慢性疼痛的幾率就會增大。

特別是孕婦、母乳喂養的女性以及老年婦女應該每天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以緩解慢性疼痛。

據調查,蛋黃中含有寶貴的維生素d,在蛋清中是沒有的,所以要攝取維生素d,蛋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般來說,女性吃雞蛋不要過多,特別是妊娠期的婦女,每天吃1個蛋黃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