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質增生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骨科疾病,患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這跟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年齡增長有著很大關系。如果發現腰椎骨質增生,應當盡快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腰部病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那麼,腰椎骨質增生容易引起的四種病變是什麼?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腰椎骨質增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分泌,免疫和骨代謝等發生衰老性改變,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行性變;

二是異常應用,即外力致傷,包括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及慢性積累性損傷,致使椎間關節內應力失衡。引起腰椎退變,增生和椎間關節不穩定。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脊椎腰段是人體全身活動中樞軸,是脊椎主要承載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載重負荷的機會最多,支撐的重量也最多,其內應力作用亦越強。尤其是腰椎間盤經常處於被壓縮、曲伸和扭轉的組合性,復雜力學活動中,最容易遭受異常的壓應力、拉應力與剪應力的影響,而導致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從而導致椎間隙狹窄進一步引起椎體邊緣及關節突的的增生。腰椎椎體骨質增生形成的機理:退變的椎體可以形成各種不同形式的骨贅。腰椎增生主要表現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發緊或有麻木感。疼痛程度不一,晨起時腰部僵硬酸痛,稍事活動後反覺減輕;負重和活動增多時加重,當腰椎不穩定時,微小的活動或幹擾便可引起急性腰痛。有的病人在急性發作時腰部出現突然卡住性疼痛。活動翻身均困難,並可使疼痛加重。

這種病人睡覺時常翻身,因一個姿勢睡久後即覺腰痛不適。多數病人為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可擴散至一側或雙側臀部。甚至達膝下。半數病人感到下肢麻木,行走困難。x線片可顯示,腰椎椎體邊緣唇樣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小關節硬化變尖並有骨贅形成。

腰椎骨質增生容易引起的四種病變

1、腰椎僵直

骨質增生可出現在椎體上下緣的前後部分,也可出現在椎體關節突部。增生的骨刺在反復刺激下不斷長大,在引起疼痛的同時,可使椎骨之間的活動度減小,長時間後就會出現腰椎僵直。患者腰背部活動進一步受限,常出現強直體位。

2、腰部神經受壓

腰椎椎體後緣的骨刺、膨出的纖維環及周邊纖維化組織,會在椎間盤形成一個向後方或側後方突出的混合物,加上後方肥厚的黃韌帶,便可對局部腰神經形成直接壓迫刺激,進而引起一系列癥狀。如馬尾神經受壓,患者可出現間接性跛行、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癥狀;坐骨神經受壓,則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3、腰椎間盤退變

腰椎骨質增生長期得不到治療,便會影響整個腰椎的結構,出現椎間隙狹窄、關節突肥大增厚、黃韌帶增厚及脊椎關節不穩等表現,導致腰椎間盤出現退變。

4、腰椎管狹窄癥

腰椎僵直、椎間盤退變,均會導致腰椎管出現狹窄,而引起腰椎管狹窄癥。患者可出現反復發作的腰腿痛,呈酸痛或灼痛,可放射至大腿外側,站立或行走時癥狀加重,甚至不能行走。

腰椎骨質增生患者如何護理

1.經常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功能,能使機體各部獲得充足的營養。

2.經常運動可使各關節保持較大的活動范圍,關節軟骨受力均勻,不至於軟化。

3.運動使肌肉、韌帶強而有力,可以固定關節,加強骨的堅固性。

4.經常運動,可以使關節內不斷分泌滑液,滑液對關節有營養作用,可以推遲其老化。

5.常備冰塊可應急

在冰箱裡貯存些自制的冰塊除用以消暑解渴外,還有以下應急功用:

止痛,當您不小心指尖紮進瞭小刺需用針頭剔除時,可將手指尖先在冰塊上凍至發麻,再剔刺時就不覺疼痛瞭。

止血,皮膚表面或皮下出血時,用冰塊敷於出血處,可幫助凝血。

止癢,身上出現癢塊,用手抓撓容易感染而且會越抓越癢,如用冰塊冷敷,則癢感可以徹底消除。

治灼傷,如果不慎將手燙傷,可將冰塊倒入盆內,然後將燙傷處伸入盆內冷凍,不但止痛並且能防止出現紅腫和水泡。

抑菌,病菌感染處用冰塊冷凍,由於冰塊有抑菌和殺菌的作用,就可有效地防止細菌繁殖,防止感染。

除臟,在嚼口香糖時不慎將糖渣掉在地毯上,想清除卻是越擦越粘很費勁。這時可取些冰塊放在沾污處將糖渣冷卻板結,就容易清除幹凈瞭。

腰椎骨質增生患者的鍛煉方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腰椎骨質增生的誘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一、拱動腰部 兩腿並攏站定,使勁將腰部、臀部往前拱動、擠壓,直到極限,然後收回。如此反復15次。

二、捶擊腰部 取站式,兩腿稍分開,左右手半握拳,輪流朝後捶擊腰椎間盤突出之處。做50次,力度以能忍受為宜。

三、退步行走 挺胸倒走,雙手自然前後擺動,步子宜大些,默數500步。晴天在戶外平地上走,雨天時可在室內走。

腰椎骨質增生患者要避免長期劇烈運動,註意腰部的休息和保養,以減緩腰椎的退變速度和骨刺的進展。

腰椎骨質增生的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療法,是治療腰椎骨質增生常用的一種方法。不同的病程分期,采用不同的中藥方劑,從而達到舒經通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目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正確的方劑及藥物劑量,以對癥治療。

骨質增生早期:中醫治療以舒經通絡、活血化瘀為目的,以延緩病情的發展。患者可服用桃紅四物湯,取當歸、生地黃、雞血藤、丹參、威靈仙各15g,桃仁、赤芍、三棱、莪術、地龍、烏梢蛇各10g,紅花、川穹、土鱉蟲、生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劑;急性發作且疼痛較劇者,可加鉤藤10g、絲瓜絡6g、乳香5g、沒藥5g;有腎虛癥狀的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每次10g,每日2次,以鞏固療效。

骨質增生後期:治療以緩解癥狀、促進恢復為主要目的。可選用下列藥方,丹參30g,熟地、威靈仙、淫草藿、杜仲、巴戟天各15g,山萸肉、淮山藥、皂角刺、穿山甲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若伴有關節腫脹及伸屈受限癥狀,可加蒼術、黃柏各10g;伴有肢體畏寒者,可加附片15g、幹薑10g;淤結者,加桃仁10g、紅花5g,以達到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