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食物有補鈣功效。那麼吃什麼補鈣呢?食物中的乳類與乳制品、豆類與豆制品、海產品、肉類與禽蛋、某些蔬菜、某些水果和幹果,都有補鈣的功能。大傢可以合理搭配,以達到補鈣的效果。吃什麼能補鈣又減肥?下面一起來瞭解一下。

最佳的四個補鈣時間

1、補鈣——餐後補鈣

平時在進餐的時候補充鈣劑的話,會使人體對鈣的吸收下降,從而會造成浪費。而餐後補鈣的話,就能更好保證鈣能被充分的利用。提醒,牛奶中的含鈣量是最高的,喝完牛奶後的3-5小時腸道就能完成對鈣的吸收。

2、補鈣——睡前補

研究顯示。人尿中隨時會有鈣的排出,而尿鈣主要是來自血液。夜間入睡後空腹排的尿鈣,則幾乎是來自骨鈣的丟失。所以,睡前喝牛奶是最適宜補鈣的,同時臨睡前喝牛奶還能改善睡眠。

3、補鈣——清晨補

我們知道早晨6-9點之間是心臟病、哮喘、肺氣腫、腦卒中等病的高發時段,這個時間如果能適量的補鈣,就能夠增加血液中的血鈣濃度,這樣也能都減輕這些病癥的高發危險因素。

4、補鈣——曬太陽後補

平時堅持戶外活動,直接曬太陽,不能隔著玻璃照光,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而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後可以產生內源性的維生素D。我們知道維生素D有助促進鈣的吸收,而曬太陽能產生維生素D,所以曬完太陽後補鈣也是一個最佳的時間。

吃這個補鈣又減肥

攝入合適數量的維他命和其他營養物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這項研究並沒有建議說,每個想減肥的人都應該攝取大量的維他命D,或者是其他添加劑,"他強調並補充道,"大多數個體不是維他命D缺乏的。"

維他命D缺乏可以破壞為保持體重所做出的努力。

這項研究建議,"超重和肥胖的成人,如果有維他命D不足,可以聯合低熱量飲食和攝取維他命添加劑而從中獲益。"

維他命D別名為"陽光維他命",因為當皮膚暴露在太陽光下,機體會產生營養物。人們也可以從以下食物中獲取維他命D,如雞蛋,牛奶,酸奶,吞拿魚,三文魚,谷類和橘子汁。

老人科學補鈣三大要點

要點1、瞭解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癥狀是全身疼痛、變矮駝背以及容易骨折。它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行病,發展緩慢,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視,然而代價卻是昂貴的。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導致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早認識、早預防、早獲益。

在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裡,有些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傢族史(父母以前也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性別(女性更多見,尤其是絕經後)、種族、年齡(肯定是年紀越大骨質疏松越嚴重)等。但很多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鈣攝入不足、運動量不足和抽煙、飲酒。

要點2、維持足量適當的運動

運動對於骨質疏松的改善有多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對於老年人來講,運動雖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減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對年輕人來說,在年輕時期足量的運動可以獲得更高的骨量儲備,並可以有效避免年老後的骨量丟失速度。

其次,研究發現,對於健身和運動後的老人,可以檢測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這些激素是維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但需要註意的是,大強度的運動反而會降低激素水平,因此老人比較適合輕中度的運動。

第三,經常的運動讓老人經常到戶外接觸陽光,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和利用作用特別大。

要點3、科學使用抗骨松藥物而不單是補鈣

骨質疏松是幾個因素共同的結果。單純補鈣就是針對“鈣補得不夠瞭”這個環節,至於其他幾個環節,吃鈣片是沒有任何幹預和治療作用的。

“吃瞭東西腸子不吸收鈣瞭”要依靠維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來促進鈣的腸道吸收。平時我們吃的魚肝油裡隻是普通的維生素D,老年人還需要經常曬太陽、讓紫外線照射皮膚,才能讓普通的維生素D變成活性維生素D。

“血液裡的鈣不能停留在骨頭上”、“骨頭上的鈣在溶解流失”、“體內的鈣排出體外增加瞭”主要是體內有關鈣、磷代謝平衡的失調,跟甲狀旁腺素、降鈣素這幾個激素有關系,是個內分泌的問題。市面上常見的藥物都是有關的激素類藥物。所以,規范的抗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由專業的骨科大夫在評估老人骨密度的基礎,進行藥物的聯合治療。

曬太陽補鈣

據研究每平方厘米皮膚暴露在陽光下3小時,可產生約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即使將嬰兒全身緊裹衣服,隻要暴露面部,每天曬太陽1小時,也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接近嬰兒每天維生素D全部需要。

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制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早晨6點至10點這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點至5點也是曬太陽的最好時間,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但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下午4-5點又正是熱浪滾滾的時候,曬太陽的時間可以稍稍推後一點。

這些隻是針對一般人所說,不包括像孕婦、兒童和老年人,這些特殊人群的鈣的需要量較多,曬太陽也需要更講究。

人體每天鈣的需要量

我們的身體不能產生鈣,身體需要的鈣必須從食物中補充,而一旦得不到補充,就得消耗身體中的骨骼,這將不利於年輕人的骨骼發育並導致上年紀時易患骨質疏松癥。況且由於血液缺鈣引起骨骼鈣釋出,補充後反而使血液中鈣充斥,產生諸多癥狀,損害機體。另外,由我國的飲食結構特點所至從食物中獲得的鈣滿足不瞭正常的生理需要,必須另外加以補充。

為瞭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中國營養學會都規定瞭鈣營養日攝入量推薦標準(RDA)。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正常人鈣的攝入量,兒童800-1200mg,少年1000-1200mg,成人800mg,老年人800mg,特殊人群孕婦1500mg。

專傢指出,200毫升牛奶,200克酸奶,30克1片的奶酪共兩片,人們每天需要攝入的鈣就來自於以上食品中。一些蔬菜和水果也是理想的鈣源,西蘭花、茴香、甘藍、橘子和獼猴桃都是專傢推薦的補鈣佳品。此外,飲用每升水中鈣的含量超過150毫克的瓶裝礦泉水,也可以起到補充鈣的作用。

不過在攝入瞭足夠的鈣之後,人體還需要在維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將其吸收。人體中絕大多數維生素D都是當人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自己生成的,所以專傢建議人們應該適當地曬曬太陽,而且最好采用在戶外陽光下運動健身的方式,因為這樣既可促成維生素D的生成,同時也可以強筋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