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也叫軟骨病,在醫學上的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維生素D水平不足。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進鈣、磷吸收和利用,並保證鈣、磷正常地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以保證骨骼的正常發育。喝純凈水會喝出軟骨病嗎?軟骨病患者有哪些表現?一起來看下。

什麼是骨軟骨病

骨軟骨病是一組影響兒童發育期骨骺(出現於發育期不同的骨化中心)的疾病,其特征性表現是,受累骨的初級或次級骨化中心血流受阻,使發育最快的各種骨化中心發生瞭擾亂骨的正常生長過程的非炎性,非感染性疾病。其結果為出現異常的骨生長和骨畸形。

正常人出生時的骨骼主要由軟骨組成。軟骨是一種較軟的組織,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另一種礦化更好的、更結實的組織—骨組織所取代。這種取代開始於每一塊骨的特殊部位,稱為“骨化中心”,隨時間而遍及骨的其他部分 。

骨軟骨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無單一的遺傳基礎,各種骨軟骨病的解剖分佈、病程、預後各不相同。不同的疾病影響的骨骼不同。最常見的骨軟骨病,是Legg-Calvé-Perthes病(受侵襲的骨表現為股骨頭骨骺的特發性無菌性壞死)。

罕見的骨軟骨病,包括:Freiberg病(侵及第2蹠骨)、Panner病(侵及肱骨小頭)、Sever病(侵及跟骨)和Sindling-Larsen-Johansson綜合征(侵及髕骨)。Legg-Calvé-Perthes病(股骨頭骨骺的特發性無菌性壞死),在5~10歲間發病率最高,好發於男性,而且通常是單側的。

患者主要的癥狀是髖關節疼痛和步態不穩。病情通常是逐漸出現並緩慢發展,使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大腿肌肉萎縮。X線最先表現為股骨頭變扁平,以後是斷裂,股骨頭同時含有透亮區和硬化區。

喝純凈水會喝出軟骨病嗎

疑問一:常喝純凈水使體液變酸?

近日,記者收到一條微信:“純凈水不但不含任何微量元素,而且把水中所有滋養人體的生命離子也去掉瞭,這種水,越喝體液越酸……”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王明福表示,科學上沒有“生命離子”的說法。純凈水是指采用過濾、加熱、蒸餾等方式純化的水,不含添加物,可直接飲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說,純凈水並不是不含任何微量元素,而是通過處理後,鈣、鎂、鉀、鈉等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顯著減少。由於人體體液有一個緩沖體系,因此pH值受外界影響較小。也就是說,長期飲用純凈水並不會導致體液越來越酸。

疑問二:常喝純凈水會得“軟骨病”?

據傳言,上海一對夫婦生下一男嬰,一直飲用純凈水。3年後,他們的兒子得瞭軟骨病,而且智商不發育。專傢認為這是純凈水惹的禍。

“軟骨病的發病與維生素D攝入不足、鈣含量過低或鈣磷比例不當、日光照射不足等多種原因有關。”魯青說,雖然純凈水中參與骨骼發育的鈣、鎂等重要元素含量不足,但是人體攝入營養物質的主要途徑為飲食,多種食物如蛋類、魚類、動物肉類等均含豐富的鈣、磷等元素,因此這種說法不科學。

疑問三:密封瓶裝水會老化?

有傳言說:“很多桶裝或瓶裝的純凈水,從出廠到飲用要存放相當長一段時間。這些水被存放超過3天就會變成衰老瞭的老化水,不宜飲用瞭。”

“瓶裝水不含有機物,不存在老化問題。”王明福認為,隻要桶裝水包裝符合國傢質量標準,就不會有問題。有網友反映夏天在車內放的水時間久瞭有異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吳志剛說,非食品包裝塑料瓶含有塑化劑等,即使合格的塑料瓶也會在高溫中發生塑料高分子材料的降解,產生小分子有機物,在水中溶解,長期飲用有害健康。

疑問四:瓶裝飲用水含防腐劑?

一些網友提出,純凈水、礦泉水添加瞭防腐劑,才能在運輸過程中不變質。

“瓶裝水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魯青說,在盛水容器密封的情況下,外界的空氣和微生物不可能進入容器內部。水開封的情況下,空氣和微生物都與水發生接觸,利於細菌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在開封的情況下,純凈水和礦泉水的保質期在15天左右。

上海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徐國勛補充,“對於離子全部去掉的純凈水,放幾天應該不會變質,因為水裡隻含有氫和氧,它們都保持穩定狀態,不會發生質變。”

疑問五:如何選購凈水器?

王先生最近為傢裡要不要安裝凈水器發愁。上海市凈水技術協會名譽理事嶽舜琳介紹:“凈水器的最大功能是去除雜質和異味,改善口感,同時能去除供水管網中夾帶的銹。”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贠延斌說:“自來水消毒一般會加入氯,容易生成氯氮烷等物質,因此,有必要通過水凈化或者煮沸等措施除氯。”

“選購凈水器應根據實際情況及自身需求。”嶽舜琳認為,不同地區的水質硬度不同,北方地區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較高,容易結垢,應選購帶離子交換樹脂濾芯的過濾凈水器;而對水中含氯、味道較重的地區可選購活性炭較多的凈水器;對於污染嚴重、需直接飲用的傢庭,可選購裝有反滲透膜的凈水器。贠延斌補充說:“其實,一般傢庭用超濾凈水器就可以瞭。簡單過濾後燒開水可以殺滅水中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將水中大多數鈣、鎂離子析出,比直接飲用純凈水要好一些,更接近自然水。”

軟骨病患者有哪些表現

1.初期多數從3個月左右開始發病,此期以精神神經癥狀為主,患兒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現象出汗後頭皮癢而在枕頭上搖頭磨擦,出現枕部禿發。

2.激期除初期癥狀外患兒以骨骼改變和運動機能發育遲緩為主用手指按在3~6個月患兒的枕骨及頂骨部位,感覺顱骨內陷,隨手放松而彈回,稱乒乓球征。

3.恢復期經過一定的治療後,各種臨床表現均消失,肌張力恢復血液生化改變和X線表現也恢復正常。

4.後遺癥期多見於3歲以後小兒,經治療或自然恢復後臨床癥狀消失,僅重度佝僂病遺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軟骨病可以治好嗎

佝僂病的好發人群以嬰幼兒為多,3個月後的寶寶患佝僂病的幾率升高,因此,佝僂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佝僂病的治療主要在於補充維生素D並輔以鈣劑,防止骨骼畸形和復發。佝僂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根據佝僂病患兒在不用時期來確定,分為活動期、恢復期。

1、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

①活動期輕度佝僂病: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註,間隔1個月,可再給1~2次,同時給鈣劑,每次0.5-1克,每天2-3次,連服1-2個月。

②活動期中、重度佝僂病: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註,間隔1個月,可再給2~3次,同時給予鈣劑,每次0.5-1克,每日2-3次,連續2-3個月。

2、恢復期佝僂病:對於佝僂病恢復期的嬰幼兒,一般可不用維生素D,多曬太陽,改善營養即可。但在冬春季節為防止復發可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一次口服或肌註 給上述維生素D治療量,可維持作用2-3個月,因此不必再給維持劑量口服,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多曬太陽即可。

軟骨病可以預防嗎

1、註意母親的孕期保健:母親在懷孕期間應加強營養,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及動物肝臟等;並要多曬太陽;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制劑。

2、盡量采用母奶喂養:由於母奶中所含的鈣、磷比例適當,使奶中的維生素D及鈣均易於吸收,因此,有條件時應盡量讓孩子吃母奶。

3、多曬太陽:由於曬太陽既經濟、方便又安全,可認為是防治佝僂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堅持曬太陽2小時左右,就能滿足小兒對維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滿月後就可以開始曬太陽並且每天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但要註意:夏天曬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避免日光直曬;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曬太陽,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4、必要時及時添加維生素D: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量,多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混合喂養的孩子宜在生後2周開始添加維生素D,傢長應仔細計算每天經配方奶或強化奶粉攝入維生素D的劑量後,予以補充;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須補充的劑量。此外,對營養不良、體質較弱及生長發育過快的孩子應註意補充維生素D以防發生佝僂病。

5、佝僂病的治療:孩子一旦經醫生診斷為佝僂病,應由醫生根據佝僂病的嚴重程度,即輕、中、重度決定給予維生素D的劑量。一般,輕度佝僂病的治療劑量為每天1000-2000單位,中或重度分別為2000-5000單位及5000-10000單位。對於重度佝僂病也可進行突擊治療。應強調的是上述治療都應有醫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