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無味、經過多重凈化、幾乎不含任何雜質的純凈水,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要飲水選擇。然而,長期飲用純凈水卻可能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以及免疫功能產生負面影響。那麼純凈水對孩子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喝純凈水的危害

現在,越來越多的純凈水進入瞭千傢萬戶,一些人甚至完全用純凈水來代替自來水,但這對老人和兒童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純凈水是經過分離過濾裝置的飲用水,一方面濾掉瞭水中的有害物質,另一方面也濾掉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兒童和老人身體中鈣的需要量30%來自於水,長期喝純凈水的話,這部分鈣的來源就沒有瞭;另外食物中的鈣比水中的鈣吸收要來得慢,低很多。

長期喝這樣的水,不僅不能補充鈣、鋅等微量元素,體內已有的礦物質反而會被純凈水吸收排出體外。需要註意的是,桶裝密封的純凈水,一旦啟封與空氣接觸,24小時後,就開始滋生細菌。因此,把一桶純凈水喝上幾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老人為什麼不能喝純凈水的道理您明白瞭嗎?

通過對自來水進行特殊工藝的深加工,純凈水去掉瞭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因而更加“幹凈”;但是,在加工和反滲透的過程中,也會損失掉許多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比如鈣、鎂、鐵、鈉、鉀等。而自來水的加工處理方法和純凈水不同,它保證瞭水中原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存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來水比純凈水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純凈水並不能完全取代自來水,特別是對於患有骨質疏松癥的老人來說,純凈水中缺乏的這部分元素,正是身體需要補充的。尤其是鈣,人們對它的攝入,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自來水,如長期飲用純凈水,身體就註定要“錯過”這部分營養。

此外,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大量飲用,還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自來水雖沒有純凈水幹凈,但隻要燒開瞭,水中原有的有害物質就會被消滅,一般情況下,人們不必過分擔心。對於老年人來說,生活中也可以將純凈水和自來水交替飲用。在煮菜、淘米、煮飯和燒湯時,用一般的自來水就行。

不宜將“純凈水”作為通常飲用水大量地長期飲用,嬰幼兒及少年兒童尤應慎重。純凈水(或稱超純水、蒸餾水)主要是用反滲透法技術處理制成。

它們大多以城市自來水為水源,在生產過程中清除水中雜質的同時,也過濾掉瞭水中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

水生理學專傢明確指出,這種人造的純水對人的細胞來說是個“異物”。純凈水在失去礦物元素以後,它的水結構和功能也發生瞭相應的變化,水分子過分串聯,變成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被人體吸收。而且這種超純水因為不含任何礦物質,就有較強的溶解能力,導致人體細胞內的生命動力元素逆向滲透,向體外流失。所以純凈水非但不適於老人、兒童,壯年人在運動出汗後,體內鹽分喪失較多的情況下,也不能大量飲用純凈水。

那麼什麼樣的水適合長期飲用呢?專傢表示:我們應當飲用沒有污染、沒有退化的、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天然水。天然的好水應該來自優質的水源、呈弱堿性,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

不要盲目信賴礦物質水

近年來已經有很多專傢和權威機構提示過,人體不宜長期喝純凈水,因為它完全不含礦物質。因而今年夏天,礦物質水特別受百姓歡迎。但營養專傢提醒,礦物質水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人工添加礦物質,這種人工礦物質水的pH值多數呈酸性,並不能讓水恢復弱堿性的健康態。

現代醫學證明:人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呈弱堿性的內環境。正常人血液pH(酸堿度)應在7.35-7.45左右。水也一樣,原始天然的好水大都呈弱堿性,含有鉀、鈣、鈉、鎂和偏矽酸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礦物質,能與人體所需相吻合。但是對礦物質水的測試發現,它的pH值在6.0以下,甚至比純凈水還酸。

水的酸堿度是由水中所含的離子決定的,純凈水去掉瞭所有礦物質陽離子,所以都偏酸性。而目前礦物質水的生產工藝是在純凈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鉀、硫酸鎂的酸性礦化液,這些酸性的人工礦化液在水中分解,產生大量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而使它的酸度更低。加上這種人工分解的鉀和鎂離子性質並不穩定,因而無法象水中的天然礦物質那樣被人體細胞有效吸收。

生命起源於水,離不開水。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礦物質的水環境中起源、進化和生存的,人類在400萬年進化過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溶劑”(純H2O),不含礦物質的水是孕育不瞭生命的——摘自中國權威水營養學專傢李復興教授的著作《水是藥還是毒?》

將純凈水作為飲水,長期地喝就違背瞭人與自然的關系,違背瞭人類進化的規律,也違背瞭科學規律。現在,很多國內外生物醫學研究報道,長期飲用純凈水對人體會帶來很多生理負面效應。

兒童不易長期飲純凈水

無色無味、經過多重凈化、幾乎不含任何雜質的純凈水,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要飲水選擇。然而,長期飲用純凈水卻可能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以及免疫功能產生負面影響。日前,在滬舉行的“環境、營養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環境衛生領域的專傢呼籲,若從健康角度考慮,應加快制訂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純凈水礦化標準。

在嚴格的制造工藝之下,加工出產的純凈水雖然除去瞭水中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成分,但同時也讓水的“營養”大大降低。專傢表示,眼下的一項研究表明,相比自來水、凈化水以及經煮沸的涼開水,純凈水中的鈣、鎂、鉀、鈉等宏量元素均降至極低的水平,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也大幅度下降。

對於純凈水,此前科學傢進行瞭一系列的試驗,兩組大鼠分別飲用瞭純凈水和經煮沸後冷卻的涼開水。結果發現,相比涼開水,純凈水不僅會誘導血脂升高、使仔鼠的精神行為發育輕微滯後,還使得大鼠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下降,免疫功能以及防禦功能均受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這些結果並非直接建立在對人的實驗基礎之上,但它至少提醒著人們,缺乏必要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會影響機體的正常能量代謝。

營養專傢認為,最適合人飲用的,應當是無機物及礦物質含量均適度的無污染天然水。在農村、野外等水源水質良好的地區,無特殊毒物或有機物嚴重污染,僅從微生物安全角度考慮,人們可利用凈水器過濾或煮沸後飲用;而對於申城,盡管水源水質並不算太理想,但在煮沸之後飲用,同樣有利於人體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補充,建議可與純凈水交替飲用。據介紹,鑒於純凈水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對生長期兒童、孕婦、高強度體力活動人群、肥胖、心血管疾患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來說,建議不長期飲用。

純凈水的好處

純凈水的好處

1.可直接生飲,美味甘醇。

2.可用於煮飯、做湯、泡茶、沖咖啡及果汁,味道更佳,更衛生,可保證食物原 有的色、香、味不被破壞。

3.制造冰塊,保證無菌及不含雜質。

4.健美人士飲用,可助減肥。 需要加進喝水減肥 5.嬰兒沖泡奶粉及食品,保證衛生健康。

6.用純水洗臉,護膚及護發,使皮膚更光滑,頭發更柔順。 7.成年人常飲純水,可避免膽結石,降低膽固醇。 8.老年人常飲純水,可降低血液鈉離子濃度,有利於降低血壓及避免引起中風。 9.汽車電池加純水,可使導電度增強。

10.國際健康組織認為80%的疾病源於水污染,用純凈水可以杜絕大部分病源。 11.使用純凈水,加濕器,熨鬥等不會結垢,可以延長使用壽命; 12.使用純凈水,洗衣服,衣服不會發黃,光潔如新。

純凈水在制造過程中幾乎去除瞭水中所有的雜質,是水的本來面目,可直接生飲,甘醇爽口,對人體的好處是多面的:

(1)溶解度高,與人體細胞親和力最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

(2)能消除人體消化系統中的油膩,消除血管上的血脂,降低膽固醇。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有好處。

(3)煎服中藥時,能毫無保留地泡出草藥中深藏得固有的藥的成份,中藥能最大地發揮藥性。服用時飲用純凈水有助於藥物充分溶解、吸收,提高療效。 (4)可滋潤皮膚,消除皮膚上的分泌物,能保持皮膚的細膩光澤,有利於美容,是最便宜的美容品。

(5)純凈水可延緩乙醇的吸收,防止飲酒後的腹瀉,有解酒作用。

(6)用純凈水沖茶能適當調節鞣酸的溶解,使茶色明亮,茶味香醇,不僅口感好,還沒有茶銹,您更能體會到“三分茶,七分水”的意境。 (7)用純凈水煮湯做飯味道鮮美可口。

(8)汽車水箱、加濕器、電熨鬥等使用純凈水不會結垢,可延長使用壽命。 (9)純凈水是富氧水,能活化細胞及內臟,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

水的重要性

一、水的重要性起來的。如果人體的水損失20%,就無法進行氧化、還原、分解、合成等生理活動。如果你還能享用水,說明生命還在繼續,如果連水也不能喝瞭那麼生命即將結束。 孕育人類的地球水約占70%,水在人體中的比重大約也是70%,水乃生命之源。 1、水與人體的關系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人類的生命都離不開水,一個成年人體內水份約占體重的70%,新生兒高達80%以上。陽光、空氣和水構成瞭生命的三大要素,水是人體物質的基礎。古語稱:“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百藥水為王,百食水為先”,水,乃人體健康之本!

中國的“飲食”文化包涵著兩層含意:一為飲,二為食,食以飲為先。醫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把“水”列為各篇之首。 2、人體內的三大營養物質

第一類:媒體營養物質——水。水是人體的第一要素。

第二類:結構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常量礦物質等。 第三類:調控營養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

人體是由水、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及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六大要素組成。在人體組成中水的比例最高,約占人體體重的70%左右,人的生命是由體內無數根水柱托起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人是水做的。 3、水對人體的功能

人體的新陳代謝,系統平衡都必須依賴水,水是構成生命細胞的基礎。食物的消化、吸收、營養的輸送、血液的循環、體溫的調節、廢物的排泄、每一個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生命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先靠水支撐 過去的營養學傢主要研究人體內30%的固形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忽視占人體70%水物質的研究。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水不僅擔負著體內物質的輸送與媒體作用,而且直接參與生物大分子結構。水與體內的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人體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信息代謝,DNA的持續不斷的重整、復制、轉錄以至形成相應的蛋白質合成有密切的關系,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食物人可以活幾周,但沒有水生命隻能維持幾天。正是因為水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專傢們才得出瞭“水質決定體質”的結論,所以喝好水是健康長壽的最有效的辦法。 二、水資源現狀嚴重影響人的健康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資源過度的開采,工農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化學污染成為對水源、水質造成污染的三大根原。

生物污染主要是由植物腐爛、動物屍體腐殖質、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類引起的,是各種傳染病的溫床;物理污染主要是泥沙、鐵銹、有害輻射等,將人體變成瞭一個大垃圾場;農藥、氯氣、鉛、汞、錳、銅等重金屬對水源水質所產生的化學污染更是極易導致人體中毒,據世界水組織的調查資料顯示:在南極洲,企鵝和北極熊的身上都有農藥的殘留物。水的污染日趨嚴重。國際自來水協會統計:每年有2500萬兒童因飲用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在發展中國傢每年因飲用不衛生的水而致病,死亡的達1240萬人。這些數據表明,養育著人類的水反過來又成瞭人類最隱蔽最無形的殺手,人類的生存面臨著空前的挑戰。

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相當匱乏的國傢,而水質的污染卻達到瞭觸目驚心的程度,七十年代全國日排放廢水量為3000萬噸,而目前已過億噸以上,其中80%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水域,人工合成的化學污物也由從前的數百種增至現在的數萬種,對地下、水庫、江河湖泊都造成嚴重污染。全國十七大江河流域,流經15大城市的河段中,有13個河段的水質嚴重污染。長江以北的地區竟找不到一條未被污染的河流,加之環境的破壞,水自然凈化的能力幾乎為零。受國傢財政的限制,延用至今的混凝、沉淀、過濾、氯化消毒的傳統水處理工藝面對當今的水源污染顯得無能為力。加之,由於輸水管道的老化、腐蝕、剝落,給自來水帶來進一步的二次污染;由於多數高樓水箱無專人護理,長期得不到清洗,密封條件又不好,各種沉淀物越

來越多,植物腐爛物、動物屍體、微生物等造成的三次污染,使現在的飲用水已大大不同於十幾年前,更不同於幾十年前瞭。

人體自身就是一部設計完美的凈化系統。飲用含雜質的水通過自身的凈化系統的過濾得到自身所需的生命水,這些過濾器官主要有胃腸粘膜、血管壁、肝膽、腎臟、細胞壁等。從醫學的觀點來看,人類所患疾病都與人體種種渠道的堵塞有關,目前已發現由於飲用水水質不符合衛生要求而導致的疾病有: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傳染病,癌癥,結核病,腎炎,皮膚病,貧血,脫發,氟骨病,心血管疾病和婦科炎癥等五十多種疾病。我國近年來傷寒,細菌性痢疾,肝炎,傳染病,腹瀉等疫情多有大面積的發生均與水污染有關。

水污染已成為人類疾病之源。養育瞭人類的水反過來成瞭人類最無形最隱蔽的殺手,人們不禁大聲疾呼“還我健康水”。

健康水標準

pH是最重要的水質參數之一

據周力博士介紹,概括國內外水專傢及權威文獻的論述,健康飲用水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鈣鎂離子的總和);二是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總固體(水中礦物質的總和),即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面而均衡的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三是pH值在7.0以上,呈弱堿性。

他介紹說,水質檢測標準很多,其中,pH值是最重要的水質參數之一。水的酸堿度均用pH值表達。一般天然水源的pH值為6.5~8.5。酸性物質(包括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或酸雨的影響會使水的pH值降低到5左右。

眾所周知,在一般情況下水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即產生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氫氧根離子。習慣上,我們把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值作為溶液酸堿性的指標,簡寫為pH。在中性溶液中pH=7,pH大於7越多,則堿性越強,小於7越少,則酸性越強。在純凈水和人工礦物質水中,由於氫離子過剩均呈現酸性,有的人工礦物質水甚至比純凈水更酸。

在一些宣傳材料中,甚至在一些談水的科普文章中,均稱“正常人體的pH值應該是弱堿性”。周力博士說,我們通常講人體pH值為7.35~7.45是指人體血液中的pH值,人體各部位及組織中的pH值是不同的。

人體為瞭正常進行生理活動,血液的氫離子濃度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而氫離子濃度的正常,又必須依靠人體的調節功能,使體內的酸堿度達到動態平衡。如果過酸或過堿,都會引起血液氫離子濃度的改變,使正常的酸堿平衡發生紊亂,簡稱為酸堿失衡。

例如饑餓時的胃液pH值為1~2,皮膚為5.5,大腸為8.4,汗為6.0,尿為6.9等。無論哪一個部位的pH值都維持在一個恒定范圍內, 哪怕是發生輕微的變化,都會引起身體的生物活性分子結構和化學功能發生劇烈的變化。機體內的緩沖體系、呼吸系統、腎臟代償系統等共同維持著pH的平衡,才使得機體的生理功能正常運行並維持著人體的健康。

有些研究發現,每當血液中pH值下降0.1單位,胰島素的活性就下降30%。有人認為糖尿病特別是Ⅱ型糖尿病不是因為胰島素分泌少而是由於胰島素的活性下降所致。糖尿病是典型的營養代謝障礙病,是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這些代謝紊亂更容易產生酸性代謝物質,從而影響人體血液內pH值的穩定。

長期飲用過低硬度水不利於健康

195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飲用水標準中規定,pH值不得低於6.5,不得大於9.2;在1984年第一版的飲水指導準則中規定pH值為6.5~8.5;在2003年第三版的飲水指導準則中規定pH值為6.5~8.0;在2006年第三版的修訂本中規定pH值為6.5~9.5。

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將水的pH值定為6.5~8.5。在人類進化中,從飲用天然水、井水到近100年來的自來水,pH值均為6.5~8.5。雖然人體內具有強的pH值緩沖及調劑能力,但是飲用水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是科學的,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

國內外很多生物醫學和流行病調查表明,長期飲用過低硬度水,對人體生理功能有負面作用。特別是水中的鎂和鈣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病猝死的風險。在烹調食物時使用過低硬度水會使食物中礦物元素流失。

從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水中的硬度與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病率呈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飲用水的硬度和pH值越低,發病率越高。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地區,屬於軟水地區,水中的礦物質含量較低,pH值一般在7.0左右或以下。有些地區隨著污染的增加,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屬於酸雨地區,而飲用水主要來自地面降水,所以飲用水中的pH值較正常情況下低一些。近幾十年這些地區的水質的pH值都有所降低。

周博士說,據目前的瓶裝飲用水水質看,我們發現,凡是含有天然均衡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飲用水,pH值都呈弱堿性,或非常接近7。而水中沒有礦物質,或者人工添加礦物質的飲用水,pH值往往是酸性的。

飲用礦物質水是加工水

目前,市場十分流行的飲用礦物質水是否是高品質的健康飲用水呢?它屬於天然飲用水嗎?周力博士分析說,這首先需要瞭解礦物質水的特點,礦物質水的加工都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添加礦物質。能否通過添加人工礦物質來解決純凈水的問題呢?事實並非想象的那麼簡單。

在純凈水中人工添加礦物質,制成含有鉀離子、鎂離子、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的人工礦物質水,會使水的酸度更酸,pH值甚至可能低於6.0。而且人工添加的礦物質,其配比和成分遠沒有天然來源自然、穩定。最後的結果是既不能保證人體所需微量礦物質元素的正常補充,又因為pH值過低的原因而影響人體酸堿的自然平衡。

另外,由於各個廠傢所添加到水中的化合物不同,給國傢的產品質量監督帶來瞭一定的難度。有一點可以肯定,添加礦物質的水質遠不如優質飲用天然水(包括天然礦泉水)。在添加礦物質的時候,要適當考慮各種陰陽離子的相互的平衡和拮抗的作用,否則不僅不能給人帶來健康,可能還會引起一些營養和健康方面的問題。